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式中型坦克作為我國50年代定型的武器,它在誕生之初雖然不是世界最先進型號,但整體水平並不弱,在一些實戰行動中表現還不錯;但隨著時間的流逝,59式已經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越來越大,我國也曾利用新技術對它進行改裝升級,只是受制於技術水平的限制,性能也沒有達到讓人非常滿意的程度。
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的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和凱迪拉克公司合作,計劃以59式為基礎研製一種新式的外貿坦克,它應該在59式的基礎上大幅度提升性能,成品用於滿足國際市場需求,以及升級我軍中尚存的數千輛59式;這款中外聯合研製的坦克就是美洲虎坦克。
美洲虎坦克整體性能確實優於59式,它於1989年宣布研製工作完成,隨後進行測試工作。按照計劃,定型後這種升級59將在我國進行量產,一部分零部件在國際市場購買,利用我國生產成本相對低廉的優勢增加美洲虎坦克的競爭力。
美洲虎坦克的動力系統是改動的重點,59式原本採用的仿製柴油機雖然能滿足坦克的機動性需求,但是考慮到坦克升級將帶來的重量變化,因此完全有必要升級動力組件。美洲虎採用了底特律公司的750馬力8V-92TA型柴油發動機,傳動裝置則是通用汽車公司的XTG-411全自動傳動裝置,它有4個前進檔和2個倒檔,行走裝置則基本不變。
這套新的動力賦予了美洲虎坦克更好的機動性,哪怕坦克重量增加,單位功率也達到了19馬力每噸,越野機動性等均優於59式,最大行駛速度將近60千米,最大行程550千米。
坦克的裝甲通過增加額外的裝甲板,外形呈現西方坦克的楔形,頗有複合裝甲的味道,不過美洲虎坦克的裝甲並沒有達到這一水平,畢竟59式的小身板承載能力有限,增加的每一噸重量都需要經過嚴格計算,根本不可能安裝笨重的複合裝甲,當然也沒地方獲得先進的複合裝甲。
坦克的主炮和火控系統進步很大,主炮採用一門M68式105毫米線膛炮,這是一寬L7系列的仿製產品,曾安裝在M60坦克身上,可以發射西方標準105毫米炮彈;輔助武器為7.62毫米並列機槍,以及炮塔頂部的一挺12.7毫米重機槍。
火炮安裝有電動液壓系統的雙向穩定系統,車長和炮手配置了夜視儀、雷射測距儀和彈道計算機,火炮俯仰角度為-4°~17度。坦克可以攜帶34發主炮彈藥,7.62毫米機槍彈3500發,12.7毫米重機槍彈則有600發。雖然火炮俯仰射角仍然比較狹窄,但是整體作戰靈活性提升不少,已經具有二代坦克的作戰實力。
美洲虎坦克具體配置並不固定,至少生產出的兩輛樣車就有一定程度的差異,而計劃中也可以根據顧客的需求進行不同的安裝。
不過這一切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時,因為一些不可控的關係導致合作破裂,讓即將進入量產階段的美洲虎坦克項目終止。對於此事或許不是壞事,因為它讓我們看清了過度依賴他人的後果,只能被人牽著鼻子走,自身原本的發展計劃都會被打亂,還是要立足於自身的技術自我強大才行,目前我軍工企業在輕、重坦克上均有建樹,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技術體系,完全可以依靠自身技術改裝升級老舊坦克或研製新坦克,各項科研計劃可以自由進行不受技術約束,可見「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道理從來都不會錯。
矮趴趴的芬蘭75K/44反坦克炮,美好的理想與無奈現實的抗爭
三蹦子算什麼,二戰義大利的四蹦子Vespa裝甲車,史上獨一份
二戰美國「庫克攔截者」,8×8的T55/E1輪式坦克殲擊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