美陸軍擬搭建「整體網絡」

2021-02-24 清風談國際

美陸軍擬搭建「整體網絡」

美陸軍認為,「整體網絡」可幫助陸軍各級作戰單位快速完成任務

據外媒報導,為配合實施多域作戰,美陸軍提出調整網絡現代化方向,主要聚焦整合戰術網絡和綜合網絡,搭建所謂「整體網絡」。

根據美陸軍首席信息官和主管指揮、控制通信與計算機系統事務的副總參謀長的公開論述,美陸軍的主要做法是調整網絡現代化的主要發展方向,推動戰術網絡和綜合網絡一體化進程。此前,美陸軍網絡現代化主要是升級網絡設施。隨著美軍日益推崇多域作戰理論,美陸軍針對未來多域作戰需求,將網絡現代化著眼點放在任務網絡上,謀求搭建所謂「整體網絡」。該網絡涵蓋美陸軍戰術網絡與綜合網絡、美軍與盟軍之間的保密網絡,甚至可能兼容絕密網絡。美陸軍稱,在多域作戰行動中,大量關鍵數據將通過網絡傳輸。考慮到數據安全,美軍必須減少通過非保密網絡傳輸數據。為此,該網絡將在區分數據是否保密基礎上,採取適當網絡安全措施,確保安全傳輸數據。另外,該網絡將具備全球接入能力,確保數據可從美本土基地傳輸至部署在世界各地的陸軍基層戰術單位,將各類傳感器系統與一線火力單位連為一體。由此,「整體網絡」將作為未來美陸軍實施多域作戰的關鍵基石之一。

報導稱,美陸軍希望通過搭建「整體網絡」滿足3方面需求。

一是充分發揮網絡效能。綜合網絡效能主要基於綜合網絡基礎設施,同理,戰術網絡僅能發揮戰術級網絡效能。隨著美陸軍裝備的遠程精確打擊火力系統日益增多,戰術網絡難以確保射程達數百千米的火力系統充分發揮效能,因此需要通過「整體網絡」進行保障。

二是提供情報支援。在目前的作戰行動中,美陸軍需要將美國防部各部門提供的情報信息「自上而下」傳至前線基層戰鬥單位。未來多域作戰需要網狀互通情報傳輸,確保各級、各部及時作出決策,因此需要「整體網絡」連接陸軍內外和各作戰域。

三是增加網絡體系組成。美陸軍的軍事網絡通信目前主要集中在戰術網絡方面,但在實力相當的對手面前,存在明顯不足。為此,美陸軍高層提出將中、低軌道衛星融入「整體網絡」,作為保障通信能力的備選項。據悉,相關工作目前已經展開。

美陸軍稱,面對未來多域作戰環境,「整體網絡」可幫助陸軍各級作戰單位快速完成戰備、動員、出動、部署和作戰。為此,美陸軍網絡技術司令部、未來司令部等單位均參與其中,極力推動該網絡的搭建工作。目前,美陸軍網絡司令部已研發一套身份識別、憑證和訪問管理程序,試圖提升陸軍網絡的整體安全性。另外,美陸軍還將推出新的網絡帳戶雲管理系統,作為未來零信任安全架構的關鍵組成部分。此外,為確保其網絡體系和所屬人員做好實施多域作戰的準備,美陸軍正在制訂綜合數字戰略。

分析認為,為配合實施多域作戰,近年來美陸軍推出諸多新作戰理念和技術,「整體網絡」是其中之一。考慮到這些新作戰理念和技術的夭折率較高,因而要求較高的「整體網絡」難保不會步其後塵。(楊揚)

美陸軍國民警衛隊負責人丹尼爾·霍肯森近日對外宣布,美陸軍國民警衛隊計劃重組作戰編隊,將現有旅級部隊重新劃歸師司令部所屬,使陸軍作戰師數量增至18個,以增強戰力,應對與俄羅斯等國的潛在衝突。

