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行人
新年伊始,我人民空軍在網際網路上發布了新的年度空軍宣傳片,在這支新宣傳片當中,殲20領銜「20軍團」重要成員運20和直20以及空軍的一票先進戰機高調出鏡,在視頻結尾出現的「金頭盔」上,更是爆出了重要的信息,在「金頭盔」遮光罩的反光當中,依稀可見「只聽樓梯響,未見人下來」,披著神秘外衣的隱身轟炸機,在視頻的結尾,這型神秘戰機的外形更加直觀的凸顯出來。根據外觀上來看,這架隱身轟炸機可能採用的是類似於美國B2「幽靈」的飛翼式設計,其進氣道與以往常見的布置方式不盡相同,布置在了機身上方,這樣布置的進氣道設計在做大仰角飛行時,飛機也可以獲得良好的進氣性能。那麼空軍在此時放出重磅消息,是否說明隱轟真的要來了?
我們到底有多需要一款隱身轟炸機?隱身轟炸機主要的特點就是具備一定的隱身能力,在最大程度上減少雷達反射面積,不被敵方的雷達所探測到,可以進行高空突防,執行戰略核打擊任務。一般而言,戰略核威懾的基本手段是陸基戰略飛彈部隊,戰略空軍和戰略飛彈核潛艇部隊,其中陸基戰略飛彈部隊,戰略空軍是用來發動第一輪戰略核打擊任務的,而戰略飛彈核潛艇由於其高機動性以及隱蔽性的優勢,用來執行第二次戰略核打擊任務。這三種形式被統稱為「三位一體」戰略核打擊體系。隨著這些年來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隱身技術的不斷普及,現在隱身戰鬥機已經成為了世界各個軍事強國的首選。
從這次公開的宣傳片視頻當中我們可以發現,轟20採用了先進的飛翼式氣動布局設計,飛翼之所以被稱為是「翼」,在理論上講其整個機體都是升力翼面,但是因為動力系統,載荷和燃料需要一定的空間,加之機體結構強度的設計要求,所以機體載荷段的翼形明顯沒有外端的翼形升力係數表現好。從我國發展遠程轟炸機的需求以及飛翼技術的條件限制來看,轟20應該會強調高空高航速的相對平衡,其外形應該和美國的B2「幽靈」相類似,但是在後緣的折邊布局上更為簡易的設計。
以此基本功能作為估算標準的話,轟20應當會有不小於160噸的最大起飛重量,最大巡航和飛行速度保持在0.85和0.7馬赫之間,對應的機動過載在2.5-2.8個G。按照四臺WS10和160噸的起飛重量估算,轟20在載荷八噸的時候巡航飛行時間應該不小於12個小時,最大航程應該不小於10000千米。有效作戰半徑4500-7500千米,在使用巡航飛彈進行打擊時,打擊範圍應該在6000千米。雖然轟20還不具備直接攻擊北美的條件,但是足以滿足我國預期當中早期戰略空軍的空中戰略打擊任務的需要。
再說的遠一點,如果要實現轟20直接打擊北美目標的話,那麼即便巡航飛彈的射程達到了5000千米,轟炸機自帶燃料的作戰半徑也不能低於7000千米,按這樣的話,最大起飛重量少說也得240噸左右,這麼高的標準已經超過了戰略轟炸機的使用範圍。所以說這麼大的轟炸機雖然看起來好,但是並不一定實用。新年伊始,萬象更新,現在我人民空軍的宣傳片當中將這款重量級的選手放在宣傳片的末尾,有「畫龍點睛」的作用。不過這是不是也是同時暗示了我國的新型戰略轟炸機將在今年與公眾見面呢?這還是很值得我們期待的!
中航工業霸氣宣傳片,結尾飛翼布局飛行器吸睛,轟20真的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