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頭|警惕以色列國家恐怖主義破壞中國一帶一路戰略

2021-02-10 芋頭的邏輯

中新網7月20日消息:以色列議會19日通過猶太民族國家法案,規定在以色列猶太民族獨享自決權,鼓勵建立只有猶太人的社區。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說:「這是一個決定性的時刻,以色列國萬歲!」

 

在我們眼裡,以色列似乎一致直都是一個猶太民族的國家呀。瘋狂屠殺巴勒斯坦人,時不時空襲敘利亞,猶太民族狂揍阿拉伯民族5次(5次中東戰爭均勝利)。在中東,儼然一副特立獨行、與眾不同的存在。可實際上以色列並不是猶太人民族構成的單一民族國家。

 

一、以色列國家存在以色列國籍的阿拉伯人

 

這個以色列阿拉伯人,指的可不是被以色列認定為包括加沙在內的東耶路撒冷「非法定居」的巴勒斯坦人。而是擁有以色列國籍的人。

 

根據以色列2017年中央統計局發布數據, 2017年(非自然年)以色列人口達到868萬人,增長1.9%,其中,猶太人648.8萬,佔74.7%;阿拉伯人180.8萬,佔20.8%,其他少數民族38.8萬,佔4.5%,有3萬人口遷入。

 

這180.8萬阿拉伯人中,超過一多半是伊斯蘭德魯茲派的人,德魯茲派是伊斯蘭什葉派的一個分支。這個分支在歷史上,既與什葉派有仇,又與遜尼派有怨。而以色列的強大和優越的生活待遇,最終他們投靠了猶太人。然而,這種投靠,似乎隨著這次法案的通過,並沒有使他們成為真正的以色列人。就如同中國的那些做著皇民夢的精日一樣,這些阿拉伯人是「精神以色列人」。

 

而這些精神以色列人在民主制國家的外衣下,同樣擁有自己的政黨,如聯合阿拉伯名單,以色列共產黨,巴拉德黨。他們致力於將以色列轉變為對所有公民都民主的國家,而非僅對猶太民族,希望其能轉變成雙民族(猶太人、阿拉伯人)共同的國家。然而法案通過後,這些非猶太人的政黨可能將被取締,而猶太人的政黨將會進一步整合,更加集中。

 

二、「猶太民族法案」具體有哪些內容?

 

「猶太民族國家法案「宣稱以色列是猶太民族的國家。它以法律的形式規定猶太教的象徵七枝燭臺為以色列國徽;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國家視發展猶太定居點為國家利益,並將採取步驟進行鼓勵、推進和實施等。新法令規定希伯來語為以色列唯一的官方語言。

 

 而這種猶太民族獨享的自決權是則把以色列國家內的其他各民族權利排除在外。同時,由於其規定耶路撒冷全區均為以色列首都(強行霸佔屬於巴勒斯坦人的東耶路撒冷),則直白的表示東耶路撒冷約42萬名巴勒斯坦人將視為外國「非法移民」。這將赤裸裸的違反國際法。

 

巴勒斯坦人是在東區的存在是完全非法的,也預示著巴勒斯坦人在東耶路撒冷的一切權利將陸續被以色列收回,包括生命權。

 

「猶太民族國家法案」是在1980年以色列推行的「耶路撒冷法」的基礎上推行的,該法案宣稱「完整和統一的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與當今的目標如出一轍,都是為了吞併東耶路撒冷。聯合國安理會在當年就宣布該法律無效,以色列無視聯合國,強行推行「無效」的法案意欲何為?可以看到的是,就在法案通過前幾天,以色列仍然在拆除巴勒斯坦在東耶路撒冷的定居點。

三、規定希伯來語為唯一的官方語言意味著什麼?

