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資料摘自 趙月華主編的《航空經濟系列叢書》
一. 軍機製造
從戰爭發展史來看,航空製造中心轉移路徑主要從二戰前的歐洲轉移到冷戰時期的「美蘇」兩大中心再到冷戰後的「一霸多超」的世界格局。
(一)歐洲製造中心(二戰前)
一戰期間,由於飛機採用螺旋槳發動機,轉速低和功率小,再加上機體使用木質材料,因而,存在體積非常大、速度非常慢、升力比較小,飛機的主要任務就是實施敵情偵察,以提高戰場指揮官每次炮擊的準確率,給敵方帶來更大的殺傷力。此時的飛機的飛行速度為80-115米/時,飛行高度為200-3000米。
隨著戰爭的需要,1917年英國先後推出了SE.5、「駱駝」F.l和布里斯托F.2B等性能良好的戰鬥機,法國則推出了斯帕德13新機型。德國也研製出 Fokker E-III、Fokker E.I 飛機,雙方大大加強了空中戰鬥力。
因而,飛機技術或航空製造工業主要集中於歐洲。其實,德國空軍方面處於領先地位。據統計資料顯示,一戰期間法國、英國、德國、美國、俄國等五國共生產飛機 17.9 萬架。其中法國、英國和德國是飛機主要生產國,分別生產了 6.8 萬架、4.8 萬架和 4.8 萬架,美國只生產了1.5萬架。
表 1-21 一戰期間主要國家飛機生產情況一覽表(萬架)
美國
俄羅斯
法國
英國
德國
飛機數量
1.5
0.05
6.80
4.79
4.76
佔比
8.2%
0.3%
37%
26%
26%
二戰期間,世界航空技術、航空裝備設備得到了極大發展,使活塞式發動機飛機達到了巔峰之作,還出現了很多世界名機,蘇俄的雅克-8/9、蘇-5/7/9、伊爾-2/4 ,德國的 Me-262、Me-109、容克-87,日本的「零」式艦戰、「鍾馗」式局地、「震電」式局地,美國的 P-51「野馬」、F4F「野貓、F6F「地獄貓」……隨著二戰的結束,美國與蘇俄兩個軍事強國,開始將將航空工業從活塞式時代推向噴氣式時代,尤其在朝鮮戰場上,蘇俄的米格-15 與 F-86 佩刀的對抗就是最好的例證。
據統計資料顯示,二戰期間美國、蘇聯、英國、德國、日本等四國共生產飛機 75.96 萬架。其美國、蘇聯是飛機主要生產國,分別生產了 26.3 萬架、15.6 萬架,德國、英國分別生產了 14.1 萬架和 13.3 萬架。
由此可見,二戰期間,美國成為同盟國非常重要的「飛機加工廠」,為戰後美國建立非常完善的航空工業體系奠定了基礎。
表 1-22 二戰期間世界主要參戰國生產飛機機型一覽表
序號
國家
主要機型
1
美國
P-47「雷電」(外號「大奶瓶」)、P-38「閃電」、P-40「鷹」(援華「飛虎隊」用機)、P-39「飛蛇」、P-51「野馬」、F4F「野貓」、F6F「地獄貓」、F-4U「海盜」、B-25「米切爾」、B-24「解放者」、B-17「飛行堡壘」、B-29「超級飛行堡壘」等
2
德國
Me-109、FW-190、Me-110、Me-262、Me-163、亨克爾-111、亨克爾-177、FW-200、容克-87、容克-88、道尼爾-17、道尼爾-217等
3
日本
「零」式艦戰、「鍾馗」式局地、「震電」式局地、「紫電」式局地、97式艦攻、99式艦爆等
4
英國
「噴火」式、「颶風」式、「蘭開斯特」、「蚊」式、「惠靈頓」、「布倫海姆等
5
蘇聯
拉-5/7/9、雅克-1/3/7/9、拉格-3、圖-2、別-2、伊爾-2/4等
表 1-23 二戰期間世界主要參戰國生產飛機數量一覽表
美國
蘇聯
英國
德國
日本
數量(架)
262524
156033
133380
140885
66810
佔比
34.6%
20.5%
17.6%
18.6%
8.8%
(二)「一霸多超」的世界格局
