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赤劍天涯
本文為8090軍事獨家縱覽公眾號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如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公眾號8090軍事獨家縱覽及作者信息,並且在公眾號留言轉載,獲得授權,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最近很多軍迷留言,點名要談談美國德國(西德)聯合研製的MBT-70主戰坦克,畢竟它是戰後美國M1系列,德國豹二系列的母版嘛,很多軍迷感興趣,小編特地開文一談。
首先很多軍迷都知道,從M60到M1系列技術跨度很大,幾乎沒有中俄(蘇聯)英等國的技術沿革性。比如中國59,69,79,80式坦克,蘇聯的T64,T72,T80等等,(起碼一眼能明了繼承性)
其實很簡單,美國從M60到M1系列中間下馬了不少坦克設計(都是技術跨度大,扯到蛋,不成熟的概念坦克)其中美德聯合研製的MBT-70最有代表性。
當時採用各種新技術(比如炮射飛彈,液力傳動,液氣懸掛,複合裝甲,風壓發動機等等),號稱世界最先進的MBT-70坦克,攻敗垂成,讓人惋惜不已。
很多人說MBT-70是美國坑德國,最後導致分道揚鏢,其實說對了一半,美國當年的確是如同毛子坑印度一樣,純粹拉人頭平攤研製費用的。但是德國在二戰本來坦克研製就強,還有豹1坦克的經驗,所以在MBT-70失敗以後,整起了世界大火的豹二主戰坦克。
但是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MBT-70太冒進了,技術步子扯得太大,系統穩定性極差,導致流產。比如動不動就趴窩,漏液的液氣系統,要知道那可是上世紀70年代呀,東亞月事國的90式及10式坦克現在同樣的毛病都沒整利索。
還有跨度到現在都極其大的152毫米炮,當時為了裝炮射飛彈,弄出的奇葩口徑(飛彈致勝論的坦克版,但是把交戰距離從2公裡不到提升到4公裡開外的思路還是不錯的)據說蘇聯T62/64已經成熟了,必須跟進腳步趕超。
要知道蘇聯也是80,90年代才在125MM口徑坦克炮成熟的,而且152MM那麼大的口徑步子到現在都是很大的,我們的99式及豹二換裝下代坦克炮也只是從125/120口徑提升到140MM口徑。(上世紀70年代就152MM口徑坦克炮,肯定是用了明天明天的技術)
各國熱火朝天的在坦克上裝飛彈的事,當然也影響了我們的坦克設計思路,我們在當時最先進的WZ-122坦克上,也整起了飛彈,注意看炮塔兩側直立的飛彈筒及技術跨度同樣很大的多管高射機槍。
被空中打擊壓制的恐懼,同樣影響到了後來的99式坦克早期型號,看到炮塔後面2枚可攜式防空飛彈了麼,我們一直被帶歪了30年。
術業有專攻,坦克還是幹突擊及反坦克的事情,比較好,在技術不成熟,胡亂上馬高科技,新概念,只有悲劇,參考典型,步戰車裝100/73毫米滑膛炮,反坦克嘛,威力又不夠,還引起坦克集群的敵視,優先打你這個脆皮,本來反坦克就不是步戰車的本職工作。
先進的但是又不可靠的新概念武器,就是個炸彈,還不如成熟的,適合戰場環境的武器好使,在經歷過MBT-70的失敗以後,各國坦克發展到了更成熟更冷靜穩健的路上來,我想這也是MBT-70留給各國軍工最寶貴的財富吧。(本文完)
近期兵器類好文推薦
這才是中國的火箭炮真實水平?所以我們沒裝備大量400公裡的火箭炮
中東土豪裝備的三款國產彈道飛彈——除了東風-3還有什麼?
還在傻傻分不清殲11的ABCD,讀完全文,還分不清楚可以打我
獨家爆料!殲-20戰場對決F22,F35等隱身戰機的戰術戰法
獨家解密!從FC-31看中俄兩國隱身戰機不同的發展歷程
另類視野解讀!我們的99式主戰坦克性能到底怎麼樣?
猛文!解密我們引進SU-35的那些事。為什麼沒看上SU-37,最後選擇了SU-35
新冷戰|百架五代機圍城我們如何破局?除了米波雷達,其實我們還有其他手段
近期點評類好文推薦
一文看懂中美俄三國關係。醒世良文。(上)
一文看懂中美俄三國關係,醒世良文(下)
關於臺海問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另一番視野看臺海(上)
串評,中國飛彈核潛艇日本海上浮及中國現役軍人赴日防衛機構學習
從幾個神奇的戰例看點評俄羅斯武器最近在敘利亞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