重組計劃由來已久

事實上,將基本作戰單位由旅上升為師的想法,在美陸軍部隊盛行已久。2014年克裡米亞入俄後,美陸軍感到大規模地面作戰迫在眉睫。2017年10月,美陸軍訓練與條令司令部發布以「大規模作戰」為特點的新版條令,明確大規模地面作戰是由陸軍師、軍級單位實施的摧毀強敵戰鬥能力和意志的大規模作戰行動。2018年9月,該司令部發布《旅以上部隊多域合成兵種作戰2025-2045》文件,進一步闡明陸軍師、軍、野戰軍、戰區部隊如何在多域戰場贏得勝利。

實際上,美陸軍提出「多域作戰」概念的意圖之一即是重塑部隊組織架構,夯實旅以上作戰部隊多域作戰能力。美軍認為,作戰旅是與敵近距離作戰單位,無法全面有效整合大規模作戰中的多域作戰力量,而陸軍師、軍和戰區陸軍能夠聚合多域作戰能力,是保障大規模地面作戰的關鍵性力量。

陸軍滿編師增至18個

霍肯森稱,「大國競爭」意味著未來戰爭將是師及師以上部隊的戰鬥,但目前美陸軍國民警衛隊師級單位僅是司令部,不下轄固定作戰旅。為保障國防戰略需要,美陸軍國民警衛隊計劃將現有20餘個獨立作戰旅劃歸8個師司令部所屬,加上美陸軍現役10個作戰師,美陸軍滿編師數量將增至18個。

美陸軍國民警衛隊現有8個師司令部,每個司令部有300人左右,只有少數司令部與部分部隊建立了所屬關係。重組後,美陸軍國民警衛隊1個作戰師將達到正規師所具備的2萬人員額。根據重組計劃,國民警衛隊需將分布在各地的戰鬥旅與師司令部建立隸屬關係,例如,新墨西哥州第1-200步兵營將隸屬俄勒岡州的第41步兵作戰旅,第41步兵作戰旅將隸屬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第40步兵師。

霍肯森認為,明確師、旅、營所屬關係,有助於各部隊在共同訓練中建立起關鍵性紐帶。在未來作戰中,美陸軍國民警衛隊將以整建制的師為作戰單位部署,而不再是在最後一刻才東拼西湊成立的組合師。霍肯森希望國民警衛隊在未來數月完成所有作戰師的重組,並於2021年10月1日前形成初步作戰能力。

