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總督要比巡撫官職大,可為何地方巡撫經常與總督對著幹呢?

2021-02-07 工部尚書

總督和巡撫是清朝管理地方的兩個要職,總督與巡撫都是地方大員、一屆封疆大吏,但總督是正二品(加兵部尚書銜後為從一品)、巡撫是從二品,總督的管理範圍、權利也要比巡撫大一點,可清朝卻經常出現巡撫不聽總督命令、不把總督放在眼裡的情況,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總督是管轄兩、三省的行政、軍事最高長官,相當於區域最高行政長官兼軍區司令,清朝一共設立了八個總督,分別是直隸 、陝甘、閩浙、兩湖(即湖廣)、兩廣、四川、雲貴等,由於總督屬於中央派遣性質,所以通常會加尚書銜,而且總督都是由文臣擔任,目前是利用文臣制約地方武將。

巡撫則是管轄一省的最高行政長官,擁有本身的最高行政權力,居於三司之上,相當於如今的省長,從二品,但是通常會加侍郎銜,變成正二品,但是絕大部分巡撫管轄的省份也屬於總督的管轄之內,而且巡撫的官銜也低於總督,所以名義上巡撫的等級是要低於總督的,但是也有兩個例外,一個是河南巡撫,另一個是直隸總督,河南省很特殊,因為清朝的八個總督所管轄的範圍都沒有覆蓋到河南省,所以河南巡撫又被成為天下第一巡撫,而直隸總督的管轄範圍覆蓋京畿,所以直隸總督在八大總督中排名第一。

雖然名義上總督的官職權利要比巡撫大,但是在清朝法律中,總督與巡撫並沒有規定明確的隸屬關係,總督與巡撫向中央奏報往往是雙方聯名上報,但是一旦出現總督與巡撫意見不同時,往往巡撫不聽總督的,總督管轄不了巡撫,那就會出現這樣一種尷尬情況,巡撫與總督對著幹。

例如在晚清時期,湖廣總督張之洞欽定了張三做某地知縣,但是本省的巡撫卻不同意,指定王三做此地知縣,這就讓負責官員任命的布政使十分為難,兩位都是最高長官,得罪誰也不行,於是上演了一場十分滑稽的鬧劇,那就是布政使任命張三與王三同時做知縣。

