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CFRTP)預浸料含浸製程

2021-02-19 碳纖維平臺

        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Continuous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 CFRTP)已研究發展超過25年,CFRTP所使用的增強纖維種類主要有碳纖維、玻璃纖維以及克維拉縴維,基材種類包括PP、PA、PC、PEI、PPS以及PEEK等熱可塑性基材,早期著重於航空及軍事應用,2002年開始大幅度成長,並逐步應用於汽車、運動器材、運輸、工業以及其他領域。

        CFRTP的主要成型形態包括單方向纖維預浸料(Unidirectional Prepreg)、編織纖維預浸料(Fabric Prepreg)、混合纖維(Commingled yarn)以及其他方式,其中預浸布(Prepreg)相關產品應用為目前市場上的主流技術之一。

        預估2014年全球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產值可達$US188.7 million,年平均成長率12%





熱塑性纖維增強預浸料主要含浸工法可區如下:
溶液法(Solution Impregnation Technique)
熔融法(Melt Impregnation Technique)
薄膜層迭法(Film Stacking Technique)
粉末法(Powder Impregnation Technique)
纖維混編法(Fiber Commingled Technique)
聚合法(In-situ polymerization)

各種方法的特型及優缺點簡介如下

溶液法(Solution Impregnation Technique)

將塑料基材溶於特定溶劑中製備基材溶液,再將增強纖維浸入溶液中,最後將溶劑去除,此法因以溶劑溶解塑料基材,基材黏度較低,可得較佳的含浸效果,但溶劑的選擇、回收、人體安全性等都是限制此法發展的不利因素。


熔融法(Melt Impregnation Technique)

加熱使塑料基材熔融並塗布於離型紙上,後以壓輥使塑料基材與增強纖維混合,此法操作較容易,但能源消耗較高,且必須注意塑料基材的成膜性及高溫流動特性。



薄膜層迭法(Film Stacking Technique)

將塑料薄膜與增強纖維規則層迭後熱壓含浸,此為熔融法的改良型,可以用較低的加工溫度含浸預浸料,但需較長的加工時間,並注意薄膜製作與層迭含浸的加工限制。



粉末法(Powder Impregnation Technique)


以合成、研磨等化學或物理方式將塑料基材製成粉末後,透過溶劑、流體化床、靜電等方式使粉末與纖維充分混合後加熱含浸,此法必須控制粉體的粒徑、批覆均勻性,並注意粉體及靜電可能帶來的危害。



纖維混編法(Fiber Commingled Technique)

將增強纖維與熱塑基材纖維透過混編、混紗、繞股等方式均勻分散,製成特殊的纖維束,之後經過編織成所需織物後加熱加壓成型,此法必須注意避免過程中補強纖維受損。



聚合法(In-situ polymerization)

利用熱塑性高分子之單體或寡聚合物(oligomer),被覆在纖維上,在將此單體或寡聚合物聚合成所要之高分子基材,此法反應控制不易,製程時間較長。



除了上述熱塑性纖維增強預浸料含浸工法之選擇外,必須同時注意複合材料界面問題,包括補強纖維表面改質、纖維表面官能基、基材改質、基材/補強材表面能等,如此才能製備具商業量產性之熱塑性纖維補強預浸料。