 

在議會投票之前,反對法案的議員表示,該法律會損害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權益,包括一些條款將阿拉伯語言的地位從官方語言降級為具有「特殊地位」的語言。其中,鼓勵建立只有猶太人的社區更是直接損害以色列阿拉伯人的利益。

 

      1948年以色列建國時,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都被認定為是以色列的官方語言。長期以來,以色列境內實行雙語規範。然而這一切並非是猶太人的初衷。只不過,聯合國內各方力量的制約,再加上猶太人並未成為主體民族,不敢太過放肆罷了。以色列建國時政體受當時世界民主制度發展的影響,建立起多黨制的三權分立的議會民主國家,建政教合一的猶太教集權國家,是美國、歐洲、阿拉伯地區各國任何一方都不會答應的。

 

(路標上希伯來語、阿拉伯語共同顯示)

希伯來除是古以色列人的母語外,更是猶太教的宗教語言。如若把希伯來語作為以色列地區唯一官方語言的話,以色列本地的阿拉伯人將喪失自己的母語環境。而由於希伯來語的宗教屬性,阿拉伯人不僅將民族語言喪失的問題,更有可能的將面臨宗教信仰喪失的問題,未來以色列境內是否能允許新建伊斯蘭清真寺將成疑。看來,以色列阿拉伯人,想要成為「精神以色列人」還不夠,「精以」分子還得放棄自己的宗教,改宗猶太教才行。

 

精神以色列人認為此法案是對少數阿拉伯族群的「種族歧視」。就歧視你了,怎麼了?

 

四、在該法案進入議會討論之前,以色列做了一個民意調查

 

以色列民主研究所調查表明:

1、55%阿拉伯人表示對自己的以色列公民身份引以為豪,但超過76%認為以色列無權自我定性為猶太國家;

2、56%猶太人認為阿拉伯人並不構成安全威脅;

3、72%猶太人認為和平與安全問題應由猶太人單方面決定

4、53%猶太人認為阿拉伯人遭受歧視,但仍有近半數的人認為政府在向猶太機構和阿拉伯機構撥款時應向前者傾斜;

5、59%猶太人不希望阿拉伯黨派人士進入以色列聯合政府或被任命為部長;

6、72%的阿拉伯人支持加入聯合政府並贊成阿拉伯人擔任內閣職務;

7、70%的以色列阿拉伯人以自己是以色列國籍而感到驕傲。

    

    從民意調查的結果看,以色列政府看來只在乎以色列境內猶太人的感受。以色列阿拉伯人自始至終都是二等公民。

 

五、以色列根本沒資格成為單一民族國家

   

以色列所謂的民族法案,其本質確實是民粹的,種族主義的,是排他性的。而我們所不能忽略的一個基本事實:以色列並不是一個土著國家,而是一個移民國家,以色列國土上幾乎所有的猶太人都是移民而來。他根本沒資格以主人的身份排斥其他民族。真正2000年下來,巴勒斯坦土地上土生土長的猶太人不會超過3000人,20世紀前,加上波斯地區、俄國等國移民過去的猶太人不到3萬人。而到以色列建國時,陸續從全球各地移民過來的猶太人60萬。目前有68%的猶太人是在以色列出生(這可能是以色列自認為自己是土著民族國家的可笑由來)。

      有學者曾提出,猶太人在近2000年的流散生涯中形成了「島民心態」和「島民文化」。這種島民心態,本質上體現了猶太人深層次的不安全感。當他們移民至巴勒斯坦後,為了增強自己的安全感,他們急切渴望成為主體民族,成為民族國家,並且不斷擴大自己的安全邊界(不斷侵佔巴勒斯坦領土,甚至對黎巴嫩、敘利亞也有不斷蠶食的欲望)。

 