相關焦點

  • 都是封疆大吏,總督和巡撫哪個官職大?清朝究竟有幾大總督?
    在以清朝歷史為背景的電視劇中,我們總是能看到總督、巡撫這樣的官職名稱。那麼,總督和巡撫究竟哪個官職大?實際上,總督和巡撫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封疆大吏」。其中:「總督」在朝廷則為顯官、在地方則是一方軍政首腦,全稱是「總督某地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如:總督直隸等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負責統轄一省或數省行政、經濟及軍事,官階一般是正二品,但如果總督同時身兼兵部尚書則可官居從一品。
  • 清朝的總督和巡撫,誰的官大,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在清宮劇中,我們經常看到總督、巡撫這樣的官職。那麼,總督和巡撫到底誰的官大一點?
  • 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誰的官職大?
    上述六個官職集體亮相是在清朝。清朝設立九品十八個級別的官制,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類。總督、巡撫屬於文官。
  • 按察使、布政使、巡撫、總督、盛京將軍, 這些相當現在什麼官職?
    清取代明後,清朝統治者將明代的地方機構和官制更加完善,使之更好地維護對地方的統治,故而明清地方上的機構和官職有了些許的變化,最明顯的區別就在於明代的總督並非是地方正式軍政長官,因事而設,事畢即撤,但是到清代卻成為了地方最高軍政長官,總管一省或二三省。
  • 從一品總督和正二品巡撫,作為封疆大吏,誰的權力更大?
    在清朝歷史上,總督不見得就能鬥得過巡撫。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總督和巡撫的故事。首先,我們聊聊總督和巡撫出現的時間。這兩個官職出現於明朝,但屬於臨時性的官職。在明朝下轄的每個省份中,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才是真正的三駕馬車。但是到了明朝統治的後期,總督、巡撫兩個官職已經出現了逐步固定化的趨勢。
  • 總督和巡撫哪個權力更大
    保定直隸總督府 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的是督撫制。即總督和巡撫,那麼總督與巡撫是什麼關係,總督和巡撫總要負責什麼呢? 一、總督的來歷與職責 總督在清代為地方最高級長官,總管一省或二三省,一般都在一省以上,明末時有管轄五省、七省者;總督級別較巡撫高,總督一般為從一品到正二品,巡撫為從二品,地方總督多由部院正官中推選。在明代政治中,總督舉足輕重,入則為朝廷顯官,出則為一方軍政之首,故時人稱文帥第一重任。
  • 山東巡撫為什麼比其他巡撫官大?
    清朝官制當中,山東巡撫是一個比較有特色的官職。一般而言,巡撫的官職,都是屬於從二品官階。
  • 清朝官位品級分明,但從一品的提督,地位還不如正二品巡撫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清朝的官職,這裡要說提督全名是提督軍務總兵官,手中的兵權非常大,這樣說大家可能沒有什麼概念,而換個說法就是是統領一省軍隊的最高武官
  • 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眾將士到底最該聽誰指令?
    可若是像總督、巡撫、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這樣頻頻出現在史料之中的高級將領,我們就不禁好奇,這些人到底誰的命令更有影響力。總督,明清時的地方軍政要員。在明代,總督是因事而設的臨時職務。我們較為熟悉的明代名臣于謙和武將王驥,都曾在出任六部尚書時短暫兼任總督一職。
  • 清朝的提督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位呢?
    在我們看清朝的古裝劇的時候,經常會聽到某某提督什麼的,統領一方軍隊,牛逼哄哄的,更是被稱為「軍門」。那麼,歷史上清朝的提督到底是多大的官職,還有它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今天,我們就一起穿越歷史來探究清朝提督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歷史小知識。
  • 總督、將軍、總兵都能統領千軍萬馬,誰的官職最大?看完長知識了
    不過,相信各位讀者對古代的一些官職大小並不十分清楚。尤其是一些名字相近的官職,譬如知府、巡撫,又或是總督、總兵、提督、都統等,更是一頭霧水。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幾個古代容易搞混的官職。
  • 知府和巡撫的差別有多大?
    到清朝時,巡撫、知府趨向於成熟。所以,為了對比這兩個官職,我們會把時間集中在這段時間,用來更好了解它們之間的差別,從而了解中國歷史更深的脈絡。按照清朝制度規定,地方行政上可劃分為省、府、縣三級。(州的設立並不固定)。巡撫是省一級的最高長官,知府是府一級的最高長官。巡撫官員的數量,跟設立的省份數量有關。
  • 清朝中的兩江總督兩廣總督中的總督相當於現在多大的官職?
    兩江總督是封疆大吏,統管三省一市,和六部尚書一樣,其地位高於今天的省委書記、省長、省軍分區司令和國務院各部委的部長。
  • 一個陝甘總督的權力非常大,能調動多少西北野戰部隊?
    尤其是進入清朝統治的後期,各地的鎮守將軍基本上都是廢物,沒有太大的權力。今天,我們來聊聊陝甘總督,作為西北地區的最高軍事長官,陝甘總督能夠調動多少軍隊呢?認真地說,超過10萬大軍。在電視劇中,趙白石的職位已經是陝西巡撫,為了獎勵趙白石,貝勒爺請朝廷封趙白石為陝甘總督。其實,這是一個明顯的錯誤。在大家看來,陝甘總督肯定是陝西巡撫的上級,畢竟管理了陝西和甘肅那麼大的地盤。
  • 巡撫和巡按的差別有多大?很多人傻傻分不清
    巡撫、巡按的官職,在明、清時期,都曾出現過。不過,清朝時,巡按只在入關初期的順治年間,曾經推行過一段時間。但因為不符合形勢,就被主動廢除了。
  • 清朝的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是什麼官職?
    清朝的八旗兵力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京營八旗,主要駐防京畿,還有一類叫駐防八旗,主要駐防各地軍事要衝。那麼,負責管理這些駐紮在軍事要衝的八旗兵的地方最高軍事長官,就是駐防將軍,官階最初為正一品,乾隆年間降為從一品。這樣的駐防將軍,清朝在全國各地設置了14個,分別駐守盛京、吉林、黑龍江、綏遠、江寧、福州、杭州、荊州、西安、寧夏、伊犁、成都、廣州、烏裡雅蘇臺。
  • 清朝最後的兩廣總督:與革命黨頑抗到底,投靠日本淪為漢奸
    清朝末期,革命黨人在兩廣地區前赴後繼地發起武裝起義。作為兩廣地區的最高軍民政務官員,兩廣總督並不好當。
  • 中國最後的閩浙總督,清朝滅亡前還率兵火拼革命黨,最終兵敗自殺
    閩浙總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級的封疆大臣之一,正式官銜為「總督福建、浙江二處地方提督軍務、糧餉兼巡撫事」,總督擁有軍政實權,在晚清,本來在歷史上沒什麼存在感的總督,一位接一位走上歷史舞臺,在晚清歷史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今天開始,小編將會介紹很多的晚清總督,今天首先要介紹的是中國最後一位閩浙總督,他叫松壽
  • 清朝官職對應現代官職
    驍騎營由八旗都統直轄;前鋒營、護軍營、步兵營各設統領管轄;健銳營、火器營、神機營由於都是特種兵,設掌印總統大臣或管理大臣管轄;虎槍營專任扈從、圍獵等,設總統管轄;善撲營則專門練習摔角。        駐防八旗【大軍區】駐紮於全國各重要之地,視情況不同設將軍、都統、副都統、城守尉、防守尉等官。內地將軍等只管軍事,而駐紮邊疆的將軍等要兼管民政。
  • 清朝各級官職一覽表,太全面了,值得收藏
    清朝入關後,清朝官職有九品,每一品又分正和從。稱為「九品十八階」,九品以下是未入流。九品以上是官,九品以下是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