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領土的捍衛者丨59式主戰坦克

2021-02-19 3K我的使命

隨著無人技術的普及,無人機、無人坦克紛紛出世;

我國的一款自動化的無人駕駛坦克也曝光在大眾眼中;

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它的原型"59式主戰坦克";


下面就和糖糖一起來看看這捍衛了我國領土幾十年的59式坦克吧!

車體前上裝甲傾斜明顯,有防浪板,炮塔居中,略微凸起的動力艙位於車體後部,車體後部通常裝有自救木和擴大行程的燃料箱。

炮塔呈半球形,裝填手炮塔在右外部裝備一挺12.7毫米高射機槍,標準100毫米火炮的中後部裝有抽氣裝置。有些車型在火炮上方裝有雷射測距儀。

車體兩側各有五個負重輪,誘導輪前置,主動輪後置,無託帶輪。

20世紀50年代早期,前蘇聯向中國提供一批T-54坦克,隨後中國開始在本國生產並命名為59式。

第一批生產的車輛與T-54類似,無夜視設備,火炮也不具備穩定器。後期生產的59式則裝備了抽氣裝置、武器穩定系統和紅外線夜視設備。

之後又在一些車輛的火炮外部裝備了雷射測距儀。布局與前蘇聯T-54基本相同,內部略微不同。

幾十年時間的服役59式一定是在時間的長河中逐步完善迭代的!從最初的59到後來的改造的59-159-259-D1和進化出來的的69式坦克

可以說59式坦克自誕生日起,一直保衛著我國直到現在,幾十年的崢嶸歲月, 59坦克這位不死老兵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坦克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悍的歷程

雖然這麼些年我國更先進的99式主戰坦克誕生之後,這位不死老兵終究要走向退役的那天,但是別忘了前面說的,不死的「5對負重輪」或許將會涅槃重生,走向無人駕駛的新一代魔改59也說不定呢

作為我國主戰坦克的元老,糖糖希望能夠在未來的幾十年還能看到59式以不同的形態在部隊中活躍!

對於「59式主戰坦克」的介紹就到這裡了

大家對於它還有什麼看法?

歡迎在【下方留言】與大家討論哦!

