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式魔改金幣車:曾冒充美坦克殲滅十幾個中國裝甲旅

2021-02-19 講武堂

圖為中國陸軍的某數位化機步旅,該旅裝備著一種特殊的59式坦克,屬於魔改金幣車,能夠逼真模仿美軍現役最先進的M1A2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所以該旅官兵在介紹這種坦克的時候,都說:「大家好,我是59式主戰坦克,5是M1A2的5,9是M1A2的9」。這種魔改金幣車曾經在兩年內通過實兵交戰演習先後「殲滅」了16個前來挑戰的紅軍旅,「摧毀」了上千輛各種型號的主戰坦克。

2014年,為了在貼近實戰條件下檢驗陸軍合成旅的作戰能力,中國開始組織「跨越」系列基地化實兵對抗演習。在2014年的「跨越」系列演習中,六個大軍區派遣了七個機械化合成旅前往朱日和訓練場,作為紅軍在接近實戰環境的條件下與專職藍軍部隊進行不設預案的對抗演習,結果是六負一勝,只有第16集團軍某旅取得慘勝,大多數參演紅軍旅被實質上殲滅。2015年的「跨越」系列演習的紅軍部隊增加到10個旅,這10場對抗也是藍軍全勝,紅軍慘敗。

按照「跨越」系列演習的設定,就是要將「紅軍」逼到絕境,因此「藍軍」部隊演習設定實力異常強大,完全模擬美軍的空地一體作戰和數位化裝甲旅級戰鬥隊,紅軍在這種條件下要想取勝是非常困難的。在美國歐文堡國家訓練中心舉行的類似演習中,美軍部隊輪番被第11裝甲騎兵團扮演的「紅軍」擊敗,第16集團軍某旅能夠在這種條件下取得一次勝利,這堪稱「奇蹟」。

創造如此懸殊戰績的奧秘是朱日和藍軍旅的特殊武器——各種魔改的坦克裝甲車,其中魔改59式坦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藍軍旅裝備的這種老式的59式坦克,通過加裝信息化作戰系統,改裝電視自動裝表火控系統和雷射交戰模擬系統,可以在戰場上完美的模擬美國M1A2主戰坦克,無情碾壓參演的各個紅軍旅,就像是坦克遊戲裡的金幣車。

那麼,中國軍隊是如何做到讓老式59式坦克冒充美國M1A2坦克呢。

作為朱日和基地藍軍旅的第65集團軍某機步旅,前身是我軍著名的裝甲第一師,這個師曾經是中國陸軍數位化信息化建設的先鋒,早在1998年就開始主戰武器的信息化改裝,到2003年組建了全軍第一個數位化合成營,而這一年美軍組建了第一個數位化重型旅。到2008年,裝甲第一師全面完成了數位化改造,這說明中國陸軍的現代化信息化建設步伐並不比美軍晚多少。

2012年裝甲1師被拆分為一個機步旅和一個裝甲旅。其中某機步旅入駐朱日和基地,成為專職藍軍旅。該旅的主戰武器為59-2型主戰坦克,這是一種非常老舊的坦克,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研製的一種改進型59式坦克,安裝一門105毫米坦克炮,火控為擾動式簡易火控。到九十年代末已經嚴重落後。

火炮防盾上方的光學窗口,就是電視自動裝表火控

從1998年開始,針對59-2坦克的弱點,進行了適度改進。把原來全手工觀瞄、裝訂和操炮的老坦克,花小錢辦大事,改進為電視觀瞄、自動裝表的先進火控系統。電視自動裝表火控實際上還是一種簡易擾動式火控,在炮長瞄準鏡旁邊安裝了一臺大屏幕液晶顯示器,炮長瞄準目標時,無需通過光學瞄準鏡,而是在液晶顯示器中瞄準目標,然後實施雷射測距,經過火控系統自動計算諸元,新的瞄準分劃直接出現在顯示器中,同時炮控系統自動將火炮精確調整到位,然後開炮。

