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國的動員兵:59-2A主戰坦克背後的故事(下)

2021-02-07 坦克裝甲車輛雜誌

升級火控  該車配備了雙向穩定自動裝表簡易射控系統,射擊精確度大幅提高,射擊瞄準/預備反應時間大幅縮短。測試結果顯示,此套火控系統能在短暫停車情況下,對運動目標實施準確打擊,對靜止目標的反應時間不大於7秒,對移動目標反應時間不大於10秒,使用脫殼穿甲彈射擊固定目標的有效射程可達2 500米,對移動目標有效射程則為2 400米。爬上車身,可以看到車長指揮塔前安裝有一座新型的炮長夜視用微光觀瞄鏡,白天炮長仍然可以使用火炮左側橢圓形的59式坦克炮炮長晝間瞄準鏡進行操炮,夜間則使用處於炮塔上方微光瞄準鏡,使患有「夜盲症」的59式坦克擁有了可靠的夜間打擊能力。從打開的艙蓋往裡看,可以看到這個觀瞄鏡下連著一個DCC綜合控制臺,從銘牌來看該控制臺綜合控制了穩定器裝置、電操作裝置和擊發三項。

59-2A式坦克還有一個與59-2式坦克差別較大的地方,該車實現了全被動夜視化,包括炮手、車長與駕駛都使用了微光夜視或瞄準儀,不需要安裝會暴露自身位置的紅外線探照燈,夜戰能力大幅提高。而在列裝的59-2式坦克上還保留了駕駛員用紅外夜視儀,所以在左側翼子板上方還有一個獨立的紅外小燈,成為59-2式坦克的識別標誌。


綜合防護  有資料稱59-2A式坦克首次在車首上部掛裝了新型複合裝甲,為了安裝這一裝甲板,車首上的大燈也被移至車體兩側翼子板上方,但保留了防浪板安裝位置。博物館中的這輛樣車正面並未安裝附加的複合裝甲板,在廠區一輛破舊的59式坦克樣車底盤上,確實有用螺栓固定在前裝甲上的整體式附加複合裝甲板,非常厚重,為確保航向機槍射擊正常還在這塊裝甲板上留有射擊用小孔,車體兩側也加裝了側裙板來保護懸掛系統,或許這就是59-2A的初樣車底盤吧。

此外,在多輛樣車上都看到炮塔兩側配備的四聯裝拋射式煙幕彈發射器,這在59式坦克改進工程中算是第一種型號,使用的煙幕彈射程可達100米,能製造出一個寬60米、高8~10米的煙幕屏障,持續時間為2分鐘,可有效降低敵方反坦克武器命中率。比起原本位於車尾的發動機熱煙幕發生器,煙幕彈發射器體積小、反應速度快、煙霧效果更好。

轉到車尾,可以看到炮塔尾部首次在59系列坦克上安裝了屏蔽用隔柵,既可以搭載隨車物品,又能對炮塔後部提供一定的應對RPG破甲彈頭的防護力。此外,該坦克還安裝有自動滅火抑爆系統,在緊急情況下可以通過駕駛員人工開啟滅火抑爆系統,車體後部發動機艙防爆網處也安裝有可以拆卸的防彈蓋板,進一步提升對莫洛託夫雞尾酒瓶等拋擲燃燒物的防護。


工程機械  一拖廠是生產民用工程機械出身,該廠研製的59-2A式坦克也確實很有工程機械的特點。視線往車下看,可以發現車首下部不是傳統的牽引鉤,而是增加了一座機械推土鏟。據介紹,放下這個推土鏟後只需20分鐘就能完成一個坦克掩體,大幅減低坦克部隊人員的工作負荷。此推土鏟也是59-2A式坦克與其他59系列坦克外觀上最大的區別,不過與新型坦克的液壓推土鏟不同,該推土鏟需要人工收放,操作起來略顯麻煩。

