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這位上海老人在M1A1坦克邊許下一個心願,如今夢想成真

2021-02-19 新民晚報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大慶越來越近,大家熱烈討論屆時閱兵中會出現什麼明星武器,這當中肯定少不了「陸戰之王」——坦克,它既是中國陸軍的「顏值擔當」,也是中國兵工的「實力語言」。

從服役一個甲子的59式(軍迷暱稱「五對輪」),到如今躋身前列的99式,中國坦克一飛沖天的背後,是歷代兵工人無悔的奉獻,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先進坦克背後,蘊藏著多少艱辛。日前,記者在浦東五蓮路小區裡採訪了在民機動員線上退休的高級工程師邊仁國,這位上海老人披露了中國坦克鮮為人知的「高光時刻」。

「從上海高中畢業後,我考進北京工業學院三系,學的是坦克設計,開始了『坦克人』的生涯。」講述快60年前的往事,邊老依然如數家珍。他的「坦克傳奇」要從五機部第60研究所算起,他在那裡專攻坦克機械與液力傳動裝置。上世紀60年代,技術底子薄的中國遭受東西方強國集體封鎖,尤其坦克涉及的材料、機械、電子、武器等技術來源被掐得死死的。以早年蘇聯提供的有限資料,中國兵工人在吃透第一代59式中型坦克技術思想後,不屈不撓地走上自力更生之路。

邊老透露,誕生過東方紅牌拖拉機的洛陽一拖居然是「坦克故鄉」,而且作為共和國「一五計劃」建設重點,大批上海知識分子和技術工人來到一拖,成為那裡的骨幹。直到今天,在一拖704分廠,還停放著既保留59式風韻,又融入創新思維的「飛彈坦克」樣車,這就是獨一無二的704中型坦克,其底盤設計師正是邊仁國。

據介紹,整整50年前,中國周邊形勢複雜嚴峻,超級大國不僅在中南半島大打局部戰爭,還在中國北面陳兵百萬,尤其龐大的坦克集群對我構成嚴重威脅,「打坦克」成為兵工戰線上的頭號任務。基於「坦克是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的認識,國家動員各方力量發展下一代國產坦克,其中就包括1970年5月根據國家計委指示成立的704設計隊,邊仁國作為其中一員來到洛陽一拖,從事704坦克設計。他們受領的戰技指標要求是全面超越蘇制T-62,後者是當年世界先進坦克的代表。

邊老回憶,為了704坦克的科研大會戰,國內優勢資源都向古都洛陽集中。他回憶:「造坦克看起來容易,其實只有深入其中才知道有多難,這是一國工業實力的最高體現。」704坦克匯聚了當時中國最頂尖的技術,包括120毫米口徑高膛壓滑膛炮、「三液」系統(即液力傳動、液壓操縱和液氣懸掛)、半自動裝彈機等,其中最奇特的莫過於在炮塔兩側安裝四具反坦克飛彈發射器。

邊老介紹,那時候用坦克炮直接發射飛彈難度較大,但「飛彈坦克」概念確實方興未艾,不少國家為了降低難度,乾脆把飛彈、火炮並列安裝,受此影響,704坦克也採取這一簡化設計,樣車炮塔上安裝有四具發射器,為當時尚在研發的紅箭-8飛彈留出位置。

不可否認,先進設計思想是一回事,高級製造工藝又是另一回事。邊仁國等人發現,部件可靠性不過關,許多設計理念太超前,成為研製坦克的攔路虎。「試驗車故障頻發,儘管大家努力設計製造了三臺樣機,但均未過關,」邊老介紹,「當時中國基礎工業太弱,想要一步登天是不太現實的。」704坦克終因可靠性不達標而中止,但它產生的技術價值卻不可估量。1984-1988年,邊仁國又投入59-2A式主戰坦克項目,擔任底盤主任設計師,該坦克在59式基礎上採用先進的105毫米炮、火控系統、液壓操縱等技術,還派生出中國第一輛掃雷坦克,為現役59式坦克提供全面提高戰鬥力的捷徑。

