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8000字,系統闡述印巴分治的由來,以及以色列如何暴恐建國的。
(一)反猶主義,與猶太復國主義
(二)分而治之,攪屎總棍埋禍根
(三)巴勒斯坦,英國的戰略楔子
(四)局勢失控,英國作惡遭反噬
(五)暴恐建國,恐怖主義未收手
(一)反猶主義,與猶太復國主義
我們都痛恨恐怖主義,無條件地譴責任何對平民的恐怖襲擊。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也要了解恐怖主義本身,它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
一提到恐怖主義,很多人就想到了巴勒斯坦的汽車炸彈,就想到了阿富汗塔利班的路邊炸彈,就想到了巴勒斯坦的自殺式襲擊,就想到了蓋達組織飛機撞大樓。
但實際上,這些手段全是以色列起的頭,以色列可以說是現代恐怖主義的鼻祖。以色列從建國到建設成中東強國,就是一部恐怖主義發展史。
當然,以色列現在鳥槍換炮了,依靠美國爸爸兼兒子的支持,靠著現代化的武器武裝到了牙齒,也實現了對巴勒斯坦地區無死角的精準控制,開始反對恐怖主義了。
前文說到,三千年前猶太人趕走了迦南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定居,兩千年前猶太人被羅馬滅國,並開始了流浪生涯。一千三百年前,這裡又成了阿拉伯人的天下。
從此開始,巴勒斯坦阿拉伯人逐漸形成。五百年前,奧斯曼土耳其佔領了這裡,並統治這裡四百餘年。
由於各種原因,猶太人很難融入當地,各地對猶太人的同化相當不成功,除了中國。開封的猶太人,是唯一一支被徹底同化的猶太人。
可以說有猶太人的地方,就有人反猶,尤其是在歐洲各國。十九世紀以來,隨著民族主義的覺醒,歐洲各地的反猶運動日漸高漲。
當時的反猶,不是因為猶太教,僅僅是因為種族。只要一個人有一滴猶太血液,歐洲社會便不願意接納他成為「公民」。
反猶主義盛行,與之對應的是猶太復國主義思潮也不斷蔓延,開始琢磨建立猶太人自己的民族國家,其中有一個流派,主張回歸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老城南部的錫安山,在猶太教的經典裡,是耶和華居所之地。因此,這個運動被稱為錫安主義運動。
錫安主義運動興起後,一些猶太人想盡辦法回到巴勒斯坦地區,這引起了奧斯曼帝國的警惕,制定各種政策限制猶太人。
1882年,奧斯曼帝國首次限制猶太人入境;1884年3月禁止猶太人進入巴勒斯坦;1892年,奧斯曼帝國又下令,禁止向猶太人出售土地,即使是擁有國籍也不行。
但那時錫安主義很狂熱,各地的猶太人還是想盡辦法,穿越邊境進入巴勒斯坦地區,當地的猶太人還是越來越多了。
16~17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有3000~4000人,1845年大約有1.2萬人。1882年,沙俄爆發了反猶風暴,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猛增到了2.4萬人。
猶太人佔有的土地面積也逐漸擴大, 1908年猶太人已經佔有156平方英裡的土地(404平方千米),佔巴勒斯坦總面積的1.5%。
隨著猶太人的不斷湧入,當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跟猶太人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衝突時有發生,但是從1909年開始,變成了兩大族群之間的矛盾。
1913年,巴勒斯坦地區的阿拉伯人召開反錫安主義大會。同年,他們向政府發起了請願,控訴猶太定居者與當地村民發生衝突,殺害了當地村民之後奪走了土地。