相關焦點

  • 59式坦克,列裝60周年記
    當年年底,這型坦克正式被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59式坦克的問世,終結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當時,西方國家驚嘆:「中國軍隊一夜之間有了戰力與我們比肩的主戰坦克。」大家可能會注意到,即使在上世紀80年代,59式坦克已經停止批量生產,但對它的現代化改進工作仍在繼續。在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依舊能夠看到59式坦克的身影。
  • 59式坦克第一車身世探究
    59式坦克還出口到亞洲、非洲的十多個國家,至今仍是不少國家軍隊的主戰車型。那麼,59式坦克是在什麼樣的戰略需求與技術環境下誕生的呢?它的研製與使用經歷了怎樣不同尋常的歷程呢?這個名門望族的「頭生子」究竟在哪裡?裝甲旅門前的這輛坦克又憑什麼敢自稱「59式坦克第一車」呢?這一連串充滿著歷史積澱的疑問,成為我們盤點中國裝甲家族砥礪滄桑時無法迴避的重要問題。
  • 125毫米口徑59坦克亮相珠海!為何59式被一改再改?|軍情晚報
    59式坦克曾是我國陸軍裝甲兵的標誌性武器,從50年代末服役以來至今已有近60年歷史,到如今已經發展了幾十個改型,即便是今年第12屆珠海航展,依然出現了以59坦克為基礎的改進型武器,不得不讓人讚嘆其生命力。
  • 「十大坦克」排行榜,99A式主戰坦克能排第幾
    20世紀50年代初期,我國開始建立坦克工業,從坦克裝甲車輛的修理和零部件製造入手,逐步發展壯大。在蘇聯提供的技術援助下,開始著手仿製T-54A中型坦克,國營六一七廠於1958年生產出第一批59式坦克。在1959年新中國成立10周年閱兵式上,國產59式坦克首次在天安門廣場公開亮相,成為我國坦克發展的重要裡程碑。
  • 96式主戰坦克,為什麼被稱為「中國T-72」,並非因為價格便宜
    在我國的主戰坦克家族史中,99式主戰坦克被稱為「天之驕子」,59式坦克則是魔改之王,而69式坦克則是外貿第一的主戰坦克,和這些坦克相比,中國96
  • 59式魔改金幣車:曾冒充美坦克殲滅十幾個中國裝甲旅
    圖為中國陸軍的某數位化機步旅,該旅裝備著一種特殊的59式坦克,屬於魔改金幣車,能夠逼真模仿美軍現役最先進的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 ​對面的59下山了:我軍祖師爺級59式坦克部隊殺入朱日和演習
    其最有名,也是最有戰鬥力的部隊,是機步第139旅,裝備99式主戰坦克和04A步兵戰車。其餘部隊的武器裝備一般。只是這個旅的主戰武器,還是五對負重輪的59式坦克,而且是沒經過任何改進的最早期的59式坦克。
  • 59式坦克換裝,新晉「輪式坦克」可堪重任?
    事實上,隨著我國陸軍裝甲突擊部隊編制的不斷優化、主戰裝備的不斷更新,11式105毫米裝甲突擊車(以下簡稱11式突擊車)已經開始擔負起替代59D等老式主戰坦克的重任。而且,我國陸軍裝甲突擊部隊在使用11式突擊車取代老式主戰坦克後,整體作戰能力不僅沒有受損,反而有了提升。     11式105毫米裝甲突擊車。
  • 壯哉我大天朝 那些你沒見過的魔改59式
    你心中可能不禁會泛起一些疑問,為何在中國成為了第二大經濟體的今天,我們還使用著這麼多老舊的坦克?是捨不得花錢?還是發揚艱苦樸素的作風?其實,內中原因有很多,且聽我慢慢道來。59式中型(主戰)坦克,是我國在上世紀50年代模仿蘇聯T-54中型(主戰)坦克而研發的我國第一代主戰坦克。
  • 59式改裝的美洲虎坦克,曾計劃替代我軍數千輛59式
    59式中型坦克作為我國50年代定型的武器
  • 96式坦克沒有99式和15式先進 我軍為何仍大量裝備?
    其實這個答案非常簡單,如果單純的從武器和應用的角度去考慮,96的確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首先我國第一梯隊自然是99系列的主戰坦克,99式主戰坦克目前不清楚他到底是全世界第幾,但是這也不重要,我們只要知道的是他完全可以和豹2系列以及M1系列和英國挑戰者系列同臺競技,而且很多地方都很拔尖,是一款完全不遜於世界頂級主戰坦克的先進坦克,也是我國目前的陸戰之王。
  • 一輛59式坦克「安家」江山!了解一下?
