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只惦記火箭上天,火箭回收也有大講究

2021-02-15 開運聯合

剛剛過去的2020,作為中國航天大年,取得成就無數。如重型運載火箭長徵五號三戰三捷、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嫦娥五號探月採樣返回、北鬥全球導航成功組網等等,無一不是重磅級的成就。

因此作為長徵火箭家族的新成員,運載能力僅僅算中型火箭的長徵八號,在2020年底首發成功的消息,並未引起太多的關注。可是實際上長徵八號對於中國航天的意義同樣非常重大。

長徵八號對完善中國火箭型譜和中國航天發展有何意義

目前我國其他型號運載火箭沒有相應的運載能力,比如現役的長徵二號丙、長徵二號丁和3噸運載能力的長徵四號系列,太陽同步軌道4.5噸以上還是一個空檔;長徵五號等大火箭倒是可以打(衛星),但是它不是很經濟,好比「大馬拉小車」,性價比低。國家現在對網際網路衛星,低軌移動、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需求非常旺盛,預計在「十四五」期間,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將佔到我們國家未來發射衛星的50%到60%,所以急需長徵八號這型火箭。

長徵八號問世不僅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由於它的大整流罩優勢,還可以實現多星發射,比方說幾百公斤的衛星,長徵八號可以一次打多個,便於多星組網,很適合發射有這樣需求的載荷。

長徵八號對火箭的可回收重複利用技術有哪些積極探索?

長徵八號火箭已經開展了可重複和智慧化相關技術的驗證,比如火箭返回「收油門」的發動機推力調節技術。長徵八號在這方面進行了技術探索,也為未來可重複使用技術積累了經驗方法。

比如,我們現在火箭回收回來的重量只有40噸,但是火箭有4臺發動機,每臺發動機推力120噸,即使關掉3臺,1臺還有120噸的推力;40噸的質量,120噸的推力,推力大於質量,就會推著火箭往上走,難以實現火箭回收。

那麼,發動機推力必須降低,降低後才能使得落地前火箭可控、好控。長徵八號探索了讓發動機「收油門」的技術,讓它通過推力調節技術減小發動機推力,這對未來有非常好的借鑑和應用價值。

開運聯合基於在航天軍工領域的多年經驗積累,致力於衛星應用軟體國產化、行業應用產業化為航天衛星領域提供優質的整體解決方案,至今已為近80顆衛星提供任務規劃、監測、調度、載荷健康管理等技術。同時為城市規劃、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應急管理、氣象、海洋、水利、農業、林業等國家部委及省市管理部門,提供「高精尖」的遙感信息分析處理技術。成績屬於過去,未來在於奮鬥,開運聯合會盡力做好承接航天衛星信息化任務,保障衛星的在軌任務順利執行。

來源:文章部分內容摘自網絡

關注開運聯合公眾號【微信帳號:creatunion99】:致力於為衛星領域提供自主可控的商業衛星在軌綜合管理和航天數據解決方案。開運聯合核心團隊均有豐富的衛星系統工作經驗,覆蓋衛星行業全產業鏈。至今已為"天宮二號"、"北鬥系統"、"吉林一號"、"北京二號"及"GECAM"等近百顆衛星提供服務。