戰後,世界格局發生根本性的轉變,由原來的以英國為核心的歐洲中心,一下子變為以「美蘇兩霸」為核心的地緣政治經濟體的軍事同盟。即以「美國、法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義大利」等國家為主的「藍色陣營」的航空工業,以「前蘇聯、中國」等國家為主的「紅色陣營」的航空工業……冷戰時期,美蘇兩大超級大國的軍備競賽,形成了美國、蘇聯從軍機到民機兩大完備、完善的航空工業體系。冷戰結束後,儘管俄羅斯繼承了前蘇聯航空工業的衣缽,但由於「體制的失調、產業鏈的斷裂、資金的短缺、設備的老化、人才的流失」等原因,是世界格局發生了失衡,由原來的美蘇兩霸轉變為「一霸多超」的世界格局。其航空工業體系與其世界地緣政治結構是一致。
首先,美國、俄羅斯、法國和中國都有建立完善的航空理論體系和完備的研發、試製、試驗、製造、組裝、維修、改造、服務等完善的航空工業體系。其次,在軍機方面,都具有獨立研製、生產現代軍機的能力。第三,在民用航空方面,只有美國的波音與歐洲的空客兩大巨頭稱霸世界。從航空發動機方面,航空發動機作為飛機的心臟,被譽為高端製造業領域的「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具有研製難度高、技術含量高、產業回報高的特點,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科技水平、科技工業基礎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因而,世界上只有極少數國家能夠生產航空發動機,主要有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等。生產廠商主要有美國的GE、惠普,俄羅斯「留裡卡-土星」公司,英國的羅羅公司,法國斯奈克瑪公司。
由此可見,世界航空工業最完備的國家只有美國、俄羅斯和歐盟,尤其在二戰之後的冷戰時期,美蘇世界兩大超級大國通過軍備競賽,把「藍紅」兩大陣營的航空工業推上了世界發展的最高峰。
表 1-24 世界6大軍機製造商一覽表
序號
公司
主要機型
國家
1
洛克希德·馬丁公司
C-130「大力神」中型運輸機系列、C-5「銀河」重型運輸機、F-16「隼」多用途戰鬥機、F-22「猛禽」隱形戰鬥機、F-35「閃電」隱形戰鬥機系列、、SR-71黑鳥高空高速戰略偵察機等
美國
2
諾思羅普·格魯曼
B-2隱身轟炸機、A-6艦載攻擊機、F-14"雄貓"戰鬥機、EA-6B電子戰飛機、E-2C"鷹眼"預警機;為F-16飛機和F-22飛機生產火控雷達;AH-64D"長弓阿帕奇"直升機生產長弓火控雷達和「地獄火」飛彈等
美國
3
蘇霍伊飛機設計局
蘇-24 T-6 變後掠翼戰術轟炸機、蘇-27 側衛殲擊機、蘇-30多用途戰鬥機、蘇-33 海側衛 海軍艦載機、蘇-35 超級側衛殲擊機、T-50 五代機
俄羅斯
4
米高揚設計局
米格-25「狐蝠」高空高速戰鬥機、米格29「支點」多用途戰鬥機、米格-31截擊戰鬥機、米格-35戰鬥機、米格1.44戰鬥機
俄羅斯
5
達索飛機製造公司
幻影」系列戰鬥機、「大西洋」1反潛巡邏機(與德、比、意、荷合作)、「美洲虎」戰鬥機(與英合作)、「阿爾發噴氣」教練/對地攻擊機(與德合作)以及「陣風」戰鬥機
法國
6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殲10、殲-11、殲-20和殲-31、殲-15艦載戰鬥機、轟-6、空警-2000等
中國
表 1-25 世界主要國家典型飛機機型代表一覽表
美國
俄羅斯
歐洲
中國
軍機
一代機
F-86、F-100、F-106
米格-15
——
米格15、J-5
二代機
F-4、F-5、F-104
米格-19、米格-21、米格-23、米格-27
英國「閃電」式;法國的「幻影」Ⅲ和「幻影」F1;瑞典的薩伯-37
J-7、J-8
三代機
AV-88、F/A-18、F-15A、F-14A
米格-29、米格-31、雅克-141、SU-27等
幻影2000、幻影4000;颶風
J-10、J-11
四代機
F-16、F-16E、F-15SE、F18E
SU-30、SU-34、SU-35、米格-35
