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備 | 「虎」式坦克真那麼厲害?是的,但那要看代價是什麼……

2021-02-13 參考消息

美媒刊文分析著名的德國「虎」式坦克,是否真有「傳說中」那麼厲害。

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2月21日刊文稱,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許多關於某些武器強大威力的神化說法把歷史都搞亂了。最亂的莫過於有關德國的戰時記載,德國的武器和軍隊擁有一大批忠實的粉絲。從戰列艦「俾斯麥」號到V-2火箭,在歷史上幾乎沒有什麼武器能像德國武器那樣一直保持著神話。但這些武器的威力究竟有多大?

▲資料圖片:德軍展示反坦克飛彈系統。

YouTube上的「軍事歷史視頻」頻道上載的一段新視頻破解了德國「虎」式坦克的真實數據。六號「虎」式坦克是二戰期間在東線、西線和北非作戰的德國重型坦克。這種坦克的最終版本重54噸,有5名乘員,裝備了著名的88毫米反坦克炮的移動版本。「虎」式坦克於1942年首次投入戰場,目標是在戰場上取得突破,遠程摧毀敵方坦克,同時擺脫盟軍較小的反坦克炮的打擊。

文章說,「虎」式坦克即使不是坦克史的全部,也是戰爭中最受尊敬的坦克之一。而且,正如「軍事歷史視頻」頻道所表明的,即使或許沒有歷史上所描述的那樣厲害,「虎」式坦克仍然不失為一種威力極大的坦克。該頻道記錄了配備「虎」式坦克的各個坦克營的戰鬥力,將戰場損失和總損失與被摧毀的敵軍坦克數量進行了比較。與其他坦克不同,「虎」式坦克主要被配備到獨立的重型坦克營,每營有45輛坦克,由最高指揮官派往那些特別艱難的戰鬥中提供幫助。

如果把「虎」式坦克與其所摧毀的敵軍坦克數量相比,那麼戰場上損失的每一輛「虎」式坦克都會摧毀11.52輛敵軍坦克。然而,由於戰時的混亂局面和「虎」式坦克對機械性能的過分講究導致可部署的坦克數量減少,該型坦克遭受了大量非戰鬥損失。因此,如果將非戰鬥損失計算在內,如坦克損壞或被遺棄等,那麼這一數據會下降到每損失一輛「虎」式坦克對應5.25輛敵軍坦克被摧毀。

正如「軍事歷史視頻」頻道所解釋的,衡量這一武器威力的另一種方法是考察盟軍對「虎」式坦克營所構成威脅的評價。盟軍對待「虎」式坦克極為認真,花了相當多的時間跟蹤它們的動向。「虎」式坦克可以穿透盟軍在戰場上部署的所有坦克的裝甲,美國和英國軍隊通常會組成空中和火炮支援,與地面部隊一起行動,以增加自己佔據上風的可能性。

文章指出,「虎」式坦克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不論是從資金上講,還是從資源上講,它都非常昂貴。隨著戰爭久拖不決,德國的資金和資源都日益匱乏,最大限度地利用軍工生產被認為十分重要。用生產一輛「虎」式坦克的成本,德國人可以建造多得多的其他坦克和更廉價的坦克殲擊車。一輛「虎」式坦克所用的鋼材足以製造21門105毫米榴彈炮。

那麼,「虎」式坦克真的很棒嗎?是的,但那要看代價是什麼。

編輯 | 田欣

打開參考消息客戶端看更多外媒資訊>>

點好看的人會更好看!