一拖廠在59-2A式中型坦克的基礎上,還研製了專用的59-2A式掃雷坦克。而唯一的一輛59-2A式掃雷坦克樣車位於一拖廠內的停車場內,該樣車未安裝炮長微光瞄準鏡,取消了車首下部的推土鏟,安裝了一具J78LZ01型犁刀式掃雷器。這是一種車轍式、液壓升降、電氣控制的犁刀挖掘式掃雷裝置,外形類似於蘇制KMT-5、6、8型車轍式掃雷鏟,後者廣泛裝備在蘇式各型坦克車輛上,主要作用是在中等硬度的較平坦的可耕地和生荒地土壤中實施掃雷作業,為坦克掃出一條可供履帶通過的車轍道路。J78LZ01型犁刀式掃雷器副犁展開時為4.16米,副犁收起時為3.39米,能以車轍式掃雷犁開闢出兩條寬度分別為0.85米的車轍式通路,最大挖掘深度為0.18米,掃雷速度為4~6千米/小時,掃雷率大於90%。


另外,該掃雷坦克還在2個犁刀之間安裝了一對彈性杆,用於掃除埋設在兩個車轍之間的觸發杆式炸底盤地雷。有趣的是為了防止掃雷器收起來後對後方兩側的車大燈的影響,該車又將兩側位置的車大燈移到了首上裝甲的中間位置,這一布局在59系列坦克中也是獨一份的。

綜上所述,59-2A式中型坦克是完全利用我國自己的技術對老裝備改造的成果,它性能穩定,工作可靠性較好,對原59式坦克的工藝繼承性強、成本低、便於組織批量生產,特別是採用的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和良好的維修、使用性能,受到試驗部隊的高度評價。59-2A式中型坦克也是筆者父輩工人們辛勤付出的結果,證明了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洛陽同樣存在一個坦克研發生產試驗一體化基地,隨時準備應付可能突如其來的裝甲洪流。


