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 | 重型獵鷹火箭的第三次成功

2021-02-25 衛星與網絡

北京時間下午2:30分,美國SpaceX公司的重型獵鷹火箭成功進行了第三次發射。常言道事不過三,又有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但重型獵鷹的本次發射依然熱度不減,因為任務具有空前的技術挑戰性,仍吸引了全世界航天相關人士關注的目光。火箭發射升空後雖然芯一級回收失敗,不過其他任務圓滿完成,尤為可喜的是整流罩首次回收成功,算是一個意外的驚喜了。

視頻來源:WT字幕組

重型獵鷹STP-2任務是SpaceX公司歷史上難度最大的發射任務,它使用的本來就是還不算成熟的火箭型號,而且還要面對多個高難度挑戰:

火箭二級4次點火,將24顆衛星送入3個軌道面!

史上最遠距離也是再入速度最快的芯級回收!

再次嘗試回收整流罩!

首先看第一項:火箭二級4次點火,這也是STP-2任務最硬核的部分了。

先來了解一下目前世界主力火箭這方面的情況。我國長徵三號甲火箭第三級只有二次點火能力,為了直接發射MEO軌道的北鬥衛星,還專門研製了遠徵系列上面級,而遠徵一號和二號只有兩次點火能力。美國航天技術水平領先世界各國,其宇宙神5和德爾塔4火箭使用氫氧上面級,具備直接將衛星送入靜止軌道的能力,但也只用到3次點火。俄羅斯倒是有點火次數更多的上面級,但無論是微風上面級還是弗雷蓋上面級,都使用常溫自燃推進劑。和它們相比,重型獵鷹火箭使用半低溫的液氧煤油推進劑,第二級還要進行4次點火,而且首尾點火時間間隔長達3個半小時,其難度是空前的。

也許有人問,獵鷹九號火箭第一級回收的過程中,有時也需要發動機進行三次點火,這看起來沒那麼難吧?其實不然,火箭二級在地球軌道上長時間巡航,除了要求二級設備和發動機具備更長的工作時間,還要克服失重帶來的推進劑沉底難題,以及軌道上高低溫環境帶來的推進劑溫控等難題,這都是火箭一級回收時不曾面對的考驗。更關鍵的是,這次任務不僅是重型獵鷹首次一箭多星發射,還要把24顆衛星分別送入3個軌道面,分別是:

一箭多星、還要送入多個軌道高度和傾角都截然不同的軌道面,難度可見一斑!這不僅要求火箭具備多次點火能力,也對導航制導控制系統提出了很高要求,還要求有足夠的運力轉換軌道面。

再看第二項,史上最遠距離也是再入速度最快的芯級回收。重型獵鷹火箭的運載能力很強,STP-2任務的載荷雖然有3.7噸左右,而且需要射入3個軌道面,但重型獵鷹火箭並沒有因此運力捉襟見肘,依據就是——芯一級原定在距離岸邊39公裡的回收船上降落,這是受限於卡納維拉爾角只有兩個降落點,否則完全可以讓芯一級飛回發射場,實現三枚火箭同時降落的壯觀畫面。有趣的是,STP-2任務發射前,SpaceX臨時決定將回收船部署到距離發射場1245公裡外,創下有史以來最遠的芯一級船降紀錄,此前火箭芯一級海上回收距離陸地最遠的是上一發重型獵鷹火箭,為970公裡。

通常整流罩屬於非飛行部件,更不屬於部署的太空飛行器,但這次任務卻不同往常:應軍方要求,發射一個特製版的整流罩,為美國空軍收集聲學數據。

原定回收地點離岸僅39公裡,可見此次發射芯一級的超遠距離降落回收和火箭運力並無關係。有消息稱,本次發射美國空軍要求收集整流罩聲學數據,這就要求火箭加速到芯一級速度極限,模擬發射大質量衛星的場景,這可能是臨時更改為測試極限距離回收的主要原因,不過這也意味著火箭芯一級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再入大氣層並回收。根據發射直播視頻上顯示的數據,STP-2任務中芯一級關機速度高達11080公裡/小時,要比重型獵鷹第二次發射即發射ArabSat-6A衛星時10700公裡/小時的關機速度還要高一些,更不要說重型獵鷹首飛時9540公裡/小時的關機速度了。

