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

2021-02-28 加裡寧中俄國際

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Samara State Aerospace University named after academician S.P. Korolyov ,英文簡稱SSAU,俄語全名Самар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аэрокосм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ени академика С.П. Королева )又稱薩馬拉航空航天大學,是為紀念前蘇聯航天之父、科學院院士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所建。是俄羅斯航空航天類院校的最高學府 2009年首批進入俄羅斯聯邦「國家研究型大學」之列。

學校簡介

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主要培養航天、航空、無線電、冶金、汽車、信息通信等領域的人才,有飛行器,飛行器發動機,航空運輸工程師,工程與技術,無線電技術,計算機科學,經濟與管理學,基本培養,基礎科學以及遠程教學等10個系,能源與交通、繼續教育、印刷等3個學院,機器聲學、飛機結構、空間儀器製造、質量技術與問題、創新製造技術、系統設計、信息系統等7個研究所,託裡亞基市分校,1個教學用機場,35個科研實驗室與中心,藏書超過100萬冊的科技圖書館等。學校有54個專家型人才培養方向,34個副博士和正博士科學人才培養方向,9個副博士和正博士論文答辯學術委員會。來自俄羅斯,獨立國協國家,西歐,南美,中國,東南亞和非洲約12,000名學生在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學習。教師約900名,其中正博士、教授191人,副博士、副教授470人,有5名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和通訊院士,近100名俄羅斯宇航科學院、導航與運動控制科學院院士和通訊院士,53位列寧獎金和國家獎金獲得者,75人獲得國家獎勵,70人被授予國家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始建於1942年,原名古比雪夫航空學院,是俄羅斯大型的科學學術和文化中心。學院曾經是莫斯科航空學院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撤離到薩馬拉市(原名古比雪夫市)的幾個系,系別的命名習慣就傳承於莫航。

為紀念前蘇聯航天之父、科學院院士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1966年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和蘇聯部長會議決議以S. P.科羅廖夫院士命名古比雪夫航空學院。1992年在其成立50周年時,學院更名為以院士S.P.科羅廖夫命名的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該校是前蘇聯和俄羅斯最著名的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首批進入俄羅斯聯邦「國家研究型大學」之列。

學校排名

2021QS世界大學排名,位列591-600區間。

科研方向

1. 太空飛行器製造。

2. 航空學。

3. 航空航天發動機製造 

4. 機械動力學與振動噪音

5. 先進材料和技術。

6. 雷射與生物醫學系統。

7. 無線電技術,微電子與納電子學

8. 信息技術,計算機光學和圖像處理。

9. 宇宙地理信息技術與信息安全。

10. 物理化學與氣體動力學過程。

國際交流

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積極發展與各國(巴西、中國、克羅埃西亞、愛沙尼亞、芬蘭、法國、德國、英國、匈牙利、印度、拉脫維亞、立陶宛、馬來西亞、波蘭、葡萄牙、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美國、摩爾多瓦、獨立國協國家等)的教育和研究機構的合作。

2011年與法國高等航空航天學院ISAE在落實聯合大學生參加一年一度的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CNES)競賽的項目框架下開始了合作,根據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CNES)的邀請,薩馬拉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每年參加C』Space活動,在該活動上成功地發射了大型火箭模型「聯盟號」。

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是國際宇航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autical Federation)的成員,並且還參與了QB50國際項目 - 歐洲關於大氣研究的倡議,在其框架下2016年將發射由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的學生們創造的衛星。每年薩馬拉大學舉辦國際暑期學校,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和老師們參加培訓。

校園環境

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坐落於俄羅斯薩馬拉市,該市在1935-1990年蘇聯時期曾稱為古比雪夫(Ку́йбышев),是俄羅斯最大的城市之一。人口1200000人。薩馬拉是薩馬拉州的行政中心。該城作為一個地理要塞始建於1586年。如今的薩馬拉是俄羅斯的一個重要的政治,工業和文化中心。它位於俄羅斯歐洲部分的東南部,伏爾加河沿岸。屬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

城市掠影

薩馬拉市起初是做為俄羅斯東部邊境的一個邊防重鎮修建的,建立於1586年,座落在伏爾加河流域。城市南北長50公裡,東西寬15~20公裡,有1,250,000人口,其中包括100多個少數民族。目前薩馬拉市名列俄羅斯6大城市之一。在薩馬拉市附近,伏爾加河圍繞日古麗山區(又名薩馬爾斯克亞·盧卡)形成了一個環形地區。此環形地區內的大部分區域都屬於薩馬爾斯克亞·盧卡國家公園。由於其美麗的風景和涼爽怡人的空氣,芝固麗山區常被稱作伏爾加河畔的瑞典。

