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鐘就能吃上熱飯 解放軍的單兵自熱飯 質量不輸美軍!

2021-02-19 石江月防務觀察

古人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就是在出兵打仗前必須把糧草預備充足,人要吃飯馬要吃草,這說明後勤保障在任何時期的戰爭中都是至關重要的,影響戰局的可不僅是科技,還有後勤啊!隨著軍隊科技的發展在野戰條件下,傳統的「埋鍋造飯」食品保障體系開始被熱食快餐化保障體系所替代,這種熱食快餐具有無明火,方便攜帶,提高就餐速度和方便處理的優勢,大大提高了部隊在野戰條件下的機動能力。食品的熱量高,豐盛可口受到了戰士們的喜愛。

 

野戰快速飲食說白了以自熱食品為代表,只需要2兩水倒在加熱包裡,可不是二兩酒啊。15分鐘一頓飯就上來了,生米這就煮成熟飯了,雖說你不能跟下館子比吧,但這營養一點也不差,反正我自己嘗了一份都給吃頂了,可想而知現在軍隊的保障體系有多健全。

 

在以前我們這麼吃飯你想都別想,更別說吃頓飽飯了。從炊事班的背大鍋,到新世紀的炊事班開上主食加工補給車都沒告別炊事員的「埋鍋造飯」時代,一旦明火出現真的是炊煙嫋嫋升起一傳千萬裡啊,對暴露行軍目標的可能性比較大,但那個年代就是不管出現什麼情況我們都能攻堅克難。

 

我軍75集團軍試點進行野戰快餐化保障,當著裡面的炊事員突然下到戰鬥班的那一刻起就得出了一個觀點,人人都是炊事員,人人都是戰鬥員。這就是該做飯的來訓練,常規訓練的也得會做飯了,那麼在未來戰場中炊事員到底會不會被此快餐體系所替代呢?

 

先來說一下炊事員,大家肯定就說了就是軍隊的廚子唄,因為軍事素質不行,所以只能發配發到炊事班去顛大勺炒個菜了,就這樣來體現自己的價值吧。在外人看其形象就是帶個廚師帽,一件白色廚師服,你要不看他穿的是條迷彩褲還以為周圍館子聘請過來做飯的師傅呢,但是有從軍經歷的我來告訴你,炊事員的身體素質可能比戰鬥班的人都要強,人家可不是混日子做飯逃避艱苦訓練的,炊事員可以算得上是全能兵種了,既能做飯又能作戰,尤其是炊事班正副班長的素質,我敢說人間體能和特種兵集訓不會佔下風。

炊事員他得是先一個兵,其次才能是炊事員。我軍的炊事員戰鬥力可是經過戰火考驗的,在邊境自衛反擊戰時期,我軍後勤部隊的18名炊事員和一個連的敵人突然遭遇,大家肯定想:18個廚子這下兇多吉少了。結果是依託地形並且戰法嫻熟,愣是和敵人周旋了一天一夜,他們和之後趕到的增援部隊全殲了這股來犯之敵,奇蹟的是炊事員沒有一人傷亡。 

炊事員是個背黑鍋的,但我給你60-70斤的大鍋你未必背的動,聽我們老班長敘述他當新兵那會,戰鬥班需要帶上武器彈藥,背包墊磚的方式進行去跑5公裡,這也就是傳說中的武裝5公裡,炊事班也和戰鬥班一樣都要積極參與,目的就是在實戰條件下後勤得跟的上啊,不要是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啊。炊事班的就會背上大鍋,野戰炊具和微衝一起進行體育活動,戰時的炊事員是要配備衝鋒鎗的。有很多次5公裡終點是炊事班先到達的,通過老班長的這番話說明炊事員不是老弱病殘更不是養大爺的崗位。

現代戰爭中戰戰機稍縱即逝,武器的升級和科技的進步讓戰場變得更複雜。沒有強大的後勤你就是已經走向滅亡了。誰家後院起火不是好事,就算你麾下千百萬精兵強將,不供給不吃不喝他們很快就會成為廢柴一群,有的直接就「有奶便是娘」了。現在我軍加強重視後勤建設是,後勤關乎戰鬥力,有了戰鬥力才方能強軍,強軍必先強後勤。

