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陸軍中型部隊鐵騎:斯特賴克裝甲車

2021-02-14 軍迷學堂

「斯特賴克」系列輪式裝甲車,是美軍斯特賴克旅的主戰裝備,該型旅就是以這種裝甲車為基礎平臺組建而成,具有較強的戰術機動能力與較好的戰略投送能力。

不過,「斯特賴克」裝甲車早期並不是美軍的原發研製的,它的原型藍本車來源於瑞士一家公司上個世紀70年代研製的「鋸脂鯉」裝甲輸送車。這種車輛一經定型,就受到了很多國家軍隊的青睞,於是紛紛定購,更有甚者,加拿大還在1977年獲許生產該種裝甲車。在此期間,美軍被其優越的綜合性能所吸引,也對其關注良久。接下來,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陸續從加拿大購買了700餘輛,由於最早裝備給海軍陸戰隊,因此按其習慣改稱為LAV-XX(LAV是「輕型裝甲車」的英文縮寫,而XX則為依據該車加裝不同的武器、裝備及所承擔的具體任務不同的進一步命名)系列。上個世紀末,美國陸軍在論證其過渡性改革計劃設想時,再次於2000年向通用汽車公司及其合資企業訂購了2100餘輛LAV-3型裝備其陸軍,又將其更名為「斯特賴克」(有人譯為「斯特瑞克」「史崔克」等名稱)裝甲車。據說是用來紀念二戰與越戰中兩名獲得榮譽勳章的士兵,一名是二戰時為成功營救3名美軍飛行員而陣亡的上等兵斯圖亞特·斯特賴克,另一名是在越南戰爭中為搶救戰友而陣亡的上士羅伯特·斯特賴克。這也改變了美軍主要陸戰坦克裝甲車輛以陸軍將領名字命名的傳統(如「巴頓」坦克、「艾布拉姆斯」坦克、「布雷得利」裝甲車等)。

「鋸脂鯉」4型裝甲車

這些車輛雖以原來的「鋸脂鯉」為藍本,但在研製過程中,應美陸軍要求進行了很多改進,使其成為了一個車族。軍隊以某一車族進行裝備的益處在於:一是從經濟性來看,可以降低成本。無論平時的製造、採購、維護、人才培訓,還是在戰時的維修保障方面都是如此。二是從戰術性上看,有利於使整體部隊各種性能、尤其是機動性能相當,利於戰術協同。三是由於對「斯特賴克」旅戰鬥隊的定位是要求在96小時內部署到世界任何地方,因此便於使用美空軍運輸力量(如C-130、C-17等運輸機)進行兵力遠程投送。

外掛附加裝甲的「斯特賴克」裝甲車

「斯特賴克」裝甲車底盤相同,為8x8輪式裝甲車(可4輪驅動,也可8輪驅動)。車長6.985米、寬2.72米、高2.64米,最大重量17.2噸。發動機為350馬力(257千瓦)的卡特皮勒柴油機;最大行程499千米;公路最高時速為100千米/小時,越野平均時速為60千米/小時,可爬31度坡。採用半主動液氣懸掛,使車底距地面的高度可調有利于越野行駛,也增加了乘員與載員的的舒適感。車體採用高硬度裝甲鋼全焊接而成,內附「凱芙拉」襯層,並可依據戰場需求披掛附加裝甲,具有較好的防護能力。有資料顯示,它可在全方位有效抵禦14.5毫米機槍彈攻擊的能力,披掛輕質陶瓷複合裝甲後,可防RPG-7型反裝甲火箭彈攻擊。同時,車頂部可防152毫米炮彈破片攻擊,車底部也採取了防反坦克地雷傷害的措施。全車還採用了以網絡化為核心的信息技術,裝有成套車際信息系統和GPS全球定位系統,具有較好的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能力。每輛造價150萬美元以上。

「斯特賴克」裝甲車族主要由十種變型車組成:

M1126步兵輸送車

M1126步兵輸送車:主要用於搭載步兵班作戰。乘員2人,可搭載一個標準的9人制步兵班。該車的「保護者」遙控武器站,可依據戰場需要選用加裝不同的武器,包括12.7毫米機槍、40毫米榴彈發射器以及「標槍」反坦克飛彈。

M1127偵察車

M1127偵察車:這種車是其「斯特賴克」旅編制內騎兵中隊的主要裝備,除乘員2人外,可搭載5名偵察兵,車上武器為12.7毫米機槍、40毫米榴彈發射器二選一,此外主要裝有用於戰場偵察的各類偵察系統。