薩馬拉市附近的伏爾加河非常寬闊,最寬處跨度達2公裡。薩馬拉市溫和怡人的氣候、美麗的歷史遺蹟和自然風光一直吸引著旅遊者來此觀光。薩馬拉市位於伏爾加河的心臟地帶,並緊鄰俄羅斯歐洲部分和烏拉爾地區的巨大銷售市場,具有非常有利的地理位置優勢。

相關焦點

  • 世界盃地理/薩馬拉,航空航天造就城市威名
    對了,薩馬拉可以說就是俄羅斯航空航天領域的科教中心、生產中心,就連這座城市舉辦世界盃賽的體育場,在本屆杯賽結束後也將被更名為「宇宙運動場」。          人口僅有120萬人口的薩馬拉擁有一座俄羅斯人引以自豪的大學——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它又被稱為薩馬拉航空航天大學,是為紀念前蘇聯航天之父、科學院院士謝爾蓋·帕夫洛維奇·科羅廖夫所建。這裡是俄羅斯航空航天類院校的最高學府,於2009年首批進入俄羅斯聯邦「國家研究型大學」之列。
  • 航空航天 ▏▏「嫦五」成功返回,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楊孟飛長期從事空間飛行器領域的科研工作,在空間飛行器高速再入返回、甚高精度姿態控制和高可靠控制計算機等方面取得了系統的創造性成果,為探月工程、載人航天和衛星研製做出了重大貢獻。國防科技大學是國防科技自主創新高地,承擔著從事航空航天、先進武器裝備和國防關鍵技術研究的重要任務。
  • 光明日報:志在長空牧群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訓背後的堅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中國航空航天事業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印記。走進學校,校訓石上「智周萬物,道濟天下」八個大字熠熠閃光,道出了南航人「負重奮進,航空報國」的莊嚴承諾。 「智周萬物,道濟天下」,語出《周易·繫辭上》中的「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聘校友擔任思政工作首席專家
    本報南京12月16日訊(記者 繆志聰)C919大型客機、北鬥三號衛星、AG600水陸兩棲飛機、直—19武裝直升機……今天,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校園分外熱鬧,一批「國之重器」的總設計師重返母校,變身思政公開課教師,以生動的人生和科研經歷講述自己的家國情懷,給母校師生上了一堂感人至深的思政課。
  • 上海交通大學第二屆航空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國際會議在莫斯科成功召開
    本屆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航空航天學院主辦、莫斯科航空學院承辦。會議以「系統科學與空天創新」為主題,共設系統技術、流體力學和推進、結構材料、導航制導與控制4個分會,內容涵蓋了航空航天系統的主要研究方向。會議同期舉辦了航空航天學院主辦期刊Aerospace Systems第二屆編委會議。莫斯科航空學院校長Mikhail Pogosyan代表會議承辦方致歡迎辭。
  • 揭秘俄羅斯「東方」航天發射場:擺脫「拜科努爾依賴症」
    」上面級的組合,將莫斯科大學研製的科研衛星「MVL-300」與薩馬拉國立航空航天大學研製的科研衛星「AIST-2D」和納星「SamSat-218/D」送入預定軌道。按照計劃,2020年前「東方」航天發射場將替代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成為俄羅斯新的航天中心,屆時大約45%的發射任務將在「東方」航天發射場進行,44%在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進行,11%在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進行。未來,「東方」航天發射場還將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向世界敞開大門。
  • 德國航空航天工程專業介紹
    在德國學習航空航天工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德國正在迅速成為全球航空航天工業的重要研發中心。而德國航天工業對航天技術的研發進行了大量投資,佔航天工業擴張和創新總收入的15%以上。德國航空航天工程領域的研究每年獲得數十億歐元的資助,以推動這個領域的發展。航空航天工程專業主要就是研究太空飛行器和飛機背後的科學。航空航天工程是一個大類,可以分航空工程和航天工程。
  • 「嫦五」成功返回,看看哪些大學的航空航天專業強|2021年高考倒計時171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長五」、「嫦五」,都有北航力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作為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建校以來,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有10個國防特色學科。在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航空航天工程學科連續第三年蟬聯世界第一。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研發和發射都有北航人的貢獻!
  • 「嫦五」成功返回,這些大學再立新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作為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建校以來,一直是國家重點建設的高校,有10個國防特色學科。在2020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航空航天工程學科連續第三年蟬聯世界第一。「長五」系列火箭總設計師李東,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1985級本科生。
