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狂賣臺灣武器,專家稱只能加速臺灣凋零

2021-02-15 APD環球觀察

亞太日報 艾仁

隨著大選臨近,美國加快了對臺軍售的步伐。

據《商業內幕》報導,在批准對臺出售總價值約18億美元的武器裝備不到一周後,美國國務院26日再宣布,將出售100套「魚叉」岸防巡航飛彈系統給臺灣,總價值約23.7億美元。這也是川普上任以來的第九項對臺軍售案。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宣以臺灣「保護者」的口吻宣稱,這些武器將增強臺灣的軍事能力,幫助其抵抗「海上侵略、沿海封鎖和兩棲攻擊」,提升其應對當前和未來「威脅」的能力。

《聯合早報》指出,在美國政府的規劃之下,臺灣正從防禦性為主的「刺蝟」轉為攻守兼備的「豪豬」,臺海局勢進一步升溫。

但著名軍事專家宋中平認為,儘管美國的飛彈能「提高臺灣的攻擊能力」,但它們「不能在真正的戰爭中倖存下來」,也無法改變兩岸軍力懸殊的現狀。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員儲殷則告訴《聯合早報》,美國對臺軍售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其本質是跟臺灣收保護費,同時也閹割了臺灣的武器自造能力。「這樣買武器,臺灣早晚沒錢,只會加速臺灣經濟的凋零。」

針對美國的對臺軍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26日表示,為了捍衛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中方決定對參與此次對臺軍售的洛克希德·馬丁、波音防務、雷神等美國企業和個人實施制裁。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任國強則強調:「美國和臺灣地區一些人妄圖以臺制華、以武拒統,這是根本行不通的,最終必然是死路一條。」

然而,好當「世界警察」的美國哪會聽勸。該國政治事務助理國務卿克拉克·庫珀不但試圖淡化中方制裁,稱中國並非首次威脅制裁對臺軍售的美國企業,還反咬一口,造謠是中國而非美國在「破壞印太地區穩定」。

法新社指出,隨著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美國總統特朗對臺灣的支持越來越明確,包括此前衛生部長阿扎和副國務卿克拉奇的接連「訪臺」。

與此同時,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也不甘示弱,他近期在有著許多華裔美國讀者的《世界日報》上發表文章,承諾「加深」與臺灣的關係。

(來源:亞太日報 APD News)