    ✎與你分享江山資訊 | 帶給你一個不一樣的江山我們一路與你同行11月3日筆者在衢州市杜立特國防教育園看到在退役武器裝備展覽區東南角1輛59式坦克靜靜地停靠在那裡吸引了不少遊客駐足觀看59式坦克是中國裝備的國產第一代主戰坦克,於1959年開始列裝中國軍隊,在1980年以前一直是中國裝甲兵的主要裝備。該輛59式坦克由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從中部戰區接回,「安家」到衢州市杜立特國防教育園。
  • 被中國最強59式坦克擊中後,會有多慘?|軍情晚報
    59式坦克發射了一枚穩定尾翼脫殼穿甲彈,成功穿透了10層鋼板。▲59式坦克雖然很老,但殺傷力還是有的59式坦克是我國裝備的第一型主戰坦克,可以說是共和國坦克史上的元老了。不過,59式坦克寶刀未老,在改裝了94式105毫米高壓線膛炮和先進的火控系統之後,即使是像M1A2這樣的第三代坦克,也必須慎重對待。而賦予59式坦克如此強大威懾力的,還是59式坦克的四大法寶。
  • 三菱重工74式主戰坦克,日本特色的國產兵器,外形低矮可以防揍
    74式主戰坦克長約9.4米,寬3.18米,高2.25米,戰鬥小組4人,戰鬥全重約38噸,最大速度約53公裡/小時,最大行程約300公裡。從體型上看,相當於我國陸軍的59式主戰坦克。兩款坦克同樣採用5對負重輪。
  • 「模型說」簡單說說中國69式主戰坦克
    69式坦克是中國於1960年代在59式坦克基礎上改進設計的中型坦克,也是中國第一型自主研製的國產主戰坦克。在研發過程中,69式坦克衍生出眾多特別型號,包括常見的改進型69-II、79式坦克(即69-III)。
  • 老59式坦克改一改竟然能打14公裡?
    2014年12月中央7臺《軍旅人生》欄目中就曾有一期節目報導該旅將配用於「某新型坦克」的間瞄系統轉用於59式坦克,並有效提高這種老式裝備戰鬥力的先進事跡。由於40集團軍已經裝備了我軍新型的光電、紅外、戰場監視雷達三合一觀瞄偵察車,通過這套間瞄系統,就可以迅速方便將目標信息傳輸給坦克旅,並由後者對目標進行打擊,等於給部隊增加了一個炮兵旅的火力。從畫面上,我們可以看到59式坦克內加裝了一個坦克間接瞄準射擊諸元計算器,該計算器具有目標信息儲存、自動解算、信息交換等功能。
  • 59式中型坦克
    本期分享來自@小畫蟲的59坦克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美帝終不還!59式中型坦克(中國研製代號:WZ120,英文:Type 59 Medium Tank ,簡稱:59式坦克),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參考蘇聯T-54A中型坦克仿製並大量裝備的一種中型坦克。該型坦克戰鬥全重36噸 ,乘員4人,最大時速50千米,最大行程560千米。
  • 62式坦克為什麼比59式退役早?這裡告訴你答案
    59式坦克是我國在上世紀50年代仿製的蘇聯T54A中型坦克,其噸位達到36噸。它配備了一把100毫米口徑的坦克炮。它的防護能力和機動性都是同期最好的。62式輕型坦克是59式中型坦克的簡化版。62式輕型坦克的噸位只有21噸。它配備了一把85毫米的坦克炮。防護能力相對較弱,機動性和通過性不如59式中型坦克。
  • 泰國大秀我國外貿版99式坦克 已形成戰鬥力不懼他國先進坦克
    (歡迎朋友圈及微信群轉發本文,無需授權)近期泰國陸軍高調展示了從中國引進的VT-4主戰坦克,嫻熟的駕駛技術,成連建制的坦克突進奔襲,殺氣騰騰,用一場首秀向外界宣布VT-4坦克已經形成可靠的戰鬥力。泰軍目前的VT4坦克連為10輛主戰坦克,其中下轄3個排,每個排3輛主戰坦克,每輛坦克為一個班,濃濃的經典三三制坦克連範。
  • 共和國的動員兵:59-2A主戰坦克背後的故事(下)
    爬上車身,可以看到車長指揮塔前安裝有一座新型的炮長夜視用微光觀瞄鏡,白天炮長仍然可以使用火炮左側橢圓形的59式坦克炮炮長晝間瞄準鏡進行操炮,夜間則使用處於炮塔上方微光瞄準鏡,使患有「夜盲症」的59式坦克擁有了可靠的夜間打擊能力。從打開的艙蓋往裡看,可以看到這個觀瞄鏡下連著一個DCC綜合控制臺,從銘牌來看該控制臺綜合控制了穩定器裝置、電操作裝置和擊發三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