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本文原刊載於光人社「母艦航空隊」僅作學習參考之用,不代表譯者認同其原文觀點。
舊日本海軍航母祥鳳戰鬥機隊·海軍二等飛行兵曹 石川四郎
昭和十七年(1942年)一月一日,在結束了全部的戰鬥機訓練課程之後,作為已經可以獨當一面的戰鬥機飛行員,我們第五期甲飛預科練習生一行共計四人,依照命令被分配到了航空母艦祥鳳艦上服役。
談到「祥鳳」,對於當時的我們而言可以說是一個相當陌生的名字。其實這也很正常,因為祥鳳其實也是在我們到任十天之前,也就是昭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才剛剛被命名。其前身是一艘名為「劍埼」的潛水艇母艦。該艦由橫須賀海軍工廠建造,構造上按照能夠在戰時短時間內緊急改裝為航空母艦的標準進行設計,最初用途為高速油水補給艦,後因計劃發生變更,建造過程中又改為了潛水艇母艦。
潛水艇母艦劍埼
之後,隨著歐洲戰火逐漸蔓延,正陷於中日戰爭的泥潭不能自拔的日軍上層首腦決意發動太平洋戰爭,於是,昭和十五年(1940年)十一月,為了迎接這場必將會到來的大戰,潛水艇母艦劍埼正式開啟了改裝為航空母艦的工程。竣工的日期是我們到任以後的昭和十七年一月二十八日。而從一月五日開始,我們便開始在戰鬥機分隊長納富健次郎的率領下在橫須賀展開訓練,可以從空中觀察到正在工廠接受最後舾裝工程的母艦。
1941年9月2日橫須賀海軍工廠舾裝中的祥鳳(此時尚稱作劍埼)
我們祥鳳戰鬥機隊共計裝備十二架陳舊但性能可靠的九六式艦上戰鬥機(九六艦戰)連日來持續進了艱苦的訓練,不久隨著航母的完工,著艦的訓練也開始了。改造完成的祥鳳是一艘標準排水量一萬一千二百噸,全長僅為一百八十米的小型航母,搭載九六艦戰、九七艦攻各十二架,是一支規模很小的部隊。開戰之初機動部隊在珍珠港取得了十分輝煌的戰果重新堅定了我作為一名合格航母乘員的決心,使我最終得以從艱苦的訓練生活中堅持了下來。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九六艦戰的性能已經明顯落伍
不久,被編入第四航空戰隊的祥鳳便迎來了自該艦服役以來所執行的首個任務,即為在特魯克新組建的第四航空隊運送戰鬥機。於是二月三日滿載戰鬥機的祥鳳由橫須賀出發駛向特魯克,然而在此期間由於位於新不列顛島的拉包爾已經被日軍攻克,四空司令部已轉移至拉包爾,因此我們的目的地也隨之變更成了拉包爾。
二月十五日,祥鳳安全抵達了剛剛被日軍佔領後的拉包爾成功完成了運送飛機的任務。在這—日本位於南方戰線最大的航空基地拉包爾,讓我留下了持續一生都難以忘懷的痛恨記憶,而隨後那些令人作嘔的人生體驗更是令我時至今日仍然對戰爭感到厭惡。
即使是在運輸途中,也少不了每天都要駕機升空。這主要是為了巡邏警戒驅趕埋伏在水下不知道什麼地方正摩拳擦掌的敵軍潛艇,以及對完成檢修後的飛機進行試飛。
後來又前往拉包爾運送了一次飛機,隨後四月十一日,我們回到了闊別兩個月之久的母港橫須賀。緊接著就發生了可以說是「晴天霹靂」的重大事件。四月十八日,由隱蔽接近至日本近海的美國航母「大黃蜂」號上起飛的B-25米切爾轟炸機群在杜立特中校的指揮之下,對東京實施了開戰以來的首次空襲,令當時正因「大本營發表」而上下一片沸騰的日本國民不禁大驚失色。
因首都遭襲而感到顏面盡失的陸海軍,雖然也做出了包括派遣祥鳳出動在內的種種措施,但終因受累於九六艦戰和九六艦攻緩慢的飛行速度,最後還是未能發現美國航空母艦的蹤影。受此這次追討敵人失敗的影響,軍方終於下定決心開始為祥鳳換裝零式戰鬥機。
由六架零戰和六架九六艦戰組成的戰鬥機隊
在太平洋戰爭第一階段成功獲取了資源地帶控制權的日軍,將確保外廓防禦線的安全定為了第二階段的主要作戰目標。
位於東部紐幾內亞的莫爾茲比港設有澳大利亞海空軍的基地,是澳大利亞北方區域戰略意義最為重大的要衝。如果佔領此處建設軍事基地,那麼對於今後這一方向上日軍作戰行動的展開是非常有利的。而且如果要在拉包爾到莫爾茲比之間建設一條完整的防衛線,不僅要將澳大利亞封鎖起來,還要徹底遮斷美澳之間的聯絡線。
於是,在佔領拉包爾之後,大本營就制定了攻佔莫爾茲比的作戰計劃。基於該計劃祥鳳暫時劃歸第四艦隊第六戰隊指揮,與趕來增援的第五航空戰隊「瑞鶴」、「翔鶴」兩艘航母一道向著東部紐幾內亞莫爾茲比港的方向駛去。
