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作為長徵火箭家族的新成員,運載能力僅僅算中型火箭的長徵八號,在2020年底首發成功的消息,並未引起太多的關注。可是實際上長徵八號對於中國航天的意義同樣非常重大。
長徵八號對完善中國火箭型譜和中國航天發展有何意義
目前我國其他型號運載火箭沒有相應的運載能力,比如現役的長徵二號丙、長徵二號丁和3噸運載能力的長徵四號系列,太陽同步軌道4.5噸以上還是一個空檔;長徵五號等大火箭倒是可以打(衛星),但是它不是很經濟,好比「大馬拉小車」,性價比低。國家現在對網際網路衛星,低軌移動、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需求非常旺盛,預計在「十四五」期間,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將佔到我們國家未來發射衛星的50%到60%,所以急需長徵八號這型火箭。
長徵八號問世不僅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由於它的大整流罩優勢,還可以實現多星發射,比方說幾百公斤的衛星,長徵八號可以一次打多個,便於多星組網,很適合發射有這樣需求的載荷。
長徵八號對火箭的可回收重複利用技術有哪些積極探索?
長徵八號火箭已經開展了可重複和智慧化相關技術的驗證,比如火箭返回「收油門」的發動機推力調節技術。長徵八號在這方面進行了技術探索,也為未來可重複使用技術積累了經驗方法。
比如,我們現在火箭回收回來的重量只有40噸,但是火箭有4臺發動機,每臺發動機推力120噸,即使關掉3臺,1臺還有120噸的推力;40噸的質量,120噸的推力,推力大於質量,就會推著火箭往上走,難以實現火箭回收。
那麼,發動機推力必須降低,降低後才能使得落地前火箭可控、好控。長徵八號探索了讓發動機「收油門」的技術,讓它通過推力調節技術減小發動機推力,這對未來有非常好的借鑑和應用價值。
來源:文章部分內容摘自網絡
關注開運聯合公眾號【微信帳號:creatunion99】:致力於為衛星領域提供自主可控的商業衛星在軌綜合管理和航天數據解決方案。開運聯合核心團隊均有豐富的衛星系統工作經驗,覆蓋衛星行業全產業鏈。至今已為"天宮二號"、"北鬥系統"、"吉林一號"、"北京二號"及"GECAM"等近百顆衛星提供服務。
歡迎撥打24小時免費電話:400-628-1365,我們期待您的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