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射核彈成功,印度成為真正「三位一體」核大國,然而真實情況如何呢?

2021-02-25 赤劍天涯講堂

作者:勤奮的問號

最近印度又發「功」了,1月19日,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 成功試射了一枚射程達3500公裡的潛射K-4彈道飛彈。這枚潛射飛彈的成功發射對印度確實有非同一般的意義,它代表著印度逐步擁有了「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

我們都知道,核武器對一個國家有著無與倫比的重要意義,因此繼五大國之後還有很多國家不遺餘力研製核武器,印度就是其中之一。

但實際上就算是擁有核武器的五大國也是分級的,中美俄屬第一梯隊,英法屬第二梯隊,主要原因就是中美俄是「三位一體」核大國,而英法不是。

「三位一體」核大國指的是一個國家同時擁有陸基發射、空基發射和海基發射的能力。陸基發射就是指通過固定式的發射井或機動式發射裝置發射洲際核飛彈;空基發射就是用飛機發射核飛彈;而海基發射就是用水面艦艇和水下潛艇發射核飛彈,不過由於水下潛艇天然的高隱蔽性特點,目前各國海基發射的重心都是用潛艇發射,就是我們常說的潛射飛彈。

三種發射方式全部掌握,就意味著一國可以形成陸海空全方位立體式核打擊能力,威懾效果當然是槓槓的。而英國則只有海基潛射反擊能力,並且飛彈還是從美國買的「三叉戟D5」彈道飛彈。法國則比英國要好不少,不但有自研的潛射彈道飛彈M-51,還擁有能夠用幻影-2000N和陣風F3戰鬥機發射ASMP-A戰略空地核巡航飛彈(下圖紅線處,這傢伙據說隱身還有超音速能力)。

英法比中美俄要低一個等級,不過這也是他們結合自己國家實際情況做的一種戰略選擇,有點退而求其次味道。只有真正嚮往巔峰的國家才會追求「三位一體」極致核打擊能力。

現在印度潛射飛彈發射成功就意味著印度也終於有潛力圓了「三位一體」的大國夢了,這次貌似要素基本齊全的潛射飛彈發射成功對印度來說非同一般,也就難怪印度媒體會一片歡呼聲了。

那麼印度K-4飛彈發射成功是不是就意味著印度超越了英法,走進第一梯隊的行列了呢,這個還不行,印度這個夢暫時還沒有那麼高質量。

從技術難度方面來說,陸基發射難度小於空基發射更小於海基發射,陸空海發射的技術難度是階梯上升的。而海基發射中的水面艦艇發射難度又小於潛射,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國家已經掌握了潛射技術,前面的那些也就不是問題了。而英法不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只是因為從自身實際出發的選擇而已。

(印度艦載的「大地」彈道飛彈,也有翻譯為普利特維的)



英法國土面積有限,擁有陸基發射對他們有利無害,因為一旦觸動核按鈕,國土面積小挨人打擊固定的機場和飛彈發射井是會吃大虧的,畢竟敵人所有的核彈都會扔到自己國界內。而英國又因為載機的原因直接連空射都省了,他們保留下最關鍵的潛射方式是想表明自己有自保能力而沒有主動攻擊的核威脅。

而印度雖然搞出來了潛射核彈,但這個核彈的技術含量卻差了很多,接下來我們看看印度的K-4彈道飛彈到底哪裡技不如人呢?

1.射程

據印度官方信息,K-4彈道飛彈的設計射程是5000公裡,這個數值和中美俄英法的潛射彈道飛彈相比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法國M-51潛射飛彈最大射程可達11000-13000公裡,我國「巨浪-3」飛彈在去年也曾經成功試射,射程12000公裡。從射程這個角度來講,印度的K-4彈道飛彈只能算中程飛彈,而中美俄法等國的潛射飛彈都邁進了洲際飛彈的門檻。

2.威力

核彈威力我們用核當量來衡量,威力大小取決於一國核武器小型化能力,小型化能力越強,飛彈頭錐就可以做的越小,或者不改變頭錐大小就可以把核彈威力做的更大。那麼印度的小型化能力有多高呢?我們做個簡單的對比就知道了。

印度目前做的最好的遠程飛彈是陸基的「烈火-5」,該彈在比中美俄飛彈重10多噸的情況下,只能實現中美俄飛彈一半的射程,就連一直神吹自己的印度媒體也坦言「該彈和中國的東風-31A比,還有蠻多差距」。

而K-4彈道飛彈彈體細長,印度媒體給出的數據彈長是12米,彈徑1.3米,而且這個數據比實際只多不少,不過就算這樣K-4也比「烈火-5」小了不少,因此K-4的威力應該小於「烈火-5」,小於東風-31A,加上比較糟糕的分彈頭能力,K-4的威力在現在的飛彈家族裡是有點兒拿不出手的。

3.發射平臺

既然是潛射彈道飛彈,就必須是用潛艇發射,就算是試射也必須如此,比如我國的「巨浪-3」就是用032型飛彈試驗潛艇發射的,這個試驗潛艇也是世界上較先進的常規動力試驗潛艇。

