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黨副主席李勝峰:美國在玩臺灣,臺灣卻樂意被玩

2021-02-18 底線思維

編者按:蔡英文上臺以來,民進黨政府全力推行「去中國化」政策。民進黨勢強,大選失利的國民黨一蹶不振。當下,蔡當局利用中美關係緊張頻頻向美國獻媚,大量採購美國軍備,高調宣揚美國官員訪臺,甚至開放了自己當政前曾號召社會力量高調要求國民黨禁止的美豬進口。國民黨無力與之抗衡,卻在王金平來海峽論壇一事上不停作妖。看到島內惡鬥,美國也樂意攪局,已準備對臺灣增加7項主要武器系統的軍售,並計劃打造"堡壘臺灣"(Fortress Taiwan)。

針對臺美動作頻頻,大陸一再重申「一個中國原則」,解放軍東部戰區9月18日開始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東部戰區官微更是發話:丟掉幻想,準備戰鬥!

當下兩岸關係的緊張處境,觀察者網特別採訪了親赴海峽論壇的臺灣新黨副主席李勝峰。採訪結束後作為知情人,李副主席還特別向觀察者網透露了國民黨取消王金平之行背後的真正原因。採訪及之後補敘內容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臺灣新黨副主席李勝峰

【採訪/觀察者網 白紫文】

觀察者網:最近臺海局勢異常緊張。您認為,蔡當局的執政方針正在將臺灣引向何方?破壞和平統一,這個歷史責任,民進黨擔待得起嗎?

李勝峰:兵兇戰危帶來的破壞和平的戰爭,這個罪責誰都擔不起,蔡英文擔不起,任何人都擔不起。生命無價,和平無價,戰爭無情。北京指出過會引起臺海戰亂的4個條件:

第一,臺灣宣布的獨立;第二,國外勢力介入臺灣、臺海;第三,臺灣內部發生不可收拾的動亂;第四,統一遙遙無期。

第四個條件比較不具體,我們就看前三個比較具體的條件。目前蔡英文的做法大概是,慢慢地醞釀前兩個條件,這是臺灣的有識之士必須要注意、要防範的。

關於第一個條件,目前民進黨的政策是「聯美、抗統、去中、反中」,字眼上看起來好像沒有「臺獨」,可是我們很清楚地知道,聯美是策略,「抗統、去中、反中」是手段,目的就是不舉「臺獨」旗號的「臺獨」,沒有「臺獨」之名的「臺獨」。這麼做拖得了一天兩天,拖久了就會拖到圖窮匕見。

關於第二個條件,民進黨今天所主張的「去統」也好、「反統」也好,要追求沒有「臺獨」之名的「臺獨」也好,都需要聯美,不聯美就沒有人相信它的目標可以實現。聯美的結果就是今天這樣,美國不斷以各種方式介入臺灣,包括加大力度向臺灣出售武器。但是實質上,臺灣購買的這些武器,能增加多少臺灣的防衛力量?花了很多的錢,製造了很多的緊張,卻沒有真真正正實質的幫助,不過是在創造一個讓臺灣社會以為美國在「力挺」臺灣的假象。而美國的「力挺」要是一不小心擦槍走火,不就成為「國外勢力介入臺灣」嗎?

所以從這樣的一個角度來看,民進黨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已經把臺灣推向了兵兇戰危。美國呢?美國也樂得去裝這個傻。美國是中國大陸的建交國家,有所謂「三個公報」(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八一七公報》),它必須要信守「一中」原則,也公開宣布不支持「臺獨」。美國既然不支持「臺獨」,它今天的做法又算什麼呢?因為民進黨沒有高唱「臺獨」,只是反對統一。講得再好聽一點,就叫「反對片面改變現狀」,這符合美國的假面具,也給了美國介入臺灣事務的藉口、為美國開了一扇「名正言順」的大門:你看臺灣沒有搞「臺獨」啊,沒有高舉「臺獨」的旗號啊,它只是抗拒統一、抗拒片面地改變現狀。開啟這扇大門的後果就是,臺灣勢必會被一步一步地推向悲慘的邊緣:讓美國的介入一分一分、一次一次地加大,導致兵兇戰危一不小心變成真正的現實。