法國陣風、英國颱風、瑞典JAS-39
J-15、J-16
五代機
F-22、F-35、F35B、F35SE
T-50
——
J-20、J-31
民機
一代機
波音707、DC-8
圖-104
彗星
二代機
波音727、波音737、DC-9
圖-154
三叉機
C919
三代機
波音747、DC-10
伊爾-86
A-300
空白
四代機
波音757、波音767
圖-204
A-310、A-320
五代機
波音777、波音787
——
A-340、A-380
二. 民機製造
由於美蘇兩大軍事同盟在航空工業管理體制、運營模式、研發機制和市場化行為的差異性,使得以美國為核心的西方航空工業體系,更傾向於採取「國家行為+市場行為」的結合式模式,而前蘇聯更趨向於單一的「國家行為」運營模式,這就形成航空工業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模式。為此,航空工業在民航運輸機、公務機和通用飛機等製造板塊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團,這些利益集團恰恰都被西方國家所壟斷。
(一)民航運輸機
從民機市場來看,世界上中遠程的民航飛機幾乎都被美國波音、歐洲空中巴士所壟斷。
首先,窄體客機市場
空客領先窄體客機市場。波音737MAX和空客的A320neo系列是國際市場上最熱銷的單通道客機,也是窄體客機最有代表性的機型。截至2017年,兩種機型共收穫8742架訂單。其中亞太地區是兩種機型最大的市場,共有2782架訂單,此外來自歐洲的訂單為1999架,來自北美的訂單為1469架。除了上述傳統三個大市場,拉美地區也貢獻了665架訂單,中東地區445架。
表 1-26 窄體客機市場情況一覽表
亞太區
歐洲
北美
拉美
中東
其他地區
飛機數量
2782
1999
1469
665
445
1381
佔比
31.8%
22.9%
16.8%
7.6%
5.1%
15.8%
在8742架訂單中,空客公司佔據了5042架,而波音公司則是3700架,佔比分別為57.7%和32.3%。以空客公司主場所在的歐洲市場為例,A320neo系列搶到了1999架訂單中的1227架,佔61%,而波音公司僅收穫772架,佔比39%,明顯落於下風。
表 1-27 空客與波音市場情況一覽表
空客
波音
合計
窄體客機
訂單數量
5042
3700
8742
佔比
57.7%
32.3%
100%
寬體機
訂單數量
1038
1514
2552
佔比
40.7%
59.3%
100%
其次,寬體客機
波音在寬體客機市場佔優。在目前的全球寬體客機市場,空客的A330neo和A350系列以及波音公司的波音777X和波音787都是主打機型。截至2017年5月31日,兩家公司的上述機型在全球共計斬獲2552架訂單,其中亞太地區仍然是其主要市場,共有857架訂單,而中東地區則替代北美地區成為寬體客機的第二大市場,共有660架訂單,北美地區僅有319架寬體客機訂單。出現這種分布情況與北美地區擁有發達的空中運輸體系有著直接關係,該地區不但有大量的航空樞紐機場,同時還擁有發達的通用航空體系,因而對寬體客機的需求不大。
表 1-28 寬體客機市場情況一覽表
亞太區
中東
北美
其他地區
合計
飛機數量
857
660
319
716
2552
佔比
33.5%
25.9%
12.5%
28.1%
100%
而在寬體客機的細分市場上,波音公司的表現要好於空客公司。在全部的2552架訂單中,波音公司的訂單數達到1514架,空客的訂單為1038架,比前者少了三分之一。即使是在空客主場的歐洲市場上,波音公司的表現同樣要好於空客,波音在歐洲市場收穫了268架訂單,市場份額達到57%,空客收穫了202架訂單,佔比43%。