而印度K-4飛彈的發射平臺,暫時只是一個水下發射筒,印度官方的說法是試驗成功後再從潛艇上進行發射試驗。這就相當於一顆子彈暫時還沒有找到一款合適的手槍來發射,所以只能算萬裡長徵邁出了第一步,後面還有「艇彈結合」等各種折磨。

以上給大家說了印度這次試射的K-4飛彈三個方面的實際情況,但實際上除了這3點之外,在突防能力和精度方面K-4的性能也很一般,鑑於印度的數據都不具備參考價值,我們也就不多費口舌了。

看了以上部分大家應該清楚了,印度離擁有了「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還有一段路要走。目前只是暫時解決了潛射要件從無到有的問題,能否艇彈結合,然後從有到優印度還需要再走很久,讓我們拭目以待。(完)

長按下方 二維碼 關注公眾號,每天都有新鮮獨家的軍情

往期精華文章

來波靠譜的分析,幹掉滿廣志紅軍就贏了?

白話我軍東南沿海奪島可能遇到的情況

我國為大戰而準備的那些武器(一)

白話我軍東南沿海奪島可能遇到的情況(四)

這才是我軍東風-41洲際飛彈的真正實力

中國居然是唯一同時研製兩款隱身轟炸機的國家!

緬北為什麼戰事起?邊境為什麼裝甲車雲集?箇中原因聽赤劍慢慢道來



相關焦點

  • 全球真正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實際上只有美俄
    ,儘管試射結果不得而知,但印度追求早日成為「三位一體」核打擊大國的努力是顯而易見的。在經歷五次試射之後,「烈火」-5應該初步具備了戰備值班的能力,印度的核打擊範圍也因此擴大至5000公裡,然而在發展「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徵途中,印度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印度「烈火」-5彈道飛彈試射從幾次試射畫面來看,印度的「烈火」系列陸基彈道飛彈發射底盤都相當簡陋,基本上裝在平板拖車上的彈道飛彈,機動能力相當有限,因此戰時的生存能力存在疑問。
  • 印度有核武器就可以囂張?俄專家打臉:印度的「核捆綁」就是笑話
    三叉戟D5潛射彈道飛彈當然,曾惹怒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卡扎菲大佐要是真搞到了核武器,他說不定真會這麼幹……不過話又說回來,印度到底有沒有「用核武器捆綁全世界」的資本呢?表面上看,印度現役的、能夠攜帶核彈頭的彈道飛彈一點也不少:三款大地系列彈道飛彈、五款烈火系列彈道飛彈,按理說把核彈丟出去是完全做得到的。
  • 美國逼中國公開核彈數量,中國霸氣回復3個字
    可以說,人類現在被「核彈」的陰霾所籠罩。近些年來,我國的武器裝備技術發展十分迅速。但對於中國到底擁有多少核武器的問題,一直就是個謎,也是許多西方國家非常關心的問題。中國是世界上用最短時間成功研製出原子彈的國家,同時也是用時最短成功研製出氫彈的國家,至今為止,中國也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氫彈的國家。
  • 核力量為什麼要三位一體?
    眾所周知,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美國,核大國的核力量結構都是三位一體,即由洲際彈道飛彈、戰略轟炸機和彈道飛彈核潛艇組成。這一結構於上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形成,期間雖經歷了多次核裁軍,但一直延續至今。對於擁有龐大核武庫、任一核力量都足以毀滅地球若干次的美俄兩國,為何如此執著於三位一體的核力量建設模式?三位一體的功能到底是什麼?
  • 這才叫「核三位一體」
    (亞爾斯洲際飛彈發射)環球網12月10日引述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的消息稱:9日,在俄羅斯總統普京親自指揮下,俄武裝部隊同時出動陸(這裡的陸指的火箭軍陸基戰略飛彈部隊)、海、空三軍,同時向庫拉靶場目標發射了"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藍天"潛射彈道飛彈
  • 本月將4次試射核彈,印度急不可耐揮舞核大棒!印巴局勢將失控?
    現在印度又在短短1個月時間內,密集安排核飛彈試射任務,顯然是想告訴巴基斯坦,印度的核威懾不僅說到,而且能夠做到;印度媒體一直炒作的K-4潛射彈道飛彈就是最好的證明。K-4潛射彈道飛彈是印度目前自行研製的兩款潛射飛彈之一;另一款是K-15潛射巡航飛彈,其射程約750公裡。
  • 中國首款戰略轟炸機即將亮相大閱兵,「三位一體」核力量最大短板補齊!
    聽到我的這種說法,很多讀者老爺可能會覺得非常意外——說了這麼多年的「構建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反擊力量」,我們的反擊力量建設怎麼還有短板存在呢?很不幸的是,從某種意義來講,確實是的。中國海基核力量陸基戰略核飛彈長期規模較小,反擊力量較弱,而作為「三位一體核反擊力量」第二部分的潛射戰略飛彈更是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處於聊勝於無的狀態:巨浪1
  • 殲敵者級核潛艇:印度的海基威懾力量 及其對印太地緣局勢的影響
    印度海軍「殲敵者」號核潛艇今年1月試射K-4潛射彈道飛彈今年1月,印度海軍成功地試射了一枚射程為3,500公裡飛彈的潛射飛彈,這種能夠攜帶核彈頭的彈道飛彈預計裝備在印度國產的殲敵者級
  • 印度三軍有多少枚核彈?瑞典智庫曝光數據,整個世界或要捏一把汗