所以我的結論是,「臺獨」是假議題,統一是真壓力。美國在玩臺灣,臺灣樂意被玩。美國玩臺灣,是因為可以借臺灣來對抗大陸;臺灣樂意被玩,是因為民進黨當局可以找到欺騙臺灣人民、推動「反統、抗統、去中、反中」的迷幻藥。這樣的現狀繼續發展下去,會轉變成危機。

所以臺灣的、海內外的有識之士,以及追求臺灣和平安全、追求臺海和平的所有中國人,都應該要努力地提醒並注重這一現狀,同時臺灣的社會也應該發起自救運動,自己要救自己,不能明知前面有危險、還一步一步地踩上去,到了懸崖邊緣再踩一腳,後悔就來不及了。

觀察者網:美國次國務卿克拉奇9月17日抵臺,成為臺美「斷交」以來美國方面到訪臺灣的最高層級官員。您認為克拉奇到臺,算是美國政府對蔡英文當局媚美政策的回應嗎?他來到臺灣的實際任務是什麼?

李勝峰:從國際政治的角度來看,美國是玩弄國際政治的高手。臺灣絕對不是美國的對手,而且臺灣的政府也沒有足夠的智慧在兩強之間學會平衡生存的方式,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就一邊倒地靠向了美國。

美國現在的作為,我認為它有幾個目的在:

第一,不斷地試探大陸的底線。這一次美國雖然派了國務院第三號人物(克拉奇)來臺灣,但是要注意,他坐的是私人飛機,不像上一次派來的那位在美國聯邦政府位階非常低的衛生部長(亞歷克斯·阿扎)。雖然名為部長,但是在美國這種聯邦制國家裡面,除了國防部這類特殊單位以外,所謂部長根本沒什麼地位,可美國就是要用公務專機帶他(阿扎)到臺灣。反而是國務院三號人物來臺灣的時候,坐的是私人飛機,而不是帶有United States of America標誌的公務專機。這就是美國很會玩國際政治的地方。

克拉奇搭乘商務機抵臺。圖片來源:「中央社」

美國衛生部長來的時候,你可以看到他到處走動、參與協議籤署,雖然籤的都不是他的名字,他是站在後面看著的,但擺足了架勢。結果國務院三號人物來的時候,只是參加了李登輝相關的活動,然後秘密地、不公開地抵達蔡英文官邸,會了個面,也不發表什麼、也不說什麼就走了。換言之,前者是個身份不高的人,擺出的姿態卻很高;後者是個身份敏感的人,派過來也只有象徵性的意義。美國次國務卿來到底做了什麼?做的就是「老朋友的致敬」。而且既然來到了你的官邸,你說公也是公,說私也是私,說是私下會見就可以是私下會見,說是公開會見,你又能說不是嗎?但是他又不對外公開。美國玩弄國際政治,就是要測試中國大陸「一中」的底線在哪兒,美國正在以切香腸的方式不斷壓迫「一中」的底線。

第二,為了選舉。現在臺灣跟美國是各取所需。對臺灣而言,它要美國撐腰,要擺出一個「老美在撐我的腰」的畫面讓大家看到了,這樣它就可以繼續讓臺灣人民服下「美國會幫助臺灣」的迷幻藥。美國的目的又是什麼?它是耍弄臺灣、激怒大陸,看能不能在這個時候為川普的連任加分。假如今天沒有川普謀求連任的需要,你覺得美國次國務卿會來嗎?早不來晚不來,偏偏在中美關係最緊張的時刻來,就是要利用臺灣這個變數,看看你大陸的反應,一方面在切香腸式地逼迫「一中」底線,一方面在為川普的選舉增加變數。

這一次中國大陸在整個戰略定力的表現上是夠的。除了表達自己的立場之外,並沒有做出什麼太激烈的動作,而該表達的態度也都表達了。

我們可以看到美國也好、民進黨政府也好,他們都只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為了自己的黨,為了自己的權位操弄這一切。人民呢?人民的和平,臺海的和平,國際政治的和平,他們是放到一邊不顧的。

我還是強調,這只是在把臺灣推向兵兇戰危,只是讓民進黨餵迷幻藥、保住它的政權,美國玩弄「一中」政策是想看能不能為川普的連任多增加一點變數。除了這個以外,克拉奇訪臺事實上對臺灣沒有任何實質的意義和幫助。

