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役最強的長徵五號火箭,在當今世界排名第幾?

2021-02-28 樓市諸葛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 圖文來源於網絡,侵權聯繫刪除 謝謝!)  

 文章來源:天下有警視頻

自從人類發明出能夠飛上天空的飛機之後,航空工業這個概念開始漸入人心。人們不再滿足於上天這種操作,而想要探究更遠更深的奧秘,而外太空無疑是一個好的選擇。於是,人們開始往太空發射人造衛星、載人火箭等等裝備,去探索其它星球的秘密,利用太空空間以及高度優勢,為自己謀福利。

火箭是航天工業的一個重要成就,正是因為有它的存在,人們才能實現人造設備的發射,才能讓航天任務順利被實施。而中國作為世界上的航天大國,在火箭的研究上也有著不菲的成績。就拿長徵5號火箭來說,作為中國目前現役運載火箭中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它在世界現役火箭中排名第幾?又是什麼水平呢?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一個概念,既火箭分為探空火箭和運載火箭。探空火箭就是將人類的科學設備投擲近地空間進行探測和實驗的火箭,而運載火箭則是將太空飛行器運載至太空的火箭。與探空火箭相比,運載火箭明顯融入了更多先進技術,在性能設置以及建造要求上面更為嚴謹,因此目前世界上擁有運載火箭的國家並不是很多。

中國的長徵五號就是新一代的重型運載火箭,火箭全長為56.97米,起飛重量在859噸到879噸之間,運載能力在近地軌道附近可達25噸,不過在地球同步運轉軌道上只有14噸,使得中國的低軌和高軌運載能力都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說起長徵五號在世界上排名,咱們暫且以近代軌道的運載重量而定。在世界現役運載火箭中,長徵五號僅僅只能排在第三位,前面兩位皆是美國研製的重型運載火箭。其中排第一的是美國的重型獵鷹火箭,其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63.8噸。而排在第二的是美國的德爾塔-4重型運載火箭,其近地軌道最大載荷量為28.79噸,而中國長徵5號僅僅只有25噸。

誠然,中國暫且還沒有追上前面兩款運載火箭,但是長五的水平依舊處於世界前沿,它的發動機採用了更加環保的液氧液氫發動機,在技術研製方面明顯有了很大進步。而且近年來長五的成就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就好比2020年的嫦娥五號探測器就是由長五運載發射的,因此這次裡程碑式的探測項目也有長五的一份功勞。

如今中國還在航天領域努力發展,我們的長九正在亟待論證,據悉它的近地運載能力可以高達140噸,已經能夠超越世界上運載能力最強的土星5號,成為世界上最強的重型運載火箭了,因此我們應該沉心靜氣,等待中國輝煌時刻的到來!