這種創新型火控系統保留了原來擾動式火控的自動裝表功能,主要優點是比較巧妙和充分地利用了成熟的計算機技術、圖像分析處理技術和固體環境傳感器技術等,取代了一般火控系統中的陀螺穩定器、角速度傳感器、光學觀瞄鏡和普通環境傳感器。由於有了液晶顯示器,還可以利用信息化作戰系統、夜視儀、熱像儀等設備埠,直接投射圖像到電視顯示屏,實現"看著液晶屏測速瞄準,歪看歪打正著"。

這很像是目前流行的各種打坦克電腦遊戲。既縮短了射擊反應時間,又提高了命中概率,還改善了人機環境,最後還省下來一大筆錢。

但僅有電視自動裝表火控,也不能完美模擬美制M1A2坦克。我們知道第三代主戰坦克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安裝有穩像式火控系統,能夠在行進間打擊運動目標,也就是俗稱的「動對動」能力,而改裝了電視裝表火控的老式59-2坦克仍不具備動對動射擊能力。

要想模擬美國坦克,還需要結合雷射交戰系統。朱日和基地裝備了我國第三代雷射模擬交戰系統,所有參演部隊的武器都可以使用雷射對抗設備來模擬直射武器的射擊,坦克對抗中,只發射空包彈,並不射出真炮彈,而是向目標發射一束雷射,交戰雙方的武器上面安裝有雷射接收機,當收到雷射照射,即由模擬系統自動判斷中彈,計算毀傷效果,如判斷為摧毀,則自動封閉武器發射機構,判罰該武器裝備停止作戰。

電視自動裝表火控只是一種簡易火控,不是穩像火控,只能短停射擊,不能夠行進間打擊敵方目標。如果有了雷射模擬交戰系統,就可以使火控系統脫開炮控系統,單獨運行,炮手直接通過火控窗口發射雷射束模擬發射炮彈,實現「虛假」的穩像射擊。這樣一來,老式的59-2坦克就能夠在顯示屏上模擬運動中「打擊」活動目標,實現完美的模擬美制坦克的先進火控。

