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 火箭又在海上成功回收了一次,意外爆炸的事可以翻篇了!

2021-02-06 品玩

SpaceX 火箭的回收一掃去年下半年的陰影。

狂人埃隆 馬斯克( Elon Musk) 的火箭再次實現了海上回收,這是既去年 9 月SpaceX 在火箭發射臺出現爆炸事故後的首次成功發射。

北京時間 1 月 15 日凌晨,美國太空探索公司 SpaceX 在西海岸加利福利亞州范登堡空軍基地,成功用一枚獵鷹 9 號火箭將銥星公司下一代首批 10 顆通信衛星送入 625 千米高的低地球軌道。而在火箭升空 8 分鐘後,SpaceX 成功在海上回收一級火箭。

這一刻對於 SpaceX 具有重大意義。儘管這早已經不是 SpaceX 首次實現火箭海上回收,但從去年 9 月份 SpaceX 在火箭發射臺出現爆炸事故後,狂人 Elon Musk 的火箭發射進度就受到了一定影響。


去年 9 月份火箭一同炸掉了扎克伯格的衛星

去年 9 月 1 日的爆炸毀掉了 SpaceX 的一艘火箭,它連帶毀了扎克伯格的價值 1.95 億美元的衛星,而這顆名為 AMOS-6 的衛星,原本是扎克伯格用於為貧困偏遠地區提供無線寬帶服務的,這也讓扎克伯格表示非常失望……

而 SpaceX 因為這次爆炸事故遭遇了數月的調查,在今年的 1 月 2 日才公布了詳細的調查報告,調查致使 SpaceX 火箭發射中斷了 5 個月,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在今年的 1 月 6 日才重新給予了 SpaceX 的火箭發射許可。

去年 9 月被炸掉的 Facebook 的衛星、新客戶衛星延遲發射、火箭升空到底是否安全,要不要給它發射衛星…..SpaceX 遭遇了一堆問號。另外調查影響的還包括了整個研發周期以及進度的推遲,可以說這次 SpaceX 火箭的再度回收一掃去年下半年的陰影。

支持 Elon Musk 的公司或許也是夢想家。SpaceX 火箭這次承運的是銥星公司的二代衛星,銥星公司原本是一家組建全球衛星通訊的公司,上個世紀他們就試想將 77 顆衛星發射到太空組建全球的通訊網絡,讓地球上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通訊連接。

然而實際登上太空的 66 顆衛星至今已經服役超過 20 年,而這些衛星原本設計使用周期只有 10 年,銥星公司需要重新發射更多的二代衛星組建新的衛星網絡。他們這次一下將10 顆衛星交給 SpaceX 進行發射,當然剩下還有 62 顆衛星也將由 SpaceX 承運在未來兩年內發射完畢。

對於 SpaceX 來說,火箭回收的意義在於成本,此前 Elon Musk 也曾在採訪中透露:SpaceX 每次發射費用大概為 6000 萬美元,其中燃料成本僅為 20 萬美元。如果實現火箭回收後,每次的發射成本可以降低到 600 萬美元。


去年 4 月第一次實現海上回收

而去年 4 月份 Elon Musk 第一次實現火箭海上回收後就像改寫了商業航天進程的歷史,火箭升空會以接近拋物線的路徑運動,海上回收可以解決燃料成本以及設計複雜性的問題。


2015 年 11 月 Blue Origin 公布的視頻

移民火星?太空裝備競賽已經成為了一個新話題。亞馬遜貝索斯的 Blue Origin 也是太空競賽的一員,Blue Origin 也已經實現了多次的陸地回收,它可以進行亞軌道飛行,他們想在明年載乘客去太空體驗幾分鐘的失重環境。

而 SpaceX 目前的計劃是商業衛星發射。至於 Elon Musk 的未來願景,從 SpaceX、Tesla 以及 Solarcity 上應該就可以看的出來,Elon Musk 希望未來幾十年內可以去火星居住,而這些公司就是基礎設施……

SpaceX 再度發射成功或許讓商業進程回到了正軌。SpaceX 原本計劃在去年發射 20 次火箭,但因為種種原因只發射了 8 次。不過在這次火箭發射後,相信又給予客戶不少耐心與信心。聽說 SpaceX 今年要發射的次數計劃在 30 次左右。

這次海上火箭再度回收成功的意義還是多次的。這是首次在太平洋實現海上平臺火箭回收,此前成功的四次都是在大西洋。SpaceX 還發布 twitter 說這是火箭第一次在 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 接駁船上實現海上回收,同樣具有歷史意義。而此前的四次回收都是在大西洋的那艘 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上。