土著國家有兩個特徵:1、主體民族;2、歷史基因。一個主體民族存在的國家,一定是父系傳承。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擁有燦爛古代文明的國家是母系的,這是個硬指標,以母係為紐帶的猶太人既沒主體也不民族。其二,與中東地區如敘利亞、伊朗、土耳其等國擁有優秀的古代文明傳承所不同的是,以色列並沒有歷史文明的傳承,有的只有一本聖經舊約。而現代以色列人即猶太人不僅僅母系傳承,甚至是非基因傳承,不過是認宗教而已:只要你皈依猶太教,就是猶太人。當初所謂出迦南遷出的那個猶太民族和現在回來的猶太民族是兩碼事。一個走失的家豬,帶回來一群野豬崽,主人自然是高興的。可問題是,咱們是人。人最樸素的情感是,一個婦女帶回來一群野孩子還有一個野爹,要把他們都認為祖上是一家,這實在太過荒謬。

 

而所謂的他的祖先生活在迦南,生活在現在的巴勒斯坦,我呸!這就是西方的無恥嘴臉和雙重標準。按照這個邏輯,美國現在的主體白人怎麼不把國家還給印第安人?說人類來源於非洲,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肆無忌憚的跑去非洲建國?

 

六、說猶太人的祖先是巴勒斯坦地區的原生民族極可能是偽史

 

      西方世界史稱,公元前538年,佔據今伊朗一帶的波斯帝國徵服了巴比倫。波斯對猶太人很寬容,積極扶植猶太教,還允許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這些人成為現代猶太人的祖先。其後幾百年,又有許多猶太人從西亞離散到南歐、北非、中亞等地。公元前143年猶太人擺脫了希脂人的統治,建立了獨立國家,但此次復國並未使散居在外的猶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公元前64年,羅馬帝國入侵滅掉猶太國,對猶太人實行殘暴統治。猶太人在羅馬帝國統治期間,先後舉行了4次大起義,反抗羅馬帝國殘暴壓迫、統治。但起義全被血腥鎮壓下去,羅馬帝國殺害猶太人100多萬。到公元132年,猶太人除被殺外,餘者大部分被趕出巴勒斯坦,結束了長達1300年猶太民族主體定居巴勒斯坦的歷史。殘留的少量猶太人在其後的漫長歲月中,部分同化於當地民族,還保持對猶太教信仰和民族意識的則很少,如1170年,巴勒斯坦只有猶太人1440人。  猶太復國主義以上述歷史,作為在20世紀要在巴勒斯坦驅趕巴勒斯坦人來建立以色列國的根據。

 

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古希臘、古羅馬的歷史多數系偽造,難道只有以色列歷史獨存為真?而且《聖經》並非史書,其記入的以色列祖先歷史,什麼《出埃及記》等更就當不得真。

 

芋頭隱約感覺到,編造古希臘、古羅馬和古埃及偽史的目的,除了為塑造西方中心論、歐洲中心論服務外,還有可能為猶太資本構建中東猶太人偽史服務。只有古希臘、古羅馬和古埃及偽史騙過世界,才能成功解釋猶太人回到祖先之地並建國的強盜邏輯。這樣一聯繫,也就不奇怪,為什麼伊拉克戰爭、敘利亞戰爭中,美軍以及美國支持的ISIS會有計劃有目的的破壞敘利亞文明遺址和劫掠博物館文物和史書了,其目的仍然是系統的摧毀和篡改信史,編造偽史。

 

七、民粹抬頭,國家恐怖主義,將阻礙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推進

 

以色列此時通過猶太民族國家法案,是抓住了世界大國的戰略空檔期,同時也是與美國展開的全球貿易戰尤其是中美貿易戰的深度配合。

 

怎麼個大國的戰略空檔期?以色列法案問題總的來說仍然屬於巴以問題。而巴以問題上,能夠上談判桌上的國家屈指可數。美國、歐盟、俄羅斯、中國,其次是阿拉伯世界。而這些國家目前都很忙。

 