那時,巴勒斯坦是奧斯曼土耳其的領土,奧斯曼號稱西亞病夫,內外交困,矛盾交織,這個問題根本排不上隊,世界形勢也是劍拔弩張,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於爆發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交戰雙方(英法俄VS德奧土)打了個難解難分。英國對巴勒斯坦地區垂涎三尺,但是當時這裡是奧斯曼(土耳其)的地盤,奧斯曼又是德國的盟國。
從18世紀開始,奧斯曼淪為西亞病夫之後,一直是英法俄奧(匈)等列強的瓜分對象。那時歐洲外交界討論的熱點話題就是東方問題,其實就是怎麼瓜分奧斯曼。
歐洲列強認識到,誰能徵服奧斯曼,誰就能控制通往東方的重要通道,誰就能成為地中海、黑海的主人,誰就能稱霸世界。
(二)分而治之,攪屎總棍埋禍根
一戰爆發後,英國為了徹底削弱奧斯曼,處心積慮地煽風點火,策動阿拉伯國家發起起義,讓奧斯曼帝國自顧不暇、疲於應付。
英國駐埃及、蘇丹的高級專員麥克馬洪,給阿拉伯世界的領導人謝裡夫·海珊先後寫了八封信,承諾戰後在中東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大帝國。
阿拉伯人信以為真,於是在1916年發動了大起義,配合英軍向奧斯曼發起挑戰,加速了奧斯曼帝國的瓦解。
但實際上,英國又背著阿拉伯人,暗中與其他列強(法、俄、意)約定,在戰後肢解阿拉伯世界。
沙特跟約旦之間Z字形邊界,咋來的呀?邱吉爾劃出來的。作為殖民事務大臣的他曾吹噓說:在一個周日的下午,我輕輕一划,就創造出了約旦。
這個Z字形邊界,被稱為邱吉爾的噴嚏,或者邱吉爾打嗝。意思是邱吉爾負責劃分邊界的時候,打了個噴嚏引起手滑導致的。
中東的亂象,其實就是兩代世界攪屎總棍的傑作:第一任世界攪屎總棍——英國;第二任攪屎總棍——美國。
英國一貫使用的策略就是分而治之。用分而治之的策略,瓦解奧斯曼土耳其;又用分而治之的策略瓦解潛在的大帝國——阿拉伯世界。
為了使新獨立的阿拉伯國家更容易臣服於自己,英國刻意在中東國家之間製造分裂,播下衝突和不睦的禍種,以便於英國從容實現離岸平衡。
舉個例子,為了挑撥海灣國家與伊朗的關係,英國挑動海灣國家侵佔伊朗各港口和島嶼。所以阿聯與伊朗就大通布、小通布、阿布穆薩島的主權糾紛延續至今。
英國還可刻意在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間製造領土糾紛。1913年,英國與奧斯曼籤署協議,把伊拉克的兩個島嶼——沃巴島和布比延島劃給科威特。
這樣,伊拉克唯一的港口烏姆蓋斯爾失去了直通波斯灣的航道,並受到科威特與伊朗兩國的鉗制,使伊拉克幾乎沒有了出海口,幾乎變成了一個內陸國。
1938年,科威特立法委員會一致通過決議,同意科威特重新和伊拉克合併。結果第二年遭到了英國的鎮壓。總之,伊拉克跟科威特的矛盾,根源就在於英國。
如果你只覺得英國只會在國家之間製造矛盾,那就太低估世界第一任攪屎總棍的威力了。英國還在每個國家內部推行分而治之。
比如伊拉克內部。1917年,英國佔領了巴格達之後,重構該國政治版圖,將什葉派主導的巴斯拉、庫德人主導的摩蘇爾、遜尼派主導的巴格達強行組合在一起。
英國 「分而治之」的政策臭名昭著,貽害萬年,以至中東地區流行一種說法: 「如果兩條魚在相鬥,背後一定有英國人在搗鬼。」
(三)巴勒斯坦,英國的戰略楔子
為了在中東楔入一個釘子,為了防止阿拉伯國家發展壯大,也為了爭取猶太財團的支持,英國人還刻意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地區建國。
巴勒斯坦地區,是英國連接埃及和印度的大陸橋,也是連接英國非洲和亞洲殖民地的鏈條,是英國從地中海往波斯灣運兵的通道。
當時埃及也是英國的殖民地,蘇伊士運是英國全球殖民體系的生命線,控制住巴勒斯坦,就能在運河北翼建立起一道堅固的屏障。
