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佛國的宗教戰爭趨勢

2021-02-19 盛唐如松

在這裡,主要是講緬甸與泰國內部的另一種戰爭形式----宗教戰爭。

眾所周知,緬甸與泰國,是兩個主要的佛教國家,佛教在這兩個國家裡,可以說,有著很崇高的地位,甚至可以左右國家的一些重要決策。

但攤開東南亞到南亞的地圖,可以看到,這兩個佛教深厚的國家,實際上一直在面臨被伊斯蘭宗教逐步蠶食的困境。

在緬甸西北部的若開邦,宗教衝突已經愈演愈烈,特別是在2011年之後,重大的衝突已經發生多次,並快速向南和中緬邊境蔓延,密鐵拉、曼德勒、臘戌等地的宗教衝突所引發的焚城損失,遠遠超過了十多年的民族武裝衝突所造成的損失之和。

而泰國南部的北大年府、也拉府、陶公府三個府,也是已經存在長達幾十年的宗教衝突,在2011年之後,原本只是在這南部三個府範圍內的宗教衝突,也在開始向北和向泰老邊境地區蔓延的趨勢。

從這兩個方向的宗教衝突的蔓延路線就可以看出,伊斯蘭宗教正在一路南下,一路北上,然後轉向東北向中緬邊境、中老邊境蔓延,到達雲南,與雲南目前正在日益壯大的伊斯蘭宗教匯合,從而徹底吞噬兩個古老的佛教之國。這個目標可能會演變很長時間,幾十年,上百年。但這種已經非常明確的。而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這種伊斯蘭宗教擴張的步伐就會加速,目前,正是處在擴張加速期中。

以往,只有泰國南部存在幾個有組織的伊斯蘭武裝,而在緬甸,由於長期的軍政府高壓統治,加上緬甸還存在著極端佛教組織,所以,緬甸的伊斯蘭擴張一直沒能成為氣候。

2011年之後,中方加大了對疆獨的打擊力度,大量的疆獨分子開始借道泰國前往土耳其,而許多未能離開泰國的疆獨分子,開始加入到泰南的幾個伊斯蘭武裝組織中。泰國近年來的政局持續動蕩,在清剿泰南分離武裝組織(伊斯蘭)中,也受到美國的幹擾和施壓而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使得泰南伊斯蘭武裝在快速崛起,原有的多個組織,也在開始向統一的一個組織整合,形成武裝擴張的合力,近幾年,在泰老邊界、泰國北部、泰國首都已經製造了多起恐怖活動,就在前不久,泰國首都已經再次出現伊斯蘭恐怖襲擊的高級別預警,在這多事之秋,泰國國王的駕崩,全國進入一年的哀悼期,相信這種恐怖襲擊只會增多不會減少。

中泰之間雖然隔著寮國,但近年來,寮國的反政府武裝組織王寶集團又已經開始進入活躍期,已經發生多起針對中國人和中國項目的恐怖襲擊,一旦泰南的伊斯蘭武裝蔓延到泰老邊境,與寮國的反政府武裝合流,進逼中老邊境的速度將並不低,這也對途徑寮國的中國連接東南亞的泛亞高鐵、昆曼高速公路等戰略項目的安全產生重大影響。

再來看緬甸西北部的若開邦,羅興亞人一直是被媒體塑造的一個非常可憐的無國籍的族群,但這個族群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信仰伊斯蘭宗教,在緬甸軍政府的長期殘酷鎮壓下,確實是最基本的人權都得不到保障,也長期不被緬甸承認。

隨著緬甸在2011年大選,軍政府開始向民選政府轉型,大量的軍政府時期的管制性法律的被廢除,羅興亞人的反抗開始報複式反彈,短短幾年,大規模的宗教衝突爆發多起,而且溢出若開邦向南和向東北中緬邊境蔓延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結舌,以至於緬甸佛教極端組織也不顧及政府的禁令,號令全國佛教以牙還牙地反擊。但幾次大規模的宗教衝突,多座城市被焚燒、大量百姓死亡的後果,特別是密鐵拉市整個城市在衝突中,幾乎焚城,最終迫使緬甸政府和軍方再次採取鎮壓方式來控制局勢,並在若開邦羅興亞人聚集區實行宵禁和禁止5人以上的集會。

也就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一個羅興亞團結組織的武裝。今年8月份,緬甸政府剛剛宣布在羅興亞人聚集區解除管制令後,宗教衝突再次出現,10月份爆發了大規模的衝突,而這次衝突,羅興亞團結組織這個伊斯蘭武裝正式走進公眾視野,這次的武裝衝突,讓緬甸政府和軍方損失慘重,大量的邊境警員被槍殺,彈藥被搶奪一空。

從事件的手法來看,羅興亞團結組織已經發展成為一支有國外宗教勢力支持、有西方大國暗中支持的不可忽視地伊斯蘭武裝力量。這也意示著,未來的緬甸,除了民族武裝衝突外,又在增加新的宗教武裝衝突,而且一旦開始,大規模的流血和焚城將會再次出現,這對中國的油氣管線的安全將產生無法預測後果但絕對嚴重的影響(中緬油氣管道的起點就在若開邦)。

綜上,在泰國、緬甸、寮國的正在興起的伊斯蘭武裝和恐怖活動,都是在圍繞著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項目在展開,那麼又是誰在背後為他們提供支持呢?