美國,本身暗中就一直支持以色列的猶太極端主義政策,包括把美國大使館遷入耶路撒冷,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歐盟,之前剛打完利比亞戰爭,現在又在與美國打貿易關稅戰,歐盟內部也飽受歐豬五國債務危機影響,分裂嚴重;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爭上錢力物力精力耗費巨大,暫時無法抽身他顧;伊朗,被美國重新制裁當中忙著解套;阿拉伯世界各國因敘利亞問題、卡達問題、胡賽武裝問題內部撕裂嚴重,無法形成合力一致對付以色列;而中國,作為巴以和談的積極推動者,最近國內經濟數據表現不佳,而與美國貿易戰可能繼續升級。

   

正是在這樣的國際大環境下,以色列抓住最後的機會,推行自己極端的民粹主義和國家恐怖主義政策(法案通過後,必將對巴勒斯坦人實施更大規模的清洗和驅離)。

 

以色列這種民粹法案的通過,同樣是以色列國家安全觀的外延。以色列追求的國家安全,是一種近乎於變態的絕對安全觀。講究「只有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以色列的這種國家安全觀要求以色列不斷擴大自己的領土範圍,向外擴張,把國家的安全邊界推到國外。據卡達半島電視臺揭露:4月份以色列軍隊對加薩走廊的巴勒斯坦了進行了大屠殺,傷亡超過3000人。而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卻讚揚以色列安全部隊「做得非常好」,在對外聲明中,內塔尼亞胡感謝他的軍隊「保衛國家邊界」,使「以色列公民和平地慶祝逾越節」。

 

以色列這種只要自己安全,不顧他國反對也要讓周邊甚至世界不安全的民粹化、極端宗教化的國家恐怖主義安全觀顯然與中國的國家安全觀、中國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相違背。中國的安全觀中央做了系統闡述:其一:對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贏、建設和諧世界,實現本國安全與他國安全的共同安全,甚至包括人與自然、國家與國際的總體安全;其二、不走西方安全擴張老路,不重複諸如「修昔底德陷阱」之類的歷史安全悲劇,在安全領域實現道路自信與可持續發展;其三、構建命運共同體,擯棄一國安全建立在他國不安全基礎上的安全零和思維與對立式安全理念,樹立「你安全所以我才安全」的人類新安全觀,確立人類共同家園、休戚與共的安全新思維。

 

以色列的安全觀與中國的安全觀完全背道而馳。法案通過後,以色列對外侵略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將對中東地區的安全構成嚴重哦威脅,將嚴重破壞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建設在中東的布局。

 

可以預見,法案通過後,以色列將大幅增加軍費開支和擴軍,因為只有擴軍,才能不斷把它所認為的安全邊界往外推。那麼,在中東地區,最讓以色列忌憚的軍事力量,就是伊朗了。而伊朗的核設施是他最痛恨的首要攻擊目標,以色列一直堅持「貝京學說」,欲實施先發制人打擊,空襲過伊朗核設施。但由於中俄聯盟在背後的鼎立支持,以色列一直不敢有所行動。可如果,中國與美國全面開打5000億美元對等貿易戰的話,中國恐怕暫時很難抽出身來。伊朗情況不妙。

 

