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末期的日軍,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瘋狂的軍隊之一,在美軍摧枯拉朽的攻勢面前,日本人想出了一系列殘忍又滑稽的反攻方式。比如著名的"神風特攻隊",就把飛行員和戰機變成"飛彈",用"一人、一機、一艦"的戰術妄圖擊退美軍的艦隊。
神風特攻隊聞名世界,因為它確實在二戰後期給美國海軍帶來了麻煩。剛開始參加神風特攻隊的飛行員素質尚可,他們駕駛的飛機能準確撞擊美軍艦艇,造成了一定傷亡。但是後期神風特攻隊的戰鬥力大打折扣,因為新來的飛行員都是些大學生,還沒時間進行專業訓練就讓他們開飛機去撞軍艦,最後只能白白送死。
其實在日軍在窮途末路之際出現的奇葩戰術還有很多,根據後來的不完全統計,日軍共有四大自殺式特攻隊,分別是:神風特攻隊、回天特攻隊、震洋特攻隊、伏龍特攻隊。
前面三種特攻隊都是開著載具自殺的——神風是開飛機撞軍艦,回天是開潛艇撞軍艦,震洋是開快艇撞軍艦。但是最後這個伏龍特攻隊很特殊,這個戰術是用單個士兵在海底進行自殺式攻擊,這在世界歷史上都前無古人也後無來者的。
伏龍特攻隊到底是什麼?它是怎樣作戰的,又取得了怎樣的戰果呢?
一、本土決戰的底氣第二次世界大戰打到1945年,全世界都知道德日法西斯已經窮途末路,勝利只是時間問題了。1945年春天,德國宣布投降,而日本卻還在做著"本土決戰"的美夢。日本人做這個夢是有底氣的,因為在日本歷史上,從未有任何一個國家徵服過日本本土。
日本人在國內發動"一億玉碎"計劃,將全日本老百姓拉出來軍訓,教他們用陶片手雷炸美軍,用竹竿綁著手榴彈炸坦克。
「竹竿+手榴彈」這個組合別看簡單,在戰場上還真能用來反坦克,日軍用這個方法專炸坦克履帶。日軍的武器專家看到這個組合之後大開腦洞,把這種簡陋的武器組合用到了海裡,開發出了"伏龍單兵水下攻擊系統",簡稱伏龍特攻隊。
這個系統的戰術很簡單,讓日軍中較強壯的士兵穿上潛水服,潛伏在美軍有可能登陸的地點。他們的唯一武器是一根竹竿,頂端綁著一顆大水雷,等美軍登陸艦接近的時候,伏龍特攻隊就慢慢從海底接近,用水雷炸掉美國軍艦。
二、伏龍戰士"伏龍"一詞出自日本傳說,相傳在古代的海中有龍生存,而強大的日本水手能潛水捉龍。現在美國人就是海裡的"龍",日本人想用這種自殺式攻擊擊敗他們。
日軍將"伏龍"戰術稱為"一死一殺"戰術,用一條人命換一條船,看起來是只賺不賠的買賣。於是,在1945年4月,日軍提出海底自殺戰術,5月底,此戰術便正式命名為"伏龍特攻隊"。
伏龍特攻隊的裝備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套"反水雷"潛水服,一根5米長的加固竹竿,還有一顆15公斤重的"五式"水雷。
這三樣東西中,竹竿是現成的,毫無技術含量,水雷這種武器日本人也不缺,只有這套潛水服是裝備的難點。這種"排雷潛水服"是日軍不久前研究的,是專門用來水下掃雷的潛水服,日軍將其改造一番就拿來用了。
伏龍特攻隊的士兵都來自"海軍航空兵學校",也就是給"神風特工隊"培養炮灰的地方。日本海軍覺得,反正都是自殺式襲擊,不如讓這些學生來學習新戰術,畢竟潛水服加水雷比一架飛機便宜得多。
