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機:共和國有了空中偵察兵

2021-03-04 晨暉點兵
人民空軍早期發展預警機的設想來源於與國民黨空軍的攔截作戰。建國初期,大陸的防空系統處於創建初期,存在很多雷達盲區,沒有能力完全阻擋國民黨空軍的夜間襲擾。從1951年3月開始,中國大陸多次遭到美國和臺灣國民黨空軍的夜間入侵,幾乎暢行無阻。

國土防空作戰攔截的成功主要取決於早期預警。在沒有預警機的時代,雷達是提供預警的唯一的裝備。建國初期空軍只有很少的落後雷達,包括蘇聯援助的П-3H和П-3А米波中程雷達和美國制式的208和406雷達。這些雷達的警戒引導距離150公裡,誤差約2公裡。在1957年以前的數次作戰中,由於雷達誤差大,雖然能將戰鬥機引導到目標附近,但是在複雜天氣或夜間,我軍戰鬥機飛行員仍然無法利用肉眼發現目標。

1955年,人民空軍共出動246架次攔截竄擾的臺灣飛機,僅有20次飛行員發現了目標,其中個別人開了炮,但是無任何戰果。

1956年人民空軍從蘇聯引進的23部П-20雷達和大量的П-3雷達,在沿臺灣正面構成了漫長並有很大縱身的雷達警戒網,很快就取得了戰果,1956年6月22日夜間,國民黨一架B-17偵察機入侵,部署在衢州的空5軍П-20雷達首次成功地引導一架米格-17戰鬥機進入了目視距離,將其擊落在江西嶺底鄉溪後村的山谷中。8月22日夜間作戰中,上海虹橋機場附近的П-20雷達又引導我軍米格—17戰鬥機,將一架美軍P4M-1Q電子偵察機擊落。11月11月10日夜,杭州的П-20雷達第三次引導米格-17戰鬥機擊落了一架國民黨的C-46運輸機。

但是隨著國民黨空軍改變戰術,在沒有月光的暗夜和300~500米低空活動,П-20雷達引導效能開始下降。1957年全年,國民黨B-17G偵察機竄入大陸53次,大陸空軍起飛69架次進行攔截全部落空。當年11月20日夜間,一架國民黨B-17G飛機從福建惠安進入後,經湖南、江西進入大陸腹地,期間,被П-20雷達發現幾次,但很快消失。後來,這架入侵飛機竟然西達潼關北上太原。

我軍沒有雷達引導,只能主觀判斷該機可能會在京廣鐵路西側150~200公裡的雷達空白區活動,致使起飛了18架次帶雷達的米格—17戰鬥機全部撲空。在9小時13分鐘的入侵過程中,竟然有3小時零8分鐘不知去向,直到這架B—17G竄到石家莊西65公裡處,才被一臺破舊的270雷達偶爾發現,數分鐘後該機又消失在雷達視野外,安全返回了臺灣。

此後,國民黨飛機改裝為電子偵察機,具備了對雷達的電子幹擾系統,我軍雷達更加被動,直到1959年5月,我軍始終沒有在夜間擊落過國民黨入侵飛機,直到地空飛彈部隊的問世,才改變了這一被動局面。

由此可以看出,地面雷達的弱點明顯暴露出來,發展預警機對中國空軍來說已勢在必行。

在北京航空博物館展出的國產空警-1號預警機樣機,是中國發展預警機的第一個裡程碑。

1953年3月,蘇聯贈送給中國10架圖—4戰鬥機。人民空軍最早類似預警機的雷達作戰飛機就是圖-4改裝的夜間巨型戰鬥機,這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空戰戰鬥機。

改裝的圖-4П雖然已經具備了早期預警機的雛形,但作為夜間戰鬥機過於笨重,實戰性不強。1960年12月19日夜間,一架國民黨P2V飛機竄往張家口方向,我軍起飛了3批巨大的圖-4П夜間戰鬥機,很快地利用機載雷達找到目標。P2V幾乎無法擺脫這些巨型戰鬥機的掃射,不過當時的裝備實在太差,其中紅外瞄準具的誤差幾乎達2度。在幾個批次的開火追擊中,始終沒有造成P2V致命傷。這架P2V到達山東臨沂上空時,遭到我軍第三批次的圖-4П的圍殲射擊達35分鐘之久,強大的火力逼得P2V機組就差要棄機跳傘,但最後P2V還是逃脫。顯然,改裝的圖-4П不過關。