歡迎撥打24小時免費電話:400-628-1365,我們期待您的諮詢。

相關焦點

  • 獵鷹火箭回收連續成功,回收後的火箭長啥樣?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獵鷹九號火箭一級火箭回收成功早就習以為常,但重型獵鷹火箭兩枚助推器同時降落還是很科幻的。近日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甘迺迪中心的遊客中心(KSCVC)展出了重型獵鷹回收回來的助推器,讓我們得窺真相大飽眼福
  • 馬斯克的火箭又上天了,中國的航天民企在幹啥?
    中國也有自己的民營航天公司,也有在此賽道上為自己鋪路的風投公司,比如順為資本。連著兩年兩會,雷軍都作為順為資本董事長,提出了推動航天法立法、為中國商業航天和衛星網際網路創造條件等建議。 終於,千乘一號01星上天了,並且完成了在軌測試,已經開始為客戶提供數據服務。千乘探索的主營業務,是衛星多源遙感數據和通信數據的融合應用。 缺少火箭也曾讓苗建全的等待變得煎熬。 衛星公司需要搭載火箭公司的火箭進入太空,火箭公司需要衛星公司的訂單來產生收入。
  • 【盤前資訊】火箭回收 海南土改
    【美國首次實現海上回收火箭】當地時間8日,由特斯拉CEO馬斯克創建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一艘海上無人船上,成功回收了其發射的獵鷹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不用羨慕馬斯克,中國的可回收火箭要來了
    隨著馬斯克SpeaceX公司的獵鷹九號運載火箭所使用的可回收技術一直讓許多國家羨慕。可回收的火箭助推器和整流罩大大降低了火箭發射的成本,不過隨著長徵八號火箭的成功,我們再也不用羨慕馬斯克的獵鷹九號運載火箭。
  • 航天人發射火箭也能「燒開水」?以後上天會不會「白菜價」?
    目前一家比較新興的宇航公司開始將「水火箭」作為新的突破方向,計劃燒開水上天。這時候,火箭內的水會產生過臨界效應,形成40個標準大氣壓的蒸汽和水的混合物。在打開閥門的時候,由底部的噴嘴施放壓力,將火箭內的水高速地噴出。
  • SpaceX重型火箭助推器完美回收 卻因波濤洶湧墜海
    4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在上周第二次發射獵鷹重型火箭時,SpaceX利用無人駕駛船舶成功回收了其核心助推器。
  • 我國火箭可回收首次成功 殘骸實現「指哪兒落哪兒」
    我國完成了火箭殘骸的精準控制,落在了設定的落區範圍內。這次技術驗證的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獨家視頻:4個視角看火箭殘骸回地球,相當震撼!  那麼問題來了,啥叫火箭殘骸精準控制呢?說白了,就是指哪兒落哪兒。這一次準確落在設定落區的殘骸,是長徵二號丙火箭的一部分,就是下方火箭中間那段深色的部分。
  • SpaceX 火箭又在海上成功回收了一次,意外爆炸的事可以翻篇了!
    儘管這早已經不是 SpaceX 首次實現火箭海上回收,但從去年 9 月份 SpaceX 在火箭發射臺出現爆炸事故後,狂人 Elon Musk 的火箭發射進度就受到了一定影響。對於 SpaceX 來說,火箭回收的意義在於成本,此前 Elon Musk 也曾在採訪中透露:SpaceX 每次發射費用大概為 6000 萬美元,其中燃料成本僅為 20 萬美元。如果實現火箭回收後,每次的發射成本可以降低到 600 萬美元。
  • 鬥魚「超級火箭」上完天又回來了
    (點擊,看視頻)先來捋一捋概念,可回收意味著火箭上完天、能回來,主體部分還能重複利用。火箭發射成功回收技術合作方翎客航天介紹,這次發射的RLV-T5,是他們研製的第5代可回收火箭。該箭主要用於將來亞軌道可回收火箭和入軌級可回收火箭的先期技術探索,具有技術新穎實用、試驗成本低廉、可重複使用次數高、可快速迭代等特點。此外,對於比較特殊的載荷,如高空的氣象觀測,可回收火箭也大有可為:可回收火箭可在高空中進行推力控制,保證火箭短暫的懸停,這樣就能滿足實時氣象數據的監測。
  • 火箭回收時代來臨 去外太空的「箭」票可以打折啦!
    撰文:Nadia Drake,國家地理   火箭發射是個高成本的項目,如果火箭能夠回收再利用,那麼成本是否會大幅下降?這就好比使用電池,是不斷購買成堆的電池,還是花錢買上一組充電電池要來得划算?個中區別值得深思。
  • 火箭回收技術驗證成功!中國版的「獵鷹-9」號來了?!