1945年5月底,"伏龍特攻隊"成立,480名海軍飛行預科生加入隊伍,馬上開始進行海底試訓。但是剛剛訓練沒多久,這一奇葩戰術就暴露出了很多問題。
三、花樣繁多的事故在日軍設想的戰術中,伏龍戰士會潛伏在美軍登陸的淺灘海底,用水雷發起攻擊。這些淺灘大部分深度只有5-7米,能見度較高,而且水壓不大,簡易的潛水服也能勝任。
剛開始伏龍特攻隊的戰術比較豪華,在淺灘上有水泥工事,讓伏龍戰士藏在其中防止被炸死,而且還有一艘小型潛水艇集中供氧,延長伏擊時間。但是在後來因為一沒經費二沒時間,這些假想都被推翻,伏龍戰士只拿著一根竹竿下海,氧氣瓶都自己背。
伏龍戰士穿的潛水服其實很簡陋,這種反水雷潛水服設計的時候並不是為了海底潛水,而是在海裡拆除水雷,只能下潛3米左右。日軍為了讓潛水服能在5-7米的海底使用,強行對其進行了加固,結果導致重量超標。加上一個巨大的壓縮氧氣瓶,和吸收二氧化碳的氫氧化鈉裝置,這套潛水服總重達到58公斤!幾乎是一個成人的體重。
日軍士兵穿著這套東西在陸地上行走很不便,在水下也步履蹣跚。而且這套加固的潛水服可靠性很差,氣密性不好,導致伏龍特攻隊在訓練中曾發生過因為潛水服破裂導致的死亡。
這是因為,這套潛水服內裝著用來吸收二氧化碳的氫氧化鈉,接觸一點點水就會沸騰。潛水服一旦破損後海水湧入,日本士兵就會被劇烈沸騰的熱水嗆死。
在訓練中,伏龍特攻隊遇到的問題很多。有的士兵因為供氧系統故障被憋死在海底,有的士兵因為潛水服破裂而被嗆死,還有的士兵因為牽引繩斷掉,在海底直接失蹤。
日軍在訓練中就死掉了10多個年輕的特攻隊員,但是日軍高層還是對這個戰術很有信心。480名特攻隊員一共被分為十個大隊,分別派往日本沿海可能被美軍襲擊的港口,等待美軍的登陸。
四、無奈的結局伏龍特攻隊一直等待美軍登陸之日,但是這一天卻遲遲不來。一直到1945年8月,美國給日本投下了原子彈,日本立即宣布無條件投降。
這一制勝法寶沒能迎來大顯身手的機會,其實對這些隊員是好事。因為直到日軍投降,伏龍特攻隊不僅沒得到下海的機會,連進攻裝備都不齊整。
原來日本海軍決定製造10000套伏龍裝備,這其中竹竿要多少有多少,但潛水服和水雷卻有點棘手。日本當時軍工企業已經透支,潛水服可以拿現成的改造,但是水雷一直遲遲無法交貨。伏龍戰士們的水雷重達15公斤,而且要設計成能綁在竹竿上,靠機械觸發的結構,這讓日本兵工廠很是頭大,最後到戰敗投降時,10000顆定製水雷一顆都沒發貨。想是,要是真的開打,伏龍特攻隊員也只能拿著竹竿去「捅沉」美軍的戰艦了吧!
而且伏龍戰士們在訓練中還慘遭美軍轟炸,1945年6月,美軍轟炸了日本土浦海軍基地,在這裡訓練的伏龍特攻隊被炸死200多人,還沒出動就減員一半。
伏龍特攻這種戰術只在太平洋戰場有兩次出擊記錄,而且都是發生在"帛琉群島"。
第一次是1945年1月8號,日軍潛水員攻擊美軍登陸艦,一次是在2月10號,攻擊美軍測量船。兩次攻擊裡的"伏龍戰士"都玉碎了,但是美國的船卻沒沉。
二戰結束之後,伏龍特攻隊解散,後來這支軍隊的故事和裝備都被送到了靖國神社展覽,不知道當代日本人看到自己在二戰時這種腦洞大開的殘忍戰術,會有什麼想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