1969年9月,空軍提出研製空中預警機,代號為「926飛機」,改裝機仍採用圖—4。當時世界上只有美國、前蘇聯、英國3個國家擁有空中預警機。

當年11月25日,空軍司令部發布通知,以六院為主、空一所、空二所、空軍十二廠為主,抽調人員進行空中預警機的研製,5702廠生產,空36師執行試飛任務。當時要求全國各單位對「926計劃」所需材料加工資料等全部開綠燈放行,只能傾全力配合不得過問。

由圖-4改裝的載機,在背部安裝龐大的雷達天線罩和支架系統之後,飛機的總阻力增加了約30%。為了增加動力,他們替換了圖-4飛機原裝的活塞式發動機,使全機動力裝置的功率增大67%。此外,技術人員對載機的氣動外形和結構做了修改,整個研製過程中的吹風試驗超過2000次。

當時國內對於世界預警機技術水平了解很少,設計觀念相差很大。圖—4飛機中段的炸彈艙等幾個艙段全部改裝成密封艙,用於安排雷達操作員和控制人員。空警一號的主要分系統包括警戒雷達系統、數據處理系統、數據顯示和控制系統、敵我識別系統、通信和數據傳輸系統、導航和引導系統、電子對抗系統。

在空警一號上採用的是布置多個雷達P型顯示器,2個A型顯示器,UHF和VHF波段的電臺分別擔任空地和空空通話,實質上空警一號只是將雷達站移到空中拓展探測範圍和減小盲區,性能與50年代早期的預警機相當,並非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預警機。空警一號對低空目標的探測面積相當於40個П-3雷達站,這對於當時的大陸防空是非常有實用價值

「926飛機」於1971年6月10日首次試飛成功,並被命名為「空警一號」。

第一次帶天線罩試飛,「空警一號」在空中出現劇烈的震動現象。在駕駛艙裡,飛行員的腳蹬板咯咯直響;在中部機艙,3名射擊員都能看到垂直尾翼明顯的周期性擺動;在尾艙,人搖晃得無法寫字。

經過分析,科研人員提出了17種排振方案,經過兩年多的艱苦攻關,抖振終於被排除。

從1976年下半年開始,空軍組織提高雷達抗地物與海浪雜波幹擾的研究工作。1978年11月20日至1979年1月18日,「空警一號」組織海上試飛,遺憾的效果並不明顯。最終,因預警雷達的性能不能滿足需要,「空警一號」於1979年停止研製。為適應現代化戰爭的需要,上世紀90年代中國曾向以色列訂購了「費爾康」相控陣雷達預警機,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相控陣雷達預警機,空中預警能力基本上與美國E-3預警機相同,有些性能甚至超過E-3,但價格卻只有E-3的三分之一左右。可是,由於美國的蓄意阻撓,以色列後來變了卦,在2000年表示拒絕向我國出售這種預警機。

雖然以色列在美國強大壓力下停止了向中國出售預警機,但是我國發展預警機的決心沒有改變。

此後,我國曾準備從俄羅斯購買預警機,並初步達成協議。後來,中國於2002年主動中斷從俄羅斯購買入價格和性能都不符要求的預警機,轉而自力更生,全力發展具有自己國家智慧財產權的大型預警機。

重新確定發展國產預警機是國家頭號軍事重點工程之一,被命名為「一號工程」。

國慶60周年閱兵,中國預警機終於橫空出世,出現在天安門上空的空警200、空警2000,是中國自主研發的預警機首次亮相,世界引起譁然。

中國空警—200型預警機的「平衡木」雷達系統為中國自行研製。空警—200型預警機實際上是運-8AEW的改進型。最初,該機被命名為」平衡木AEW」。隨後,又被命名為運-8/F200。