這也事實上意味著,以往遠離中國的在非洲、在中東的宗教戰爭,已經開始在中國身邊打響,中國,該怎麼辦?

         「緬北之聲」立足緬北、面向緬北、展現緬北、服務緬北。內容主打為您及時傳遞客觀、真實、最新的緬北資訊和不定期對緬甸熱點事件進行權威時評。

  本平臺僅站在客觀、公正、事實的基礎上,只告訴您不知道的,只告訴您想知道的;同樣的事件,不同的角度;同樣的視角,不同的深度。
  敬請點擊「閱讀原文」或長按二維碼免費訂閱或關注。小編24小時在線與您互動交流。
  投稿請聯繫小編,也可直接跟貼或後臺留言!
  最後,小編再次感謝您的到來及關注! 

相關焦點

  • 東南亞國家的宗教戰爭趨勢及對中國的影響
    在這裡,主要是講緬甸與泰國內部的另一種戰爭形式----宗教戰爭。眾所周知,緬甸與泰國,是兩個主要的佛教國家,佛教在這兩個國家裡,可以說,有著很崇高的地位,甚至可以左右國家的一些重要決策。但攤開東南亞到南亞的地圖,可以看到,這兩個佛教深厚的國家,實際上一直在面臨被伊斯蘭宗教逐步蠶食的困境。
  • 鄭筱筠:東南亞宗教對中國對外發展戰略的影響
    宗教力是我國對外發展戰略中一種特殊形態的文化軟實力(圖片來源:資料圖)當今世界是全球化浪潮影響下飛速發展的時代,東南亞國家也都面臨著社會的轉型。隨著科技的發展、交通的發達、信息交流的頻繁,宗教在東南亞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等方面的作用得到進一步增強。東南亞地區的地理位置使它在世界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格局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 新的宗教戰爭,即將在歐洲爆發!
    新的宗教戰爭,恐怕即將來臨!   實際上,這並不奇怪。人口的變化早就預示了這一幕的發生。  在歐洲,最近幾十年人口結構變遷的主要趨勢是,穆斯林人口比重的持續提高和伊斯蘭化的加劇。  從歷史角度來看,西方自由民主政體在包容不同文化、同化移民以及以制度化方式處理政治分歧方面擁有優勢。
  • 東南亞國家為什麼要相互朝貢?
    在對東南亞地區的文化和宗教影響方面印度半島是最具影響力的即使是之後遍布東南亞的伊斯蘭教也是以印度為傳播跳板▼早期的東南亞本土居民,長時間信仰著原始宗教,但很快接受了來自印度的文化,一批帶有典型印度特徵的宗教建築也一併出現,比如吳哥窟。與此同時。發源於古印度的政治哲學和外交思想,也伴隨著印度化國家的產生而傳入東南亞。
  • 樹木傳奇 | 柚木:佛國嘉客 萬木之王
    柚木是極為珍貴的用材,我國從東南亞國家引種柚木已有200年歷史。印度尼倫布爾地區有世界上最早的柚木人工林。王西洋供圖柚木天然分布於印度、緬甸、寮國和泰國北部地區,天然林面積2800萬公頃,約60%分布在緬甸,30%分布於印度。柚木因其極佳的材性和速生特性,被引種到印度尼西亞、斯裡蘭卡、越南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各國,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 全局觀點之戰爭系列——宗教之戰(二):法國宗教戰爭
    法國宗教戰爭(1562年—1598年),又名胡格諾戰爭,是發生在十六世紀法國連續八次的宗教戰爭,各種社會勢力在戰爭中進行了錯綜複雜的鬥爭。最終它對十六世紀的法國造成了破壞,大約有三百萬人在此期間因暴力或者饑荒喪生,是歐洲歷史上傷亡僅次於三十年戰爭的宗教戰爭(三十年戰爭導致超過八百萬人喪命)。
  • 【東南亞南亞研究】孔建勳、張曉倩|當前緬甸不同宗教群體之間的社會距離及其影響因素
    因此,全面、深入地考察和認識緬甸宗教群體之間的心理隔閡或者偏見,有助於了解當前緬甸的宗教格局,而且也有助於我們在開展對緬民間外交中把握好宗教衝突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而「社會距離」作為表徵「個人之間、群體之間或個人與群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分離程度」的概念,可以測量不同宗教群體之間的關係。那麼,在宗教矛盾和衝突日趨激烈的今天,緬甸民眾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從心裏面接受不同的宗教群體?
  • 日本為何能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僅用6個月的時間就佔領整個東南亞?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在大家的一般印象中,偷襲珍珠港標誌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但實際上,打響太平洋戰爭第一槍的是日本陸軍第25軍,
  • 全局觀點之戰爭系列——宗教之戰(三):三十年戰爭
    三十年戰爭(1618年—1648年),是由神聖羅馬帝國新、舊教爭執的內戰演變而成的一次大規模的歐洲國家混戰,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全歐洲大戰。這場戰爭是歐洲各國爭奪利益、樹立霸權的矛盾以及宗教糾紛激化的產物,以波希米亞人民反抗奧地利哈布斯堡皇室統治為肇始,以哈布斯堡皇室戰敗並籤訂《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而告結束。三十年戰爭是宗教改革運動帶來的系列宗教戰爭中的最後一場,也是最具破壞性的一場。