在邊老參加設計的項目中,還有迄今唯一一個中美聯合製造坦克的項目,代號「美洲虎」。

上世紀80年代,中美關係處於上升階段,企業交流限制相對較少。1988年6月,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與美國凱迪拉克·蓋奇公司籤訂協議,由中方提供59式坦克,送到美國接受改造,力爭推出價格符合第三世界客戶需求、性能又達到「二代半」水平的出口型坦克,實現互惠雙贏,這就是「美洲虎」項目誕生的背景。邊仁國被派到美國汽車城底特律,擔任「美洲虎」坦克的中方底盤設計師。

邊老介紹,在美國設計坦克,不僅能為國家創造外匯,也能借鑑美國先進位造技術。此行確實讓他大開眼界,美國設計師把中國海運來的59式坦克「大卸八塊」,在底盤基礎上加長几十釐米,然後從裡到外全部改造,塞進大量西方部件,結果圓頭圓腦的「老59」改成有稜有角的「鐵盒子」。邊老笑著說:「因為樣子和當時美國陸軍剛定型的M1主戰坦克很像,只是瘦了一圈,我們有時也把『美洲虎』稱為『袖珍版M1』。」

他強調一個細節,美國公司造坦克特別是非自用型坦克,有點像現在組裝電腦,先開出清單,上面羅列著中意的上遊零部件供應商,他們遍布西方世界,而從事設計的凱迪拉克·蓋奇公司只負責提供火炮雙向穩定器,這種模式能有效縮短坦克研發時間,而且使用現貨商品能降低技術風險,是典型的「全球化」思維。邊仁國的工作就是和美國設計師一道集成這些零部件,變成完整的系統,實現穩定可靠工作。

不到一年,「美洲虎」樣車順利下線,性能顯然在59式基礎上提升一大截。一次偶然的機會,邊仁國在底特律兵工廠門口見到當時美國最先進的M1A1坦克實車(換裝120毫米炮的M1升級版),站在龐然大物身邊,邊仁國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啥時候咱們也能造出這麼好的坦克啊。」

天有不測風雲,由於國際形勢變化,美國政府單方面中斷與中國的技術合作,正接受測試的「美洲虎」坦克只能送入倉庫封存,而它也成為邊仁國參與設計的最後型號,上世紀90年代,洛陽一拖704分廠的坦克生產線停產,那裡改制為一拖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邊仁國又轉戰民品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為此邊仁國獲得過政府特殊津貼,被授予省部級專家等榮譽。2002年,邊老退休回到上海。

雖然功成身退,但對邊老而言,坦克仍是自己的最愛。儘管凝聚了諸多心血的作品有一些沒能服役,但都是縮短中國坦克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的「必要階梯」。直到1999年大閱兵,當國產三代坦克——99式橫空出世時,邊老的眼圈不由自主地紅潤了:「我沒等到研製99式的機會,但我的許多同學都是99式的設計者。我更高興的是,之前的研究成果、出國學習心得,都對99式誕生起到推動作用。那些未列裝的戰車,何嘗不是中國坦克夢想的『基因片段』啊!」

邊老坦言,從59式到99式,中國已登上世界坦克工業巔峰,「自己當年在M1A1坦克旁邊許下的心願終於實現了」。他以親身經歷告訴記者,在任何領域,制裁打壓都阻止不了中國前進。「如今外國對華貿易摩擦、高技術封鎖,在我看來不過是歷史重演罷了,而中國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遇強則強的精神永遠不會隨著時代變遷而褪色。」

新民眼工作室 李一能

圖片 | 除署名外由受訪者供圖

編輯 | 包雍爾 李爭

星標☆小新了麼?