相關焦點

  • 【預浸料】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CFRTP)預浸料含浸製程簡介
    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Continuous Fiber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
  • 【全國首創】 高性能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3D印表機即將上市
    繼上周推出的PEEK材料耐高溫3D印表機之後,陝西恆通3D列印設備又添一員猛將---高性能連續纖維增強熱塑性複合材料3D印表機。此款設備是由機械製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3D列印研究團隊與陝西恆通研發團隊共同研發,為全國首創。
  • 植物纖維在綠色複合材料中的應用及發展
    這些複合材料主要包括碳纖增強的複合材料、芳綸纖維增強的複合材料和玻纖增強的複合材料。目前這些複合材料已經被廣泛應用在航空、火車、汽車、建築、休閒用品和體育器材等領域。然而,這幾類複合材料存在一些嚴重的缺點,比如這些複合材料的回收問題、後處理問題和可持續發展問題等。碳纖維和芳綸纖維的原材料都屬於石油基材料,石油屬於不可再生資源,玻纖屬於高能耗材料,這些缺點對他們的可持續發展是致命的。
  • 全球先進纖維複合材料研發熱點匯總!
    7.帝人公司研發出一種新型碳纖維增強BMI預浸料2019 年3月4 日,帝人公司宣布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碳纖維增強雙馬來醯亞胺樹脂(BMI)預浸料,這種預浸料具 有高達280℃的玻璃化轉變溫度,以及較高的衝擊後抗壓強度和較小的線性熱膨脹係數,是日本首個兼具高耐熱性和高耐衝擊性的BMI 預浸料,為航空航天發動機零部件的生產提供了新的思路。
  • 國外抗彈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的研究進展
    ,同時也使彈道性能顯著提高。碳納米管填料能提高基體-纖維的界面性能,也使得彈道性能有顯著提高。二者對複合材料的V50抗彈性能有增強作用。複合材料添加質量分數1%的研磨碳纖維並添加1%的納米顆粒,能將V50相對於參照樣品分別提高7.3%(碳納米管)和8%(核殼橡膠顆粒)。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密度小、抗吸溼性能好、斷裂伸長率較高,是目前已經商業化的比強度最好的纖維之一。Dyneema
  • 淺談纖維增強複合材料與結構的失效機理
    纖維增強複合材料作為當代先進工程材料的一大類,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風電、汽車、船舶、體育和軌道交通等領域(如圖1)。在飛機結構設計中,連續長纖維增強複合材料是其中最常用的一種,對其失效機理的研究亦有較長的歷史,雖然相關研究還在繼續開展,但對其典型的失效機理已經達成了一定的共識。本文針對連續長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及其結構在典型應力狀態與載荷工況下的失效機理進行簡單闡述。
  • 複合材料4.0,複合材料製造的數位化未來?
    「複合材料 4.0項目的想法是通過結合乾燥的、長玻璃纖維(25-30毫米)的噴射,然後通過自動纖維放置(AFP)用單向碳纖維網格加固,從成本效益高的碎片和拖塊中創建預製件,」Emonts解釋說。「所選擇的樣板機,在汽車底板下方,之前是用更昂貴的紡織品製造的,這也造成了60%以上的浪費。」
  • 灣流G650與熱塑性復材
    各類材料的使用量趨勢,圖片來自CMASlab高性能熱塑性複合材料是指用高強玻璃纖維、芳綸纖維和碳纖維增強耐高溫熱塑性樹脂的複合材料。由於優點較突出,高性能熱塑性複合材料被認為是一種有發展前途的飛機結構用材料,一直受到航空航天領域的廣泛關注。
  • 試驗|典型大氣環境下新型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環境適應性分析