在寬體客機市場上,空客的表現不如波音,一方面是因為空客主打未來市場的寬體客機A350比波音787的研製進度和交付時間都要晚得多,首架波音787於2011年9月交付啟動用戶全日空,而首架A350於2015年1月才交付啟動用戶卡達航空,晚了3年半的時間。而繼波音787之後,波音公司又推出了波音777系列的升級型777X,與此相對的是空客也推出了A330neo,但是在市場表現上波音777X明顯好於A330neo。就波音787系列來說,該機-8、-9、-10三個型號在全球市場上共收穫了1223架訂單,到今年底將完成交付553架,而空客A350系列的三個機型在全球市場共取得851架訂單,已經交付86架。
再次,中俄合力補足產品體系短板
2017年5月5日,由中國商飛擔當主承包商,可以說舉全國航空工業之力研製的C919大型客機成功實現首飛,正式宣告將參與國際商用客機市場的競爭。就在C919首飛一個月之後,光大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與中國商飛籤署30架C919客機的購買框架協議,也使C919客機的國內外用戶達到24家,訂單總數達到600架。就在國產C919客機首飛3周後,俄羅斯研製的MS-21客機也成功實現首飛,該機被俄羅斯視做其民機製造業重返國際市場的希望機型,截至2017年5月底已經收穫了185架訂單。
作為後來者,儘管截至目前C919和MS-21的市場表現都還算強勁,特別是在各自的國內市場上,但是當前國際民機市場依然被波音和空客所牢牢把持,兩者佔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在多個細分市場都已經形成了壟斷格局。所以,中國和俄羅斯的商用飛機產品要走向國際市場,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但中國在民機市場上已經邁出了實質性的、關鍵的一步,必然在寬體客機市場上大有作為。
(二)公務機
從全球公務機市場來看,北美市場是最成熟的市場,擁有12000多架公務機,其次為歐洲市場,擁有大約2000多架公務機,中國公務機總量大約不足300架(297架)。但從長遠來看,中國公務機市場發展潛力很大。
表 1-29 全球公務機市場情況一覽表
2017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銷售數量(架)
676
661
718
722
678
672
銷售額(億美元)
180
184
219
220
211
171
從全球公務機製造商來看,主要有灣流、龐巴迪、巴西航空工業、達索、塞斯納、豪客比奇、波音、空客等八大家公務機製造商。其中灣流、塞斯納、豪客比奇、波音四家公務機製造商在美國;達索、空客在法國;龐巴迪在加拿大;巴西航空工業公司則在巴西。此外還有西飛、本田等。
從產品線上看,除了波音BBJ系列公務機和空客ACJ系列公務機定位相對專注、價格最高外,其他六家公務機廠商均能生產出多種類型的公務機。以灣流公司為例,其公務機產品線包括G150/G280中程公務機、G450遠程公務機和G550/G650超遠型公務機等。
表 1-30 世界主要公務機製造商一覽表
市場份額
主要機型
國家
灣流宇航
39%
「灣流」Ⅰ、流」Ⅱ、「灣流」Ⅲ和「灣流」Ⅳ、灣流G550、灣流G650、灣流350、灣流450
美國
龐巴迪宇航
22%、
環球快車5000、環球快車6000、挑戰者850、裡爾40、裡爾45
加拿大
豪客比奇
14%
「空中國王」系列、豪客4000、豪客850、豪客850XP
美國
塞斯納
12%
獎狀X、獎狀XLS、獎狀CJ、獎狀CJ2、獎狀550、獎狀560
美國
達索
4%
「獵鷹」50、「獵鷹」900、「獵鷹」2000、「獵鷹」7X和「獵鷹」2000S等「獵鷹」系列公務機
法國
巴西航空
4%
世襲 1000、萊格賽600,萊格賽650、飛鴻300
法國
空客
3%
ACJ318、ACJ319、ACJ320、ACJ321、ACJ350、ACJ380
法國
波音
2%
BBJ、BBJ2、BBJ3
美國
(三)發動機