相關焦點

  • 德國唯一直轄有「虎」式坦克單位的師級部隊,「大德意志」師的「虎」式裝備
    按照慣例,作為頂尖精銳的「大德意志」師要比其他部隊優先配置新式武器,當「虎」式坦克逐漸進入部隊服役時,該師自然也成為最早的列裝單位之一。於1943年1月在其裝甲團序列內新建了一個重裝甲連,其正式番號為「大德意志」裝甲團第2營第13連,隨後跟隨師主力參加了「堡壘」行動。
  • 05式155榴彈炮一炮糊臉,能炸碎M1A2坦克嗎?那要看什麼姿勢
    不過,05式在近距離直瞄射擊打坦克也很厲害。近日,第73集團軍炮兵旅就進行了一次直射打坦克的實戰射擊演練,在演練中,05式155毫米自行加榴炮對運動的坦克靶進行了直瞄射擊,完成了晝夜直瞄射擊,火炮運動姿態對運動目標進行實彈射擊的檢驗。有了射程如此之遠的05式自行加榴炮,為何我軍的炮兵旅還要進行直瞄射擊打坦克呢?
  • 打「虎」利器,從《坦克世界》看二戰蘇聯最優秀的重型坦克
    《坦克世界》「虎」式事實上,波卡基村一役能夠有如此顯赫的戰績,除了要歸功於整個坦克班組的熟練與默契外。「虎」式坦克本身的優勢和英軍坦克類型配備的方式、數量,應該被看作是更為主要的因素。就當時英軍配備的坦克型號來講,能夠與「虎」式一較高下的,僅有基於「謝爾曼」坦克改裝的「螢火蟲」以及基於「狼獾」改裝的「阿基裡斯」。英軍其餘類型的坦克普遍裝備的反坦克火炮都是6磅炮(即57毫米),車載大口徑火炮則多為短管榴彈炮,缺乏穿甲能力,很難對裝甲厚實的「虎」式從正面造成有效殺傷。但這也並非說明,有了「虎」式就可以在戰場上高枕無憂,如入無人之境。
  • 希特勒的「虎」式、「豹」式和「象」式坦克
    另外,在1942—1943 年關鍵的冬季交戰當中,希特勒寧可犧牲技術方面的突然性,也要命令當時尚不成熟的早期型「虎」式坦克參加戰鬥。屈指可數的幾輛新式坦克,沒能在史達林格勒地域造成多大影響。更糟糕的是,1943 年1 月14 日,一輛「虎」式坦克在列寧格勒附近被紅軍繳獲。 紅軍雖然已經注意到「虎」式坦克帶來的致命威脅,但是來不及開發足以對付它的武器。
  • 美軍與「虎」式坦克的一次交戰
    (raingun 註:現在國外頂級軍圈建議這個老兄的戰史內容要審慎的閱讀,雖然很委婉,但是我聽出了一點什麼……)當時,Zaloga說他只能確證美軍曾三次在歐洲戰場上遭遇了「虎」I坦克,以此為基礎,網友們衍生出了許多不同版本的「3次論」。
  • 東瀛重坦夢——二戰日本陸軍的唯一「虎」式坦克
    日本陸軍不但沒有裝備重型坦克,而其裝備數量最多的97式中型坦克,相比同期歐美陸軍的中型坦克——蘇制T-34坦克、德制四號坦克和美制M4「謝爾曼」坦克,也要更輕,更小且武備更弱。其實在二戰中,日本研發過100噸和120噸兩種重型坦克,但是只停留在樣車階段。日軍沒有量產及裝備重型坦克的原因與軍工研發水平有一定關係,但主要還是後勤保障領域的限制導致。
  • 吹牛天下第一的彎彎坦克部隊真能達到吊打先進坦克的實力麼?
    什麼和我們的新輕坦比!!!更是不用看了,我們使用105MM坦克炮,真的隨便都能吊打T72級別以上的坦克。新輕坦的外貿版VT5,機動力防護及火力基本能通通秒殺對岸所有坦克,所以其實我們在登岸考慮最重用上96式坦克。
  • 屠虎驅豹——(螢火蟲巡洋坦克)
