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是直屬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的軍隊綜合性大學,也一直是國家和軍隊重點建設的院校。是第一個五年計劃國家156項重點建設工程之一,是中共中央1959年確定的全國20所重點大學之一,是國務院首批批准有權授予碩士、博士學位的院校,是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院校,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計劃的院校,是軍隊唯一進入國家「985工程」建設行列的院校,也是軍隊唯一納入國家「雙一流」建設支持的院校。
據2020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設有八大學科門類46個本科專業;有1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擁有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有兩院院士29人
據2017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國防科技大學圖書館建立了以理工類重點學科為核心,以軍事文獻為特色,理、工、軍、文、管、經、哲協調發展的文獻資源體系,有印刷型文獻330多萬冊(件),其中:中外文圖書230多萬冊,縮微平片90萬件,印刷型科技報告及內部資料10萬冊,每年訂購中外文現刊3400多種;建成了包括98個大型綜合資料庫,160餘個專題資料庫或子庫的數字圖書館,實現了SCI、EI、CPCI-S(原ISTP)三大系統及其他各類外文文獻資料庫的國際同步檢索;與中國國內外圖書情報機構建立了廣泛的資源共享與合作關係
《國防科技大學學報》是自然科學技術類核心期刊,主要刊登航天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數學與系統科學、物理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等學科領域的有創新性的論文,有創造性、實用性的技術成果報告,重要學術問題評述等,被中國國內外多家著名檢索資料庫、刊物收錄:美國《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美國《國際宇航文摘》(IAA)、美國《化學文摘》(CA)、英國《科學文摘》(SA)、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CBST)、俄羅斯《文摘雜誌》(РЖ)、《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電子科技文摘》、《中國力學文摘》、《中國物理文摘》、《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萬方數據系統》。
獲獎情況:2001年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雙效期刊、2006年教育部首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2009年中國高校學報研究會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2010年教育部第3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 、2012年教育部第4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2013年總政治部首屆解放軍出版獎期刊獎。
《模糊系統與數學》內容涉及模糊拓撲、模糊代數、模糊分析、模糊測度與積分、模糊邏輯、模糊決策、模糊規劃、模糊控制、模糊神經網絡、模糊可靠性、模糊圖像處理等領域,是美國《數學評論》(Mathematical Reviews)核心引用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大版)數學類核心期刊、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雜誌已經加入」萬方資料庫——數位化期刊群」和《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
《高等教育研究學報》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及CNKI系列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超星域出版平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等全文收錄,並與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複印報刊資料》籤署了全文轉載協議;2009年獲「中國學術期刊檢索與評價數據規範(CAJ-CD)執行優秀期刊獎」,2012年獲「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全軍唯一獲此殊榮的期刊);另外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世界著名大學及大英圖書館、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日本國會圖書館、韓國國家圖書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等收藏了該刊。
《計算機工程與科學》隸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是計算機類綜合性學術刊物,1973年創刊,是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刊,由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主辦。現為月刊,每月25號出版。
《計算機工程與科學》的辦刊宗旨是為計算機界同行發表有創見的學術論文,介紹有特色的科研成果,探討有新意的學術觀點提供理想園地;活躍計算機界學術氣氛,擴大國內外交流,為發展中國的計算機事業盡一點微薄之力。本刊強調學術性、及時性和普及性
《國防科技》是軍事學核心期刊培育建設期刊,2015年榮獲「期刊數字影響力100強」,闢有科技前沿、裝備動態、安全觀察、戰略論壇、將軍論壇、院士評論、外軍瞭望、歷史鉤沉、學術爭鳴、作戰訓練、科苑感言等欄目;2016年,重點關注控腦技術、4D列印、量子通信技術、無人裝備、軍事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發展。
學校形成了「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擁有兩院院士16人,「萬人計劃」人選1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9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4人,國家教學名師、全國全軍優秀教師152人,軍隊傑出專業技術人才獎獲得者27人,軍隊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工程人選74人。有全國創新爭先獎獎牌表彰團隊1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個、國家級教學團隊8個、國家級創新團隊10個。2012年學校高性能計算創新團隊榮獲首批國家科技進步創新團隊獎。學校自主創新團隊被確立為全國重大典型,「慕課」團隊被確立為全軍重大典型。
據2020年1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下轄文理學院、計算機學院、電子科學學院、前沿交叉學科學院、智能科學學院、系統工程學院、空天科學學院、國際關係學院、信息通信學院、電子對抗學院、氣象海洋學院、軍事基礎教育學院、研究生院、第六十三研究所 ,開辦53個本科專業(包括子方向),形成了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理、工、軍、管、文協調發展的覆蓋國防科技主要領域的綜合學科體系
學校共有光學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5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原子與分子物理、機械電子工程、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3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飛行器設計、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個湖南省優勢特色重點學科以及20個一級學科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數量位居全國第17位。
博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數學、物理學、力學、生物醫學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軍隊政治工作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信息與通信工程、軍隊指揮學、光學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軍事裝備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大氣科學、軍事訓練學、公共管理、哲學
碩士學位一級學科授權點:數學、物理學、力學、生物醫學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軍隊政治工作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信息與通信工程、軍隊指揮學、光學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管理科學與工程、軍事裝備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大氣科學、系統科學、化學、應用統計、外國語言文學、應用心理、戰術學、海洋科學、哲學、科學技術史、土木工程、軍事訓練學、公共管理
與國境外多所著名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建立了學術往來,每年請進境外著名專家來校講學交流,派遣教員學員赴國境外參加頂尖國際會議和學術競賽等。每年選派優秀本科生赴國外聯合培養、參加劍橋大學暑期學校,資助優秀碩士研究生赴牛津大學等世界一流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積極承擔中國人民解放軍外訓任務,舉辦和參加研究生國際暑期學校,派遣學員赴國外進行對口軍事交流,定期舉辦國際學員科技活動周,美國西點軍校等外軍代表團應邀來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