相關焦點

  • 許下一個承諾 只願為你守候——盤點2019感動東營瞬間·誠
    在東城街道清風小區17號樓的一個樓道內,一位82歲的老太太正在蹣跚上樓。身旁是另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正攙扶著她的胳膊,言語間的親切讓人心中一暖。這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名叫滿鳳雲。六年前,滿鳳雲搬到了胡玉華的樓上成為了鄰居,兩人非親非故,只因看到胡玉華一個人居住且腿腳不方便,便承諾「以後上下樓,我來扶你」。這句承諾,滿鳳雲用愛心和耐心堅持了六年。
  • 昆明航空助力 騰衝93歲抗戰老兵實現藍天夢想
    此次活動實現了騰衝滇西抗戰老兵車懷春老人搭乘飛機的願望,表達了對抗戰老兵的關懷和敬意。抗戰老兵實現「藍天夢想」車懷春老人是目前騰衝健在的17位滇西抗戰老兵之一,今年93歲高齡,一直有個乘坐飛機的心願。4月15日,在參與單位的共同努力下,車懷春老人順利登上了由騰衝號飛機執飛的KY8308次航班。18點55分,航班準時起飛,飛機進入跑道、加速、起飛,升入高空。
  • 麻風老人照料 | 送別石一達格老人
    昨夜凌晨五時許,瓦吉吉康復院的工作人員楊叔發來消息,石一達格老人病故。
  • 這位老人在孤島上30年,用「算盤」造出一艘核潛艇!
    徵服海洋的夢想,始終蟄伏在這片黃色的土地上。全世界今天公開宣稱擁有核潛艇的國家只有6個,其中就包括中國。眼前的這位老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這個名字,並沒有多少中國人知道意味著什麼。核潛艇是在深水中運動的武器庫和戰鬥堡壘,一個3000多噸重的鋼鐵圓筒,
  • 耄耋老人居然做出司法部都幹不了的事……
    畢竟,這一群學者,曾經被扣上反革命的帽子,東吳大學的很多畢業生,在過去中國最大的冤案時期:文革期間,被剝削了整整30年的青春!如今,再邀請他們,為國家做貢獻,他們肯嗎?即使他們願意,但他們已經平均年齡80多歲了,身體又是否允許呢?懷著忐忑的心,他來到了上海。
  • 平視 中國預警機終於全球領先,這位白髮老人淚流不止
    中國預警機從無到有,再到成功出口,如今空警2000,是世界上看得最遠、角度掃描範圍最大、功能最多、系統集成最複雜的信息化作戰指揮平臺。這位老人主動請纓,要求自主研製預警機。他迎來的不是技術上的挑戰,而是冷嘲熱諷:「這樣的國際難題,研發個鬼!研發?不如直接買吧!
  • 這是參戰老兵彌留之際的心願……
    我爸爸叫盧九洲廣西河池環江縣人步兵163師負責組建邊防三師7團(憑祥54259部隊)部隊駐地為廣西憑祥市參加了法卡山收復戰鬥我是他兒子盧宏在父親彌留之際想幫他實現一個願望小時候總能在耳畔聽到爸爸講述他參軍打仗的故事如今爸爸老了病倒在ICU病房醫生已下達了病危通知書生命彌留之際爸爸還有一個心願沒有實現就是想念當年一併奔赴戰場殺敵的首長和戰友希望能和他們重逢或者能通過電話聽聽老戰友的聲音
  • 這個武漢老人被請上軍艦!63年了,此生無憾
    >說這句話的老人江夏區紙坊街東林村86歲老人吳祿忠是新中國第一代海軍戰士有著68年的黨齡前段時間我們報導了這位老兵的心願引發廣大關注網友紛紛向這位老兵致敬也祝願他早日圓夢昨天這位老兵畢生的心願實現了!↓↓↓紅瓦綠樹,藍天白雲。
  • 「太空葬」成真,飛往距離天堂最近的地方
    此次發射,搭載了來自34個不同的私人和公共組織、代表17個不同國家的共64顆微型小衛星,而其中有一個特殊的載荷——約100人的骨灰。「極樂太空」公司的立方體小衛星外觀當36歲的詹姆斯·埃博林於2016年11月份去世時,他留給他的父母最後一個心願:希望把他的骨灰撒進太空。