當時的英國,的確是日不落帝國,會布局啊。比如地中海上,當時控制著直布羅陀(直到現在)、賽普勒斯、馬爾他、埃及(包括蘇伊士運河)。
對英國而言,對中東的控制相對薄弱。所以一戰一爆發,英國就迫不及待撲向了奧斯曼,撲向了巴勒斯坦地區並佔領了這裡。
英國為了爭取各國猶太人的支持,更為了鞏固在巴勒斯坦地區的統治, 保障蘇伊士運河的安全,開始支持猶太復國主義。
英國人很清楚,要是阿拉伯民族主義一旦發展壯大,那就不允許外部大國插手中東。而猶太人遠少於阿拉伯人,不得不依靠英國,更願意幫助英國維護蘇伊士運河安全。
於是1917年英國外交大臣貝爾福代表政府主動給猶太復國主義領導人去了封信,支持猶太建國,這被稱為《貝爾福宣言》。
英國鼓勵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國,其實就是希望把猶太人作為自己在中東的代言人,目的就是在阿拉伯世界楔入一顆釘子製造混亂。其實美國的思路也是如此,見下圖。
而且英國政府已經精準地預測到,兩個民族擁有一塊土地,因此矛盾和衝突不可避免,但這種衝突非常有利於英國對其進行分而治之。
從此以後,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開始迅猛增加。據統計,1918年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為5.6萬人,佔居民總數的7% 。1922 年增為8.3萬,佔11.1%,到1931年達到18% 。
1932年,德國開始大規模迫害猶太人,大量歐洲猶太人湧向巴勒斯坦,到1939年猶太人已經有45萬人,1948年猶太人已經佔了當地人口的三分之一。
在英國扶猶排阿的政策下,大量猶太人的湧入巴勒斯坦,引起了當地阿拉伯人的強烈不滿和恐慌,雙方的矛盾日益尖銳,衝突越來越頻繁。
1920年3月,一個阿拉伯人襲擊了猶太人定居點,殺害了一名猶太人,阿猶兩族間的武裝鬥爭從此開始了。
1920年,猶太人成立了一個叫哈加納的秘密武裝組織,到1936年已經發展到了一萬人,主要任務就是對巴勒斯坦人進行報復。
從1920年3月至1921年,雙方的鬥爭中已經有47個猶太人和48個巴勒斯坦人死於非命。到了1929年更是爆發了哭牆事件。
1929年的哭牆事件和隨後的動蕩,造成了470多名猶太人死傷,英國的鎮壓中,也導致了340多名阿拉伯人的傷亡,雙方的民族仇恨加劇了。
(四)局勢失控,英國作惡遭反噬
1936年,英國當局為了安撫阿拉伯人的不滿情緒,開始限制猶太人的入境人數,但是這一政策既得罪了阿拉伯人(沒有完全禁止),也得罪了猶太人(竟然敢限制)。
1939年5月,英國正式發表了限制猶太人移民和購買土地的白皮書,把扶猶排阿的政策,調整為親阿疏猶,這引起了猶太人的憎恨。
自以為高明的英國人終於遭到了反噬,猶太極端復國主義者開始把英國人列上了恐怖襲擊的目標,對,沒錯,是恐怖襲擊。
1937年,猶太人成立了第一個專職的恐怖組織——伊爾貢,由著名的猶太領袖亞博廷斯領導,主張在約旦河兩岸建立一個猶太人國家,對阿拉伯人先發制人,對英國從事恐怖襲擊。
也在1937年,從哈加納中分離出一個叫福希的小機構,專門襲擊阿拉伯人。1941年,福希中的精英分子,又專門組成立了一個進攻性組織——帕爾馬赫。
這些組織往往會有針對性地選擇目標,但也熱衷於不加區分地實施恐怖襲擊。1938年7月,英國當局處死了兩名猶太恐怖分子,伊爾貢決定實施報復。
於是,伊爾貢的成員在海法的阿拉伯水果市場,引爆了一枚地雷,造成了74人死亡,129人受傷,這是截至當時傷亡最大的一次恐怖活動。
1940年11月25日,英國準備了一艘船用來押運猶太難民,得知這一消息後,哈加納的一支猶太突擊隊,直接把這艘船給擊沉。
這次爆炸,造成了267名猶太難民被炸死。因為原本只是為了阻止其起錨,可估算錯了炸藥的當量。
猶太人搞起恐怖活動來,連自己人都幹。比如伊爾貢的一個高級指揮官亞伯拉罕·斯特恩,組建了著名的恐怖組織——斯特恩幫。