世界航空發動機製造商主要有通用電氣、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和普拉特·惠特尼、莫斯科禮炮機械製造生產企業聯合體(留裡卡-土星公司)、扎波羅熱「PROGRESS」機械設計局、扎波羅熱「MOTOR CICH」股份公司、CFM國際公司、IAE、發動機聯盟、斯奈克瑪等10家企業,但世界航空發動機市場主要被通用電氣、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和普拉特·惠特尼三大航空發動機製造商所壟斷。據統計數據顯示,美國通用電氣佔 40% 的市場份額,其次英國羅羅公司佔據 22% 市場份額,美國普惠公司佔 9% 的市場份額。
近年來,中國航空發動機也獲得了突破性發展,譬如WS10太行系列發動機、大涵道比WS發動機(用於Y20、C919)、WS15發動機(用於J20、、Y20、J20/31、C919等)取得了巨大成就,相信不久的將來,中國航空發動機會成為世界著名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商。
表 1-31 世界主要航空發動機製造商一覽表
發動機製造商
主要機型
國家
通用電氣(GE)
民機發動機主要有GE90、CF6-80C/E、CT7-8系列和B737CFM56
美國
羅爾斯·羅伊斯(RR)
(1)民機發動機:RB-211、B787的遄達」1000系列、A380的Trent900發動機,A330/340系列使用的「遄達」500/700系列,世界最先進中型直升機的AW101使用的RTM332
英國
普拉特·惠特尼(普惠,PW)
(1)軍機發動機:F100(F-15、F-16標配動力),F119(F-22的標配動力);PT6C-67C(中型直升機AW139和中國武直-10配合動力)
美國
斯奈克瑪
CFM56-5B/M88/M53
法國
留裡卡-土星
AL-31F/FN/FP/M1/M3/41-117S;RD-33/RD-33MK VK-2500/TV3-117(直升機)
俄羅斯
扎波羅熱「PROGRESS」
Д-18Т、;Д-136、Д-436Т、Д-436ТП、;Д-27、АИ-450、АИ-22
烏克蘭
扎波羅熱「MOTOR CICH」
Д-436Т1、Д-436ТП、 Д-27、АИ-22
烏克蘭
CFM國際公司
CFM56系列產品(CFM56-2\3\5\7)
美法合資
IAE
V2500系列
美英日德合資
發動機聯盟
GP7000系列
GE和普惠合資
(四)通用飛機
在通用航空領域,飛機製造商相對比較分散,但主要集中於塞斯納、西銳、豪客比奇、貝爾、波音直升機、歐洲直升機、俄羅斯直升機、卡莫夫直升機、米裡直升機、別裡耶夫設計局、鑽石、比亞喬、皮拉特、索卡塔、阿古斯塔直升機、恩斯特龍直升機、羅賓遜直升機、西科斯基直升機等幾十家飛機製造商。
表 1-32 世界主要航空發動機製造商一覽表
序號
飛機類型
飛機公司
國家
1
活塞式飛機
西銳(cirrus)飛機公司
中國
2
塞斯納飛機公司
美國
3
豪客比奇飛機公司
美國
4
鑽石飛機公司
加拿大
5
穆尼飛機公司
美國
6
渦輪旋轉槳飛機
塞斯納飛機公司
美國
7
豪客比奇飛機公司
美國
8
比亞喬飛機公司
義大利
9
派鉑飛機公司
美國
10
皮拉特飛機公司
瑞士
11
索卡塔飛機公司
法國
12
直升機
阿古斯塔直升機公司(AW109\AW139\AW169\AW189)
義大利
13
貝爾直升機公司(BELL206\407\427\429)
美國
14
恩斯特龍直升機公司(F28F\280FX\480B)
美國
15
波音直升機
美國
16
歐洲直升機公司(AS350\13\145)
歐洲
17
俄羅斯直升機
俄羅斯
18
卡莫夫直升機
俄羅斯
19
米裡直升機
俄羅斯
20
羅賓遜直升機公司(R22\R44)
美國
21
西科斯基直升機公司(S300\43\38\76)
美國
22
韋斯特蘭直升機公司
英國
23
水上飛機