  • 1976年唐山大地震,那個從廢墟中救出來的嬰兒,如今怎麼樣了?
    「我想有個家」然而,雖然黨和政府給予了黨育苗無限關懷,福利院的領導老師們給予了黨育苗精心呵護,但她心中始終有一個遺憾。十四年以來,黨育苗每年生日都會許一個同樣的願望。這個願望究竟和什麼有關呢?雖然她自幼就失去了怙恃,但她在黨的關愛下,收穫了另一對父母,長大後,也組建了一個令人豔羨的家庭。
  • 努力奔跑,追逐夢想,2019,你準備好了嗎?
    一個流動的中國,充滿了繁榮發展的動力。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從今天開始,追逐2019,追逐夢想,你準備好了嗎?這些大事,讓2019年註定不平凡 今年,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70年風雲際會,中國從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令世人矚目。
  • 10年前,那位火燒日本靖國神社的上海小夥,被捕後是怎麼處理的?
    而就在10年前,有這樣一位中國小夥,一把火燒了靖國神社,因此成為了著名的「反日愛國者」,如今這位小夥過得怎樣了?「反日」青年劉強 劉強就是當年火燒靖國神社的中國小夥,1974年出生於上海,是地道的上海人。
  • 回望四十年前新疆上海知青「阿克蘇事件」!
    這裡,既有辛勤的勞動,也有收工歸來的愉快」這些年輕的小夥伴踏上西去的列車,興高採烈,他們想像著在那片土地將有一番作為,實現自己的青春夢想。西去的列車離上海越來越遠,當進入河西走廊時,戈壁連著戈壁滿目蒼涼,一些地方還出現的饑民向他們討食,整個車廂已沒有出發時的喧鬧,轉而是沉悶甚至是悲傷,車到吐魯番大河宴,有人藉口解手,行李都不要就跑了。
  • 這12個上海地標,見證了上海解放全過程
    其間,共有4000多名解放軍指戰員壯烈犧牲,佔整個上海戰役陣亡烈士的一半。如今的寶安公路1101號曾是國共兩軍激戰的陣地——劉行國際電臺,現在這裡是中國電信的一個轉播臺。這裡本來餘存7座碉堡,後來拆掉了4座。
  • 夢想 | 阿布達比的波音787-10要飛上海了!2019是最大號夢想的爆發年?
    又一家航空公司實現對中國市場的夢想覆蓋。阿提哈德航空消息——自2019年7月1日起,阿提哈德航空中國航線,將全部升級為波音787夢想客機執飛。夢想 | 阿提哈德:同一天裡,上海來F1彩繪,北京去10型!香港也要飛!這樣,從7月1日開始,EY在中國的每周28個航班,包括北京上海成都和香港,全部是波音787夢想客機在飛。
  • 上海解放後,這位起義的海軍司令為啥還能穿國軍制服工作?
    這位不喜歡打內戰的將軍,在中國海權史上是有功勳地位的。聽海軍中的老人講到,林遵等留英出身的將校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特別注重軍人儀態和禮節。然而……2017年《華西都市報》刊登的一幅林遵將軍照片,卻讓人感到有些異樣。
  • 一起送別這位老人!他是梁啓超最小的兒子,更是...
    「白手起家」製造我國第一枚飛彈  1956年,國家制定12年科學規劃以後,決定組建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從事飛彈方面的研製,並從其他單位抽調了梁思禮等30多位專家和143名大學生,白手起家。梁思禮回憶:「當時既無資料,也無儀器和飛彈實物,除了錢學森外,誰都沒有見過飛彈和火箭,簡直是兩手空空,一張白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