該組織不僅狂熱地反對英國,不斷地針對英國從事恐怖活動,甚至把目標指向了那些溫和的猶太人,溫和這詞兒聽起來怪怪的,七十年後似曾相識。
1942年,斯特恩幫的成員,暗殺了猶太勞工組織的兩個官員。到了1944年,已經暗殺了大約15名各界成員。
1944年11月6日,斯特恩幫在開羅暗殺了英國駐中東殖民大臣莫因勳爵,這是旨在吸引國際社會關注的、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際恐怖活動。
這一時期內,猶太恐怖主義從無組織的個體活動,逐步發展到有組織、有計劃的恐怖組織階段,從只針對巴勒斯坦人發展到也針對英國當局,甚至還針對猶太人中的溫和人士。
猶太恐怖分子,對於英國人,主要暗殺其主要政治領導人,製造政治氣氛;對於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不僅殺其政治領導人,還打擊一般民眾和生活設施,以更大範圍製造恐怖氣氛。
從1936年4月到1939年,大約有3232名阿拉伯人死亡;而同期,猶太人和英國人的死亡數量分別是329人和135人。
1945年5月,二戰已經接近尾聲,但是中東尚未看到和平的曙光,因為巴勒斯坦地區猶太恐怖主義剛剛進入高潮。
當時的英國,因數年的戰爭經濟疲敝,石油短缺,希望謀求與阿拉伯國家的良好關係,所以堅持親阿疏猶的政策,繼續限制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
這激起了幾乎所有猶太人的不滿,各派別空前一致,發起了各種各樣的反英行動,大規模的恐怖襲擊由此拉開帷幕,邱吉爾都上了暗殺黑名單。
在反英恐怖活動中,各猶太恐怖組織有著明確而靈活的分工。合法武裝哈加納主要幫著猶太非法移民進入巴勒斯坦,打擊英國的交通線路。
1945年10月,猶太恐怖分子炸毀了穿越巴勒斯坦的鐵路,1946年6月,猶太恐怖分子又摧毀了三列火車。
194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猶太恐怖組織擊沉了3艘用來攔截非法移民的英國軍艦,破壞了50多處巴勒斯坦的鐵軌,襲擊了盧德火車站和海法煉油廠,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1946年6月,美國要求英國批准10萬猶太難民進入巴勒斯坦,遭到英國拒絕。6月16日,哈加納炸毀了8座橋梁和海法的一個鐵路工場。
伊爾貢和斯特恩幫,是英國統治下非法的恐怖組織,主要從事地下恐怖活動,他們的主要分工是重點襲擊英國和巴勒斯坦的軍政要員,也襲擊阿拉伯平民。
1946年7月22日上午,伊爾貢成員假扮成阿拉伯商人,把500磅的烈性炸藥,悄悄送入大衛王飯店。
中午時分,隨著一聲巨響,酒店西南角被掀掉,衝擊波造成的大洞貫穿了幾層樓,造成了91死45傷,大部分是平民。
除了人員傷亡,最令英國感到無地自容的是,這個酒店是英國駐巴勒斯坦託管機構總部所在地,大名鼎鼎的軍情五處和軍情六處管轄中東事務的分支也在同一地點辦公,被一窩端了……
值得注意的是,此事的策劃者之一,是伊爾貢組織的領導人梅納赫姆·貝京,他主張以暴力獲得巴勒斯坦的土地。後來,他成了以色列總理。
1946年10月1日,英國駐羅馬大使館被炸彈嚴重炸毀,猶太人恐怖組織伊爾貢宣稱對此負責。
到1946年底,伊爾貢和斯特恩幫兩大猶太恐怖組織,一共殺害了373名阿拉伯人,其中大約300人是平民。
在1946年的後半年,被殺害的英國軍方、文職人員多達73人,另有90餘人受傷。需要注意,猶太人與英國人的這些衝突,全都發生在巴勒斯坦境內。
猶太人此起彼伏的恐怖活動,讓整個巴勒斯坦陷入了極度混亂和恐怖狀態之中,被二戰消耗得筋疲力盡的英國人幾近崩潰,無力維持。
(五)暴恐建國,恐怖主義未收手
1947年2月,英國終於扛不住,決定甩鍋給剛剛成立的聯合國。就這,猶太恐怖組織也不肯放過英國人。按說英國人是猶太人的恩人啊,誰說猶太人懂得感恩來著?