觀察者網:也就是美國對臺一直以來的「口惠實不至」做法。

李勝峰:不只是口惠實不至,是根本在把臺灣當棋子在耍,這裡我們還可以做進一步的延伸,就是大家都不要誤判:

臺灣對大陸來講是核心利益,是必須保住的核心利益;臺灣對美國來講是戰略利益。戰略利益是可以做利益交換的,核心利益是沒得交換的,只有「有」跟「沒有」的區別。美國有一天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把臺灣這個戰略利益交換掉,也沒什麼稀奇的,以前就發生過的。在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的時候,美國發表的對華白皮書就把國民政府拋棄了。到了尼克森時期,美國為了聯中制蘇,又把臺灣拋棄掉了。我們被(美國)當做棄子的命運,已經有兩次了,可是大家還是願意繼續吃迷幻藥,讓民進黨得以繼續賣迷幻藥。

觀察者網:民進黨當局固然劣跡斑斑,但對於國民黨,不少大陸網友同樣非常失望。王金平準備率團出席海峽論壇,臺灣輿論對一句「求和」的渲染和放大就讓國民黨不堪重負,取消了王金平海峽論壇一行,甚至為了迎合輿論而要求大陸方面道歉。國民黨作為在野黨,其主張和作為處處遭人掣肘,對蔡當局的各種作妖無計可施。您認為,國民黨當前在臺灣面臨怎樣的困境?

李勝峰:這個問題應該分兩個方面來思考。第一個方面是王院長這一次為什麼沒來成。第二個方面是在大的格局上,國民黨在兩岸之間的角色。

關於第一個方面,我覺得這一次國民黨做得非常愚蠢,只能用愚蠢透頂來形容它的表現。

你有沒有發現,王金平代表國民黨出席海峽論壇的消息出來後,民進黨其實沒有太大的攻擊,所有的攻擊和阻礙都來自於國民黨內部。回過頭來想想,所有的報導、民進黨包括它的中央黨部和高層,都沒有敲鑼打鼓地攻擊國民黨。這個時候的國民黨忘記了一件事,以王金平院長在島內的地位和他在政治上比較中道的角色,他願意接受回臺灣時得先隔離14天的條件,去參加了一次規模最小的海峽論壇,他個人一定是下了相當大的決心才願意接受國民黨這次邀請的。而當他答應要代表國民黨前來的時候,全臺的輿論除了像自由時報那樣的少數幾篇報導以外,各媒體的大方向不分藍綠,基本上都採取了肯定的態度。

而國民黨自己後來那樣子處理這件事,背後反映出的重大問題,是我要說的第二個方面。國民黨在兩岸問題上是沒有中心思想的。民進黨的中心思想很簡單,就是不要統一,它要「獨立」,但是「獨立」只能做不能說,所以它就用不要統一來代替,因為不統一的結果和「獨立」是一樣的。

在國民黨炮製的所謂「求和說」下,王金平最終取消海峽論壇之行。圖片來源見水印

民進黨的目標非常清楚,從以前的「獨立」到今天的「不統」,再到用「維持現狀」來包裝「不統」,這是民進黨的立場,幾十年來一貫如此。所以它反對「一國兩制」很正常,因為它反對的是「一國」,兩制不兩制並不重要。

國民黨的基本立場是什麼呢?我們先不要講統獨,只講對中國的立場。你是親中?還是要跟民進黨一樣「反中」「抗中」?如果你要親中友中,那麼親中友中是害臺還是利臺呢?是賣臺還是愛臺呢?你國民黨自己要想清楚。國民黨一直就是既想親中友中,又論述不出親中友中對於保臺、愛臺、利臺的意義。所以國民黨親中,民進黨一說它賣臺,國民黨就又縮回去了。國民黨應該明白地說清楚為什麼要親中。臺灣社會也希望它說明白,因為臺灣社會沒有人相信民進黨會親中。假如民黨能親中,整個兩岸的問題就解決一大半了。國民黨的問題就在這裡,民進黨反「一國兩制」,你也反「一國兩制」,但民進黨反的是一國,那請問你國民黨反的是什麼?你是反一國嗎?你不反一國而是反兩制,所以你是要贊成「一國一制」咯?你「一國一制」是贊成社會主義的這一制呢,還是你有能力讓中國大陸接受臺灣的這一制呢?要是後者的話,你也能說出一套道理來嗎?完全不能。

