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Continuous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 CFRTP)已研究發展超過25年,CFRTP所使用的增強纖維種類主要有碳纖維、玻璃纖維以及克維拉縴維,基材種類包括PP、PA、PC、PEI、PPS以及PEEK等熱可塑性基材,早期著重於航空及軍事應用,2002年開始大幅度成長,並逐步應用於汽車、運動器材、運輸、工業以及其他領域。
CFRTP的主要成型形態包括單方向纖維預浸料(Unidirectional Prepreg)、編織纖維預浸料(Fabric Prepreg)、混合纖維(Commingled yarn)以及其他方式,其中預浸布(Prepreg)相關產品應用為目前市場上的主流技術之一。
預估2014年全球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產值可達$US188.7 million,年平均成長率12%
熱塑性纖維增強預浸料主要含浸工法可區如下:溶液法(Solution Impregnation Technique)
熔融法(Melt Impregnation Technique)
薄膜層迭法(Film Stacking Technique)
粉末法(Powder Impregnation Technique)
纖維混編法(Fiber Commingled Technique)
聚合法(In-situ polymerization)
各種方法的特型及優缺點簡介如下
溶液法(Solution Impregnation Technique)將塑料基材溶於特定溶劑中製備基材溶液,再將增強纖維浸入溶液中,最後將溶劑去除,此法因以溶劑溶解塑料基材,基材黏度較低,可得較佳的含浸效果,但溶劑的選擇、回收、人體安全性等都是限制此法發展的不利因素。
熔融法(Melt Impregnation Technique)加熱使塑料基材熔融並塗布於離型紙上,後以壓輥使塑料基材與增強纖維混合,此法操作較容易,但能源消耗較高,且必須注意塑料基材的成膜性及高溫流動特性。
薄膜層迭法(Film Stacking Technique)將塑料薄膜與增強纖維規則層迭後熱壓含浸,此為熔融法的改良型,可以用較低的加工溫度含浸預浸料,但需較長的加工時間,並注意薄膜製作與層迭含浸的加工限制。
粉末法(Powder Impregnation Technique)以合成、研磨等化學或物理方式將塑料基材製成粉末後,透過溶劑、流體化床、靜電等方式使粉末與纖維充分混合後加熱含浸,此法必須控制粉體的粒徑、批覆均勻性,並注意粉體及靜電可能帶來的危害。
纖維混編法(Fiber Commingled Technique)將增強纖維與熱塑基材纖維透過混編、混紗、繞股等方式均勻分散,製成特殊的纖維束,之後經過編織成所需織物後加熱加壓成型,此法必須注意避免過程中補強纖維受損。
聚合法(In-situ polymerization)利用熱塑性高分子之單體或寡聚合物(oligomer),被覆在纖維上,在將此單體或寡聚合物聚合成所要之高分子基材,此法反應控制不易,製程時間較長。
除了上述熱塑性纖維增強預浸料含浸工法之選擇外,必須同時注意複合材料界面問題,包括補強纖維表面改質、纖維表面官能基、基材改質、基材/補強材表面能等,如此才能製備具商業量產性之熱塑性纖維補強預浸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