舊日本海軍 祥鳳號航空母艦
標準排水量11200噸,全長205.5米,水線寬度18米,吃水6.6米,飛行甲板長度180米,寬23米,主機採用艦本式蒸汽渦輪機2臺,雙軸推進,總功率52000馬力,航速28節。裝備127mm高射炮8門,載機數30(27架常用+3架備用)
這一時期,圍繞著如何使用祥鳳的問題,以重巡為主要作戰力量的第四艦隊與五航戰之間產生了分歧。對於五航戰而言,希望三艘航母可以集中在一起統一指揮,而第四艦隊更重視運輸船隊的掩護問題,結果僅有祥鳳一艘航母被調撥出來負責為航速較慢的運輸船隊實施空中掩護,這一分兵的決定最終成為了導致祥鳳在後來的珊瑚海海戰中被擊沉的重要原因之一。
雖然由於杜立特空襲的緣故,祥鳳此時已經開始換裝零式戰鬥機,但換裝的數量有限,只有區區六架而已。雖然除此之外還有數架未組裝的零戰充當備用機,但僅靠這些飛機戰鬥力明顯不夠充分,於是最後包括備用機在內仍保留了六架左右的九六艦戰。
離開橫須賀的祥鳳,在特魯克完成了最後作戰準備之後於四月三十日出港,中途與五月四日從拉包爾出發的搭載著莫爾茲比攻略部隊的運輸船隊匯合後,開始在其上空履行編隊防空的職責。
為了給運輸船隊提供足夠充足的掩護,祥鳳動用了作戰半徑較大的零式戰鬥機。天剛一天亮零戰隊便從飛行甲板上依次起飛升空,在平均航速僅有六節半正朝著莫爾茲比方向挺進的運輸船隊的上空不斷盤旋,執行對空警戒和對潛巡邏任務。另一方面,甲飛五期出身的我們搭乘九六艦戰出戰,負責保護母艦上空的安全。對母艦的防衛採用值班制度,一班兩個小時,每班出動艦戰兩架,艦攻若干。於是我們每隔兩個小時不斷交替起飛,在母艦的上空不停盤旋,執行對潛巡邏以及航路警戒任務。
而在此之前的五月三日,日軍發動了對瓜達爾卡納爾島對岸圖拉吉島的登陸作戰,祥鳳也奉命派出了零戰和艦攻各三架對本次作戰進行了支援。
然而第二天五月四日一早,突然出現的美軍艦載機部隊即對登陸圖拉吉島的日本登陸部隊實施了大規模的空襲,造成了極大的損失。由此可以判斷,美軍機動部隊已經近在咫尺了。
親眼目睹母艦的最後時刻
命運的五月七日來臨了。這一天也同往常一樣飛機從一早便開始不斷從航母上起飛升空,為運輸船隊實施掩護、保障母艦上空的安全來回奔波。
上午八點整,我照常駕駛著愛機九六艦戰起飛升空開始為母艦護航。大約是八點鐘剛過的樣子,突然從耳畔傳來了無線電波的聲音。
按照常規,作戰中應該保持無線電靜默的狀態,現在突然響了,肯定是有什麼突發情況。想到這裡,我連忙從摩爾斯碼的滴答聲中仔細傾聽無線電的內容,「敵機來襲,方向……」。有敵情。來襲方向雖然給出了數字,但由於密碼過於複雜,我一時無法準確解讀。
沒有辦法,我只得慢慢調轉機頭自己尋找敵機來襲的方向,只見遙遠的空中開始浮現出很多黑點,眼看著這些黑點越變越大,逐漸變成了一個個清晰的飛機形狀。這時我注意到位於下方的母艦上三架零戰正匆忙開始起飛。
祥鳳身中13枚炸彈和7條魚雷慘遭沉沒的命運
緊接著,一架敵機從我的眼前仿佛倒栽蔥一般朝著母艦祥鳳以非常大的俯衝角度一猛子扎了下去。敵機開始攻擊了。於是,我也不顧一切,追逐著這架敵軍的俯衝轟炸機一起進入了俯衝的狀態。然而,或許此時換成零戰還有些許希望,落後一個時代的九六艦戰實在是無能為力,結果不但讓敵機跑掉,祥鳳的飛行甲板還被炸出了一個大洞。
見狀我猛地一拉操縱杆將飛機改平,便闖入敵陣。前、後、左、右,只見周圍到處都是敵人的飛機。我瘋狂地不停掃射,很快彈藥就被打光了。
濃煙滾滾即將下沉的航母祥鳳
此時祥鳳已經開始冒出滾滾黑煙,向著珊瑚海的海底深處緩緩下沉。已經無家可歸了。正當我在附近遊弋的重巡上空一邊緩慢飛行一邊盤算著下一步到底該如何是好的時候,接收到了命令我去德伯因島的電文。可是,這個德伯因基地具體在哪裡我也不知道。正當我急得團團轉的時候,兩架零戰迅速靠攏了過來。是納富分隊長和坂野機。在這兩架零戰的引導之下,我這才得以安全的抵達了德伯因基地。
失去了母艦的祥鳳飛行隊就此解散,殘存下來的乘員也就此各自踏上了新的徵途。聽說親自引導我回到德伯因的納富大尉和坂野二飛曹兩人後來都倒在了太平洋紛飛的戰火之中。
寫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