    在諾曼第付出慘痛的代價之後,盟軍終於獲得一塊立足之地。但形式依然岌岌可危,德國虎豹們遊走在盟軍的邊緣,隨時可能狠狠的將盟軍踹下海。但盟軍不必再如北非一般恐懼虎式以及那門恐怖的88炮了,因為大兵們有了屠虎驅豹的利刃---螢火蟲中型坦克。
  • 「虎王」坦克戰場表現為何不如「虎」式
    (資料圖)「虎」式坦克及其後繼者「虎王」,是二戰時期德國最有威力的兩款重型坦克。與「虎」式相比,「虎王」的火力和裝甲都要更上一層樓。「虎王」擁有71倍口徑88毫米炮,1000米外穿甲能力達193毫米,大大超過「虎」式(56倍口徑88毫米炮)的138毫米水平,可擊毀IS-2在內的所有盟軍坦克。
  • 虎落平陽,虎式坦克真的低效不堪?(2.1)虎式坦克的首戰吃癟與否?為何不能輕以首戰吃癟叱虎?其他同類坦克首戰/初期就那麼好嗎?
    (當然,考慮到對面芬軍那可憐的反裝甲能力,那種情況以kv裝甲要是丟一輛那可真的丟人到家)但是巴巴羅薩開始的損失數字的話,就不用說了啦……(說了有點不公平,但頭一個月加一起恐怕過千沒大問題)Kv1s首戰鄙人沒找太細節配屬的7個近衛坦克團(1,5,7,8,9,47,48坦克團,其中前五個重坦主要是裝備了kv1s,而後兩者主要裝備邱吉爾步兵坦克
  • 「虎」式重型坦克神話水分有多少?探究哈爾科夫戰役中的真實表現
    不過,可以看一下第503重型坦克營裝備了多少「虎」式坦克:1943年1月,首先有16輛「虎」式坦克參戰,隨後又增加了9輛,該營當時主要在羅斯託夫負責抵擋蘇軍的猛烈進攻。「虎」式重型坦克在戰鬥中的損失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數據,從1月9日到3月10日,總共只損失了4輛「虎」式坦克,這樣的損失簡直可以用微不足道來形容。
  • 狙擊手那麼厲害,為何不給坦克的炮管來一槍?那樣會沒命的
    導語:狙擊手那麼厲害,為何不給坦克的炮管來一槍?
  • 二戰中德軍「虎」式坦克是保時捷設計的,這是謊言?
    在國內,關於大眾甲殼蟲設計師斐迪南.保時捷的一些傳說已經到了神乎其神的地步:不僅設計了著名的甲殼蟲轎車,德國二戰中著名的「虎」式坦克也出自他的手筆,謠言傳的是邪乎了些。 斐迪南.保時捷斐迪南.保時捷首先參與了「虎」I坦克的競標, 在樣車競爭中,保時捷「虎」糟糕的可靠性讓希特勒都看不下去,最終保時捷「虎」的方案落選,已經生產出的底盤(保時捷虎還沒有競標成功就開始生產了,什麼原因大家自己想吧)改裝成了「斐迪南」坦克殲擊車。
  • 59式坦克變種繁多,虎式坦克兄弟也不少,「虎」牌家族盤點
    雖然虎式坦克在遊戲中擁有恐怖的射速,可其脆弱的裝甲還是讓它大打折扣。替換高清大圖這輛在現實中和遊戲中都非常出名的坦克,也出演過許多不為人知的角色,虎式坦克與59式坦克有著極為相似的命運,那就是變種體很多。
  • 為什麼德軍一個重裝甲營裝備的坦克數量比蘇軍一個重坦克團還多?
    德軍的獨立重裝甲營的主力裝備要麼是「虎」式,要麼是「虎王」重型坦克,除了這兩款最具有威力的重型坦克外,基本不裝備其他型號坦克。    德軍在成立第510獨立重裝甲營的同時,還新組建了第502和第503兩個重裝甲營,這些獨立重裝甲營的基本編制為:    營部指揮連(裝備「虎」式和III型坦克各1輛);    兩個重坦克連,每個坦克連下轄三個坦克排,每個坦克排裝備3輛「虎」式,全連共9輛「虎」式;    一個輕型坦克排,每個排裝備5輛III型坦克;    以及一個通信排