芋頭希望中國在對美進行全面貿易戰反擊的時候,一定要想辦法保住伊朗。同時,拖住美國,亦讓美國無法與以色列協同攻擊伊朗。

相關焦點

  • 【聚焦】風險評估:一帶一路中亞西亞國家經濟態勢解剖
    表2  (二)投資:石油輸出國成重要投資目的地,能源、基建投資合作不斷深化  從中國對中西亞國家的直接投資額來看,我國在中亞的主要投資目的國是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在西亞的主要投資目標國是伊朗  (四)政治:建立戰略性友好關係,中以、中哈高層領導頻繁互訪  中亞五國與西亞的阿聯、伊朗、沙特等16個國家不僅是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合作夥伴,而且相互建立了長期戰略性友好關係。比如,以色列前總理沙米爾高度評價以色列與中國的友好關係,稱中以建交為一次「非常重要的歷史事件」,願進一步深化同中國在各個領域的友好合作。
  •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圖,一帶一路包括哪些國家
    它有三個走向,從中國出發,一是經中亞、俄羅斯到達歐洲;二是經中亞、西亞至波斯灣、地中海;三是中國到東南亞、南亞、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重點方向是兩條,一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歐洲;二是從中國沿海港口過南海到南太平洋。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多屬於發展中國家和轉型經濟體,經濟發展後發優勢強勁,與中國經濟具有良好的互補性。
  • 萬喆|「一帶一路」視角看國家金融安全
    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金融危機外溢性突顯,國際金融風險點仍然不少」,中國金融安全面臨的形勢「穩中有憂」,中國金融在加快「走出去」,加快走到「一帶一路」沿線形勢複雜的國家去,管控好金融風險,對保障我國家金融安全具有積極意義。
  • 【薛力】 「印太戰略」對「一帶一路」影響幾何?
    西方戰略文化的一大特點是:必須確定對手並制定相應的應對戰略。就美國而言,冷戰時期是蘇聯;1990年代是若干非西方文明;911事件後是恐怖主義與失敗國家;川普時期則是所謂的修正主義國家(中國與俄羅斯)與所謂的流氓國家(如伊朗與朝鮮)。而中國的快速崛起不但打破了地區力量平衡,且正在形成對美國價值觀與利益的挑戰。歐巴馬時期的應對是推出「亞太再平衡」戰略。
  • 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被聯合國搶走了
    決議歡迎「一帶一路」等經濟合作倡議,敦促各方面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等加強阿富汗及地區經濟發展,呼籲國際社會為「一帶一路」倡議建設提供安全保障環境。據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劉潔一介紹,這是聯合國大會首次寫入「一帶一路」倡議。決議得到193個會員國的一致贊成。由此,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成為聯合國推動的重要戰略。由中國戰略上升為聯合國戰略,這充分說明中國倡議的先進性、普適性。對於這樣的「搶」,我們有理由高興。
  • 【一帶一路】鄭永年:B3W計劃|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威脅還是機遇?
    這項計劃被認為是以美國為主要夥伴的西方民主國家首次提出應對中國「一帶一路」計劃的「替代方案」。七國集團領導人希望利用這次會議向世界展示,除了中國以外,富裕的民主國家可以提供「另一種選擇」。緊接著,7月12日,歐盟27國外交部長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行會議,會議上正式通過啟動連接歐洲和全球基礎設施的戰略。
  • 印度想破壞一帶一路大戰略,那是螳螂擋車,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場
    中國推出一帶一路戰略,獲得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認可和支持,對印度來說也是一次巨大的機遇,因為印度基礎設施非常落後。
  • 一帶一路之馬來西亞2019
    2) 對接「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共同發展馬來西亞十分重視與中國的經貿合作,並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與本國的經濟發展相對接。此舉將有利於促進中國和馬來西亞的經貿和基礎建設的更加深入和廣泛的合作。但也應看到,新政府是否繼續貫徹這一經濟發展規劃,成為一個可變因素。
  • 2017「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安全風險地圖發布
    「安全與發展是相互依存的關係,只有做好萬全準備應對『一帶一路』建設中存在的風險,才能使倡議紮實推進。」日前中國現代關係研究院院長特別助理李偉主編的2017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安全風險地圖》正式發布。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安全風險地圖》系國內最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安全風險分析和預警專著,自2015年開始,每年發布。