 

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我軍開始對單兵口糧形成意識,這也得力於借鑑西方國家的思想,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還是採用炊事班統一給戰士做飯的方式,這仗打的太激烈了幾天吃不上一口飯是常事,因為炊事員也去打仗了。在韓戰中戰士的炒麵+雪可以算是我軍單兵乾糧的雛形當真的和美軍交手後就知道人家的東西就是好啊,單兵補給方面面面俱到,能吃飯不說,還有零食呢。

 

美國在二戰時候後勤補給算的上是盟軍大哥了,不管是援助同盟國的武器裝備還是各種物資,人家絕對的不含糊,只要你打法西斯我就給你裝備物資。對自己的士兵那更不用說,那個時候對最前線打仗的美軍來說頓頓都有肉吃,人家口糧裡有壓縮餅乾,巧克力,肉罐頭,糖果,M豆,咖啡,火柴,口香糖,這是來打仗的還是來度假的?看過《兄弟連》這部電視劇的人都聽過K口糧D口糧這玩意,這就看出來了在那個時期的美軍已經很注意單兵口糧的重要性了,那會兒中國軍隊還在為能不能吃上飯而發愁呢。

 

到了70年代末我軍經歷了一次戰火考驗,那,我們也有屬於自己的口糧體系了。761壓縮乾糧成和自衛反擊戰老兵成為了那個年代我軍的形象。那個年代前線士兵終於不用擔心「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現」這個狀態了。因為包括壓縮餅乾,午餐肉罐頭,,蔬菜罐頭,水果罐頭都是可以及時保障的,這些分分鐘就能讓你吃到撐。戰場機動能力提升了,戰士們當然能放開手腳好好大幹一場了。

 

761雖好可不要總吃啊,在戰場上雖說現在解決餓不著的問題,但是不一定健康啊。這些畢竟都是罐頭,誰也不去戰場上談養生。有的戰士曾說過壓縮餅乾硬的像磚頭根本咬不動,罐頭會因為寒冬而凍住,肉到嘴邊了還吃不了。不求別的就求有口熱飯吃,野戰條件下只有讓炊事員來用炊事車來做了,如果到了真的戰場,畢竟有些地形野戰炊事車開不上去或者不方便到這個地點進行作業,那就必須要辛苦我們的的戰士去找車了,為了吃口熱飯再貽誤了戰機那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吶,隨著今天單兵自熱食品出現根本的解決了部隊行軍的熱食問題,難道這就是我軍未來野戰條件下的趨勢嗎?

 

在未來戰場中,野戰熱食快餐將是部隊行軍作戰的趨勢,但是取消炊事員職位一時半會兒是不大可能的,雖說我們的自熱食品食譜龐大吧,但是天天吃,頓頓吃也不太現實,就算給你吃美軍最先進的MRE單兵口糧而且連續換著樣也會讓你煩的,炊事員依然是要發揮他的作用的。後勤保障依然要跟得上,你這些單兵自熱食品不也得是炊事員發給你的嗎。

 

阿富汗曾被美國和蘇聯兩個「大佬」的軍隊拜訪過,從裝備上看肯定不用說。阿富汗那個軍隊叫軍隊嗎?但是為什麼這倆大佬都沒嘗到什麼好果子,後勤跟不上,人員到不了。槍成了長矛,重武器成了廢鐵。蘇軍有多倒黴,海運想都別想,精衛能填海,除非蘇軍能出個牛人能造海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空運成本又太高,還是節儉一點好。使命交給了陸軍,卡車就源源不斷的向阿富汗開進,但是類似「伏擊華北日軍觀光團」的鏡頭層出不窮。前線士兵物資緊缺,後方補給慘遭偷襲。補給線被切斷的軍隊真的就要哭爹喊娘了。

 

海灣戰爭中,強大的後勤體制保證了美國大兵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能獲得充足的補給,隨時能吃上飽飯,因為人家有錢啊,採取戰略運輸,天上有飛機海上有軍艦。後勤都做到海空一體化,通過衛星定位部隊的作戰位置,本土和海外基地的「順風快遞」就開始發貨了,及時並準確地送到「買家」手裡。以便下一步的軍事行動,這個保障體系的健全對部隊的機動力大有成效。出來混肯定要還的,伊拉克軍隊雖反映能力不如老美,但也不是傻子,因為傻子不能當兵。伊軍經常伏擊送食品彈藥的的美軍車隊,用零敲碎打足足除掉美軍一個營。足以證明後勤兵比一線兵更危險。

