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大慶越來越近,大家熱烈討論屆時閱兵中會出現什麼明星武器,這當中肯定少不了「陸戰之王」——坦克,它既是中國陸軍的「顏值擔當」,也是中國兵工的「實力語言」。
從服役一個甲子的59式(軍迷暱稱「五對輪」),到如今躋身前列的99式,中國坦克一飛沖天的背後,是歷代兵工人無悔的奉獻,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先進坦克背後,蘊藏著多少艱辛。日前,記者在浦東五蓮路小區裡採訪了在民機動員線上退休的高級工程師邊仁國,這位上海老人披露了中國坦克鮮為人知的「高光時刻」。
「從上海高中畢業後,我考進北京工業學院三系,學的是坦克設計,開始了『坦克人』的生涯。」講述快60年前的往事,邊老依然如數家珍。他的「坦克傳奇」要從五機部第60研究所算起,他在那裡專攻坦克機械與液力傳動裝置。上世紀60年代,技術底子薄的中國遭受東西方強國集體封鎖,尤其坦克涉及的材料、機械、電子、武器等技術來源被掐得死死的。以早年蘇聯提供的有限資料,中國兵工人在吃透第一代59式中型坦克技術思想後,不屈不撓地走上自力更生之路。
邊老透露,誕生過東方紅牌拖拉機的洛陽一拖居然是「坦克故鄉」,而且作為共和國「一五計劃」建設重點,大批上海知識分子和技術工人來到一拖,成為那裡的骨幹。直到今天,在一拖704分廠,還停放著既保留59式風韻,又融入創新思維的「飛彈坦克」樣車,這就是獨一無二的704中型坦克,其底盤設計師正是邊仁國。
據介紹,整整50年前,中國周邊形勢複雜嚴峻,超級大國不僅在中南半島大打局部戰爭,還在中國北面陳兵百萬,尤其龐大的坦克集群對我構成嚴重威脅,「打坦克」成為兵工戰線上的頭號任務。基於「坦克是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的認識,國家動員各方力量發展下一代國產坦克,其中就包括1970年5月根據國家計委指示成立的704設計隊,邊仁國作為其中一員來到洛陽一拖,從事704坦克設計。他們受領的戰技指標要求是全面超越蘇制T-62,後者是當年世界先進坦克的代表。
邊老回憶,為了704坦克的科研大會戰,國內優勢資源都向古都洛陽集中。他回憶:「造坦克看起來容易,其實只有深入其中才知道有多難,這是一國工業實力的最高體現。」704坦克匯聚了當時中國最頂尖的技術,包括120毫米口徑高膛壓滑膛炮、「三液」系統(即液力傳動、液壓操縱和液氣懸掛)、半自動裝彈機等,其中最奇特的莫過於在炮塔兩側安裝四具反坦克飛彈發射器。
邊老介紹,那時候用坦克炮直接發射飛彈難度較大,但「飛彈坦克」概念確實方興未艾,不少國家為了降低難度,乾脆把飛彈、火炮並列安裝,受此影響,704坦克也採取這一簡化設計,樣車炮塔上安裝有四具發射器,為當時尚在研發的紅箭-8飛彈留出位置。
不可否認,先進設計思想是一回事,高級製造工藝又是另一回事。邊仁國等人發現,部件可靠性不過關,許多設計理念太超前,成為研製坦克的攔路虎。「試驗車故障頻發,儘管大家努力設計製造了三臺樣機,但均未過關,」邊老介紹,「當時中國基礎工業太弱,想要一步登天是不太現實的。」704坦克終因可靠性不達標而中止,但它產生的技術價值卻不可估量。1984-1988年,邊仁國又投入59-2A式主戰坦克項目,擔任底盤主任設計師,該坦克在59式基礎上採用先進的105毫米炮、火控系統、液壓操縱等技術,還派生出中國第一輛掃雷坦克,為現役59式坦克提供全面提高戰鬥力的捷徑。
在邊老參加設計的項目中,還有迄今唯一一個中美聯合製造坦克的項目,代號「美洲虎」。
上世紀80年代,中美關係處於上升階段,企業交流限制相對較少。1988年6月,中國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與美國凱迪拉克·蓋奇公司籤訂協議,由中方提供59式坦克,送到美國接受改造,力爭推出價格符合第三世界客戶需求、性能又達到「二代半」水平的出口型坦克,實現互惠雙贏,這就是「美洲虎」項目誕生的背景。邊仁國被派到美國汽車城底特律,擔任「美洲虎」坦克的中方底盤設計師。
邊老介紹,在美國設計坦克,不僅能為國家創造外匯,也能借鑑美國先進位造技術。此行確實讓他大開眼界,美國設計師把中國海運來的59式坦克「大卸八塊」,在底盤基礎上加長几十釐米,然後從裡到外全部改造,塞進大量西方部件,結果圓頭圓腦的「老59」改成有稜有角的「鐵盒子」。邊老笑著說:「因為樣子和當時美國陸軍剛定型的M1主戰坦克很像,只是瘦了一圈,我們有時也把『美洲虎』稱為『袖珍版M1』。」
他強調一個細節,美國公司造坦克特別是非自用型坦克,有點像現在組裝電腦,先開出清單,上面羅列著中意的上遊零部件供應商,他們遍布西方世界,而從事設計的凱迪拉克·蓋奇公司只負責提供火炮雙向穩定器,這種模式能有效縮短坦克研發時間,而且使用現貨商品能降低技術風險,是典型的「全球化」思維。邊仁國的工作就是和美國設計師一道集成這些零部件,變成完整的系統,實現穩定可靠工作。
不到一年,「美洲虎」樣車順利下線,性能顯然在59式基礎上提升一大截。一次偶然的機會,邊仁國在底特律兵工廠門口見到當時美國最先進的M1A1坦克實車(換裝120毫米炮的M1升級版),站在龐然大物身邊,邊仁國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啥時候咱們也能造出這麼好的坦克啊。」
天有不測風雲,由於國際形勢變化,美國政府單方面中斷與中國的技術合作,正接受測試的「美洲虎」坦克只能送入倉庫封存,而它也成為邊仁國參與設計的最後型號,上世紀90年代,洛陽一拖704分廠的坦克生產線停產,那裡改制為一拖工程機械有限公司,邊仁國又轉戰民品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為此邊仁國獲得過政府特殊津貼,被授予省部級專家等榮譽。2002年,邊老退休回到上海。
雖然功成身退,但對邊老而言,坦克仍是自己的最愛。儘管凝聚了諸多心血的作品有一些沒能服役,但都是縮短中國坦克與世界先進水平差距的「必要階梯」。直到1999年大閱兵,當國產三代坦克——99式橫空出世時,邊老的眼圈不由自主地紅潤了:「我沒等到研製99式的機會,但我的許多同學都是99式的設計者。我更高興的是,之前的研究成果、出國學習心得,都對99式誕生起到推動作用。那些未列裝的戰車,何嘗不是中國坦克夢想的『基因片段』啊!」
邊老坦言,從59式到99式,中國已登上世界坦克工業巔峰,「自己當年在M1A1坦克旁邊許下的心願終於實現了」。他以親身經歷告訴記者,在任何領域,制裁打壓都阻止不了中國前進。「如今外國對華貿易摩擦、高技術封鎖,在我看來不過是歷史重演罷了,而中國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遇強則強的精神永遠不會隨著時代變遷而褪色。」
新民眼工作室 李一能
圖片 | 除署名外由受訪者供圖
編輯 | 包雍爾 李爭
星標☆小新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