網遊玩家們在打坦克的時候常說「對面的59下山了」,這一次,對面的59真的下山了。


歡迎搜索ID:qqmiljwt
或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騰訊軍事講武堂

相關焦點

  • 這是96式坦克?你認錯了,這是解放軍的魔改金幣車
    一提起陸軍裝甲部隊,人們馬上就會想起高大威猛的99A主戰坦克和04A步兵戰車,這對黃金裝甲組合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裝甲武器。但軍費總是有限的,解放軍陸軍仍然保有大量的59式坦克,就像每個家庭都有很多舊家用電器,儘管性能不是最新最好的,但我們還是要物盡其用,發揮更多的功效。
  • 59式坦克第一車身世探究
    自上個世紀50年代末研製成功裝備部隊之後,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59式坦克還出口到亞洲、非洲的十多個國家,至今仍是不少國家軍隊的主戰車型。那麼,59式坦克是在什麼樣的戰略需求與技術環境下誕生的呢?它的研製與使用經歷了怎樣不同尋常的歷程呢?這個名門望族的「頭生子」究竟在哪裡?裝甲旅門前的這輛坦克又憑什麼敢自稱「59式坦克第一車」呢?
  • ​對面的59下山了:我軍祖師爺級59式坦克部隊殺入朱日和演習
    第47集團軍是一個全旅化的集團軍,下轄6個旅,包括1個機械化步兵旅,2個摩步旅,1個裝甲旅,1個炮兵旅和高炮旅,以及數個直屬團。其最有名,也是最有戰鬥力的部隊,是機步第139旅,裝備99式主戰坦克和04A步兵戰車。其餘部隊的武器裝備一般。
  • 59式改裝的美洲虎坦克,曾計劃替代我軍數千輛59式
    ,它在誕生之初雖然不是世界最先進型號,但整體水平並不弱,在一些實戰行動中表現還不錯;但隨著時間的流逝,59式已經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越來越大,我國也曾利用新技術對它進行改裝升級,只是受制於技術水平的限制,性能也沒有達到讓人非常滿意的程度。
  • 59式坦克,列裝60周年記
    很多人說,看到59式坦克,有一種「鄰家大哥」的感覺,樸實、厚重、熟悉而又不乏威嚴。在很多地方的軍博園裡,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可是,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見到59式坦克,卻是另一種感覺。到了1959年,617廠已經可以完全獨立生產這種中型坦克,同年的國慶閱兵式上,32輛國產坦克駛過天安門廣場。當年年底,這型坦克正式被命名為「1959年式中型坦克」,簡稱59式坦克。59式坦克的問世,終結了中國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當時,西方國家驚嘆:「中國軍隊一夜之間有了戰力與我們比肩的主戰坦克。」
  • 不死老兵—中國59式坦克傳奇
    時至今日,雖然中國地面裝甲突擊的主力已然換成了99、96系列,但59式坦克依然是中國保有量最大坦克,今天,就讓我們來一探這位老兵的前世今生。59式坦克的原型是前蘇聯的T54A坦克,它是毛熊在二戰結束後生產的T54坦克的改進型。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政府為了迅速建立強大的國防工業用以保衛這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就與當年的蘇聯老大哥籤署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 59魔改,「長雙翼,具天眼」! | 這40年
    (來源:維基共享)該坦克是我國第一代主戰坦克,是以蘇聯的T-54坦克為基礎仿製生產的。1959年底,這款坦克被正式命名為1959式中型坦克,即59式坦克。中國正式告別不能生產坦克的歷史,開始走上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之路。從開始到停產,我國生產了一萬輛以上的59式坦克,它是我國七八十年代的守護者,它的身影一直到現在還能輕易找到。當然最出名還是「59改」,在對越自衛反擊戰後,我國對其暴露的缺點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改進。
  • 59魔改火力支援車現身:五對輪火力兇猛猶如鐵掃帚,專打城市戰
    今年正好是59式坦克服役59周年之際,在即將舉行的珠海航展上,我們將看到一輛外形奇葩的59魔改火力支援車。
  • 老59式坦克改一改竟然能打14公裡?
    40軍這個裝甲旅是全軍首個自行研發裝備59式坦克間瞄系統的部隊,此次演練的就是利用這套系統的新戰法。坦克營級齊射新聞畫面中提到,這是一次第40集團軍某裝甲旅組織的戰法創新訓練,隨著指揮員的一聲令下,數十輛坦克向射擊陣地發起衝擊。坦克集群採取超視距、超飽和的火力打擊新戰法,迅速對14公裡外的裝甲目標進行火力覆蓋,成功將敵裝甲集群摧毀。關於40集團軍某裝甲旅改造59式坦克使之具備間瞄射擊能力一事,其實此前就有報導。