所以現在臺灣社會的現狀是,兩個黨對兩岸態度大同小異,民進黨和國民黨「異」的地方只有一點點,就是國民黨在文化交流上、在民族認同上比民進黨來得強,友中親中比較明顯,能夠跟中國共產黨保持還算比較密切的關係。

但除了這個以外,其他在大原則大方向上,它跟民進黨有什麼不同呢?民進黨不統,就是不要統一。國民黨也講不統,你是不要統一還是不談統一?現在不談統一什麼時候談呢?還是永遠都不談?永遠都不談的話,那要不要推統一的政策呢?也不談統一也不推統一,你跟民進黨的不要統一有什麼不同呢?

所以國民黨之所以會弄到自己進退維谷的地步,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國民黨今天在兩岸的論述上,基本上只有跟著民進黨走,因為它本身沒能論述明白那些正確的、有利於它的方面。

觀察者網:8月22日是新黨成立27周年。紀念日當天,鬱慕明前主席重申了新黨三大目標「反獨促統、國家統一、民族復興」;吳成典主席指出新黨「秉持著一個中國、九二共識、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政治目標,堅持和平統一」,臺灣只有新黨可以勝任與大陸對話的角色。您可否介紹下,新黨目前在臺灣的發展狀況如何?

李勝峰:我談下海峽論壇,作為第4個問題的前言吧。兩岸民間的交流是兩岸的和平的基礎,今天連民間的交流都被破壞了,和平就很危險了。海峽論壇是兩岸民間最大的交流平臺,往年沒有疫情的時候,兩岸可以組織起近萬人的大會,論壇活動持續好幾天。今年在這樣的疫情情況下海峽論壇還能舉行,而且臺灣還有很多人願意在大陸先被隔離幾天、回臺灣再被隔離14天地趕來,代表大家依舊期待透過交流來達成和平。

換言之,今天兩岸和平的希望就在於,讓大陸還可以看得到,還有一群人非常地期待創造和平的契機只要大陸還能夠看到臺灣還有追求和平的希望,看到促進統一、追求民族復興的希望的火種還在,我相信臺灣的和平就有機會,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觀點。

這也就是為什麼吳成典主席會在大會裡面提出「臺灣人自救運動」,不「臺獨」臺灣就不會有戰危,認同大家都是中國人,最起碼不要否認自己是中國人,這是「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的保障,不一面倒地倒向國際強權,臺灣就不會引進國際勢力,造成臺灣的兵兇戰危等等。從這樣的角度,我們可以就看到各黨的定位了。我想,今天北京對於民進黨是絕望透頂,對國民黨大概也是失望透頂,還沒到絕望,但是也失望,因為國民黨幾乎是一個扶不起的阿鬥了。

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臺灣的出路在哪裡?

新黨是一個小黨。相對於民進黨和國民黨兩個黨,新黨必須承認我們是一個很小的黨。但當這一次國民黨王院長帶團參加海峽論壇一行給取消的時候,即將進入冷凍期的國共關係什麼時候才能解凍呢?不知道。國民黨雖然它的立場有時候會搖擺,但是我剛才講過,它畢竟還有一些不同於民進黨的地方,所以基本上國民黨還是充當著紅色和綠色、共產黨和民進黨之間的緩衝區。

可是國民黨現在把緩衝區越做越小,怎麼辦呢?新黨就必須承擔起緩衝區的角色。新黨就必須搭起這樣一個交流的橋梁,把兩岸的對話再拉起來。

新黨有沒有這樣的能量呢?臺灣的社會這樣的能量是足夠的,要去把它激發出來尤其是在國共之間因為這一次的事件而進入冰封期的時候,我們更是責無旁貸。所以這一次新黨出席海峽論壇雖然只有三個人,但是我們的陣容是最整齊:主席、副主席,還有前委會的委員,我們都願意共同出席。我們也希望當一個緩衝區逐漸被壓縮的時候,能夠因為新黨的出現,來做一些正確的事,說對的話、走對的路。

新黨主席吳成典率團赴海峽論壇。圖片來源見水印

而要把這個緩衝區做好,新黨就要有一個決心,不斷地去告訴它的支持者,我們要跟國民黨做徹底地切割,而且要明白地告訴大家,和平統一才能夠真正的讓臺灣保持著現狀,一國兩制臺灣方案才是由臺灣跟中國大陸共同協商出來的一個好方案。同時告訴臺灣一件事情,大陸要的不是急統,大陸要的是心靈契合的統一。心靈契合的統一怎麼會是急統呢?心靈契合的統一就是,我們來創造和平統一的條件,然後大家心靈契合了才來談論統一。希望兩岸能夠通過協議協商來建立穩定的和平機制,然後進行心靈上的契合,這樣不但能擁有和平,而且這個和平是有機制的,這不才是對臺灣最大的保障嗎?