相關焦點

  • Space X火箭爆炸解體,連累Facebook躺著也丟2個億
    昨天,國產高分十衛星失敗墜落;space x的獵鷹9火箭原地爆炸。網友們紛紛戲稱「昨天是世界航天史上黑暗的一天,該死的水逆!」  美媒CNBC報導稱,爆炸發生在美東時間9月1日上午9:07(北京時間9月1日21:15),Space X在卡納維拉爾角(Cape Canaveral)試飛前發生了爆炸。據來自甘迺迪航天中心的消息,爆炸發生在40號發射場。  原本,這枚火箭將把Amos 6衛星送上太空為中東和歐洲地區提供帶寬和視頻服務。
  • 火箭回收時代來臨 去外太空的「箭」票可以打折啦!
    本周,SpaceX(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入軌級獵鷹9號火箭成功發射升空並回收,標誌著新時代的到來:可重複使用的火箭讓發射探測器和載人航天變得又實惠了少許。 上次任務中,滿載著國際空間站所需物資的火箭在發射兩分鐘後爆炸。攝影:Joe Skipper,路透社  這次壯舉就像是「在暴風雨之夜發射一支鉛筆飛躍帝國大廈,再讓它掉頭飛回並著陸在地面的鞋盒上。」Tim Urban在火箭發射和著陸的現場直播中如此說道。
  • 獵鷹火箭回收連續成功,回收後的火箭長啥樣?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獵鷹九號火箭一級火箭回收成功早就習以為常,但重型獵鷹火箭兩枚助推器同時降落還是很科幻的。鈦合金柵格舵的細節圖,即使再入飛行時燒得通紅,但回到地面仔細一看,結構甚至外形還真沒啥事,比鋁合金柵格舵殘破不堪的樣子強太多啦
  • 爆炸的Space X火星原型火箭發生了什麼
    這次飛行的目的是幫助SpaceX收集關於SN8在執行完一次外星任務後如何重返地球大氣層,引導自己到達一個精確的著陸點的數據。在周三飛行的最後一段時間裡,燃料系統的問題導致火箭撞向地面,並爆發出五彩繽紛的爆炸。「燃油箱壓力在著陸燃燒時很低,導致著陸速度很高,但是我們得到了所需的所有數據!」馬斯克在推特上說。
  • 解讀 | 重型獵鷹火箭的第三次成功
    北京時間下午2:30分,美國SpaceX公司的重型獵鷹火箭成功進行了第三次發射。常言道事不過三,又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但重型獵鷹的本次發射依然熱度不減,因為任務具有空前的技術挑戰性,仍吸引了全世界航天相關人士關注的目光。火箭發射升空後雖然芯一級回收失敗,不過其他任務圓滿完成,尤為可喜的是整流罩首次回收成功,算是一個意外的驚喜了。
  • 爆炸 」獵鷹9號」火箭發射2分鐘凌空慘烈爆炸
    「獵鷹9」火箭發射將短期暫停  美國宇航局發言人表示,最後一次接收到「獵鷹9」火箭搭載「龍」飛船的信號是在其發射後的2分19秒。爆炸發生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方面表示將展開調查,並將暫停「獵鷹9」火箭的發射工作,暫停期限為「幾個月」、「少於一年」。
  • 關於SpaceX 爆炸:你應該知道的幾件事
    搞清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爆炸,這需要一點時間。弄清楚這將如何影響商業航天事業的將來,需要更多的時間。所以,這裡有一些真實情況的還原,幫助我們思考這件事。 什麼炸了?美國東部時間9月1日9時(北京時間9月2日凌晨),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Cape Canaveral Air Force Station),原定於周六發射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連同一枚價值2億美元的Facebook網際網路衛星,在發射臺進行點火測試時,出現「異常」,爆炸被毀。爆炸使得幾公裡外的建築感到震動,現場警鈴大作,濃煙遮蔽天空。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成功!不用羨慕馬斯克,中國的可回收火箭要來了
    隨著馬斯克SpeaceX公司的獵鷹九號運載火箭所使用的可回收技術一直讓許多國家羨慕。可回收的火箭助推器和整流罩大大降低了火箭發射的成本,不過隨著長徵八號火箭的成功,我們再也不用羨慕馬斯克的獵鷹九號運載火箭。
  • 火箭中的「分級」是怎麼評出來的,看完這篇你也能評了
