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愛和平,反對戰爭。』這是我的態度。」察哈爾學會副秘書長、高級研究員王衝在接受未來網記者採訪時說道。
南海仲裁庭的成立就是非法行為 裁決結果自然無效
7月12日下午,南海仲裁結果顯示,支持菲律賓三項訴求,即中國對九段線的歷史權利沒有法律根據;中國在南沙群島不擁有專屬經濟區;中國對黃巖島海域侵犯菲律賓的傳統捕魚權。
仲裁結果還指出,太平島是巖礁而非島,只宣稱12海裡領海訴求。
面對這個結果,專家一致認為,該仲裁庭的成立本身就是非法的,其結果自然也是非法的,不過是菲律賓聯合美國和日本舉行的一場鬧劇,不值得堪憂。
2013年1月22日,菲律賓單方面就中菲南海爭議提起強制仲裁,並應菲律賓單方面請求建立了五人臨時仲裁庭。其中,菲律賓方面指派國際海洋法法庭現任法官、德國人呂迪格·沃爾夫魯姆在仲裁庭中代表菲律賓;中方不參與仲裁,剩餘4人均由柳井俊二指派。
現年79歲的柳井俊二被認為是日本右翼鷹派人物的代表,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設立的私人諮詢機構「安全保障法制基礎再構築懇談會」的主席,他曾任日本外務省次官和駐美大使,2005年成為國際海洋法庭法官,2011年至2014年擔任國際海洋法庭庭長。
對此,6月29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再次強調,南海問題不屬於國際仲裁法庭管轄範圍、是領土之爭不是海洋之爭,仲裁庭對本案及有關事項無管轄權,不應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
正如王衝預料,南海仲裁庭不會承認九段線和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概念。
李海東也表示,在結果出來之前,基本已經確定了仲裁結果一定是有利於美國、日本和菲律賓的,因為海牙國際仲裁法庭的搭建就是不利於中國的。
儘管如此,李海東認為,這個問題相當複雜,中國在外交、軍事、法理等各方面都做得很紮實,隨著事態的發展演變,會有不同層級的應對措施。在外交互動方面,若存在嚴重分歧,各方則會根據自身的利益手段,採取不同的解決方案。
王衝表示,南海局面還不至於失控,不會發生軍事衝突。目前依然是各方博弈的過程,這種博弈既包括法律上的博弈,比如國際仲裁;也包括政治上的博弈,如東協一些國家聯合,並與美國親近;另外,還有軍事上的威懾,比如中國在南海西沙群島周邊舉行軍演,美軍的「裡根」號航母等第七艦隊也開到南海。
李海東表示,國際和地區間的紛爭與衝突不斷,挑戰始終存在,對此不必大驚小怪,應妥善處理,不破壞現有的國際秩序。
長按二維碼!關注微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