怎麼這樣的一個主張跟訴求,主張要親中、要交流的國民黨,聲量比新黨大得多的國民黨不談呢?

關於臺灣方案要說的幾點是:第一,因為臺灣跟香港不一樣,所以才有臺灣方案;第二,達成臺灣方案通過的不是談判,而是一個各黨各派各界共同的協商,以協商來達成。臺灣方案不是急統,而是要在和平的機制下來保障和平統一;同時未來兩岸統一後的臺灣模式,是跟臺灣協商得到的,而不是談判得到的。這樣的一個有利的、不急迫的方案,民進黨反對合情合理,因為它本來就不需要這個東西,國民黨也跟著人家反對什麼。所以,國民黨該做卻不做的事,新黨會來做。

未來大家也會發現,新黨跟國民黨的切割會越來越清楚。因為不切割跟著國民黨這樣混,只能是混吃等死,新黨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把兩岸之間的願景清清楚楚地細述出來。

我們知道做這個事壓力很大,我們也知道做這個事,民進黨會想盡辦法來施壓,我想這都不重要。站在整個民族的發展歷程上看,我們該做的事是非常重要的。剛才我講的這些內容,笨笨的國民黨從來沒有把它講清楚,小小的新黨雖然聲量不夠大,但我們只管努力去做就對了。

採訪後李勝峰對王金平事件補敘:

(1)國民黨將一位主播自媒體的發言,無限上綱上線到央視官方,而不是採取息事寧人的做法,是想藉機給自己找退路。央視在正式節目中,先是主播自己改變態度,又另換主持人在同一節目再次表達正向態度,已經給足國民黨臺階,但國民黨仍嫌不足,其態度動機令人懷疑;

(2)國臺辦正式經人民日報、新華社發布正向聲明,國民黨已足夠向臺灣社會交待,為何仍舊執意取消王金平一行?問題在國民黨內部:1、有人不希望王金平成行;2、有人想藉此機會搞垮江啟臣主席,提早上馬競爭國民黨主席位置,以免夜長夢多。

國民黨因小失大,失去一次創和平新局的大好機會,失去兩黨兩岸破冰的大好機會。想想在疫情管制如此嚴格、兩岸情勢如此險峻之時,正如王金平院長說的:在關鍵的時間走該走的路、做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多好的機緣,就因為國民黨當家人智慧勇氣不足、內部私心自用而毀於一旦。可惜啊!

