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聯合研製最先進的MBT70主戰坦克,居然能把我們59改帶歪

2021-02-21 赤劍天涯講堂

作者:赤劍天涯

本文為8090軍事獨家縱覽公眾號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如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公眾號8090軍事獨家縱覽及作者信息,並且在公眾號留言轉載,獲得授權,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最近很多軍迷留言,點名要談談美國德國(西德)聯合研製的MBT-70主戰坦克,畢竟它是戰後美國M1系列,德國豹二系列的母版嘛,很多軍迷感興趣,小編特地開文一談。

首先很多軍迷都知道,從M60到M1系列技術跨度很大,幾乎沒有中俄(蘇聯)英等國的技術沿革性。比如中國59,69,79,80式坦克,蘇聯的T64,T72,T80等等,(起碼一眼能明了繼承性)

其實很簡單,美國從M60到M1系列中間下馬了不少坦克設計(都是技術跨度大,扯到蛋,不成熟的概念坦克)其中美德聯合研製的MBT-70最有代表性。

當時採用各種新技術(比如炮射飛彈,液力傳動,液氣懸掛,複合裝甲,風壓發動機等等),號稱世界最先進的MBT-70坦克,攻敗垂成,讓人惋惜不已。

很多人說MBT-70是美國坑德國,最後導致分道揚鏢,其實說對了一半,美國當年的確是如同毛子坑印度一樣,純粹拉人頭平攤研製費用的。但是德國在二戰本來坦克研製就強,還有豹1坦克的經驗,所以在MBT-70失敗以後,整起了世界大火的豹二主戰坦克。

但是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MBT-70太冒進了,技術步子扯得太大,系統穩定性極差,導致流產。比如動不動就趴窩,漏液的液氣系統,要知道那可是上世紀70年代呀,東亞月事國的90式及10式坦克現在同樣的毛病都沒整利索。

還有跨度到現在都極其大的152毫米炮,當時為了裝炮射飛彈,弄出的奇葩口徑(飛彈致勝論的坦克版,但是把交戰距離從2公裡不到提升到4公裡開外的思路還是不錯的)據說蘇聯T62/64已經成熟了,必須跟進腳步趕超。

要知道蘇聯也是80,90年代才在125MM口徑坦克炮成熟的,而且152MM那麼大的口徑步子到現在都是很大的,我們的99式及豹二換裝下代坦克炮也只是從125/120口徑提升到140MM口徑。(上世紀70年代就152MM口徑坦克炮,肯定是用了明天明天的技術)

各國熱火朝天的在坦克上裝飛彈的事,當然也影響了我們的坦克設計思路,我們在當時最先進的WZ-122坦克上,也整起了飛彈,注意看炮塔兩側直立的飛彈筒及技術跨度同樣很大的多管高射機槍。

被空中打擊壓制的恐懼,同樣影響到了後來的99式坦克早期型號,看到炮塔後面2枚可攜式防空飛彈了麼,我們一直被帶歪了30年。

術業有專攻,坦克還是幹突擊及反坦克的事情,比較好,在技術不成熟,胡亂上馬高科技,新概念,只有悲劇,參考典型,步戰車裝100/73毫米滑膛炮,反坦克嘛,威力又不夠,還引起坦克集群的敵視,優先打你這個脆皮,本來反坦克就不是步戰車的本職工作。

先進的但是又不可靠的新概念武器,就是個炸彈,還不如成熟的,適合戰場環境的武器好使,在經歷過MBT-70的失敗以後,各國坦克發展到了更成熟更冷靜穩健的路上來,我想這也是MBT-70留給各國軍工最寶貴的財富吧。(本文完)


近期兵器類好文推薦

這才是中國的火箭炮真實水平?所以我們沒裝備大量400公裡的火箭炮

中東土豪裝備的三款國產彈道飛彈——除了東風-3還有什麼?

還在傻傻分不清殲11的ABCD,讀完全文,還分不清楚可以打我

獨家爆料!殲-20戰場對決F22,F35等隱身戰機的戰術戰法

獨家解密!從FC-31看中俄兩國隱身戰機不同的發展歷程

另類視野解讀!我們的99式主戰坦克性能到底怎麼樣?

猛文!解密我們引進SU-35的那些事。為什麼沒看上SU-37,最後選擇了SU-35

新冷戰|百架五代機圍城我們如何破局?除了米波雷達,其實我們還有其他手段

近期點評類好文推薦

一文看懂中美俄三國關係。醒世良文。(上)

一文看懂中美俄三國關係,醒世良文(下)

關於臺海問題,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另一番視野看臺海(上)