箭體上的灼燒痕跡是兩枚助推器的復用勳章;嶄新的芯一級最終遺憾墜入大海。

高速度意味著再入時的超高溫考驗。遺憾的是,本次重型獵鷹沒能拿到滿分——火箭芯一級雖然順利再入,但最後沒能降落到海上回收船上,而是直接墜落到海裡。從直播視頻看,芯一級火箭的減速和控制都不太對勁,事後確認是火箭的發動機艙燒穿,導致中央那臺發動機的矢量控制失效。獵鷹火箭芯一級垂直降落全靠這臺發動機的擺動來控制姿態和彈道,發動機推力矢量失效,芯一級自然無法準確降落了。

換句話說,如果將來不加強發動機艙防熱措施的話,這就是獵鷹火箭芯一級再入速度的極限了。從重型獵鷹芯一級11080公裡/小時的極限速度推斷,只要試圖回收芯一級,火箭運力就要受到極大的限制,無法接近一次性使用時那令人震驚的強大運力。考慮到SpaceX公司一直要回收復用重型獵鷹的芯一級,看來未來芯一級技術迭代還有得折騰。

第三項也就是整流罩回收,這次捕獲回收成功真是意外之喜!事後有外國網友精闢總結:1.5年,3套手臂,4次換網,無數次測試,2個大洋,5次失敗,更名後終於成功回收整流罩。

此前距離成功最近的一次,整流罩在回收船幾十米外落入大海。本次,公司大老闆馬斯克已經一顆紅心兩手準備,一方面繼續改進捕獲船,另一方面直接使用海裡撈上來的整流罩。其實今年星鏈衛星首次發射時,就成功復用了被海水浸泡過的整流罩,但馬斯克顯然還不死心,一定要實現完美復用!捕獲船進行了最新升級:四個網臂的張角放大,擴大了捕獲網的面積;還把黃色網改頭換面變為藍色網;並將名字從「斯蒂文先生」(Mr Steven)改名為「樹女士」(Ms Tree)。也許是更新升級帶來捕獲能力升級,也許是改名帶來了好運氣,STP-2發射任務中,樹女士完美地接到了一片整流罩,火箭整流罩回收終於首獲成功!

2015年底,獵鷹火箭一級才首次垂直著陸成功,其後,馬斯克和SpaceX用很短的時間就讓獵鷹火箭回收這件事變得毫無懸念;如此說來,未來整流罩的成功回收也可能很快就成為世人習以為常的事。大家可千萬不要小看整流罩,為了保護衛星等載荷,看著只有一層殼的整流罩也是高成本的子系統,據稱它佔了火箭成本的10%左右,或者說一個整流罩就價值幾百萬美元。如果日後整流罩回收常態化,獵鷹系列火箭的成本將得以繼續降低,其在世界商業發射市場上的競爭力就更是一騎絕塵了。

重型獵鷹火箭的STP-2任務已經發射成功,它還有一些其他的花絮:

這是SpaceX公司接到的價值最高的發射合同,美國空軍為此支付1.6億美元,比馬斯克報出的一次性重型獵鷹1.5億美元的發射報價還要高;

這次任務還是重型獵鷹首次夜間發射,不過對於輕車熟路的SpaceX公司來說,夜間發射早已沒有什麼難度和挑戰了;

這次任務也有商業化的部分,運送了152位逝者的骨灰進入太空,包括航天員Bill Pogue和航天記者Frank sietzen的骨灰,不過這只是Celestis公司的商業項目,而且並非首次太空骨灰發射。

STP-2發射任務圓滿完成,重型獵鷹第三次發射成功,最大的贏家可以說是SpaceX公司和美國空軍。復用火箭對SpaceX公司已經不新鮮,但對美國空軍是全新事物,通過這次任務的摸索和學習,美國空軍將逐步建立重複使用火箭的使用流程和規範,未來可使用復用火箭進行更多的發射,降低航天任務的發射成本。SpaceX公司通過這次發射成功也大有收穫——獵鷹九號火箭已經通過了美國航天局和美國空軍的資格認證,重型獵鷹火箭卻還需要連續三次發射成功才行。