    可這樣幾近完美發射成功率就可以將這型火箭推上火箭冠軍的寶座嗎?再例如,當今的可靠性之王宇宙神5號,67次任務全部成功,但並沒有執行過任何載人任務,有效載荷也比不上土星五號。而其實很多知曉火箭發展規律的人並不一定會贊同這一觀點。 太空梭肯定是可重複發射系統中的代表了。除了太空梭上的外掛燃料箱之外,其他的部件都是可以回收的。
  • 馬斯克的SpaceX,用三手火箭,完成了第100次成功發射
    三手火箭完成第100次成功發射不是第100次發射,而是第100次成功發射。這次的發射任務,是馬斯剋星鏈計劃的第15批「一箭60星」升空。其實大家目前對SpaceX火箭發射、回收早已見怪不怪,但這次發射還是有兩個值得一提的兩點。第一,這是本月連續第三次發射,距離上一次發射也僅有6天時間。
  • Space X創造歷史!載人龍飛船發射成功,馬斯克的火星夢還遠嗎?
    但就在龍飛船升天的前幾個小時,Space X星際飛船原型機在美國得州研發基地進行測試後發生猛烈爆炸。這讓人們為Space X的首次載人發射能否成功捏了一把汗,好在Space X把這關鍵的一步紮實地邁了出去。
  • 用「氣球」回收二級火箭,這到底是什麼黑科技?
    這個詞是上世紀50年代由固特異航空航天公司(Goodyear Aerospace)創造出來的,是氣球和降落傘的結合體,可以幫助太空飛行器減速,並在下落過程中保持穩定。一個氣球減速傘的概念圖。根據埃金教授的說法,這不一定是一件易事。「要達到馬斯克所說的目標,即彈道係數降低兩個數量級,氣球的直徑就必須達到36米以上,還要由耐高溫織物製成。這並不簡單。」不過馬斯克並不是那種會迴避困難的人。
  • 我國火箭可回收首次成功 殘骸實現「指哪兒落哪兒」
    我國完成了火箭殘骸的精準控制,落在了設定的落區範圍內。這次技術驗證的成功,標誌著我國成為繼美國之後的第二個掌握這項技術的國家。獨家視頻:4個視角看火箭殘骸回地球,相當震撼!  那麼問題來了,啥叫火箭殘骸精準控制呢?說白了,就是指哪兒落哪兒。這一次準確落在設定落區的殘骸,是長徵二號丙火箭的一部分,就是下方火箭中間那段深色的部分。
  • SpaceX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馬斯克離火星又近一步
    T+00:08:58,一級火箭LANDING BURN(軟著陸前點火1個梅林發動機減速)成功,不過落到海上平臺「We Still Love You」時信號日常丟失,後續畫面傳來,回收成功,兩位太空人聽到消息興奮地碰拳。
  • SpaceX重型火箭助推器完美回收 卻因波濤洶湧墜海
    4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在上周第二次發射獵鷹重型火箭時,SpaceX利用無人駕駛船舶成功回收了其核心助推器。
  • SpaceX發射10顆銥衛星,回收一級火箭成功,整流罩再次失敗
    隨後,火箭第一級再次實現海上回收,但整流罩回收再次失敗。這是Block 5在美國西海岸的首次發射,SpaceX也在自己的推特中直播了此次發射進度,並表示,「儘管天氣情況複雜,但是獵鷹9好運載火箭第一節火箭的加速器落在浮臺上」。即一級火箭順利在太平洋的海洋浮臺上著陸回收,這是SpaceX今年第14次航天發射。
  • SpaceX的火箭又成功站住了!
    據國外媒體報導,周五晚上,SpaceX再一次成功地將「獵鷹9號」火箭降落在離佛羅裡達海岸422英裡的駁船上,並在其網站上進行了實時轉播
  • SpaceX 載人飛船首發成功:馬斯克的理科式浪漫與載人航天的新起點
    按照設計要求,載人龍飛船能很好地適應近地軌道空間站大規模載人航天任務的需求,在經過發射、入軌、對接、再入返回回收之後,經過簡單的測試和維護,就可以快速投入下一次任務。按照設計指標,一艘載人龍飛船將重複使用 10 次左右。
  • SpaceX稱火箭爆炸事故調查有新進展 又是壓力瓶的錯
    >九月一日,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站的一次預發射測試中,無人獵鷹火箭發生爆炸,火箭及衛星全部被燒毀。在最新測試中,太空公司稱其已成功模擬系統事故,並認為事故完全可以在富氦條件(即溫度和壓力)下發生,公司將進行更多測試來確定事故原因。九月一日,在卡納維拉爾角空軍站的一次預發射測試中,無人獵鷹火箭發生爆炸,火箭及衛星全部被燒毀,這顆以色列製造的衛星本用於Facebook 網站向非洲傳送網絡信號。這是獵鷹火箭在一年內發生的第二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