相關焦點

  • 【他山之石】新黨副主席李勝峰:美國在玩臺灣,臺灣卻樂意被玩
    當下,蔡當局利用中美關係緊張頻頻向美國獻媚,大量採購美國軍備,高調宣揚美國官員訪臺,甚至開放了自己當政前曾號召社會力量高調要求國民黨禁止的美豬進口。國民黨無力與之抗衡,卻在王金平來海峽論壇一事上不停作妖。看到島內惡鬥,美國也樂意攪局,已準備對臺灣增加7項主要武器系統的軍售,並計劃打造"堡壘臺灣"(Fortress Taiwan)。
  • 美國在玩臺灣,臺灣卻樂意被玩
    當下,蔡當局利用中美關係緊張頻頻向美國獻媚,大量採購美國軍備,高調宣揚美國官員訪臺,甚至開放了自己當政前曾號召社會力量高調要求國民黨禁止的美豬進口。國民黨無力與之抗衡,卻在王金平來海峽論壇一事上不停作妖。看到島內惡鬥,美國也樂意攪局,已準備對臺灣增加7項主要武器系統的軍售,並計劃打造"堡壘臺灣"(Fortress Taiwan)。
  • 馬英九回應兩岸關係:我們每個人都是中國人 也是臺灣人
    馬英九與新黨主席鬱慕明(圖片來源:中評社)在島內,一向支持統一的新黨26日舉行25周年黨慶大會,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出席祝賀時表示,我們每個人都是中國人,我們的家園在臺灣,我們每個人也都是臺灣人據香港中評社8月26日報導,新黨26日在新北市舉行創黨25周年黨慶大會,強調「政策白皮書」是「推動和平統一」,現場高掛堅持「憲法一中」、「反對分裂國土」標語。黨慶主軸是「打開天窗說亮話,民族復興是王道」。包括馬英九、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國民黨臺北市長提名人丁守中、「統促黨總裁」張安樂等人都獲邀出席。
  • 這幾個臺灣人剛上完《新聞聯播》 就被臺當局抓了,國臺辦回應了
    臺統派青年代表集體被調查 新黨召開記者會表示憤怒新黨發言人王炳忠被指疑涉島內安全法規,19日清晨被臺北市調查人員從家中帶走。此外,新黨新思維中心主任侯漢廷、宣傳部副主任林明正及新聞秘書陳斯俊,以及王炳忠的父親,也在一早被同步搜索約談。 當日清晨6時30分左右,臺灣當局法務部門調查人員手持臺北地方法院開具的搜索票,至王炳忠臺北市住處執行搜索。
  • 新黨提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
    新黨於8月17日晚間在臺北舉行26周年黨慶大會,新黨主席鬱慕明當日公布新黨關於「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的倡議。
  • 臺退將警告臺當局:美國把臺灣當籌碼 想玩你!
    自美國籤署針對中國的貿易備忘錄後,美國屢屢向中國發起「貿易戰」,加上所謂「臺灣旅行法」通過後,美高官接連訪臺,這一系列舉動引發島內輿論對臺灣的擔憂。「臺駐美國軍事代表團」前團長、退役海軍少將淡志隆向臺當局發出警告,「美國是想把臺灣當成籌碼,美國是想玩你呀!」
  • 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玩極限遊戲:能得到什麼好處,極限遊戲的漏洞命門在那裡?
    中美建交《三公報》裡有三個條件,一是美國終止和臺灣的官方往來;二是美國逐漸減少對臺灣的軍售直至完全歸零;三是美國與臺灣斷交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 臺灣光復75周年紀念日這天,兩岸氛圍大不同
    中共中央臺辦主任劉結一、全國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主任朱小丹、全國臺聯會長黃志賢、臺盟中央副主席楊健、新黨榮譽主席鬱慕明等兩岸各界人士100多人出席開幕式。在臺灣島內,統派團體、中國國民黨、新黨都各自推出紀念活動。
  • 你知道「臺灣369」是什麼嗎?不玩你會後悔!
    更不是什麼吃到飽的價錢指得是臺灣的三座必玩的遊樂園3-劍湖山6-六福村9-九族文化村現在欣臺灣就告訴你這三座遊樂園有什麼好玩之處來臺灣怎麼可以錯過!如果是樂園愛好者,建議入住王子大飯店,無論是弄溼、弄髒、想休息,都只須要走到隔壁飯店,隨時想玩隨時再出發!
  • 臺灣過「九三軍人節」,新黨喊話蔡英文:抹殺抗日戰爭對不起臺軍