相關焦點

  • 我國領土的捍衛者丨59式主戰坦克
    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它的原型"59式主戰坦克";下面就和糖糖一起來看看這捍衛了我國領土幾十年的59式坦克吧!從最初的59到後來的改造的59-1、59-2和59-D1和進化出來的的69式坦克。可以說59式坦克自誕生日起,一直保衛著我國直到現在,幾十年的崢嶸歲月, 59坦克這位不死老兵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坦克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悍的歷程。
  • 中美聯合研製美洲虎坦克始末(四):「美洲虎」主戰坦克的誕生
    開始研製「美洲虎」坦克。)正是這個從任何角度來看都是雙贏的計劃,讓七〇四動員生產線和美國卡迪拉克·蓋奇公司都卯足了勁,未來「錢」景一片大好!七〇四動員生產線於1985年4月份向機械工業部提交了與卡迪拉克·蓋奇公司開展合作的報告,這份報告又被上報給了國家計劃委員會,於當年就得到了同意的復函,中美聯合研製主戰坦克的計劃終於走上了快車道。
  • 59式坦克,列裝60周年記
    到了1959年,617廠已經可以完全獨立生產這種中型坦克,同年的國慶閱兵式上,32輛國產坦克駛過天安門廣場。當年年底,這型坦克正式被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59式坦克的問世,終結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當時,西方國家驚嘆:「中國軍隊一夜之間有了戰力與我們比肩的主戰坦克。」
  • 【視頻1045】中國新型坦克亮相,59改居然在飆車?兵兵差點瞎眼
    比如保利家在動態表演區亮相的那個「大寶貝」,小兵兵第一眼還以為保利又出什麼中東土豪外貿限量版坦克了呢……但等這傢伙跑起來.1.2.3.4.5?這傢伙居然又是輛59?哎,我為什麼要說又?小兵兵瞎眼了!各位朋友們要知道,老59坦克是什麼年代的東西啊!這種坦克是蘇聯T54主戰坦克的授權生產型。T54坦克啊朋友們,戰後的第一代主戰坦克!可以說基本上是二戰的巔峰技術。
  • 59式魔改金幣車:曾冒充美坦克殲滅十幾個中國裝甲旅
    ,所以該旅官兵在介紹這種坦克的時候,都說:「大家好,我是59式主戰坦克,5是M1A2的5,9是M1A2的9」。這種魔改金幣車曾經在兩年內通過實兵交戰演習先後「殲滅」了16個前來挑戰的紅軍旅,「摧毀」了上千輛各種型號的主戰坦克。2014年,為了在貼近實戰條件下檢驗陸軍合成旅的作戰能力,中國開始組織「跨越」系列基地化實兵對抗演習。
  • 單位設定——犀牛B主戰坦克
    在得到蘇聯陸軍高層的授意後,裝甲坦克兵總局通知設計鐵錘坦克的下塔吉爾機械製造設計局和設計Объект 166犀牛主戰坦克的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製造設計局開始新的一輪蘇軍下一代主戰坦克設計競賽。下塔吉爾機械製造設計局的天才設計師卡爾採夫在鐵錘的方案基礎上安裝了一門過去犀牛主戰坦克上安裝的2A20 115mm主炮,希望依託已經成熟很久的犀牛坦克和鐵錘生產線量產下一代主戰坦克——卡爾採夫的設計則取消了側置的次武器炮塔方案,讓TS-1榨取光束僅僅充當補充坦克受損裝甲的特殊維修埠;這讓主炮得以中置,使得鐵錘坦克的底盤可以直接安裝更大口徑的主炮而不需要擔心重心和坦克的機動性下降的問題。
  • 30年前,這位上海老人在M1A1坦克邊許下一個心願,如今夢想成真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大慶越來越近,大家熱烈討論屆時閱兵中會出現什麼明星武器,這當中肯定少不了「陸戰之王」——坦克,它既是中國陸軍的「顏值擔當」,也是中國兵工的「實力語言」。從服役一個甲子的59式(軍迷暱稱「五對輪」),到如今躋身前列的99式,中國坦克一飛沖天的背後,是歷代兵工人無悔的奉獻,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先進坦克背後,蘊藏著多少艱辛。
  • ​對面的59下山了:我軍祖師爺級59式坦克部隊殺入朱日和演習
    其最有名,也是最有戰鬥力的部隊,是機步第139旅,裝備99式主戰坦克和04A步兵戰車。其餘部隊的武器裝備一般。只是這個旅的主戰武器,還是五對負重輪的59式坦克,而且是沒經過任何改進的最早期的59式坦克。
  • 被中國最強59式坦克擊中後,會有多慘?|軍情晚報
    59式坦克發射了一枚穩定尾翼脫殼穿甲彈,成功穿透了10層鋼板。▲59式坦克雖然很老,但殺傷力還是有的59式坦克是我國裝備的第一型主戰坦克,可以說是共和國坦克史上的元老了。不過,59式坦克寶刀未老,在改裝了94式105毫米高壓線膛炮和先進的火控系統之後,即使是像M1A2這樣的第三代坦克,也必須慎重對待。而賦予59式坦克如此強大威懾力的,還是59式坦克的四大法寶。
  • 共和國的當家炮--59式130加農炮(下)