空警—200可以自動或手動與空警—2000進行情報信息交換和共享。空警—200型預警機的功能雖不如空警2000強,但系統造價相對便宜,可大批量生產,與空警—200型預警機形成高低搭配的配置方式。空警—200的外號叫「平衡木」,用於戰術預警。

據悉,中國自行研製並正式列裝空警—2000,採用伊爾76大型運輸機作為載機,機上乘員10-15人。它的雷達天線並不像美俄預警機一樣是旋轉的,相反它是固定不動的。這印證了空警—2000採用的,是比美俄領先一代的固態有源相控陣雷達,由於它只需以電子掃描進行俯仰和方位探測,所以不需要再採用落後的機械掃描轉天線。

以此可以證明,中國專家已有效解決了預警機雷達天線的一系列難題。中國空軍第一架預警機稱作「新預警」,雷達由中國某科研所研製,整體外形和A-50I十分類似。

2019年國慶70周年大閱兵,中國新型預警機——空警—500和老式預警機——空警—2000聯合亮相,標誌著中國空軍雷達探測距離更遠、探測能力更強,還集成了指揮和幹擾能力,是名副其實的「戰場超級大腦」。

預警機的產生可追溯到二戰後期的珍珠港事件,由於地(海)面雷達低空盲區的存在,致使美國海軍蒙受了重大損失。1943年,美國執行卡迪拉克計劃,著手研製海軍預警機及其機載雷達,用於早期發現躲在艦艇雷達盲區內低空飛行的敵機。1945年底,該計劃成功地把當時比較先進的雷達搬上了小型飛機,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架預警機TBM-3W「復仇者」。1948年,美軍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預警機中隊。
1950年初,美軍換用C-14「貿易者」小型運輸機和新型雷達AN/APS-82,改裝成預警機。該機於1958年試飛成功,定名為E-1B「跟蹤者」艦載預警機,這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型預警機。
此後,俄羅斯、日本、英國、以色列、澳大利亞、瑞典、印度先後擁有了預警機。在世界第一架預警機問世55年後,中國第一架實用型預警機才問世。但中國預警機一出世就一鳴驚人:中國空警2000雷達探測距離最遠,在世界預警機探測距離中位居榜首。