  • 壯哉我大天朝 那些你沒見過的魔改59式
    因為繼承了蘇聯簡單粗暴,併兼顧火力、裝甲、機動性的設計原則,59式成為了我國早期非常成功的一輛坦克,也為新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然而,在過了大半個世紀之後,坦克技術已經經歷了幾輪更新換代,可在中國軍隊裡,仍然能看到數以萬計的59式。這讓人不僅疑惑,中國明明已經研發出了性能優越的99式,可為什麼還要大量裝備老舊的59式呢?是中國不捨得花錢麼?
  • 43軍坦克11師(54集團軍裝甲旅)
    ● 1985年11月1日,以步兵第59師炮兵團為基礎,並接收坦克第11師部分坦克分隊,在河南商丘組建重建坦克44團。  ● 1986年4月,坦克44團移防河南省桐柏縣毛集鎮。 ● 1995年5月,坦克11師由河南確山移防河南信陽。 ● 1998年7月,坦克11師與54集團軍坦克旅對調建制。
  • 坦克世界 C系全新10級金幣車!「114 SP2」加入遊戲
    炮塔裝甲:135/75/70 毫米口逕自行加榴炮的炮塔,放到了111重坦克的車體上,成了!114 SP2的主炮是GM-45,這是北方工業在66式152榴的基礎上改裝的外貿榴彈炮,使用了59式130加的炮架,但口徑被改成了155毫米以適合國外市場,炮口制退器也變成多氣室衝擊式制退器。但是遊戲裡114 SP2這個GM-45標的是152毫米口徑....
  • 【視頻1045】中國新型坦克亮相,59改居然在飆車?兵兵差點瞎眼
    上世紀50年代,蘇聯將這種坦克的技術給了咱們,就成了我們熟悉的老59。這種坦克從60年代開始一直生產了好幾十年,總數少說有個2-3000輛,不誇張的說,這輛老59撐起了我們中國裝甲兵的半邊天。目前軍隊使用的型號叫59D型,這型坦克換裝了國產的105毫米94式坦克炮,炮塔正面和車體加裝了大量爆炸反應裝甲,火控系統也集成了雙穩炮瞄、下反式火控等先進設備。
  • 59坦克+黑科技=中國無人裝甲兵團;2018軍民兩用新材料論壇
    頗為吸引人的是在老式59坦克基礎上改裝的無人坦克:一名解放軍士兵坐在計算機操作臺前,如同打電玩遊戲一樣轉動著方向盤,不遠處的一輛59式坦克就自己開動起來。在操作員的熟練操作下,這輛59坦克能夠輕鬆完成前進、後退動作,看上去科技感十足。59無人坦克的原型車是蘇聯的T-54A坦克,於上世紀50年代引入中國,通常需要4名乘員操作。
  • 中國到底擁有多少輛99式坦克,數量超出你想像
    據外軍分析,中國陸軍的裝甲部隊以裝甲旅作為主要戰役力量,通常每個集團軍有1個裝甲旅,每個裝甲旅下轄4個坦克營,每個營轄3個坦克連,每連10輛坦克,外加營長指揮車,每個坦克營裝備主戰坦克31輛,每個裝甲旅擁有124輛坦克。
  • 中國陸軍還剩下多少「五對輪」的59坦克
    與同時代的戰後第一代坦克如美國M48、日本61式、英國百人隊長等坦克比較,除了火控和炮控系統比較弱,59式坦克在火力、機動、防護三大性能方面都顯著領先。60年初,由於中蘇關係破裂,進口裝甲材料來源中斷,包頭617廠被迫停產,後來中國自行研製了稀土601鑄造裝甲鋼和車體603軋制厚裝甲鋼,從1963年開始恢復生產59式坦克。
  • 【建軍90周年特輯】中國59坦克為何長盛不衰?答案曝光果然是這樣的
    59式的前身T-54坦克1955年11月,中國從蘇聯引進了T-54坦克,經過試驗決定決定選擇性能更好的改進型T-54A進行仿製。1958年底使用蘇聯提供的配件生產出第一輛T-54A坦克,到1959年中國就已經完全掌握了獨立生產的能力,只是裝甲材料和個別配件還需要進口。1959年10月1日,首批國產的32輛T-54A坦克參加了建國十周年閱兵。
  • 日本74式坦克鮮為人知的改進型
    沒毛病,也是個五對輪說起五對輪,軍迷們都知道這種中國59式坦克的「代名詞」,而隨著各種魔改型號的誕生,59式早已經不是上世紀50年代的那種中型坦克,而是能夠與第三代主戰坦克抗衡的魔改「五對輪」!▲在美國演習的74式坦克離開了日本山地環境,74式就難以發揮作用那麼74式坦克為什麼不加強裝甲防護呢?就
  • 臺軍「勇虎」坦克側翻墜橋 水深僅1米為何造成3死2傷
    臺軍裝甲564旅位於高雄大岡山,名為天山營區,和旅部同駐一營區,裝甲旅任務都很多,每年除了基地訓練,還有配合聯勇操演,進恆春的三軍聯訓基地實施訓練。意外發生當時,約有10臺CM-11「勇虎」戰車一齊進行操演。
  • 125毫米口徑59坦克亮相珠海!為何59式被一改再改?|軍情晚報
    59式坦克曾是我國陸軍裝甲兵的標誌性武器,從50年代末服役以來至今已有近60年歷史,到如今已經發展了幾十個改型,即便是今年第12屆珠海航展,依然出現了以59坦克為基礎的改進型武器,不得不讓人讚嘆其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