M1128機動火炮系統車

M1128機動火炮系統車:該車是「斯特賴克「旅的主要直射反裝甲火力單元,亦可殲滅其它目標,乘員3人,車上裝有1門105毫米滑膛炮(配彈18發)、1挺12.7毫米機槍、1挺7.62毫米機槍。

M1129自行迫擊炮車

M1129自行迫擊炮車:該車可視為是「斯特賴克「旅的曲射火力單元,駕駛員1人,炮手4人。主要武器是車載120毫米迫擊炮,其射程為8000米,輔助武器為12.7毫米機槍、40毫米榴彈發射器以及7.62毫米機槍三選一。不過,在營屬、連屬迫擊炮排(分排)所配備的該型車上,還另備有81毫米、60毫米的迫擊炮各1門。它與M1128機動火炮系統車一起,構成了直射與曲射火力互補、反裝甲與反有生力量互補的火力體系。

M1130指揮車

M1130指揮車:這種車是供基層分隊指揮員指揮作戰用的平臺。除2名乘員外,可搭載3人組成的指揮組,車內裝有先進的自動化指揮系統,可有效進行戰場指揮。其武器為2.7毫米機槍或40毫米榴彈發射器。

M1131火力支援車

M1131火力支援車:所謂的火力支援車,並不是以它自身的火力為部隊提供火力支援,而是相當於一個火力指揮車。車上裝有先進的目標偵測、識別、定位以及通信設備,除了乘員外,主要搭載由4人組成的火力支援小組,這個小組的任務是綜合調配本旅所屬(可能是本旅編制內的,也可能含有臨時加強的)各種火力支援單位,以能貫徹作戰中的火力支援計劃或其它臨時性的火力支援任務。其武器為2.7毫米機槍或7.62毫米機槍。

M1132工程保障車

M1132工程保障車:這種車輛主要用於搭載工兵(可搭載9人)實施戰場機動作業,包括布設地雷與清除地雷等,裝有地雷軋輥、掃雷犁,地雷探測系統,拋撒布雷拖車等。

M1133醫療救護車

M1133醫療救護車:該車主要用於戰場醫療救護,可搭載3名救護小組成員及4副擔架或6名傷員,既可在車內進行緊急救護,也可用於後送傷員或機動救護。

M1134反坦克飛彈車

M1134反坦克飛彈車:該車可搭載4名反坦克乘員。主要裝備「陶-2B」反坦克飛彈發射系統,該飛彈是目前美陸軍主戰反坦克飛彈之一,有效射程為3000米,靜破甲厚度為1000毫米左右,發射速度2發/分。輔助武器為1挺7.62毫米機槍。

M1135核生化偵察車

M1135核生化偵察車:該車可搭載4名核生化偵察員,內置各種核生化偵察設備,用於戰場上進行核生化探測及預警、警告,並裝有12.7毫米高射機槍或40毫米榴彈發射器。

「斯特賴克」旅中共裝備「斯特賴克」裝甲車309輛,其中:M1126步兵輸送車108輛、M1127偵察車48輛、M1128機動火炮系統車27輛、M1129自行迫擊炮車36輛、M1130指揮車39輛、M1131火力支援車13輛、M1132工程保障車9輛、M1133醫療救護車17輛、M1134反坦克飛彈車9輛、M1135核生化偵察車3輛。當然,除此之外,該旅還裝備大量的其它車輛與武器裝備。