 

所以在第二次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就意識到這點準門派小分隊保護車隊安全,行動指揮官每次收到交火匯報的就會叼著雪茄長嘆一句:「就等著你玩這手呢,還真來了!」伊拉克遊擊隊可能瞬間就被埋伏好的美海陸特種作戰小組給包了餃子。只要鞏固一個地點後勤部隊的各種補給就源源不斷的輸送,海灣戰爭是先來一大批跟著走,現在是每次都來一大批。然後跟著走,完事再來一大批,繼續跟著走。平時該打仗打仗,閒下來該吃吃,該玩玩。受傷去野戰醫院掛號去,給最及時的治療,是不是有一種家的感覺。 

 

野戰快速自熱食品是在野戰實在沒有炊事條件的戰鬥狀態下應急使用,並不是用在任何行動中,所以炊事員並不是沒有用武之地了,如果在戰時露營狀態下依然要有炊事員做出可口的飯菜供給官兵的,若前線來視察的指揮官你總不能拿兩包自熱食品來吧,那麼你這部隊可就太不會做事了。

 

我軍野戰快速飲食體系出來了,食品質量真不比美軍的MRE差,我們已經是世界一流軍隊了,強軍不忘本。每一個兵種在部隊中都有它存在的意義,這是革命軍隊的傳統,是打勝仗的保障,光榮傳統需要繼承啊,野戰快餐體系會是今後的主體,但是炊事員退出那可不是說說就完了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美國戰疫「神器」,比雷神山醫院更牛?無知!