空軍某獨立團是中國空軍電子戰專業部隊,裝備我國最先進的預警機,是中國空軍電子戰的拳頭部隊。

預警機是現代空軍的戰力倍增器,中國空軍預警機問世,標誌著中國空軍的作戰能力產生了歷史性的變革。

相關焦點

  • 俄羅斯空中預警機發展現狀及未來計劃
    文章推測分析了俄羅斯A-100新型空中預警機的戰術技術性能和未來作戰使用特點。5月2日,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宣布了研製A-100「主角」新型多用途航空遠程雷達警戒與控制系統(預警機)的消息。該機將逐步取代A-50和A-50U預警機。其特點有哪些?
  • CAN盤點:十大最引人注目的空中預警機
    近日,英國「飛行國際」網站盤點了全球範圍內一些不尋常且稀少的空中預警機和控制預警系統,根據服役及已訂購數量進行排序。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空中之眼」光榮上榜吧。 E-2「鷹眼」是如今使用最多的空中預警機,被埃及、日本和臺灣空軍使用,同時被法國和美國海軍用作艦載武器。
  • 空警2000並非第一 中國首款空中預警機其實是它
    空警2000是中國空軍裝備的第一種預警機,它的列裝讓中國空軍對空中信息掌握能力和範圍大幅度增加,極大提高了整體作戰能力,然而它卻並不是中國研製的第一種預警機。中國研製的第一種預警機是空警一號。空警一號同樣是由空警-2000的設計單位——中航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一飛院)研製的,是利用前蘇聯圖-4轟炸機改裝的預警機。
  • 最新全球空中預警機數量報告:全球306架,美國110架
    空中預警機是集偵察、通訊、指揮、控制於一體的作戰飛機,由於研製難度大,運維成本高,空中預警機以往只是少數國家才能玩兒得轉的飛機。
  • 印度要同時搞幾型空中預警機:"不萬國、不印度"再度升級!
    目前,印度空軍裝備有A-50、搭載"費爾康"的伊爾-76、搭載"愛麗眼"的EMB-145預警機。而就在本月,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向印度空軍提出以空中巴士C-295運輸機為平臺,搭載升級的Netra空中預警系統等設備,以發展出一型新的預警機。
  • 中國艦載固定翼預警機何日亮相?著急,美國海軍已開始測試E-2D空中加油
    大家都知道,美國航母上配備有艦載固定翼預警機;相比之下,我國目前的兩艘採用滑躍起飛方式的航母,都沒有配備艦載固定翼預警機,一方面是因為我國的艦載固定翼預警機還在研製當中,至今仍沒有公開亮相;另一方面,艦載固定翼預警機也很難在滑躍起飛方式的航母上起降。如今,我們的003型航母還在研製中,據說將採用彈射起飛方式,那麼我們的艦載固定翼預警機一旦研製成功,就可以在003型航母上起降了。
  • 藍軍裝備數據之——「大洋上飛來的鷹」E-2空中預警機數據簡析
    有外軍裝備資料庫建設和數據校驗這方面需求的請及時與我們聯繫!之前我們對俄系眾多經典防空武器系統進行了分析,這期我們開始對一些經典的空中兵力進行探討性質的分析,從鷹眼E-2開始。E-2空中預警機,官方暱稱鷹眼(Hawkeye),是由美國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在1950年代末期研製的艦載空中早期預警與航空管制機,是美國海軍目前唯一使用的艦載空中預警機,也是截至2011年為止兩款以渦輪螺旋槳推進的現役飛機之一。她同時也被許多國家空軍在陸上機場使用,它是全世界產量最大,使用國家最多的預警機,包括法國、新加坡、我國臺灣地區、日本等購買並投入使用。
  • 解放軍為什麼要拼命製造空中預警機:走美國的路讓美國無路可走
    這樣一來,空中預警機地位即顯現了出來,它本身就是一個移動的雷達站,可以有效掌握空中情況,它又可以發揮指揮中心的作用,可以進行組織與協調。地面雷達站與指揮中心,也可以發揮同樣的作用,但是從效率角度說,空中預警機更高,特別是在空中進攻戰役中。
  • (連載十三)英雄的偵察兵
    「不怕天寒地凍,苦練殺敵本領,時刻準備上戰場,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 己成為全體偵察兵們一致的共識。全連幹部戰士在連長韋運水和指導員祝登傑的帶領下,乘坐汽車來到了大岱地域,這裡沒有人煙,氣溫均在零下30多度。偵察兵要在這一片高山森林和遍地都是半米多深的雪地裡,按預定作戰方案進行實兵演練。