相關焦點

  • 美國又賣臺灣武器 我只能說:然並卵!
    而毒刺飛彈名氣更大,在阿富汗戰爭中美國「出口」了超過500枚毒刺飛彈給阿富汗遊擊隊,這些飛彈給蘇聯人添了很多麻煩。這些飛彈雖然名氣大,但都是小型武器,並且都是上個世紀冷戰期間的武器,很難稱得上「先進」。
  • 臺灣軍力的強弱定位:聽美國安排 反正不能超過日本
    在東亞這邊,也是要保持一個動態的標準來看,而臺灣的軍事力量強弱與否,與中國的強弱關聯其實沒那麼大,跟誰主導這塊區域比較有關係,因為自從海權時代來臨後,重點一直是在大海,不在陸地。簡單說,擁有東亞海權者,就可以實質控制這個地方,你的陸軍再強悍,也只能「望洋興嘆」。
  • 首度證實 美國解密文件稱臺灣曾發展核武
    據國際估測,以色列目前約有核彈150枚左右,如果臺灣的「桃園計劃」核反應器,沒有被美國人拆除,而能運轉至今,臺灣軍火庫中的核彈數量應在300枚以上。有專家指出,臺灣過去發展核武的「新竹計劃」是在美國默許下誕生,而冷戰時期臺灣「中科院」能夠研發到幾乎成功的程度,美國扮演重要角色,不過1988年中央情報局策動臺灣「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叛逃,導致所有核武計劃胎死腹中。
  • 美專家分析大陸「5年內很可能攻臺」,臺網友一眼識破:催臺灣買美國武器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中國大陸可能在5年內進攻臺灣」,一名美國專家近日發表了這樣博人眼球的觀點,還稱美國在臺灣海峽兩岸的「威懾力」越來越弱
  • 冷眼 | 美媒稱美國助臺灣升級F-16戰機對抗大陸:大陸不當回事
    臺灣現在利用自己生產的配件來升級F-16戰鬥機,不過有些技術只能從美國才能得到,而需要的大部分配件在美國製造商提供的技術援助下都能得到,臺灣升級中心一年能夠升級24架飛機。與此同時,臺灣已經完成了對自產戰鬥機的升級。
  • 臺海:漢和稱解放軍在福建廣東大量部署殲6無人機鎖定臺灣
    也有網友評論稱,臺灣應該感到慶幸,被殲-6鎖定,總比被轟-6K鎖定更好些吧。  臺灣《旺報》援引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第10期的報導稱,解放軍在距離臺灣中部直線距離不到220公裡的福建惠安、距離臺灣450公裡左右的廣東興寧部署大量殲-6無人機,可對臺灣的雷達站進行攻擊。
  • 【聚焦】美國將向臺灣出售軍事武器,大陸專家評骯髒的交易與危險的挑釁
    大陸專家受訪表示,美國打「臺灣牌」步步升級,不斷將臺灣推向遏制中國大陸的最前線。民進黨當局主動配合美方從事這種骯髒交易,拉高臺海危險係數,嚴重損害臺灣民眾利益福祉,只會給臺灣帶來災禍。對這種嚴重挑釁行徑,必須高度警惕,採取有效反制措施。
  • 看看向臺灣賣武器的美國公司都有誰?
    一名熟悉對臺軍售的中國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表示,目前美臺軍貿採用對外軍售模式(FMS),就是當局對當局交易,臺灣當局的對口單位是美國國防安全合作局,不必與廠商打交道,臺灣所訂購的武器也由該局全權招標和代籤,並監督整個製造和交付過程。
  • 這個時候美軍抵達臺灣教授作戰課程丨美國大選後 臺灣何去何從?丨我代表團:疫情暴發後,最先邀請臺灣專家赴武漢考察
    據臺媒報導,臺「海軍司令部」證實,美國海軍陸戰隊人員已經應臺軍邀請抵達臺灣,今天(9日)起連續四周,將在高雄左營教授臺海軍陸戰隊、兩棲特勤中隊有關突擊舟、快艇滲透作戰的課程。報導稱,這是臺軍與美軍等軍事互動因新冠肺炎疫情管制中斷後,恢復運作的首例,預計美軍各項在臺小部隊操演可能按照這一模式逐步恢復舉行。
  • 臺灣為何加速擴建高雄港?
    臺灣大規模擴建高雄商業港口為哪般?遙感智庫專家指出,表像的背後很可能是為供美軍艦停靠。
  • 核能專家「叛逃」美國,臺灣這個機密計劃胎死腹中.....
    美國過去極力反對臺灣擁核,今後伴隨著中美交惡,會允許臺灣研發核武器?從國際形勢和區域安全角度看,恐怕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臺灣核工程專家賀立維幾年前曾出版回憶錄《核彈MIT》,再次讓神秘的歷史浮上檯面。賀立維談到,1964年大陸試爆原子彈成功,令蔣介石感到震撼,決心也要在臺灣發展核武。當時在「核彈之父」、以色列原子能委員會主席伯格曼的協助下,1965年在桃園龍潭建立研發專門機構,也就是「中科院」籌備處。