1947年3月,猶太恐怖分子襲擊了耶路撒冷的軍官俱樂部,當場造成了20名英國士兵的死亡。
1947年5月4日,猶太恐怖分子穿著英國軍隊的制服,伺機炸開了一座監獄,釋放了251名猶太囚犯。
1947年7月29日,為了報復英國處死兩名猶太恐怖分子,伊爾貢處死了兩名英國軍士,並懸屍樹上,以示警告。
針對阿拉伯人的恐怖襲擊也日益頻繁。1947年12月11日,在海法,猶太恐怖分子從卡車裡向阿拉伯公交車投擲炸彈,當場炸死6名阿拉伯人,炸傷30人。
當天,在海法附近的阿拉伯海濱村子裡,猶太恐怖主義武裝暴徒突然發動襲擊,造成12名阿拉伯人被打死,多人受傷。
1947年12月13日,在耶路撒冷、雅法和利達地區,屬於伊爾貢的猶太恐怖分子殺害了18名阿拉伯人,打傷近60人。
在耶路撒冷,猶太恐怖分子向大馬士革門附近的阿拉伯市場投擲炸彈;在雅法,猶太恐怖分子向阿拉伯咖啡屋投擲炸彈。
1947年12月19日,哈加納恐怖分子襲擊薩法附近的一個阿拉伯村莊,炸毀了兩座房屋,在廢墟中找到了10個阿拉伯人的屍體,其中包括5名兒童。
1947年12月29日,伊爾貢恐怖分子在等候公共汽車的人群中,引爆了一個裹著炸彈的汽油桶,造成了17名阿拉伯人的死亡。
也在同一天,耶路撒冷城的大馬士革門,伊爾貢恐怖分子從一輛計程車扔出一顆炸彈,造成了2名英國治安人員和11名阿拉伯人死亡,32人受傷。
這些猶太恐怖組織的目的很純粹,通過襲擊讓英國統治者早點滾蛋,同時還給國際社會製造壓力好早日建國,他們的目的顯然達到了。
1947年11月29日,聯合國大會以33票贊成、阿拉伯等13國反對、中國等10國棄權的表決,通過了對巴勒斯坦進行分治的第181號決議。
這個決議本身就是不公平。三分之二以上的巴勒斯坦人,只得到了43%的土地,而不足三分之一的猶太人,卻得到了57%的土地,而且多是肥沃、靠海、淡水資源豐富的地區。
再看巴勒斯坦的領土,支離破碎,互不相連,大部分都是丘陵和貧瘠的地區。這個方案一出來,埃及等六個阿拉伯聯盟國家代表集體退場,以示拒絕。
英國終於甩鍋成功了,並開始陸續撤出巴勒斯坦各地,猶太人開始接管巴勒斯坦的部分猶太人領土,但實際上這些領土中,阿拉伯人仍佔多數。
為了建立一個猶太人主導的國家,猶太恐怖組織開始破壞阿拉伯人的政治機構,驅逐阿拉伯人,並且演化成了有組織的遊擊戰。
1948年早期,斯特恩幫襲擊了阿拉伯委員會在海法的辦公室,至少造成了34名阿拉伯人的死亡。
4月10日晚上,138名全副武裝的伊爾貢和斯特恩幫成員,襲擊了耶路撒冷一個叫戴厄·亞辛的阿拉伯人村莊,造成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254人死亡。
從此以後,「記住戴厄·亞辛」成了阿拉伯人鬥爭的一個響亮的口號。不過,也從此,猶太人的恐怖活動,開始變成正規的猶太軍事活動。
對阿拉伯人居住區的襲擊,後來變成了猶太武裝的一種清洗戰術,通過有計劃的屠殺、恐嚇,最終迫使阿拉伯人逃亡。4個月內,40萬阿拉伯人逃離了家園。
巴以衝突愈演愈烈,聯合國不得不出面調停。1948年9月17日,斯特恩幫恐怖分子在耶路撒冷暗殺了聯合國調停員貝納多特男爵,貝納多特身中六槍。
這位聯合國調停員德高望重。二戰時期,他曾從德國集中營中解救了超過6000多名猶太人,可他終還是倒在了猶太人的槍口之下。更可悲,可嘆,可氣……
這次暗殺的策劃者之一就是伊爾貢組織的領導人梅納赫姆·貝京,波蘭籍猶太人,也是大衛王酒店爆炸案的主謀之一,後來當上了以色列總理,1978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天理何在?