串評,中國飛彈核潛艇日本海上浮及中國現役軍人赴日防衛機構學習

從幾個神奇的戰例看點評俄羅斯武器最近在敘利亞的表現

相關焦點

  • 中美聯合研製美洲虎坦克始末(四):「美洲虎」主戰坦克的誕生
    (二):找上門的卡迪拉克·蓋奇公司中美聯合研製美洲虎坦克始末(三):為何選擇和美國合作?七〇四動員生產線於1985年4月份向機械工業部提交了與卡迪拉克·蓋奇公司開展合作的報告,這份報告又被上報給了國家計劃委員會,於當年就得到了同意的復函,中美聯合研製主戰坦克的計劃終於走上了快車道。1、美國卡迪拉克·蓋奇公司「魟」式輕型坦克的宣傳頁。T-59是西方國家給我們59式坦克的代號,而M代表的是改進型。
  • 美德失敗的合作!MBT70坦克
    而我國的坦克是由59到69、79再到80式,再到88式96式99式,也有很明顯的進化路線。而美國的M46M47特別像二戰期間的中型坦克,到了M60也沒有多大的改變,只是身材異常高大威猛,和世界先進坦克的發展方向有些偏差。
  • 【視頻1045】中國新型坦克亮相,59改居然在飆車?兵兵差點瞎眼
    恩,保利家亮相的「大寶貝」,看上去像是中東土豪外貿的限量版坦克……結果跑起來才發現,居然是輛59?各種動態表演還玩得賊溜?那麼,為什麼辣麼難開的老59,卻在老司機的手底下飈起了車?在稍後的動態表演中,這輛59改更是場地中最亮的崽,一會秀S型前進,一會秀緊急轉彎,最後更是在場地正中央玩起了原地旋轉!
  • 125毫米口徑59坦克亮相珠海!為何59式被一改再改?|軍情晚報
    59式坦克曾是我國陸軍裝甲兵的標誌性武器,從50年代末服役以來至今已有近60年歷史,到如今已經發展了幾十個改型,即便是今年第12屆珠海航展,依然出現了以59坦克為基礎的改進型武器,不得不讓人讚嘆其生命力。
  • 老59式坦克改一改竟然能打14公裡?
    命中目標,首次效力射就達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說明間瞄射擊系統效果不俗據報導,40軍某坦克旅2009年開始自行研製了59式坦克間瞄射擊系統,並在去年的朱日和演習中可能進行過運用2014年12月中央7臺《軍旅人生》欄目中就曾有一期節目報導該旅將配用於「某新型坦克」的間瞄系統轉用於59式坦克,並有效提高這種老式裝備戰鬥力的先進事跡。
  • 我國領土的捍衛者丨59式主戰坦克
    今天故事的主角就是它的原型"59式主戰坦克";下面就和糖糖一起來看看這捍衛了我國領土幾十年的59式坦克吧!車體兩側各有五個負重輪,誘導輪前置,主動輪後置,無託帶輪。可以說59式坦克自誕生日起,一直保衛著我國直到現在,幾十年的崢嶸歲月, 59坦克這位不死老兵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坦克工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悍的歷程。
  • 主戰坦克中的黑鷹:俄羅斯T-80UM2型坦克
    「黑鷹」坦克主要性能數據:車長6.86米、車寬3.59米、車高1.82米、戰鬥全重48噸、乘員3人、公路最大速度70千米/小時、越野速度40-45千米/小時。研製內幕80年代中期,西方全力對剛服役的第三代主戰坦克進行改進,力圖讓自己的裝甲部隊在質量上對蘇聯保持優勢。
  • 59式魔改金幣車:曾冒充美坦克殲滅十幾個中國裝甲旅
    圖為中國陸軍的某數位化機步旅,該旅裝備著一種特殊的59式坦克,屬於魔改金幣車,能夠逼真模仿美軍現役最先進的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 吹牛天下第一的彎彎坦克部隊真能達到吊打先進坦克的實力麼?
    注意看我們魔改的大59式坦克,其實技術水平和美國加以色列改的M60-120水平差不多。都是換裝了120炮,增強了裝甲及動力。(M60和59的確處於同一水平,不管是原型還是後期的魔改版)裝備105毫米坦克炮,主戰坦克裝備105MM坦克炮,是上世紀60-70年代流行的事,可以看出彎彎最先進的主戰坦克啥水平了。(現在世界輕坦都普遍換105/120火炮了,畢竟未來各強國坦克防禦肯定會有提升)
  • 駕駛國內最先進的主戰坦克,有一個要求你可能想不到
    那天,習近平饒有興致地登上被譽為「陸戰之王」的99A坦克,這是我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主戰坦克,在99A坦克裡面,坦克手丁輝親歷了整個開訓動員的過程。丁輝,陸軍某師二級軍士長,他曾經4次參加閱兵儀式,3次駕駛地面方隊「第一車」。1999年國慶50周年,24歲的丁輝駕駛86式步戰車,第一次參加閱兵式,他是基準車的駕駛員。