    而9月3日在臺灣地區也有特殊的意義,就是所謂的「九三軍人節」。新黨輿情中心主任季節今(3)日,指出,可以看到表面上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循例發表感言,表達對軍人的敬意,但實際上她的所作所為,既抹煞臺軍的歷史光榮感,降低臺軍戰鬥意志,又給臺軍增加許多不必要的負擔與困擾,完全對不起臺灣軍人。
  • 1962年收復藏南的八十歲老兵,在臺灣玉山主峰玩了一個倒立
    老頭我為什麼要攀登臺灣玉山 點蒼煙霞客  玉山在臺灣人心目中很神聖,登頂主峰是臺灣人三大願望之一。據說前臺灣領導人馬英九也登上過玉山主峰。她是臺灣第一高山。小日本統治臺灣時,發現比富士山高,取名新高山。所以也是東北亞第一高山。
  • 臺媒稱解放軍戰機繞臺是要「玩死臺灣」,局座張召忠回應亮了
    還有臺媒表示,每次解放軍戰機來,臺灣戰機都要起飛應對,而臺灣的戰機已經相當老化了,這樣早晚要「玩死臺灣」……在8月14日晚播出的《海峽兩岸》節目中,局座張召忠回應說:「怕飛機太破爛被折騰散架了,那就別折騰唄,學蔡英文整天演練倉皇出逃,不就完了嗎?」
  • 臺灣民眾黨成立能否改變臺灣藍綠二元政治結構?
    如今在新的政治形勢下,臺灣在「政黨法」通過一年後又出現新一輪組黨熱,「喜樂黨聯盟黨」、「臺灣維新黨」、「一邊一國行動聯盟黨」、「鄉鎮基層聯盟黨」與「臺灣民眾黨」等紛紛成立。尤其以柯文哲出任黨主席的臺灣民眾黨的成立最受關注。那麼,頗受各界關注的臺灣民眾黨會成為臺灣真正的第三勢力嗎?能改變臺灣藍綠二元政治結構嗎?
  • 新黨不能跟「急統」「武統」劃上等號?新黨爆路線之爭
    臺北市議員李慶元上周宣布回歸新黨,讓新黨在臺北市議會有3席議員,達到能夠成立黨團的門檻,成為臺北市議會第三大黨,此舉讓新黨士氣大振。新黨也重新布局明年的臺北市議員選舉,希望每個選區都提名,衝刺當選席次。李慶元的「回鍋」,是否意味著新黨將改變路線?引發外界猜測。新黨曾是全臺第三大黨成立於1993年8月的新黨,曾經是島內具有關鍵影響力的第三大黨。
  • 電玩遊戲暗指臺灣為「國家」網友:遊戲可以不玩,原則不能妥協!
    ,遊戲可以不玩,原則不能被打破。近日,電玩遊戲「戰艦世界(World of Warships)」在遊戲平臺steam上暗指臺灣為「國家」,掀起了兩岸電玩網友的口水戰。就連外國網友都看不下去,稱這不符合「一中」原則。
  • 中國真實軍力曝光,收拾日本臺灣像玩一樣
    三個老問題還在:臺灣問題,看起來,美國準備用臺灣的問題,有一段時間他不怎麼用,特別是馬英九那8年,現在看來他要用,臺灣也準備投靠他們。1996年臺海危機,當時李`登`輝到耶魯大學第一次提出臺`灣`獨`立的主張,大陸就軍事演習嚇唬臺灣,結果沒有把臺灣嚇倒,把自己嚇倒。為什麼?因為發現我們連臺灣都打不贏,不要說美國,所以當美國派兩個核動力航母戰鬥群來,我們就不演習了。我們內部當時推算過真的是臺灣都打不贏,為什麼?
  • 臺官方:戴上臺灣袖標 政壇醜聞花落民眾黨
    新黨主席吳成典發表致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公開信表示,江啟臣在主席交接典禮上隻字未提「九二共識」,令人不解,他質疑是否形同國民黨放棄兩岸話語權,拱手讓給民進黨。臺灣新聞也會幫大陸闢謠了聯合報10日報導,「中研院」日前宣布臺灣成功研發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快篩。
  • 解放軍軍機連續2天巡航臺灣上空 臺媒:想玩早點名?
    」臺灣西南空域。今天(3日)的臺灣「自由時報」以「共機想玩早點名?罕見兩天清晨5時許『襲擾』西南空域」為題進行了報導。報導稱,根據廣播記錄,解放軍軍機從清晨5時53分就進入臺灣西南空域,高度4000公尺(米),臺灣空軍老調重彈稱「在空警戒、並廣播驅離」。
  • 揭秘臺灣統派「鐵娘子」:雖千萬人吾往矣
    「1979年春天,大陸發表《告臺灣同胞書》後不久,我從美國前往大陸。飛機降落在北京機場的那一刻,我知道我終於回到家了。當時大陸改革開放才剛開始,還沒有今天的繁榮進步,甚至不如當年的臺灣。1983年,紀欣在美國見到了少女時期的偶像---臺灣著名鄉土文學作家陳映真。「我現在還記得陳映真夫婦離開美國之前的那個晚上,二十多人聚在一家餐館為他們餞行,陳映真情緒高亢地談著第三世界人民團結與兩岸和平統一,並與大家相約在臺灣見。」1987年臺灣解嚴後,當晚在座的十數人陸續回到臺灣,紀欣也於1988年回臺定居,此時的她已經在美取得法學博士學位並成為執業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