相關焦點

  • 中國陸軍新拳頭(一):中型輪式合成旅
    從傳統的機械化、摩託化部隊轉向合成部隊,這可謂是巨大的進步。大大強化了旅級戰術兵團的戰場監控能力和持續作戰能力。小編發現,即使是合成旅,也沒有統一標準,繼承了部隊傳統,整合了兵種力量,結合戰區特點,組建了重型、中型、輕型和山地合成旅。篇幅限制,第一輯我們先介紹一下中型合成旅。
  • 從「布雷德利」到AMPV——美國陸軍步兵戰車的現在與未來-1
    2016年12月15日,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英國BAE公司約克工廠新研製的多用途裝甲車(AMPV)試製一號車亮相!多用途裝甲車,英文全稱為ArmoredMulti-Purpose Vehicle,縮寫為AMPV。這種戰鬥全重達到了30噸級的裝甲車輛,用來替代只有10噸級的、服役達60年的「老兵」——M113裝甲輸送車。
  • 世界十大輪式裝甲車權威排行榜:中國排第四!
    第二名:美國「斯特賴克」           ---經歷戰場洗禮的名將斯特賴克裝甲車(Stryker vehicle)為美軍21世紀戰場設計之新式八輪裝甲車,延伸自食人魚裝甲車,以美國國會榮譽勳章的兩位獲獎士兵一等兵
  • 2021年世界陸軍裝備發展研究 | 新品推薦
    、多用途裝甲車、機動防護火力車、機器人戰車。由於之前因性能需求與研發進度要求苛刻而使可選有人戰車招標遭遇重大挫折,美陸軍修改了該車採辦策略、性能需求與進度要求後於2020年12月發布第一階段需求建議書,並於7月宣布授予5家承包商為期約15個月的概念設計階段合同,用於進行建模仿真與設計分析。到3月,美陸軍已接收20輛多功能裝甲車,包括2輛通用車、7輛指揮車、3輛迫擊炮車、5輛醫療後送車、3輛醫療車。
  • 兵器譜:世界十大輪式裝甲車
    土耳其「豹」式裝甲車土耳其「豹」式裝甲車, 裝甲車中的機動性能王者;「豹」式裝甲車外形線條簡潔明快,整體布置幹練緊湊,有4×4、6×6、8×8和10×10四種結構,在機動性方面,當今世界上輪式裝甲車越來越吃香的最大原因就是它的機動性能優良。
  • 美國陸軍武器裝備發展特點分析
    一體化發展是美國陸軍武器裝備建設的總體思路   隨著模塊化改革的加速,美國陸軍現役部隊到2009年底已基本完成了模塊化改制,10個現役師均編有4個旅戰鬥隊外,大多數師還編有相應的火力旅、戰鬥航空旅及支援旅等。已基本完成模塊化改革的現役機動作戰部隊由重型旅戰鬥隊、「斯特賴克」旅戰鬥隊和步兵旅戰鬥隊組成。
  • 2020年世界陸軍裝備發展研究
    2500千米射程的遠程高超聲速飛彈。2020年8月,印國防部決定為陸軍採購6個團的「皮納卡I」214毫米多管火箭炮,共330門,計劃於2024年前完成交付,並將部署在北部和東部邊境地區,以進一步增強邊境地區陸軍部隊的作戰能力。另外,韓國2020年7成功試射「玄武-4」新型彈道飛彈,根據設計,該飛彈最大射程800千米,彈頭重2000千克。
  • 美陸軍多功能裝甲車(AMPV)前景究竟如何
    BAE系統公司在9月2日的一份聲明中寫道,「任務指揮車輛是首批交付的車輛,是陸軍裝甲旅戰鬥隊(ABCT)網絡現代化戰略的基石。」美陸軍多功能裝甲車(AMPV)前景如何? M113裝甲運兵車是一種輕型履帶車輛,第一輛在機械化戰場上用於運輸步兵部隊的現代「戰鬥計程車」,自1960年以來一直在陸軍服役。M113系列是世界上最大的裝甲履帶式車輛家族,全球超過80000輛和40多種衍生體。
  • LAV-25:快速反應部隊的經典車族
    70年代,中東亂局催生的美國「快速反應部隊」赫赫有名,多次參與海外軍事行動,頻繁於戰爭中亮相。而 "快速反應部隊"在武器裝備更新換代方面也一直是優先選擇,為此在LAV輕型裝甲車輛大綱的基礎上,預備研製一種新的輪式步兵戰車。該戰車的研製由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共同負責,其技術指標則傾向於同時滿足雙方的要求。
  • 美陸軍現代化計劃10大項目:側重大規模作戰能力
    在其268億美元的預算需求中,美國陸軍有很大的一部分在於提升航空與任務指揮系統的現代化程度。陸軍預算主任霍蘭德少將(Thomas Horlander)表示,陸軍也開始增加在地面部隊和防空系統上的經費比例,相較於2017財年預算多了6億美元,因為這兩項都是美國與北約部隊在歐洲戰區抗衡俄羅斯所需要的重要戰力。