    作為現代世界最具殺傷力的武器,自人類邁入核時代,不可防禦性和巨大的殺傷力就讓核武器具備強大的軍事和政治威懾,成為了各國爭先研發的殺手鐧。然而,核武器的研製門檻之高阻擋了不少國家向上發展的野心,但隨著科技的進步以及國際關係的發展,有不少新興國家加入到了擁核國家的序列當中,印度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 「核三位一體」中我軍最差環節,有此神器方能迎頭趕上
    核三位一體,缺了哪一個都不能算是核大國!
  • 末日之戰以核報復毀滅敵人:中國巨浪2潛射飛彈真身曝光
    它的發射真實場景終於出現在廣大網友面前!從截圖來看,巨浪2戰略飛彈(JL-2)從水下發射筒中發射。圖中顯示了打開的發射筒頂蓋,氣泡從發射筒中升起。與流行的美俄潛射戰略飛彈一樣,巨浪2飛彈發射的方式為「冷發射」。頂蓋打開後,一個可燃氣體發生器產生強大推力的氣體,將沉重的飛彈從發射筒中彈出。
  • 印度也想翻天?別忘了這段歷史!
    該潛艇裝備的另一型潛射彈道飛彈為K-4潛射彈道飛彈,潛艇中部有四個垂直發射系統,可裝載4枚K-4潛射彈道飛彈,飛彈長度12米,彈徑1.3米,全彈重量17噸,各帶有一枚2噸的核彈頭。在該型飛彈試射成功以後,印度官方立即宣布自己是繼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中國之後,成為世界上第六個具備使核潛艇水下發射戰略核飛彈能力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第六個具備三位一體全面核威懾能力的國家(可是我們至今都沒有看到印度裝備服役了可以發射空基核武器的戰略平臺)。
  • 《核彈英雄》:這個印度版「兩彈一星」的電影讓中國人有共鳴
    《核彈英雄》描述了1998年,在對鄰國(中巴)擁核的憂慮下,蘇聯解體後盟友缺失的恐慌中,印度頂住國際輿論壓力,避開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的監控,在博克蘭成功進行秘密核爆試驗的熱血故事
  • 「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為重中之重
    作為冷戰期間與蘇聯對抗的殺手鐧,美國於上世紀60年代建立起了由彈道飛彈核潛艇、陸基洲際飛彈和戰略轟炸機組成的「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形成了規模龐大的核威懾體系,成為美國目前戰略核力量的重中之重。按照核力量生存和可靠性理論,「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體系中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使美國各軍種聯合作戰有更為強大的後援。
  • 想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有多難?我國還差一點,全球僅兩個國家
    而在有核國家中,又分為有核國家和具備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能力國家,而後者與前者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後者難度是最高的。目前全球具備真正意義上的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能力的國家只有兩個,那就是美俄,我國在空軍戰略核打擊能力方面還差一點點,還算不上真正意義上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可想而知三位一體核打擊難度有多高。
  • 印度核武器怎麼造出來的?不僅戲耍CIA還甩鍋給中國
    沙漠中一聲巨響,印度從此「成為核大國」說起印度,在大多數國人印象中,總是和很多不光彩的事情聯繫起來面臨東西兩面「威脅」,同時為了提升國際地位,印度堅定了成為核大國的決心。▲美間諜衛星對核試驗場嚴密監控最終在1998年5月14日通過地下核試驗的方式成功試爆5枚核彈,成為有核國家的故事,基本相當於印度版的《橫空出世》了。
  • 在水下發射飛彈,需要穿過幾十米的水層,戰略核潛艇如何做到的?
    "在當今世界,各核大國為了提高核威懾力,發展出「三位一體」的戰略進攻核力量。在這其中,彈道飛彈核潛艇以其隱身性能好、機動能力強,突擊威力大等特點,成為核報復和第二次核打擊最重要的力量。如美國的「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後續型號)能裝備24枚「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飛彈,而「三叉戟—Ⅱ」型潛射彈道飛彈是當今世界上性能優良的一種潛射戰略飛彈,其戰鬥部裝有12枚再入式分飛彈頭,每枚彈頭的爆炸威力為30萬噸至47.5萬噸級TNT當量,加上超一萬公裡以上的射程,以及圓概率偏差達到90m,可以精準攻擊世界上任何一個目標。
  • 比起俄羅斯和美國,中國的核三位一體,到底差在哪裡?
    文章來源:白話歷史君在當今世界,「核三位一體」應該是公認的最強國防系統,有了這麼一套系統,基本就可以立於不敗之地。所謂的「核三位一體」是指在陸海空三個不同的領域,都擁有在全球範圍內對任何區域進行戰略核打擊的能力。具體來講,就是陸地上擁有洲際飛彈、海洋下面裝備有彈道飛彈核潛艇、在空中還得擁有戰略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