從2018年首飛成功開始到STP-2任務正好是三次發射,至此重型獵鷹通過美國空軍的資格認證。STP-2任務還特意驗證了多次點火和多軌道面發射能力,證明重型獵鷹火箭具備將衛星直送靜止軌道的能力。重型獵鷹火箭的運力能滿足美國空軍目前所有的發射任務需求,可預見的未來也不存在它無法發射的大型衛星,看來,傳統軍事發射承包商美國聯合發射聯盟(ULA)的好日子是要到頭了。獵鷹九號和重型獵鷹火箭物美價廉,在未來的國家安全發射任務(NSSL)競標中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雖然NSSL第一階段沒有SpaceX公司,但美國空軍表示並不影響其進入第二階段競標,同時強調,未來NSSL合同將分給兩家公司,大致按照60:40的比例。現在NSSL第一階段的4家公司,聯合發射聯盟可以說是美國空軍的「親兒子」,而且歷史發射記錄保持良好;藍色起源公司和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的新火箭均處於不利地位,以至於藍色起源公司的老闆貝索斯一再要求推遲競標。大膽預測,如果不出意外,未來NSSL合同將是SpaceX公司拿到60%而聯合發射聯盟拿到40%。同樣,三次成功發射後,價格和利潤最高的國家偵察局大型衛星發射合同,重型獵鷹火箭也有了競標資格。未來發射直送靜止軌道的大型偵察衛星,是選1.6億美元的重型獵鷹還是3.5億美元的重型德爾塔IV,或是2億多美元的火神火箭?相信美國空軍會做出明智的選擇。毫不誇張地說,重型獵鷹火箭的這次成功,讓SpaceX公司拿到軍用發射市場中利潤最豐厚俱樂部的入場券。

本文系《衛星與網絡》原創,轉載及引用部分觀點至微信公眾號或其它新媒體平臺、及網站,請在文首註明出處、公眾號ID及作者。感謝支持有態度的媒體!

未按照規範轉載及引用者,《衛星與網絡》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

▲衛星與網絡微信公眾號(ID:satnetdy)團隊

編輯:林紫、娜娜、楊豔

主筆記者:李剛、張學松、黑法絲

視覺總監:董寧

專業攝影:馮小京、宋煒

設計部:顧錳、潘希峎、楊曉鳴、鄭慧

行政部:張萌、姜河

業務部:紀明星、王錦熙

原創文章轉載授權、轉載文章侵權、投稿、媒體合作等事宜,敬請將需求發至:tougao@yinhexi.la或加微信Juice0212

展覽展廳設計、企業VI/CI及室內設計、企業文化建設及品牌推廣;企業口碑傳播及整體營銷傳播等,請加微信公眾號:a13810322995

▲呼風喚雨各分部:

西安分部負責人:郭朝暉

青島分部負責人:江偉

成都分部負責人:沈淮

濟南分部負責人:王玥

▲呼風喚雨總部:

「深不下去,融不起來」的困局,也許可以這樣解……

中國商業航天發射場的出路在哪?

