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走斯圖卡
印巴兩國圍繞克什米爾問題的爭吵越來越激烈,看得外界可謂膽戰心驚,畢竟這是兩個核武器國家之間關於主權問題的紛爭,而在這個雙方都難以退讓的困局中,核武器始終沒有被排除在可選項之外,而就在本月,印度將連續4次試射核飛彈,將緊張局勢再往前推了一把。
據《澎湃新聞》網站的最新報導稱,《印度快報》、《印度斯坦時報》等多家印度媒體透露,印度軍隊已計劃在本月對4種可攜載核彈頭的飛彈進行試射。報導顯示,印度海軍在安得拉邦的維沙卡帕特南市附近水域試射一枚K-4潛射彈道飛彈;除此之外,印度空軍還將在本月進行空射型「布拉莫斯」巡航飛彈的試射,剩餘兩次發射任務分別由「大地」和「烈火」這兩款彈道飛彈承擔——這些武器的共同特點,就是都能使用核彈頭。
儘管這些報導都提到,印度國防部的消息人士強調,這些試射任務是為了檢驗印度國防建設成果,但是在最近印巴兩國高層人士相互撂狠話,甚至暗示動用核武器的情況下,印度突然如此密集測試核飛彈,很明顯就是針對巴基斯坦發出的核威脅。
在10月底,巴基斯坦克什米爾事務部長甘達普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在克什米爾地區的領土爭議問題上支持印度的國家將面臨飛彈打擊;印度也毫不示弱,國防部長辛格回應巴基斯坦「核威懾」時宣稱,雖然印度目前依舊遵循「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但未來政策走向取決於形勢的發展,言外之意就是:印度隨時可能改變目前的政策,用核武器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事實上,這就等於承認印度已經改變了核政策。
現在印度又在短短1個月時間內,密集安排核飛彈試射任務,顯然是想告訴巴基斯坦,印度的核威懾不僅說到,而且能夠做到;印度媒體一直炒作的K-4潛射彈道飛彈就是最好的證明。
K-4潛射彈道飛彈是印度目前自行研製的兩款潛射飛彈之一;另一款是K-15潛射巡航飛彈,其射程約750公裡。
K-4飛彈的射程約3500公裡,已經遠遠超出了中程飛彈的最低標準,而且印度軍方絲毫不掩飾這款飛彈的主要目標,此前多次宣稱它的射程可以覆蓋南亞次大陸全境,也就是說,巴基斯坦全國都在這款飛彈的打擊範圍以內。
目前,K-4飛彈主要用於裝備印度海軍的殲敵者級核潛艇,讓這款攻擊型核潛艇兼具戰略飛彈型核潛艇的部分功能。當然,從技術角度來說,無論是K-4飛彈還是殲敵者級核潛艇,都實在太具有印度特色了:K-4飛彈作為全世界唯一的一款中程潛射彈道飛彈,是因為印度技術不到位,無法研製遠程或洲際潛射彈道飛彈;由此帶來的問題就是殲敵者級核潛艇的定位「不倫不類」,說它是攻擊型核潛艇吧,它能發射戰略型飛彈,說它是戰略飛彈型核潛艇吧,飛彈數量和射程又不夠,威懾能力不達標——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海軍建造的第二艘殲敵者級核潛艇「阿里達曼」號已經下水2年,依舊處於舾裝階段,顯示出印度海軍在核潛艇技術方面其實也是不到位的。
但即便如此,印度海軍還是硬著頭皮繼續發展K-4潛射飛彈和殲敵者級核潛艇,其展現出來的大國野心,是外界不能忽視的。
眼下,在克什米爾局勢緊張的情況下,印度軍隊放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並密集展示以潛射彈道飛彈為核心的戰略核威懾能力,讓外界越來越擔心南亞火藥桶一旦失控引爆,很可能會釀成極其嚴重的後果。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就印巴兩國目前的核飛彈技術來看,巴基斯坦軍隊比印度要成熟得多,尤其是先進的「運輸/起豎/發射」三位一體的TEL重載車,讓他們在這個依舊是「菜雞互啄」層次的核恐怖平衡中處於技術優勢,但巴基斯坦的體量級遠遠不如印度,核武器的保命性質十分明顯。
印度最忌憚的就是巴基斯坦的核武,拿核武跟巴基斯坦說話愚蠢至極。印度二十顆核彈核平巴基斯坦十次,與巴基斯坦兩顆核彈轟炸印度一次是一樣的後果。著名軍事專家杜文龍稱, 「用核彈增加自豪感,是玩火!」,「雙方扔核彈,別說民族自豪感,就連民族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