  • 「一帶一路」遭印度抵制為何中國很淡定?印度媒體道出了真相!
    中亞很歡喜,東南亞很積極,俄羅斯也歡迎,美國也來共襄盛舉,即使是日本,安倍政府日前也表示,要和中國多加強合作。 但也有一個大國,始終對「一帶一路」保持著警惕的目光,以至於上個月令人矚目地缺席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這個國家,就是我們的鄰國——印度。
  • 關注丨警惕!臺灣間諜套取「一帶一路」數據,套路令人心驚
    近期,國家安全機關組織實施「迅雷-2020」專項行動,依法打擊臺灣間諜情報機關滲透破壞活動,破獲數百起間諜竊密案件,抓獲一批臺灣間諜及運用人員
  • 「一帶一路」建設對中國與世界的意義
    「一帶一路」是一個站在全球高度、盤活區域內各種資源、推進我國全面改革開放、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共同發展的戰略安排,到底應該如何把握「一帶一路」這樣一個發展戰略,理解其對中國乃至世界發展的意義呢?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理解:  (一)「一帶一路」有利於形成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建設一個包容性很強的互利互惠平臺。
  • 警惕西方將恐怖主義禍水東引
    為了維護西方的霸權和既得利益,美國為首的西方已將最具挑戰能力的中國視為頭號對手,為了遏制中國,將中國的崛起和復興打壓下去,一方面,在政治軍事上拉攏中國周邊國家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構建包圍中國的軍事基地網,組建美日韓澳菲亞太「小北約」對中國進行軍事威懾。另一方面,積極強化對中國的非傳統安全威脅。
  • 中國正式發布「一帶一路」路線圖
    2013年9月和10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期間,先後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參加2013年中國-東協博覽會時強調,鋪就面向東協的海上絲綢之路,打造帶動腹地發展的戰略支點。
  • 【學術動態】國際恐怖勢力戰略「東向」對「一帶一路」的威脅
    3.中亞國家與中國以「絲路」為紐帶的反恐合作  面對共同的國際恐怖勢力「東向」威脅,中亞國家與中國有兩個共同利益,即「絲路」經濟帶建設和反恐。雙方會在以「絲路」建設為中心的認同上來打擊新恐怖活動威脅。這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理念強調,以發展促安全,以反恐為經濟合作與社會發展提供保障。
  • 合縱vs連橫 甩開中國的「一帶一路」會怎樣
    這一年,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緊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美國「新絲綢之路計劃」:以阿富汗為中心,通過中亞、南亞在政治、安全、能源、交通等領域的合作,把實行市場經濟和世俗政治體制的親美國家結合起來,組成新的地緣政治板塊,從而保障美國在中亞和南亞地區的戰略利益。CASA顯然完全符合這一戰略構想。
  • 暴恐建國——現代恐怖主義的鼻祖以色列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也要了解恐怖主義本身,它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 一提到恐怖主義,很多人就想到了巴勒斯坦的汽車炸彈,就想到了阿富汗塔利班的路邊炸彈,就想到了巴勒斯坦的自殺式襲擊,就想到了蓋達組織飛機撞大樓。 但實際上,這些手段全是以色列起的頭,以色列可以說是現代恐怖主義的鼻祖。以色列從建國到建設成中東強國,就是一部恐怖主義發展史。
  • 德外長批一帶一路:中國要推翻世界秩序,這是民主與獨裁之爭
    慕尼黑安全會議是討論國際安全政策的年度會議,每年都有許多國家參加。德國外交部長嘉布裡爾17日在會中,批評北京借「一帶一路」打造有別於自由、民主與人權等西方價值的制度,自由世界的秩序正在崩解,「目前中國是唯一擁有、而且堅定實現全球性地緣政治目標的國家」,他警告西方國家應該提出對策。
  • 林民旺:印度對「一帶一路」的認知及中國的政策選擇
    其中尤其值得關注的是,2013年習近平主席分別在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這一倡議提出後,得到國內外各方積極響應,逐漸發展為中國的國家大戰略,中央還為此專門設立了高規格的「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並於2015年3月底的博鰲論壇上發布了《共建「一帶一路」的願景與行動》。
  • 【聚焦】「一帶一路」建設與構建中美新型關係報告
    「一帶一路」絕不僅僅是一項外交倡議,它是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具有內外聯動、內外兼顧的性質。習近平指出,中共十八大以後,黨中央著眼於中國「十三五」時期和更長時期的發展,逐步明確了「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3個大的發展戰略。一帶一路」核心是「通」( 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關鍵是「共」(共商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