  • 臺灣叛逃核武專家張憲義:不願看到兩岸自相殘殺
    他認為,只有「背叛」臺灣才能救臺灣。時至今日,批評者仍認為張憲義是叛徒,不過他並沒有感到後悔。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18日報導,張憲義今年73歲,他在美國愛達荷州接受訪問時首次詳談當時發生的事情,他稱:「假如讓我重新再來,我仍然會這樣做。」  報導稱,上世紀80年代初,張憲義被美國中央情報局招攬時擔任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副所長,負責發展核武。
  • 臺灣或一口氣拿到7類美制武器遏制解放軍登陸?專家:自大!
    今天(17日),人民日報海外網援引路透社報導稱,美國打算向臺灣出售包括水雷、巡航飛彈和無人機在內的多達7種主要武器系統。「此次軍售打破以往慣例,做法罕見!」就在上個月,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回應美國對臺軍售計劃稱,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817公報的規定,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嚴重違反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 觀察 臺灣欲購F-35戰機?美專家:臺灣買不起
    臺灣購買美制F-35戰機的討論最近漸漸浮出水面,有美方專家認為,考慮到臺灣面臨的軍力差距挑戰,應當購買,但也有美方專家直言:以臺灣現在的防務預算,買不起這麼昂貴的戰機。  臺灣購買美制F-35戰機的討論最近漸漸浮出水面,有美方專家認為,考慮到臺灣面臨的軍力差距挑戰,應當購買,但也有美方專家直言:以臺灣現在的防務預算,買不起這麼昂貴的戰機。   在馬政府後期,臺灣在無法購買F-16 C/D但得到F-16 A/B升級版之後,其實已經在考慮購買下一代戰機,而對F-16 C/D興趣趨淡。
  • 臺海風雲——美國向臺灣賣武器,門道很多
    今天,咱們來聊一下美臺軍售的話題,簡單來說,就是美國在幾十年的時間裡,賣給臺灣很多武器。另一方面,臺灣具有重要的地緣戰略價值。它的位置可以幫助美國在東亞獲得海上控制權。咱們來舉個例子。在美國的軍事專家看來,日本、臺灣地區和菲律賓如同一道「海上長城」,阻擋著中國進入太平洋。
  • 看看美國對臺軍售武器的價格,臺灣人又被坑了!
    此次採購中具體採購數量不詳,但美國「商業內幕」網站今年9月報導稱,臺灣這次採購陶2B飛彈是為了替換其庫存中已超過保質期限的陶-2A飛彈,但採購數量為769枚,似乎並不能完全替換此前採購的1700多發飛彈,單枚價格高達34.8萬美元。陶2B飛彈1992年美軍採購價為5萬美元,包括發射器在內的全系統價格為18萬美元。
  • 「海峽中線」消失, 俄羅斯專家談臺灣冒險後果嚴重
    針對臺灣指責大陸軍機飛越「海峽中線」製造臺海緊張局勢的說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日前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正式否認有所謂「臺海中線」存在。
  • 臺灣空軍實力如何,專家稱三個特點值得認真對待
    很多網友都說,臺灣空軍和大陸相比完全是不堪一擊,只要大陸動手,臺灣空軍瞬間就會被擊潰。事實真是這樣嗎?其實早有相關軍事專家對此進行過分析。
  • 臺灣自造潛艇2025年成軍?臺專家:造完就統一了,直接上繳解放軍
    臺灣當局叫囂稱,"1168"號潛艇2025年就可以服役,將搭配美國售臺的重型魚雷,"戰力強大"。潛艇不好造,英文吃到飽那麼,讓我們看看臺灣當局號稱"戰力強大"的"1186"號潛艇到底戰力多少?此外,臺媒日前爆料稱,臺立法機構的報告顯示,"1168"號潛艇大量的核心零件現在還沒有採購到。
  • 臺灣人只能自求多福
    當時兩岸的政治環境還是相當的緊繃對立,臺灣當局對於自己的同胞居然是由大陸協助撤出,有千百個不願意與尷尬,但是畢竟人道還是高於一切。時任臺行政機構負責人的郝柏村還在臺灣人安全撤回後嘉許了臺外事部門,其實外事部門也心知肚明,在這整個過程中,美國、日本、韓國和泰國等幾乎都說幫不上忙,這就是國際現實,任何國家在最危急時都是先考慮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