相關焦點

  • 美太空軍作戰衛星通信體系\美陸軍網絡現代化計劃\美國防部網絡「追捕」任務系統\「穹頂」防空系統\GPS-III衛星新型數字導航
    資料來源:美國C4ISR網站2020年2月12日消息美國國防部2021財年預算文件透露未來四年美國陸軍網絡現代化改造計劃無線電設備是美陸軍綜合戰術網的關鍵要素,而綜合戰術網是陸軍現代化戰場網絡的重要支撐。
  • 美陸軍擬研發「超級戰略火炮」 最大射程達1850公裡
    外媒稱,美陸軍正在研發最大射程1850公裡的「戰略遠程火炮」,預計將於2023年前推出原型炮。
  • 美陸軍綜合戰術網(ITN)
    美陸軍將綜合戰術網(ITN)的實現放在了優先位置。為了更好地闡明ITN在美陸軍現代化中所起的作用,這裡著重介紹近期的幾項新進展,這些進展說明了美陸軍是如何積極推進ITN計劃的。6.1 美陸軍NIE 18.2評估綜合戰術網(ITN)2018年11月,美國陸軍在德克薩斯州布利斯堡開展的「網絡集成評估18.2」(NIE 18.2)中對綜合戰術網(ITN)進行了評估。
  • 美鋁公司為美國陸軍製造出世界最大的整體鍛造鋁合金車體
    [據本站2014年10月15日綜合報導]美鋁公司在今年美國陸軍年會上宣布,已經製造出世界上最大的鋁合金鍛造車體,未來有望取代目前使用的組裝車體,以進一步提高戰車車體的強度。美鋁公司利用在克利夫蘭的5萬噸壓機,為美國陸軍製造出兩個整體鍛造鋁合金車體樣件,目前美國陸軍正在進行爆炸測試以驗證車體的堅固程度。一旦測試成功,將使軍方選擇整體鍛造結構件用於大型戰車及其他武器裝備成為可能。之前進行的建模與仿真結果顯示,由於沒有焊縫,整體車體承受如簡易爆炸裝置(IES)等的爆炸性能是傳統車體的兩倍,除此之外,整體車體還將減輕戰車重量,縮短裝配時間,最終降低製造成本。
  • 工業系統虛擬化測試平臺搭建
    目前暫時未完全實現虛擬化的系統Foxboro(福克斯波羅)的DCS系統採用專用的MESH網絡,該網絡基於乙太網原理但又不同於乙太網。計算機工作站裡需要插入專用的MESH網卡。目前暫時未完成虛擬化的主要問題是該MESH網卡暫時未提供「經過VMware 或Citrxi、KVM等驗證測試過的驅動程序」。
  • 從零開始深度學習第8講:利用Tensorflow搭建神經網絡
    在第7講中,筆者和大家一起入門了  Tensorflow 的基本語法,並舉了一些實際的例子進行了說明,終於告別了使用 numpy 手動搭建的日子
  • 認知神經科學:美陸軍高度關注的人工智慧與生物科技的交叉學科領域
    為加速搶佔這一新興科技制高點,美陸軍早在2010年5月即著手組建「認知與神經工程學協作技術聯盟」(CaN CTA,下稱技術聯盟),匯聚美陸軍研究實驗室頂級科學家、世界一流的研究團隊和經驗豐富的行業合作夥伴,開展真實作戰任務環境下人腦功能機制研究
  • 《熱點快訊》66期:美網絡司令部升級 日裔陸軍上將中曾根就任新司令
    外界猜測網絡司令部可能由美陸軍中將威廉·梅偉爾出任,美國國家安全局則可能交給一名文職官員領導。美白宮發表聲明稱,網絡司令部成為新的聯合作戰司令部,將強化美軍的網絡空間作戰能力,進一步加強美國國家防禦。網絡司令部的組織地位的提升,體現了美國防部致力於將網絡空間作為一個作戰領域的長期承諾,也表明了美國防部適應不斷變化的戰爭性質的決心。
  • 美陸軍提出綜合戰術網(ITN)概念
    2018年11月1日至12日,美國陸軍在德克薩斯州布利斯堡舉行的網絡集成評估(NIE) 18.2中評估了新提出的綜合戰術網(ITN)概念。美國陸軍戰術指揮、控制、通信 (PEO C3T)項目執行辦公室的產品經理稱,陸軍基本上已經將網絡分為「企業」和「戰術」兩類。在「戰術」層面,美陸軍正在實施綜合戰術網(ITN)概念。
  • 美陸軍2018年十大科技進展
    12月17日,該實驗室首席科學家亞歷山大·科特博士評選出陸軍科學家2018年十大科技進展。原子核可以儲存巨大的能量。美陸軍研究人員及其國際合作夥伴發現了一種以可控方式從原子核中釋放能量的安全新方法,他們以一定的速度排列電子,使其可以被原子捕獲,刺激原子核以釋放能量。這種技術不是核反應,以前也沒有獲得過實驗驗證。