他們暗殺的原因,是因為貝納多特伯爵提出了新的安置方案,建議較公正地重新劃分疆界,引起了他們的擔心。
這些恐怖分子公然在報紙上叫囂說,所有聯合國的觀察員都是外國佔領軍的同謀,沒有權利呆在他們的領土上。
到了20世紀50年代,以色列已經成功達到了驅逐了阿拉伯人、建立強有力國家的目標,普通猶太人也不用直接與阿拉伯人戰鬥了。
但是,猶太恐怖主義並沒有停止,仍然以國家行為的方式繼續存在著。而失去家園的巴勒斯坦人,要麼如同囚徒一樣被囚禁在特定區域,要麼客居鄰國他鄉。
隨著巴勒斯坦人的各種抵抗活動(包括恐怖襲擊)的升級,以色列軍隊的報復行為也隨之升級,並且往往也具有不區分平民與戰鬥人員的特點。
1978年和1982年,以色列兩次襲擊了黎巴嫩南部的巴勒斯坦難民營,造成了大量平民傷亡,其中1978年的行動,死亡的平民大約有2000人。
1982年,以色列對貝魯特難民營實施了長達40個小時的大屠殺,現場血流成河,屍橫遍野,據估計死亡人數高達4000人。
為了掩蓋罪行,以色列軍隊出動了20多臺大型推土機,推倒殘垣斷壁,對屍體進行掩蓋。這就是歷史上駭人聽聞的貝魯特大屠殺,劊子手沙龍後來成了以色列總理。
殺紅了眼的以色列連美國爸爸兼兒子也不放過。1967年的中東戰爭,以色列由於無法安置400名埃及戰俘,決定以最簡單方式處理掉。
可是,執行任務的時候,自己的軍事偵察機發現了美軍的自由號偵察船。由於擔心屠殺埃及戰俘的事情敗露,以色列軍隊決定把人證也簡單處理掉。
1967年6月8日以色列擊沉了正在附近遊弋的美國「自由號」電子偵察船,使美軍34人喪生,171人受傷。事後美以雙方都三緘其口。
襲擊民航,以色列也是始作俑者。1953年10月,瑞典一家DC-4民用客機,被以色列戰鬥機擊落,機上35名乘客全部遇難。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擊落民用客機。
1954年12月,猶太恐怖分子劫持了一家敘利亞民航客機,並迫降在特拉維夫機場,這是人類航空史上最早的劫機案。
1968年,猶太恐怖組織「以色列突擊隊」在黎巴嫩的貝魯特機場,毀壞了至少13架阿拉伯航空公司的民用飛機,造成貝魯特國際機場被迫關閉。
1973年2月,利比亞一架波音727客機飛到西奈半島上空時,被以色列戰鬥機擊落髮射飛彈擊落,客機上108名來乘客和機組人員遇難,僅有5人奇蹟般生還。
從效果上看,猶太恐怖組織成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逼走了同意自己在巴勒斯坦建國的英國人,並在分治協議上佔了大便宜。
而建國後以色列又通過國家恐怖主義的手段,逼走了不少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也馴服了一部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巴勒斯坦的確也有恐怖襲擊,但是跟以色列的恐怖主義比是小巫見大巫,也是晚輩見長輩。有帝國主義在背後支持的恐怖主義,才是最值得警惕的恐怖主義。
正如中國外長王毅所言:巴以局勢惡化的根源是巴勒斯坦問題長期未能得到公正解決。巴勒斯坦問題一天得不到公正解決,巴以雙方和中東地區就無法實現真正的和平。
中國政府能夠有這樣客觀公正的立場,作為一個普通吃瓜群眾感到很自豪,中國才是人類和平的希望。
【 ↓讚賞是鼓勵,也是鞭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