  • 世界十大輪式裝甲車
    第二名:美國「斯特賴克」  斯特賴克裝甲車(Stryker vehicle)為美軍21世紀戰場設計之新式八輪裝甲車,延伸自食人魚裝甲車,以美國國會榮譽勳章的兩位獲獎士兵一等兵(Stuart S. Stryker)和四級技術專員兵(Robert F. Stryker)名字命名。
  • 2020年世界陸軍裝備發展綜述
    2020年3月,美陸軍和海軍聯合成功進行了「通用高超聲速滑翔體」的第二次飛行試驗。美國防部表示,此次試驗標誌著技術驗證階段的結束和武器系統樣彈研發階段的開始,將為美陸軍和海軍分別計劃於2023年和2025年部署遠程高超聲速飛彈奠定重要基礎。
  • 韓國K806和K808「勇」式輪式裝甲車(上)
    )公司為滿足韓國陸軍的要求而開發的新型裝甲人員輸送車。這批裝甲車從2016年底開始交付,2023年(一說2020年)交付完畢。這意味著曾經研製出K21履帶式步兵戰車和 「黑狐」 8×8裝甲車的鬥山公司在此次韓版「斯特賴克」裝甲車的競標中,輸給了現代集團羅特姆公司。
  • 美陸軍提升多功能裝甲車(AMPV)組網技術
    為了配合最新的部隊跟蹤系統、軟體可編程無線電、電子戰技術和衛星通信網絡(如戰術作戰人員信息網絡(WIN-T)),美國陸軍2016年底首次裝備新型多功能裝甲車
  • 美陸軍未來部隊結構:更小的旅、更強大的師、更多的無人系統
    儘管美陸軍希望下一場戰爭中首先傷亡的是機器人而不是人類,但未來的高科技戰爭不可能出現不流血的勝利。美陸軍本寧堡訓練中心司令派屈克·多納霍稱,儘管新技術和組織將為士兵提供優勢,但坦克和步兵仍將面臨殘酷的近距戰鬥。本文將從恢復冷戰時期的作戰概念、高技術裝備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無人系統將充當「近戰先鋒」、目前陸軍各級部隊裝備的無人系統等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 「食人魚」裝甲車:巧克力與鐘錶國度的世界級標準
    這是一個很有遠見的構想,當時能意識到輪式裝甲車未來大有可為的國家並不多。  1976年,該型車樣車下線。瑞士將其命名「皮蘭哈」裝甲車。「皮蘭哈」裝甲車服役後,其優異的性能幾乎是在第一時間久引起了國際軍火市場的注意。第二年,加拿大就向瑞士購買了「皮蘭哈」裝甲車的生產許可證,生產當時「皮蘭哈」的主要車型6×6型。截止到1981年,已經有7個國家訂購了「皮蘭哈」裝甲車!
  • 軍事專家杜文龍評美送菲律賓的M113裝甲車:這氣質沒法看
    M1主戰坦克被稱為「艾布拉姆斯」,M2步兵戰車稱為「布雷德利」,M1126車族被稱為「斯特賴克」,要麼上將出身,要麼英雄封號,M113裝甲輸送車是個特例。雖然是20世紀生產數量最多的裝甲車,但連個官方名號都沒有,任憑各個使用國隨心所欲地發洩著對M113的不滿。
  • 15式輕型坦克都服役了,美國陸軍輕坦還沒影:先買24輛樣車過過癮
    但是事實上,美國陸軍確實已經有幾十年沒有裝備過輕型坦克了,導致現有的旅級戰鬥隊中反坦克能力極端不足,除了24具「陶」式反坦克飛彈發射器外,就是78支「標槍」飛彈發射器,機動平臺就是「悍馬」。雖然每個「斯特賴克」旅級戰鬥隊內編有1個連,共14輛M1128機動火炮系統能提供直瞄火力。
  • 軍委連夜下文:【突發】軍改體制下,陸軍6個集團軍重新編制,更改為地面部隊!
    美國陸軍主要由現役軍官、士官和士兵組成,包括國民警衛隊和陸軍預備役。集團軍是美國陸軍最大的作戰單位。下轄軍隊、師、旅、團、營、連、排、班。今天,仍有6個集團軍群,包括駐紮在喬治亞州吉勒姆堡的第一集團軍,以訓練預備役部隊;中央集團軍,也被稱為第三集團軍,統治著中東地區的軍隊。
  • 美部署「鎮壓國民隊」鐵血維穩,同時還把暴亂甩鍋中國!
    1903年,美國頒布的《民兵法案》中,將各州民兵組織整合成國民警衛隊,並在1916年的《國防法》中將國民警衛隊定為了「接受聯邦軍費、有組織民兵部隊」的官方名稱。現在國民警衛隊早已經成為了美國陸軍和空軍最重要的預備隊。美國國民警衛隊的不僅規模龐大,而且裝備精良,不必現役部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