  • 美2016「網絡衛士」演習研究及啟示
    三、美2016「網絡衛士」演習特點(一)演習規模及參演人員素質大幅提升今年,演習無論從規模、涉及領域到人員數量都有所增加。四年前的第一屆演習,參演人員主要為士兵、海員、飛行員和海軍陸戰隊人員,主要體現在個人技能的運用於訓練,缺乏團隊的整體作業。
  • 美陸軍實驗室研發新概念軍用機器人
    美陸軍研究實驗室的與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合作,研製了一種類似於樂高結構的晶格材料,使機器人可以自行重新配置,他們希望這種材料可以實現由機器人自造機器人。美陸軍作戰能力研發司令部(CCDC)陸軍研究實驗室的專家表示,就像螞蟻連接起來搭建臨時橋梁一樣,未來的微型機器人集群可能也會變形組合成一座橫跨河流的橋梁,在幫助士兵穿越戰場後,再重新配置組合以執行另一項任務。陸軍研究實驗室車輛技術局的首席科學家Bryan Glaz博士表示,某些應用程式還可能實現將機器人變形為吸收衝擊/爆炸力結構的高性能機器人。
  • 【新書上市NO.1】《美國陸軍計算機網絡作戰》
  • 美陸軍中型部隊鐵騎:斯特賴克裝甲車
    這也改變了美軍主要陸戰坦克裝甲車輛以陸軍將領名字命名的傳統(如「巴頓」坦克、「艾布拉姆斯」坦克、「布雷得利」裝甲車等)。「鋸脂鯉」4型裝甲車這些車輛雖以原來的「鋸脂鯉」為藍本,但在研製過程中,應美陸軍要求進行了很多改進,使其成為了一個車族。軍隊以某一車族進行裝備的益處在於:一是從經濟性來看,可以降低成本。
  • 美陸軍兩個量子網絡相關研究項目取得新進展
    來源:電科小氙據SpaceDaily網站2020年6月26日報導,美國陸軍的兩個量子網絡相關研究項目取得進展,可能將在未來戰場行動中發揮關鍵作用。量子網絡有可能提供經典網絡無法實現的多種新能力,其中之一就是安全量子通信。在量子通信協議中,信息通常是通過糾纏光子粒子發送的。
  • 美陸軍正式合併歐洲陸軍和非洲陸軍司令部
    美陸軍11月20日發布聲明,正式合併其歐洲陸軍和非洲陸軍司令部,新的司令部將被稱為美陸軍歐洲及非洲司令部
  • 極致擬真的飛行模擬遊戲是如何被打造出來的
    在當時全球只有六架長弓阿帕奇的前提下,為追求極致的擬真度,開發小組成功搞到了無數獨家真實的設計文檔、錄像、照片等核心資料,更邀請那些國寶一般的在役阿帕奇試飛員親身測試,獲得了寶貴的第一手經驗——這在當時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容易事。他們的敬業執著造就的《長弓阿帕奇》幾可亂真的航空動力學模型,戰場動態、天氣動態、航空電子擬真度、駕駛手感等模擬體驗,至今仍為那些老派硬核玩家津津樂道、回味無窮。
  • 博弈與共贏:網絡平臺的紀錄片內容生態搭建
    總體來看,優酷整體上延續了人文主題,紀錄片整體調性以人為主,關注人的內心,通過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增加年輕用戶的附著力,形成其核心競爭力。騰訊視頻在紀錄片領域的布局雖晚,但後來居上,並迅速找到自身內容優勢。2018年,陳曉卿入職騰訊視頻並執導騰訊自製紀錄片《風味人間》。
  • 學習用 Keras 搭建 CNN RNN 等常用神經網絡
    , 用他來組件一個神經網絡更加快速, 幾條語句就搞定了.今天來對比學習一下用 Keras 搭建下面幾個常用神經網絡:回歸RNN回歸分類CNN分類RNN分類自編碼分類它們的步驟差不多是一樣的:[導入模塊並創建數據][建立模型][定義優化器][激活模型][訓練模型]
  • 英國陸軍成立了第一個網絡戰團
    英國國防領導人於2020年6月建立了該國的第一個專門網絡團,這是英國陸軍對潛在敵人構成的日益增長的數字威脅做出現代化反應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