    為了滿足裝備部件物理機械性能和輕量化的要求,具有密度低、比強度高、比剛度大、比模量突出、耐腐蝕等優良的性能的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已經逐步在輕武器研製中獲得應用。但是,裝備擬採用的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及部件的環境適應性如何、貯存壽命有多長、性能隨時間的劣化規律和各種環境應力對其的影響效果怎樣,目前尚是困擾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在武器裝備上廣泛應用的一個系列關鍵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對某型槍械繫統擬採用的新型碳纖維和玻璃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在我國典型大氣自然環境中的環境適應性進行了分析研究,為某槍械繫統選材提供了技術支撐,為兩類纖維增強複合材料在武器裝備上的推廣應用,實現武器裝備的有效輕量化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 高分子複合材料在裝甲防護上的研究與應用進展
    纖維增強樹脂基複合材料具有高比強度、高比模量、正向的複合效應、性能和功能的可設計性等特點,其密度只有裝甲鋼的1/8~1/4,比強度是裝甲鋼的(4~10)倍;其防護機理不同於裝甲鋼和陶瓷主要依靠高硬度抵禦彈丸侵徹,而主要是能量吸收機制,即通過材料塑性變形和斷裂吸收能量,不僅具有良好的防穿甲性能,還具有優異的防碎片、防爆轟波性能。
  • 我國高性能纖維及其複合材料發展戰略研究
    在芳綸纖維方面,美國杜邦公司和日本帝人株式會社形成規格完整的產品系列,近年發展定製化技術,開發了橡膠增強用的Kevlar29AP、Twaron1015芳綸纖維,以滿足工業領域的放量應用。俄羅斯的新一代雜環芳綸纖維Rusar的強度高達6.0GPa,相比於Armos纖維提高了20%以上。
  • 增強複合材料:「生死線」上的捍衛者(上)
    從狙擊手射擊到劣質簡易爆炸設備的危險已經在傳統的增強聚合物複合材料裝甲領域促進了裝甲系統的快速發展。材料一定是優化了重量、彈道防禦能力和成本的活動目標。 纖維化學領域的創新同時影響了軟、硬裝甲的發展,儘管每種裝甲對複合材料的需求是不同的。軟裝甲通常是柔軟、堅固和輕質的,具有高彈性模量,可以在儘可能大的裝甲面積上分散衝擊能量。
  • 芳綸纖維增強聚氨酯彈性體複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由表 1 可知,隨著纖維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硬度和撕裂強度明顯增大,斷裂伸長率呈下降趨勢。這是因為纖維本身的硬度、模量遠高於聚氨酯彈性體,材料經過纖維複合後硬度明顯增大。分散在聚氨酯基體中的纖維雜亂堆疊,在受到外力作用時起到傳遞分擔應力的作用。
  • 民用航空發動機樹脂基複合材料的應用進展
    使用樹脂基複合材料降低風扇葉片質量可以增加風扇葉片尺寸及轉速的設計裕度。基於複合材料優異的可設計性,複合材料風扇葉片具有S形後掠寬弦的高效氣動外形,因而使用較少的葉片數量仍有較高的進氣效率。同時相比鈦合金中空結構風扇葉片,可實現10%~15%的減重。
  • 複合材料中的高性能纖維,助力C919起航
    C919採用了大量的先進複合材料、先進鋁鋰合金等,其中複合材料使用量達到20%,並通過飛機內部結構的細節設計,把飛機重量往下壓縮。那麼這個「先進複合材料」究竟是何方神聖呢?這就得提一提我們C919大客機上的高性能纖維了!C919的機艙內部首次啟用芳碸綸製作椅罩、門帘。
  • 軍工複合材料產業鏈深度研究報告
    哈飛與北航聯合設計的BZK-005 型遠程無人偵察機機身受力骨架採用常規鋁合金鉚接結構,蒙皮及整流罩採用玻璃纖維、碳纖維、紙蜂窩等復材,機翼由全複合材料構成。「翔龍」無人機偵察機大量採用了複合材料,機身上曲線連續而光滑,機身尾部背鰭上裝有複合材料發動機艙,使得其雷達散射截面積大約為1m2,具有較好的隱身性能。「翼龍-1D」是中國新一代改良型多用途無人機,機身結構採用了全複合材料。
  • 談談中國玄武巖連續纖維產業發展
    今天,玄武巖纖維的研究、生產和市場應用大部分都是基於前蘇聯研究成果。 綜觀當前國內玄武巖纖維當前發展形勢,玄武巖連續纖維生產工藝技術大概有三種:一種是四川航天拓鑫為代表的電氣結合單元爐,一種是浙江石金公司為代表全電熔單元爐,一種是鄭州登電集團玄武石纖為代表全電熔池窯。
  • 【纖維】凱夫拉,擋子彈都沒問題
    該種纖維繼玻璃纖維、碳纖維、硼纖維之後被用作增強纖維,由杜邦DuPont首先實現工業化生產。此纖維抗張強度是一般有機纖維的4倍,其模量為滌綸的9倍。由於凱芙拉品牌纖維的比重小,所以它的比強度高於玻璃纖維、碳纖維和硼纖維。但壓縮強度、剪切強度都較低,吸水性較高,因而限制了它在某些方面的應用。
  • 玄武巖纖維被列入《中國製造2025》重點領域技術路線圖
    10、特種工程塑料 重點發展基於熱塑性聚醯亞胺(PI)工程塑料樹脂、雜萘聯苯型聚醚碸酮共聚樹脂(PPESK)、高端氟塑料的加工成型的特種纖維、過濾材料、耐高溫功能膜、高性能樹脂基複合材料、耐高溫絕緣材料、耐高溫功能塗料、耐高溫特種膠粘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