  • 五年不漲學費、美國航空航天之母普渡大學開始籌備150周年校慶
    用火箭升空作為開端,可是說是很普渡了,因為火箭和航空航天就是普渡最驕傲的勳章。這所被譽為「美國航空航天之母」的頂級大學,為美國的航天事業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的宇宙勇士。Drew Feustel (NASA photo)圖片來源:purdue.edu美國航空航天局作為2018年普渡大學畢業典禮的重頭戲,不僅僅有榮譽學位授予儀式,米奇丹尼爾斯校長(PresidentMitch
  • 空天資訊 | 全球航空航天十一月合集
    土耳其航空航天巨頭TAI即將開設世界第四大複合材料工廠土耳其航空航天工業公司(TAI)在11月5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世界第四大複合材料工廠將在幾天後開業。TAI已在為空客和波音等全球領先的航空公司設計和生產重要的複合材料零件。新一代工廠旨在成為一個自主工廠,並將很快投入使用。
  • 中國科學院大學航空宇航學院正式成立
    10月25日,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航空宇航學院成立大會及發展規劃研討會在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舉行。
  • 林世偉出任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區總裁
    霍尼韋爾15日宣布任命林世偉(Steven Lien)為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區總裁,接替前任總裁高博安(Briand Greer)。高博安將繼續常駐亞太區並出任新的霍尼韋爾領導層工作。作為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區總裁,林世偉將直接管理區域內6個國家的運營,以及在14個國家發展和運作。林世偉將常駐上海,向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總裁兼執行長馬天明(Tim Mahoney)匯報工作。出任霍尼韋爾航空航天集團亞太區總裁之前,林世偉曾短暫擔任集團中國及亞太地區航空工業發展副總裁。
  • 招生信息 | 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段默龍課題組招收博士生,博士後以及訪問學生、學者
    段默龍博士將於2021年7月加入香港科技大學機械及航空航天工程系擔任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研究方向包括先進位造和柔性飛行器的控制和建模等
  • 空天資訊 | 全球航空航天八月合集
    8月5日,東航技術圓滿完成首次發動機在翼打磨修理,這不僅填補了東航長期以來在該項維修能力上的空白,也為東航機隊平穩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證,更標誌著東航技術發動機深度維修能力取得重大突破,為實現公司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35.航空工業規劃總院主編的《航空發動機試車臺設計標準》正式發布!
  • A Walk in the Clouds——航空航天與國防領域創新,為雲中漫步打開機遇之窗
    ——George Jack,工程技術專家,湯森路透機遇之窗雲技術使航空航天領域發生了變化,創新的重點涵蓋從消費者滿意度到國家安全的各個方面。現如今,航空航天與國防的領域主要分布在生產技術(37%),先進材料(24%),結構和系統(14%),儀表(12%),推進裝置(11%),空間技術-太空飛行器與衛星(2%)。
  • 【漲知識】航空航天研究所代號匯總
    導讀:航空航天院所代號一網打盡,便於大家在工作中查詢。(江蘇南京) 航空機載設備系統及附件航空工業610所 中國航空救生研究所(湖北襄樊) 安全救生 飛機彈射救生裝置航空工業611所 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 戰鬥機 J7 J10航空工業612所 中國洛陽電光設備研究所 航空火力控制系統航空工業613所 中國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西安) 航空機載設備系統及附件航空工業614所 無錫航空發動機研究所
  • 鈦合金及鈦基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的應用和發展
    本文對鈦合金及鈦基複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現狀進行總結,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多維度分析,對未來的發展趨勢作出展望,並指出相應的研究重點。1.近年來,國內上海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有色研究院等都對此展開了相關的研究工作(如表 1)。
  • 中科院院士領銜,重慶交通大學綠色航空技術研究院籤約落戶兩江協同創新區
    論壇開幕式上兩江新區與重慶交通大學正式籤約共建重慶交通大學綠色航空技術研究院市委常委據了解該研究院是科研創新型事業單位位於兩江新區協同創新區根據協議,重慶交通大學綠色航空技術研究院將在中科院院士李應紅等領銜的團隊帶領下,推動建設綠色航空技術研究院、工程(技術)中心、軍民融合科技協同創新與產業孵化中心等6方面內容,旨在面向綠色航空科技和產業,聚集優勢資源,致力於綠色航空領域創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