    1964年,中國向越南提供武器裝備來抵抗美軍的侵略,其中就包括了59式火炮。59式火炮性能出色,而且具有蘇/中式武器的一貫特色--結實耐用。起初很多人擔心火炮在雨林環境下會出現大量故障,事實證明這是多慮的。59火炮強大的環境適應性讓其即便是在大雨中射擊,也不會出現故障,良好的可靠性成為了在越南軍隊中地位僅次於AK47的武器。
  • 【建軍90周年特輯】中國59坦克為何長盛不衰?答案曝光果然是這樣的
    59式中型坦克,顧名思義就是1959年定型裝備部隊,在80年代以前都是解放軍裝甲兵的主戰裝備。到如今服役已經將近六十年,卻依然還寶刀不老在解放軍中服役,而且數量還有2500輛之多,實在令人有些難以相信。一款中型坦克竟然能在軍事裝備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服役時間如此之長,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 不死老兵—中國59式坦克傳奇
    1955年11月,中國從毛熊手中獲得了T-54及其改進型T-54A中型坦克的樣車,並決定選擇T-54A進行仿製並在其後的1956年4月,在蘇聯工程師的幫助下動工建設中國國內第一家坦克製造廠——617廠。
  • 最新型俄羅斯T-90M3 主戰坦克與我國99A2坦克相比,優缺點在哪裡
    今年,俄軍將入役第一批最新型T-90M3 「proryv-3」主戰坦克。首批T-90M3坦克將於2019年中旬交給俄軍,2020年將具有戰鬥力。T-90M3坦克除了更換更大的炮塔外,還將安裝T-14坦克的2A82-1M型主炮和新型火控系統。最新型俄羅斯T-90M3 主戰坦克與我國99A2坦克相比,優缺點在哪裡。
  • 美德聯合研製最先進的MBT70主戰坦克,居然能把我們59改帶歪
    本文為8090軍事獨家縱覽公眾號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如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公眾號8090軍事獨家縱覽及作者信息,並且在公眾號留言轉載,獲得授權,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最近很多軍迷留言,點名要談談美國德國(西德)聯合研製的MBT-70主戰坦克
  • 59坦克有多好,讓人愛不釋手,99坦克至今難以撼動其地位
    99A作為中國的主戰坦克,已經出現在公眾視野內20年了,很多人也認為99A坦克已經全面服役於解放軍部隊,其實不然,目前陸軍在役坦克數量依舊被59佔有大量份額,並且59坦克從未停止過系統性的升級。長期服役也使得人們能在多年後的今天再度領略到它的強悍,「五對負重輪」傳奇家族的中後期的持續改造,使它能夠延續當年的風採,陸軍主戰裝備家族的「扛把子」為何到現在都沒有退役?
  • 鋼鐵雄心《行星邊際2》主戰坦克戰略淺析
    而三陣營的主戰坦克更是奧拉西斯大陸上絕對的「陸戰之王」。根據三陣營不同的武器設計理念,各陣營陸軍主戰坦克擁有著截然不同的火力和防禦以及機動性能。新聯邦主戰坦克——「先驅者」「先驅者」是三陣營中最為接近現代主戰坦克的載具,擁有強大的正面裝甲和遊戲中除轟炸機外最強大的單發輸出火力。
  • 駕駛國內最先進的主戰坦克,有一個要求你可能想不到
    那天,習近平饒有興致地登上被譽為「陸戰之王」的99A坦克,這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主戰坦克,在99A坦克裡面,坦克手丁輝親歷了整個開訓動員的過程。丁輝,陸軍某師二級軍士長,他曾經4次參加閱兵儀式,3次駕駛地面方隊「第一車」。1999年國慶50周年,24歲的丁輝駕駛86式步戰車,第一次參加閱兵式,他是基準車的駕駛員。
  • 125毫米口徑59坦克亮相珠海!為何59式被一改再改?|軍情晚報
    ▲向左滑動,查看59G-125坦克59G-125作為外貿坦克,最大的亮點是安裝了125毫米坦克炮及穩像式火控系統,火火炮威力不遜於目前的第三代主戰坦克。▲保利集團展出的59魔改三雄59式坦克是我國在50年代中期引進的蘇制T-54A中型坦克的仿製型號,早期的仿製工作是在蘇聯全力支援下進行的,中蘇關係惡化後,59式坦克的生產和改進都遇到了一定困難
  • 美國第四代主戰坦克呼之欲出
    方案2:走大重量+三人車組路線相比之下,代號為「變體」2的項目方案戰鬥全重達到到59.9噸,與美軍自己裝備的M1A1系列主戰坦克後期型的戰鬥全重相差不大,因為重量上去了,所以其車體和炮塔尺寸要明顯比「變體」1項目大一圈。炮塔沒有採用「變體1」主戰坦克那樣的形狀,而是壓縮了炮塔的厚度,大約只有現役M1A2系列的一半,所以正面投影面積也很小,被火力擊中的概率大幅度下降。
  • 59式坦克第一車身世探究
    59式坦克還出口到亞洲、非洲的十多個國家,至今仍是不少國家軍隊的主戰車型。那麼,59式坦克是在什麼樣的戰略需求與技術環境下誕生的呢?它的研製與使用經歷了怎樣不同尋常的歷程呢?這個名門望族的「頭生子」究竟在哪裡?裝甲旅門前的這輛坦克又憑什麼敢自稱「59式坦克第一車」呢?這一連串充滿著歷史積澱的疑問,成為我們盤點中國裝甲家族砥礪滄桑時無法迴避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