  • 改進型空警500預警機現身,又有新的變化,頭上頂了一根長棍
    我國空軍最新研製的空警-600首飛引起了廣泛關注,空警-500最新改進型也正式亮相,機頭上方多了一根空中輸油管。
  • 有了空中指揮所E-8A,戰機可以扔下飛彈就跑
    是最兇猛的一型超音速、全天候、雙用途戰鬥機,經常用來執行戰略轟炸、空中遮斷、近距空中支援和空戰等作戰任務。這時,E-8A飛機突然發現科威特方向的伊軍共和國衛隊正在進行大規模撤退,數百輛戰車擁擠在一條雙車道公路上爭相逃竄,遂立即通報中央總部。中央總部一方面命令加快進攻速度,圍殲這支運動中的精銳部隊;一邊調集海軍艦載機和陸基攻擊機殲滅這些車隊。在長達近一天的時間內,就有數百輛軍車被摧毀在撤退的公路上,海軍艦載攻擊機飛行員居然連續起飛數十個架次,最後把艦上庫存的炸彈全部用光。
  • 預警機武器控制發展綜述
    機群作戰信息系統的建設與發展將是機群缺乏岸基情報支持下,自主遂行作戰任務的重要物質基礎。預警機作為空中機群的核心,將從空中情報站、空中引導站,逐步過渡到空中指揮所。預警機的功能也需要從早期預警探測、指揮引導等單一功能,逐步發展出空海戰場管理、武器控制、無人機操控等複合功能,成為預警指揮控制機[3][4][5]。
  • 實戰中,固定翼艦載預警機究竟有多好用?
    此前我國「遼寧」號和「山東」號航空母艦均未裝備固定翼艦載預警機,隨著KJ-600的研製和列裝,對於我國航母戰鬥群的作戰會產生重大影響。KJ-600在作戰中都擔負哪些具體的任務?它究竟有多好用?這樣,艦載E-2系列預警機不但具備遠程警戒監視功能,還具備戰場綜合態勢感知、綜合信息處理與分發、空中指揮控制、協同作戰和戰場管理等功能,已成為美軍航母編隊預警探測和作戰指揮網絡體系的重要節點。如果參照借鑑美軍的經驗,則空警-600艦載預警機協同作戰任務有以下5種類型: 對空警戒、對空攔截、對地/對海攻擊、指揮搜潛/反潛和中繼制導。
  • 偵察兵來了
    想看偵察兵?安排!(文末有福利頭像?免費送!)他們是深深插進敵人心臟的尖刀,刀尖要銳,速度要快,方位要準,這就是偵察兵。是戰場上的「千裡眼」和「順風耳」是常規部隊中的「特種兵」偵察兵和特種兵有啥區別?戳視頻了解下提起偵察兵大家下意識的就會想到一個字:猛偵察兵的猛是出了名的今天跟隨小編鏡頭一起去了解一下偵察分隊實戰化練兵
  • 偵察兵,在三界!
    ▲我越過山和大海,「神馬」也阻擋不了偵察兵們前進步伐。「指揮所,我是偵察三班,發現敵指揮所,坐標……」▲偵察兵+信息化=斬魔利刃!能察善打是偵察兵們的代名詞,狹路相逢,勇者為王!15個小時15個課目晝夜連貫作業,這是一場體力與智力的極致考驗,也是對偵察兵們的一次淬鍊。
  • 主角光環:預警機
    一旦空警600服役,第二家有能力滿世界溜達的航母就誕生了。孤獨的美帝終於有伴了,沒得說,他老人家自然是歡迎的。要說難,也不算難。起飛的時候彈射一下,降落的時候別散架,剩下的和普通預警機差不多。醜八怪大集合相比稀罕的艦載預警機,陸地起降的預警機就多了不少,估摸有二十幾家在使用。俄羅斯A-100預警機:英國 「獵迷」預警機:
  • 霹靂-15到底有多厲害?專打敵軍預警機,殲20戰機的看家武器
    【希特勒】一代梟雄希特勒被此人坑的有多慘,看完才知道什麼叫豬隊友!       在空戰中,空對空飛彈是絕對的大殺器,而且也是每一個戰鬥機必備的武器之一,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誰能打的更遠,誰就更有優勢,特別是在現代戰爭條件下,發生的空戰基本都是超視距空戰。
  • E-2C 鷹眼預警機
    美海軍第115空中預警中隊VAW-115 中隊綽號:自由鐘聲 駐紮地:厚木航空基地。E-2C是E-2系列的第三種改型(前兩種分別是E-2A和E-2B),主要任務是艦隊防空預警和空中導引指揮,也可以作為岸基預警機使用(臺灣地區就有購買E-2預警機)。E-2綽號「鷹眼」,於1956年開始設計,1960年10月21日首次試飛,1964年1月正式交付美國海軍使用。
  • 偵察兵Scout的《生死狙擊》
    最近有部熱門的美劇《生死狙擊》正在北美上映,故事講述主人公Bob Lee Swagger一位曾擔任海軍陸戰隊的狙擊手。
  • 未來戰場,只要有空軍,就要有空中加油機
    轟油-6空中加油機前不久,有消息稱美國空軍空客C295軍用運輸機最近測試了其最新的空中加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