  • 96式坦克沒有99式和15式先進 我軍為何仍大量裝備?
    其實這個答案非常簡單,如果單純的從武器和應用的角度去考慮,96的確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首先我國第一梯隊自然是99系列的主戰坦克,99式主戰坦克目前不清楚他到底是全世界第幾,但是這也不重要,我們只要知道的是他完全可以和豹2系列以及M1系列和英國挑戰者系列同臺競技,而且很多地方都很拔尖,是一款完全不遜於世界頂級主戰坦克的先進坦克,也是我國目前的陸戰之王。
  • 「十大坦克」排行榜,99A式主戰坦克能排第幾
    法國陸軍少校戴高樂(二戰後擔任總統)1934年發表論著《建立職業軍》,提出了建立結合機動能力和毀滅性火力、既能主動出擊又能出奇制勝的裝甲師的理論。這本售價15法郎的小冊子提出的新式建軍思想並未引起法軍高層重視,卻被德國人全文收入《論機械化戰爭》。
  • 59式坦克,列裝60周年記
    厚實的履帶式底盤,前伸的坦克炮身管,上揚的高射機槍槍口,一身綠色塗裝,加上館內特有的氛圍,一下子把人帶回到過去那段崢嶸歲月,讓人不由得聯想到它和它的駕馭者們用鋼鐵與鮮血、硝煙與汗水熔鑄成的無限榮光。從一定意義上講,是一場戰爭幫助我國下定了研製國產坦克的決心。
  • 國產96式主戰坦克火炮所用穿甲彈的兩次火力提升 兵工科技 兵工科技 2018-02-27
    這種穿甲彈可以在2000米的距離上擊穿大約垂直厚度在450毫米左右的均制鋼裝甲,同時代這樣的穿甲彈水平基本可以擊穿當時蘇/俄制現役大部分不帶附加反應裝甲的T-72系列主戰坦克和早期T-64系列主戰坦克。
  • 世界上最昂貴的五款主戰坦克
    K2主戰坦克又名「黑豹」,由韓國國防科學研究所和現代汽車屬下單位「Rotem」以及韓國其它的國防工業公司合作研製。負責開發「黑豹」的韓國國 防科學研究所(ADD)形容它是「全世界技術水平最高的」一種主力戰地坦克。K2的坦克額定乘員為三人,戰鬥重量為55噸,發動機功率千五馬力,最高時速一小時70公裡,越野速度每小時超過50公裡。 韓國計劃裝備680輛K2坦克。
  • 外貿型號比自用版還先進!大部分中國坦克為何出生即落後?
    直到「珍寶島事件」後,中國意識到自己的坦克正在迅速落伍,因此我們急需研製更加先進的新式坦克。▲國慶35周年閱兵打頭的依然是59坦克而當時的科研人員也許沒想到的是:從59跨越二代坦克的過程,前前後後居然花費了近30年春秋。在之前的文中,筆者為大家介紹了以122系列樣車為開端的前二代坦克研製歷程,本期咱們順著之前的內容,繼續聊之後的故事。
  • 不死老兵—中國59式坦克傳奇
    然而由於今天的中國依然堅持著軍隊建設讓位經濟建設的原則,且海空軍二炮的投入目前來說佔據著中國軍費的半壁江山,故陸軍傳統武器的投入必然無法太多,所以99、96系列先進主戰坦克的數量始終保持著一個較低的水平。
  • 59坦克改重步戰只是個過渡,不用想太多!
    隨著我軍的軍改和裝甲換裝進程的加快,目前處於頂裝狀態仍然重裝部隊服役中的各種59系列坦克將在幾年內全部退出現役,取而代之的將是99A型主戰坦克和15式輕型坦克。目前我軍是還有些部隊在用59坦克和63裝甲車頂裝,但是很快這些部隊就會用全新的坦克來代替59坦克。真的是有錢買好幾千萬的新坦克,沒錢換不到一千萬的新步兵戰車?第二,從部隊使用的角度來講,新時期我軍的部隊是要面向全疆域作戰的。用59改重步兵戰車來替換那些63裝甲車和86步兵戰車什麼的,真的好嗎?日常訓練中,用12缸發動機的59改要用掉別人兩到三倍的油料。
  • 59式坦克第一車身世探究
    自上個世紀50年代末研製成功裝備部隊之後,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59式坦克還出口到亞洲、非洲的十多個國家,至今仍是不少國家軍隊的主戰車型。那麼,59式坦克是在什麼樣的戰略需求與技術環境下誕生的呢?它的研製與使用經歷了怎樣不同尋常的歷程呢?這個名門望族的「頭生子」究竟在哪裡?裝甲旅門前的這輛坦克又憑什麼敢自稱「59式坦克第一車」呢?
  • 當年隔壁家的阿瓊坦克,居然是令中國羨慕的?
    —— 莎士比亞近日據英國《簡式防務周刊》報導印度陸軍已正式提出未來主戰坦克項目,代號FRCV,並向全球主要坦克生產商廣發英雄貼,希望他們參與印度新坦克研製計劃。此舉一出意味著印度歷時43年國產坦克阿瓊徹底歇菜,作為印度國產武器的代表,阿瓊可謂是操碎了印度人的心,到如今終於下馬,而不為人知的是阿瓊當年居然是令中國羨慕的先進坦克,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