  • 印度教是印度的國教,影響遍及南亞,為什麼不算世界級的宗教?
    印度教是印度的國教,在南亞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斯裡蘭卡、尼泊爾,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以及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眾多信徒。它擁有10.5億信徒(1993年統計數),僅次於擁有15億信徒的基督教、11億信徒的伊斯蘭教,是擁有4億信徒佛教的2.5倍。然而,印度教人口眾多,卻並未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這是什麼情況?
  • 湯一介:為什麼中國沒有宗教戰爭?
    大約在十年前,荷蘭皇家科學院院士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教授曾向我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在中國歷史上幾乎沒有因宗教思想的原因發生過戰爭?而其他國家、民族、地區在歷史和現實中常有因宗教思想的原因發生過這種或那種的宗教戰爭?對這個問題,我是從來沒有研究過的。
  • 美國的宗教信仰!
    (一)美國的宗教信仰美國是一個高度宗教性質的國家,大多數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同時,美國又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國民大都來自海外移民,各個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帶有各種不同的宗教信仰匯集到美利堅大地上。美國國民主要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猶太教、東正教、佛教、伊斯蘭教、道教等,其他的宗教門派亦有一定的信眾教徒,信仰宗教的公民在美國總人口中約佔91%。每一種宗教有自己的教主「神」,神是高於一切的。基督教的教主上帝耶穌,天主教主是天主聖父,伊斯蘭教教主是真主安拉。
  • 世界三大宗教的分布和對比
    當今世界,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被公認為世界三大宗教,而這三大宗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促進了人類發展史上的認知和行為。下面我們通過數據和圖片來簡單對比下世界三大宗教的區別及分布特點:宗教人口數量基督教:23億+伊斯蘭教:16億+佛教:5億+綜述:雖然近幾年伊斯蘭教在世界上,尤其是歐洲發展迅速,但基督教仍是全球第一大宗教,佔世界人口的近30%
  • 【常識積累】三大宗教
    此三種宗教之所以能成為前三大,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三個各自被一部分國家列為國教的宗教,如基督教在歐美的一些國家、伊斯蘭教在中亞和西亞一些國家、佛教在東南亞一些國家分別被列為國教。主要成就:現信仰人口最多的宗教。
  • 馬來西亞宗教習俗大匯總
  • 安高樂:南亞東南亞及西歐恐怖主義產生的根源及地區特點
    對於強烈認同其宗教團體的人們,這種影響甚至更大。斯特魯奇(Struch)和施瓦茲(Schwartz)通過研究以色列各宗教團體之間的衝突後發現,人們認為自己的宗教團體與其他宗教團體發生衝突烈度越大,則預示著對其他宗教團體的侵略性越強。對於自己的宗教認同度越高的群體,這種影響甚至更大。換句話說,人們對自己群體的認同度越強,就越有可能認為對其他群體採取侵略行為理所當然。
  • 兵器譜|東南亞難得一見的重型鎧甲:源自奧斯曼帝國的菲律賓鏈板甲
    菲律賓鏈板甲最早出現在16世紀。除此之外,在菲律賓群島的其他大大小小的島嶼上,還有著大量宗教不同的君主。在東南亞的前殖民時代戰爭中,奧斯曼帝國出於自身作為君主和作為哈裡發的宗教義務,以及為了擴展東方的影響力,因此向當時較為落後的東南亞穆斯林國家輸出了大量軍事技術。鏈板甲也正是其中之一。不過由於菲律賓地區較為偏僻,因此菲律賓鏈板甲,實際上是印尼地區的穆斯林國家在消化了奧斯曼提供的軍事技術,通過貿易等手段再傳播到了菲律賓地區。
  • 三大宗教中最早創立的佛教,為何現在卻最弱小呢?
    而後面產生的宗教,基本上要用武力去擴展地盤了,所以相對來說難以擴展,實力是比較弱的。但是這個也不是絕對,最典型世界三大宗教的佛教,產生最早,但是現在卻最弱,這到底是為何呢?原因主要是三點。現在世界公認的三大宗教那是佛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
  • 東南亞汽車產業現狀及分析
    隨各個貿易協議籤署,東南亞各國已融合成統一的大市場,人口總和超過6 億,年輕勞動力超過 50%,中產階級快速興起,加上人均擁車率每千人不及百輛等因素,汽車商機無限。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近幾世紀以來一直是東南亞地區宗教、文化和多個民族的匯集地。2014 年國內生產總值4068.58 億美元,人均 5898 美元。泰國的GDP總量在東南亞國協(ASEAN)中僅次於印度尼西亞排名第二,主要出口的項目有天然橡膠、稻米、木薯、蔗糖、汽車及零組件、空調機等,主要進口產品則是原油、機械、電機及零組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