  • 中美聯合研製美洲虎坦克始末(四):「美洲虎」主戰坦克的誕生
    這對於當時的我們來說非常震撼,要知道59式坦克的發動機、傳動系統都是獨立的部件,戰損後修理是非常耗時耗力的一件事情,美國人則直接將損壞的動力艙吊走,換上新的就可以了,省時省力。炮塔內部有一個吊籃,用三垂直圓管固定在炮塔座圈上,吊籃內形成了戰鬥室空間,而59式中型坦克是沒有吊籃的。駕駛員位於坦克的前方,使用半圓形的方向盤操作,不是59式的操縱杆操作。中國工程師還專門查看了「斯汀格瑞」坦克的動力艙,這裡比車體上部要上翹100~200毫米,裡面的整體式動力組件就是我們「美洲虎」坦克未來將要安裝的。隨後還參觀了卡迪拉克·蓋奇公司的設計室,了解了美國坦克設計流程,很有啟發。
  • 虎落平陽,虎式坦克真的低效不堪嗎(番外1)「薩勒諾拍蒼蠅」等誇張或造謠的虎懟艦事件
    德軍確實有灘頭反擊的案例,這其中發生沒發生德軍坦克攻擊戰艦不好說,但是絕對沒有一些人傳的那麼損失厲害,德軍裝甲部隊也沒有次次都去。而且虎式坦克在幾次登陸中是否真的跟戰艦對射存疑,灘頭反擊也不是為了懟戰艦而是鏟登陸部隊,這種反擊有他的優勢也有他的劣勢..放進來打得前提之一是你得能吃掉。
  • 坦克世界新模式「突擊虎」又回來了!鐵桿德粉翻身只在今朝!
    在立項之初,「突擊虎」計劃安裝一門210毫米的大口徑榴彈炮。但由於榴彈炮的開發出現了滯後,加上其威力也無法滿足要求,整個計劃一度陷入瓶頸。1942年秋天,以三號坦克底盤改裝的33型重自行步兵炮出現在了史達林格勒。正面裝甲厚達80毫米,裝備150毫米短管火炮,對樓房破壞能力很強。到1943年,德軍希望軍工部門能研發更厲害的「巷戰利器」。
  • 59式改裝的美洲虎坦克,曾計劃替代我軍數千輛59式
    ,它應該在59式的基礎上大幅度提升性能,成品用於滿足國際市場需求,以及升級我軍中尚存的數千輛59式;這款中外聯合研製的坦克就是美洲虎坦克。美洲虎坦克整體性能確實優於59式,它於1989年宣布研製工作完成,隨後進行測試工作。按照計劃,定型後這種升級59將在我國進行量產,一部分零部件在國際市場購買,利用我國生產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增加美洲虎坦克的競爭力。
  • 二戰中的蘇式武器真有那麼渣嗎?
    盤點二戰中在各國軍隊中服役的「明星坦克」,蘇聯的T-34、德國的「豹」式和「虎」式坦克、美國的M4「謝爾曼」、英國的「邱吉爾」步兵坦克和「克倫威爾」巡洋坦克、日本的97式等坦克都是榜上有名。從總體性能上看,KV-1的各項指標除防禦強大外,其他方面均不及T-34,其結構設計落後,可靠性差,尤其是火力不夠強大,無法對付1942年後出現的德國新式坦克。1943年出現了裝備85毫米主炮的改進型KV坦克——KV85,但與T-34/85相比毫無出色之處,而且性能不及德國的「虎」式,因此蘇聯重型坦克的舞臺逐步讓位給了史達林(JS)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