    據航天智能技術創新中心、宇航智能控制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官方介紹,此次試驗的主題是對運載火箭垂直回收過程中制導控制技術進行驗證。眾所周知,運載火箭的垂直回收是一項十分複雜的技術。美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 就曾經將火箭垂直返回任務的困難程度形象的比喻為,就如同朝天空發射一根鉛筆,然後這根鉛筆必須飛越過紐約帝國大廈樓頂(高約 443 m),然後還要讓這根鉛筆在狂風中返回並落在一個鞋盒上屹立不倒。
  • 中國民營可回收火箭完成「三連跳」!這次超過300米
    8月10日10時35分,中國民營航天企業翎客航天在位於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鎮的火箭基地,成功實施公裡級可回收火箭RLV-T5的第三次發射及回收試驗。   此次試驗飛行時間50秒,目標高度300米,實際飛行高度300.2米,落地精度優於0.07米,滾轉誤差小於30度。RLV-T5型火箭主要用於未來亞軌道和入軌級可重複使用火箭的先期技術探索。
  • 用「氣球」回收二級火箭,這到底是什麼黑科技?
    來源:stuffin.space回收火箭上面級不只是為了降低發射成本,還有助於解決太空垃圾的問題。據歐洲航天局估計,目前已有超過29000塊太空垃圾圍繞著地球,其中一些就來自於火箭的上面級。這些垃圾已經造成了一些碰撞和事故,一些衛星因此被推入不同的軌道。2009年,33號銥星與退役的俄羅斯宇宙2251通信衛星發生碰撞,兩枚衛星全部損壞。
  • 解讀 | 重型獵鷹火箭的第三次成功
    原定回收地點離岸僅39公裡,可見此次發射芯一級的超遠距離降落回收和火箭運力並無關係。有消息稱,本次發射美國空軍要求收集整流罩聲學數據,這就要求火箭加速到芯一級速度極限,模擬發射大質量衛星的場景,這可能是臨時更改為測試極限距離回收的主要原因,不過這也意味著火箭芯一級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再入大氣層並回收。
  • SpaceX發射10顆銥衛星,回收一級火箭成功,整流罩再次失敗
    北京時間7月25日19點39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從美國西海岸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將第7批10顆銥星衛星送入低地球軌道
  • 104顆衛星由一發火箭送上天,宇宙開發新紀錄誕生|Xtecher特寫
    而PSLV火箭有著約1500公斤的載荷能力,將它們運送到太空中,並不能算太費勁。 比起起飛,將104顆衛星送入軌道技術含量還要高些。正如發射任務主管B. Jayakumar所說:「開創性衛星數量讓這次任務不同於以往所有任務。」
  • SpaceX的火箭又成功站住了!
    據國外媒體報導,周五晚上,SpaceX再一次成功地將「獵鷹9號」火箭降落在離佛羅裡達海岸422英裡的駁船上,並在其網站上進行了實時轉播
  • 法爾肯9可重複使用火箭發展綜述
    由於回收區域風浪過大,海上移動回收平臺被召回,火箭以垂直的姿態降落在預定海面上,誤差10 m。Elon Musk公開表示,「如果沒有風暴天氣,此次回收試驗極有可能取得成功」。f)第6次:2015年4月14日,法爾肯9v1.1火箭/龍飛船執行第6次國際空間站貨運補給任務(CRS-6),同時進行第6次火箭一子級回收試驗。
  • 裸奔的休斯頓火箭
    考慮到內內和格林本賽季都沒怎麼上場,我們大可以把這筆交易看作卡佩拉+首輪=科溫頓+貝爾+次輪。對於交易的分析有很多,有的認為這是基於球隊本賽季表現的正常反應,畢竟在本賽季卡佩拉缺席的11場比賽裡火箭也取得了10勝1負的戰績,他的存在對於火箭來說或許並沒有數據看上去的那麼重要;也有的說科溫頓作為一名合格的3D球員,既能在進攻端給哈登拉開空間,還能再防守端負責擦屁股,對火箭空虛的側翼是一個很好地補充。按這些說法,火箭這筆看上去虧成狗的交易,反而其實是衝著補強爭冠去的。
  • 在馬斯克做出可回收火箭之前,有人已經燒掉了上百億美元 | 把科學帶回家
    比如現在名聲大噪的獵鷹系列火箭便是此中翹楚,也是目前現役火箭中唯一的可復用火箭。其實早在太空梭出道的年代,這樣的省錢計劃就不斷湧現。1982年,英國宇航公司開始和勞斯萊斯股份公司(Rolls-Royce PLC,並不是那個出名的汽車公司)開始牽頭研發Hotol空天飛機,Hotol可以像飛機一樣從跑道起飛,直接進入太空軌道,也可以像飛機一樣在跑道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