相關焦點

  • 長徵五號首飛成功 中國「奔月」「探火」就靠它了
    這是我國首次發射箭體直徑達到5米、起飛推力超千噸的大運載火箭,標誌著我國航天事業邁進全新時代。  兩種大推力氫氧發動機首次亮相  據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六研究院質量技術部副部長王春民介紹,長徵五號全箭總長57米,總推力達1078噸,是我國首枚推力上千噸的火箭。
  • T時刻之前,長徵五號火箭都在幹什麼?
    隨著轟隆隆巨響,火箭騰空而起,整個發射場和各種直播平臺的氛圍也達到歡呼和「刷屏」的最高潮。本文以長徵五號為例,講一講為什麼需要倒數,以及在此之前火箭都在幹什麼?  倒計時的最後一刻,就是我們常說的「T時刻」,發射前為T-(T minus),發射後為T+(T plus),這個傳統自世界航天伊始便在採用。
  • 長徵火箭從這裡崛起
    作為長徵火箭抓總研製單位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見證了中國航天事業舉世矚目的崛起。半個多世紀來,我國已成功研製17種運載火箭,具備發射低、中、高不同軌道和不同載荷的能力,運載能力和入軌精度均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助力完成載人、探月、北鬥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長徵火箭助推中國航天跨越了三個標誌性裡程碑。
  • 中國日本火箭技術誰更強?兩國現役火箭實力大比拼
    上個月日本使用其最強的運載的火箭H2B火箭往國際空間站發射了白鸛8號貨運飛船,我們以此出發點,全面的比較中日現役火箭的實力對比。大中型運載火箭運載火箭的運力,很大程度決定了有效載荷如通信衛星、空間站和飛船的重量和大小。火箭的運力是火箭的主要競爭力之一,體現國家科技實力特別是航天水平的重要部分,意義十分重要,因此也成為各國競爭的重要高地之一。
  • 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敗,兩年4次事故,中國航天系統究竟怎麼了?
    中星9A發射異常,長徵五號發射失敗,兩年內發生了4次事故,人們不禁要問:中國航天系統究竟怎麼了?之前的幾次發射失敗或其他事故,由於媒體一貫以來的低調處理,加上重要性遠不如長徵五號發射,因此都沒有引起多大波瀾。這次長徵五號火箭的發射失敗,卻引起了軒然大波。
  • 長徵五號首飛告捷,「九院製造」再立新功!
    11月3日,我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成功發射。
  • 長徵火箭飛出新紀錄
    第300次發射(高楠攝)據統計,長徵火箭300次發射成功率將近96%。與前50次發射相比,後250次發射成功率明顯提升且趨於穩定,其中最近100次發射成功率達到97%,居世界領先地位。尤其是2018年,長徵火箭發射37次全部成功,不僅獨居世界航天年度發射次數第一位,也刷新了一年中連續成功發射次數最多的世界紀錄。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不用羨慕馬斯克,中國的可回收火箭要來了
    中國航天正在兌現承諾  而我國現階段的主力運載火箭分別為長徵五號和長徵七號,雖然說這兩款火箭已經能夠滿足目前的探月工程、火星探測工程和空間站建設,但是這兩款火箭的使用成本確實過於高昂。在我國航天事業總體經費相對較少的情況下,發展可回收重複利用的運載火箭就成為了節約經費的最好途徑。同時考慮到我國現有的技術儲備和立項時間較晚,長徵八號的運力並不是非常頂尖,因此用來驗證我國的可回收技術以及全新的火箭燃料是相對穩妥的選擇。
  • 「長徵五號」114次試車 曾劇烈爆炸畫面首次曝光
    👇△視頻:驚心動魄三小時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航天人就開始醞釀和規劃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2006年10月,國家正式啟動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工程研製。這些年,有艱難的攻關,有挫折和挑戰,每一步都是中國航天邁向大火箭時代留下的印記。
  •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 長徵八號首飛告捷
    圖為12月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與其他現役型號相比有哪些特別之處?記者在文昌航天發射場,近距離了解了這位長徵家族的新成員。  和「胖五」相比,長徵八號有自己的看家本領  從天津港出發,長徵八號走海路抵達海南文昌清瀾港,隨後「住」進臨時的家——垂直總裝測試廠房。
  • 中國近地軌道最強火箭首飛成功,揭秘長五B火箭四大「黑科技」!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點火升空,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中國乃至亞洲火箭首次發射超過「兩萬公斤」級太空飛行器,同時也拉開中國載人航天「第三步」任務的序幕。
  • 長徵火箭,YYDS!
    ▲ 長徵四號乙運載火箭點火起飛 吳敬博 攝從1970年4月24日長徵一號運載火箭「第一飛」至今,長徵火箭51年間實施了我國92.1%的航天發射任務,先後將700餘個太空飛行器送入太空,發射成功率為96.25%。
  • 西安硬科技 | 長徵火箭今晨第300次發射 背後的西安力量超酷!
    長徵系列火箭的動力是以液體動力為主力,一直以來,固體動力以其獨有的優勢,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其作用卻鮮為人知。作為我國固體動力技術的領軍者,航天科技集團第四研究院的固體發動機也在宇航運載領域中被廣泛使用,並屢建功勳。
  • 關注 | 長徵七號火箭運抵文昌發射場 天舟一號下月發射!
    長徵七號遙二運載火箭運抵發射場此次長徵七號運載火箭於2017年3月2日從天津港啟程,經過一周多的海陸運輸安全抵達發射場。長徵七號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基本型號,可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貨運飛船,也可用於發射人造衛星等其他太空飛行器。
  •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全球排名-美國德州農工大學世界排名第幾
    1.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全球排名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全球排名,美國德州農工大學世界排名第幾急救中國的孩子們一定要注意,在這裡,小編將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大家做參考:1、德克薩斯大學德克薩斯大學是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學
  • 長徵八號來了!從它身上能看到未來火箭的影子
    隨著中國航天發展,中低軌衛星發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此前我國新一代火箭的運載能力尚存空白,不能滿足3噸至4.5噸太陽同步軌道發射需求。長徵八號應運而生。一院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總指揮肖耘說,該型火箭將有力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而且將帶動和牽引我國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
  • 長徵火箭400發,長四乙成功發射實踐六號05組衛星
    3月10日,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中星6C衛星,僅僅4年多的時間裡長徵火箭實現了從200發向300發的跨越;2021年12月10日,長徵四號乙發射實踐六號05組衛星任務圓滿完成,3年時間,長徵火箭完成100發火箭的發射任務,抵達第400發裡程碑。
  • 別只惦記火箭上天,火箭回收也有大講究
    如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三戰三捷、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嫦娥五號探月採樣返回、北鬥全球導航成功組網等等,無一不是重磅級的成就。因此作為長徵火箭家族的新成員,運載能力僅僅算中型火箭的長徵八號,在2020年底首發成功的消息,並未引起太多的關注。可是實際上長徵八號對於中國航天的意義同樣非常重大。
  • 超級火箭土星五號到底有多強?
    #人類登月50年# 50年前,阿波羅11號登月靠的就是超級火箭土星五號,這貨到底有多強,寫一些數據看一看好了。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揭秘中國航天背後的科技力量
    12月22日12點37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隨後順利將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此次任務是我國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6次飛行。這意味著,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員,中國航天「十三五」期間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任務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