北鬥產業的挑戰:應用模式及其規模化

相關焦點

  • 獵鷹重型不是殺手鐧?馬斯克透露更強火箭細節
    獵鷹重型」火箭6日帶著特斯拉跑車首發成功。主打軍用發射市場長期看,美國軍方將是「獵鷹重型」的大客戶。美國空軍的首要要求是能將載荷直接送入地球同步軌道,這就是為什麼「獵鷹重型」首飛要在太空滑行6個小時並經過地球上空的範艾倫輻射帶。太空探索技術公司曾擔心,「獵鷹重型」穿越範艾倫輻射帶時出現燃料凍結、氧氣蒸發的故障,導致系統失敗,火箭上面級無法第三次點火。
  • 3張重型獵鷹火箭的照片曝光!獵鷹首飛在即
    這些煤油發動機在發射時將產生高達2300噸的推力,將成為自太空梭退役以來在卡納維拉爾角升空的最大威力火箭。重型獵鷹的3枚一級火箭和1枚二級火箭已經在美國佛羅裡達SpaceX的機庫裡組裝完成,未來幾周內將被拖往39A發射塔架,對27臺發動機進行靜態點火試驗。如果地面測試按計劃順利進行,重型獵鷹火箭的首飛將在明年1月進行。
  • 「重型獵鷹」首次商飛成功,SpaceX再進一步
    北京時間今早6點40分左右,SpaceX的Falcon Heavy(重型獵鷹)火箭時隔429天,再次從佛羅裡達卡納維拉爾角騰空而起
  • 獵鷹重型火箭明年發射 號稱世界運力最強
    (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日前在其個人社交媒體上正式宣布,公司最新的「獵鷹」重型火箭將於下個月,即2018年1月份進行測試。這也意味著,從2013年就開始籌備且已經多次推遲首射的「獵鷹」重型火箭,終於進入到實戰階段。一旦首射成功,這個巨大的火箭將一舉奪下「現役運載火箭之王」的桂冠,直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巨無霸」——太空發射系統(SLS)正式出現在空中。
  • 獵鷹火箭回收連續成功,回收後的火箭長啥樣?
    聲明:除《踢館》外,講武堂所刊登文章均為授權轉載,目的是提供多樣化看問題的視角,不代表堂主完全認同文章觀點獵鷹九號火箭一級火箭回收成功早就習以為常,但重型獵鷹火箭兩枚助推器同時降落還是很科幻的。近日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甘迺迪中心的遊客中心(KSCVC)展出了重型獵鷹回收回來的助推器,讓我們得窺真相大飽眼福
  • 獵鷹重型火箭核心助推器運輸過程中墜海
    【TechWeb】4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馬斯克創立並擔任CEO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在上周四成功進行了獵鷹重型火箭的首次商業發射
  • 中國運載火箭總設計師:比「獵鷹重型」更牛的火箭已經在路上了!
    北京時間7日凌晨4點45分,在兩次臨時推遲後,「獵鷹重型」火箭成功發射,兩枚助推器也成功回收。對於「獵鷹重型」的發射,國內外媒體均不吝讚美之詞,稱其為「太空奇蹟」「壯舉」,「改寫了歷史」。圖片來源:CFP據美媒報導,「獵鷹重型」是在「獵鷹9號」的基礎上改進的,其近地面軌道有效載荷為63.8噸,是目前現役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不少人稱之為「重型」「超重型」運載火箭。「我認為起飛重量2000噸以上、近地軌道有效載荷在100噸以上的火箭才算重型運載火箭。
  • 土星五號 VS 重型獵鷹
    ,馬斯克對「重型獵鷹」和「土星五號」進行了直接對比,聲稱「重型獵鷹」能夠比除「土星五號」以外的所有火箭攜帶更多的有效載荷入軌和達到逃逸速度。2015年,設計發生了變化,新的獵鷹9號V1.1版本採用了新的莫林1D發動機,並對推進劑箱做了優化。 2011年版的時間表計劃在次年底將「重型獵鷹」火運至SpaceX的西海岸發射地點—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計劃2013在范登堡空軍基地進行第一次發射,同時將會在2013年底或2014在卡納維拉爾角進行發射。
  • 921工程:我們也曾提出中國的重型獵鷹火箭,可惜未被選中
    ,其實當年我們也曾有個機會2018年馬斯克的重型獵鷹火箭首飛成功,這種液氧煤油動力的模塊化重型火箭物美價廉,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它的成功也將對世界航天發射格局產生巨大的衝擊。現在美國聯合發射聯盟已經坐不住了,反覆強調下一代火神火箭的最強型號運力比現有重型德爾塔4火箭還要高30%,歐洲和日本也在分別研製阿里安6和H-III火箭應對獵鷹火箭的衝擊。重型獵鷹衝擊波餘震未消,再對比長徵五號的失利,我們中國航天處境比較尷尬。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我們曾和自己的重型獵鷹火箭擦肩而過。
  • 馬斯克的SpaceX,用三手火箭,完成了第100次成功發射