賽斯納(凱旋208B-EX)
美國
24
空中拖拉機(AT-802F)
美國
25
龐巴迪(CL-215、CL-415MP)
加拿大
維京飛機(雙水獺DHC-6)
加拿大
26
德·哈維蘭(DHC-2、DHC-4)
加拿大
27
新明和工業株式會社(US-1AKai)
日本
28
別裡耶夫設計局(別-6、別-10、別-12、別-200Chs、別-200、別-103、「信天翁」A-40、「信天翁」A-42PE)
俄羅斯
29
中航工業集團(SH-5、HO-300、AG600)
中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世界航空工業形成了以美國、俄羅斯、中國、歐洲為核心的四個製造中心。
(1)在軍機領域,世界飛機製造商主要集中於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等四個國家。
(2)民航飛機領域:世界民航飛機飛機主要被波音和空客兩大飛機製造商所壟斷。
(3)在公務機領域,世界飛機製造商主要有灣流、龐巴迪、達索、巴西航空工業、塞斯納、豪客比奇、波音和空客等。
(4)在航空發動機領域,世界航空發動機主要被通用電氣、羅羅、普惠、留裡卡-土星等企業所壟斷。
(5)在通用飛機領域,世界通用飛機製造商主要有塞斯納、西銳、豪客比奇、貝爾、波音直升機、歐洲直升機、俄羅斯直升機、卡莫夫直升機、米裡直升機、別裡耶夫設計局、鑽石、比亞喬、阿古斯塔直升機、恩斯特龍直升機、羅賓遜直升機、西科斯基直升機等。
由此可見,世界航空製造中心主要集中於美國、俄羅斯、中國、法國、英國、加拿大等6個國家。
表 1-33 世界主要國家航空製造商一覽表
序號
國家
主要飛機製造商
1
美國
波音、通用電氣、惠普、灣流、塞斯納、豪客比奇、貝爾、羅賓遜、恩斯特龍、西科斯基、穆尼、派鉑、IAE、發動機聯盟、空中拖拉機等
2
俄羅斯
留裡卡-土星、米裡直升機、莫卡夫直升機、俄羅斯直升機、
3
法國
空客、達索宇航、斯奈克瑪、CFM國際公司、索卡塔、歐洲直升機公司
4
加拿大
龐巴迪、鑽石、維京、德·哈維蘭、加拿大惠普等
5
義大利
比亞喬、阿古斯塔等
6
英國
羅羅、韋斯特蘭等
7
瑞士
皮拉特等
8
烏克蘭
扎波羅熱「PROGRESS」、扎波羅熱「MOTOR CICH」等
9
中國
西銳、中航工業集團
趙月華
管理學博士,著名航空經濟學者,航空規劃大師,國內航空小鎮第一人,航空大都市發展模式實證研究先行者,航空工業發展模式理論研究的開拓者,世界城市群與機場群耦合關係研究的首創者,航空經濟理論建構的探索者
歐亞斯諾航空智庫創始人
北京歐亞斯諾規劃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北京華瑞翔雲航空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
航空規劃理論的踐行者。曾主持或參與北京新機場、首都機場空港經濟區、天竺綜合保稅區、青島膠東國際機場、雲南昆明長水機場、深圳寶安機場、濟南遙牆機場、蘭州中川機場、濟寧新機場等臨空經濟規劃;天津濱海新區與青島公務機基地戰略規劃與投資運營模式研究;以及珠海航空城、湖北荊門航空城、萊蕪雪野湖航空運動城、青島平度慈航航空小鎮、張家口飛行小鎮、安徽天長航空小鎮等系統規劃或設計工作,具備豐富的航空園區規劃實踐經驗。
航空經濟理論研究的開創者。主要從運輸航空、通用航空與航空工業三個層面來對航空經濟、航空產業進行全面系統的研究,主要出版的專著有《韓國仁川航空大都市經典案例實證研究》《阿聯杜拜航空大都市經典案例實證研究》《公務機基地戰略規劃與投資運營模式研究》《中國公務航空市場研究》《國外航空小鎮經典案例實證研究》《航空俱樂部商業模式發汗策略研究》《美國航空工業發展模式研究》《俄羅斯航空工業發展模式研究》《世界主要國家航空航天大學概覽》等20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