    對於人類的商業航天探索,100次成功,是前所未有的新記錄。從2006年獵鷹1號首次升空至今計算,96%的發射成功率,已經追平甚至略有超過各個主要航天大國的記錄。對此,網友驚呼:創造歷史!第100次發射具體情況如何?SpaceX凱旋的背後還有什麼隱患?三手火箭完成第100次成功發射不是第100次發射,而是第100次成功發射。
  • 關於將在一周內發射的獵鷹重型火箭,你需要知道的七件事
    獵鷹重型火箭靜態點火試車對於這枚五年前就計劃發射到火星軌道的火箭,不斷的推遲早已讓關注者習以為常。畢竟,如果發射成功,這將是私人航天領域一次前無古人的壯舉,而這枚火箭也將成為全球在運推力最大的火箭。他的高調,SpaceX的巨額投入及其每一次失敗和成功的發射總能引起無數人的矚目。作為自人類登月以來最強大的火箭之一,獵鷹重型火箭能將貨物、人員送上月球,甚至是火星。
  • "重型獵鷹"的成功,溫哥華飛中國只要30分鐘!
    2月7日凌晨4點,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的"重型獵鷹"火箭從美國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在全球觀眾的屏息凝視下,世界最強大的現役運載火箭「重型獵鷹」首次發射成功,並回收了兩枚助推火箭。火箭將跑車和眾多科幻作品一起送上太空,目的地是火星軌道。
  • 倒計時3小時:馬斯克的「獵鷹重型」火箭升空前,5個關鍵點決定生死成敗
    本次獵鷹重型火箭高229.6英尺(69.2米),近地軌道載荷達64.8噸,運載能力達對手聯合發射聯盟公司Delta IV 重型火箭的兩倍之多,27個梅林引擎可在起飛時產生相當於18架747飛機的推力。僅憑資料,獵鷹重型的發射無疑是2018年開年最值得關注的科技圈大事件之一。
  • 現役地表最強運載火箭升空:關於「獵鷹重型」的6個必知隱藏彩蛋
    除了 David Bowie 的 Space Oddity 外,這塊鑲嵌在 Roadster 跑車裡的電路板是 Elon Musk 送給全人類的另一份禮物美國東部時間2月6日下午約15:48(北京時間 2 月 7 日約 04:45),美國佛羅裡達,卡納維拉爾角LC-39A工位,SpaceX 的獵鷹重型火箭首飛成功,成為全球現役最強運載火箭。
  • SpaceX重型火箭助推器完美回收 卻因波濤洶湧墜海
    4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在上周第二次發射獵鷹重型火箭時,SpaceX利用無人駕駛船舶成功回收了其核心助推器。
  • 話宇專欄丨SpaceX重型獵鷹獲瑞典衛星公司訂單,逐漸打破看衰魔咒
    這不僅會是重型獵鷹火箭的第 5 次發射,同時該消息也對沉寂略久、一直備受質疑的重型獵鷹起到了些許提振作用。 圖丨重型獵鷹(Falcon Heavy)火箭(來源:SpaceX)Ovzon 創立於 2006 年,是一家在瑞典和美國辦公的公司,他們的目標是計劃通過將高帶寬衛星通信服務與高性能移動終端結合起來
  • 爆炸 」獵鷹9號」火箭發射2分鐘凌空慘烈爆炸
    △圖片:火箭起飛瞬間  美國宇航局:事故造成重大損失  此前,「獵鷹9」火箭已經搭載著龍飛船執行了6次類似的送貨任務,雖然有幾次任務的發射日期有所推遲,但這次爆炸也是近期為國際空間站執行貨運任務的飛船第三次出現嚴重事故。  2014年10月,美國軌道科學公司搭載「天鵝座」貨運飛船的安塔瑞斯號火箭在升空6秒後爆炸;2015年4月,俄羅斯的「進步59號」貨運飛船由於故障無法與空間站對接,最終墜入大氣層化成了碎片。因此,28日的發射將無形的壓力轉移給了太空探索科技公司。
  • 祖瑪衛星仍無確定消息,獵鷹9號火箭將繼續為盧森堡進行發射
    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於1月7日運載美國政府的秘密祖瑪衛星有效載荷發射升空 SpaceX公司的地面工作人員將於下周採取工作步驟,做好下一次「獵鷹9號」火箭的發射準備工作,該次發射的時間定於2018年1月30日之後,將幫助盧森堡歐洲衛星公司及盧森堡政府將一顆通信衛星送入太空。
  • SpaceX載人火箭發射成功,馬斯克離火星又近一步
    ●獵鷹9號火箭第85次航天發射成功●第52次成功回收火箭●第33次成功海上回收火箭自2011年美國太空梭退役後,美國失去了發射載人火箭的能力。好在2008年9月28日SpaceX終於成功發射了Falcon 1,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實現火箭發射入軌的私營商業航天公司。(距離第三次發射失敗僅有一個多月)
  • 「四手」獵鷹9號火箭將Turksat 5A衛星送入太空
    發射後8.5分鐘,獵鷹9號運載火箭的芯一級成功降落在SpaceX的兩艘巨型無人駕駛船中的「請看說明書」(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上。此外,Ms Tree和Ms Chief回收船也將出海去回收兩枚整流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