相關焦點

  • 解放軍戰士想買炸雞被班長回懟,單兵口糧更好吃!|軍情晚報
    「還買不買了?」「買個錘子!」近日解放軍官宣的一段抖音視頻火了,一位解放軍戰士在訓練時想吃炸雞排,滿臉委屈的請求班長允許,被班長嚴厲拒絕。(視頻截取自中國軍網抖音)為了讓他死心,班長直接讓全班戰士給他展示了一套解放軍最新單兵口糧讓這位戰士心服口服,表示「買個錘子」(四川方言「什麼都不買」的意思),不買炸雞排了。
  • 關於美國MRE單兵口糧的幾個問題
    這種戰鬥口糧重量輕、能量高、食用方便、味道還不錯,雖然嚴格意義上說違規,但政府無法阻止其進入民用市場,戶外愛好人群在登山徒步活動中攜帶MRE,另外因其保質期限長達十年以上,很多生存主義者將其儲備在家中和BOB逃難包裡。
  • 越南戰爭第一戰:北越五倍兵力為何吃不掉美軍?
    出發前,美軍司令部的軍官告訴士兵們,本次任務是陽光下的林中漫步,然後會返回基地去享受熱飯和冷水浴。對於長官的樂觀態度,摩爾持以懷疑態度。上世紀60年代單兵自動武器已得到全球性發展,美軍單兵武器優勢早已蕩然無存。在北越軍隊隱蔽火力打擊下,美軍發起的莽撞衝鋒毫無戰果,使得防禦力量大幅削弱。這是摩爾在戰術指揮上的一次重大失誤。
  • 中國單兵口糧60年輝煌成就,看到解放軍吃這麼好,我們就放心了
    這裡的炒麵可不是我們現在吃的炒麵條或炒麵片,它的做法就是把麵粉和雜糧放到鍋裡,撒上鹽開始炒而且不放油,等到炒到微黃時出鍋,這種做法做出來的炒麵,味道可想而知,唯一的優點就是保質期長,方便食用。由於炒麵極度缺乏營養,很多戰士都吃壞了肚子,還伴有夜盲症,爛嘴角等病痛。但志願軍就是靠著這些,硬是把不可一世的聯合國軍打回了三八線,捍衛了民族的尊嚴。
  • 從解放軍和美軍的單兵臥倒動作看雙方的戰術觀念(短評)
    從解放軍和美軍的單兵臥倒動作看雙方的戰術觀念(短評)鐵血社區 2020年8月26日 摘自微信公眾號
  • 告別大鍋菜方便麵,解放軍野戰集體夥食追上美軍!
    例如美軍在軍隊夥食供應時就經常提出「食品是一種戰術武器」的觀點,解放軍也歷來高度重視部隊的夥食保障,以至於部隊裡有「吃飯不積極、思想有問題」的諺語。從以前要求讓官兵吃得飽,到現在努力讓官兵吃得好,中國軍隊的夥食在近二十年來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 美軍單兵野戰口糧MRE賞析
    最初,我只能搞到中國軍隊的壓縮餅乾,逐漸可以買到中國軍隊最為先進的單兵野戰食品M9系列,這個系列在此暫時不談,什麼時候抗洪官兵不吃髒饅頭和渾水泡麵了,我們再談,那個也是一大堆故事,評分不樂觀。最近搞到了一些美軍MRE野戰單兵乾糧,和我以前在美國郵購的差不多,先開一包試試,曬一下,也可以讓大家知道美國大兵在維護世界和平的前線吃的怎麼樣。
  • 告別大鍋菜方便麵 解放軍野戰集體夥食追上美軍
    例如美軍在軍隊夥食供應時就經常提出「食品是一種戰術武器」的觀點,解放軍也歷來高度重視部隊的夥食保障,以至於部隊裡有「吃飯不積極、思想有問題」的諺語。從以前要求讓官兵吃得飽,到現在努力讓官兵吃得好,中國軍隊的夥食在近二十年來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 美軍上戰場能吃烤肉,俄軍可以吃大塊肉罐頭,中國戰場上能吃到啥
    圖為野戰方艙廚房有一句老話叫吃飽也是戰鬥力,放在今天同樣適用,一支軍隊的夥食往往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如何,在目前的各國野戰夥食對比中,美軍士兵上戰場能夠吃上烤肉,俄軍的待遇雖然比不上美軍,但也能夠大啃肉罐頭
  • 舌尖上的軍隊丨簡單盤點我大吃貨帝國單兵野戰食品
    一般TB單兵口糧的種類分為罐頭類,餅乾壓縮食品類,自熱等幾種,自熱口感一般比較差,罐頭裡肉類的好吃一些,餅乾經常吃比較漲肚,以前最多吃傘兵口糧連續三天9餐,就有拉不下粑粑的感覺,可見其有多麼少水乾燥,對腸胃消化排洩是一種折磨
  • 戰鬥口糧,百萬中國軍人吃什麼?含解放軍17單兵野戰口糧
    那麼問題來了,士兵打仗的時候吃什麼呢?史上有記載的最早戰爭是發生在五千多年前的阪泉之戰,交戰雙方是中華三祖中的黃帝和蚩尤。那個時候沒有軍糧的說法,因為農業還沒推廣,黃帝和炎帝從戰場上撤下來之後是不能休息的,還要帶著手下的隊伍去打獵,打著什麼吃什麼,打不著就只能餓著肚子上戰啦。「跟著我有肉吃」是最號召力的戰前動員宣言,沒有之一。
  • 軍人新單兵食品,突然雨過天晴!
    圖片由彭強提供 來源73141部隊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今年的抗洪前線,官兵們總算能吃上熱飯了。沒有出現官兵啃冷饅頭的現象。官方很快做出了回應:一是,由於災情緊急,為了爭分奪秒救助民眾,堵塞漏洞,所以即便中國軍隊的後勤保障能力其實很強,甚至即便現場有餐車,但戰士們根本沒有時間坐下來去淡定的吃飯,得把有限的時間和人力都先投入到救災上。一般要等任務完成後,才會坐下來吃點正餐,但可能那時候他們卻已經累得吃不下了....
  • 如何「吃」出戰鬥力
    資料圖「野戰食品肯定不如家常菜,但打起仗時不可能有熱菜熱飯,不好吃才要訓練,這是生存的需要,戰爭勝利的需要,不是好不好吃的事。」簡友說,現在旅裡每月組織野戰食品訓練,就是讓官兵慢慢適應野戰食品,適應未來戰場需要。
  • 美軍MRE單兵口糧試吃記
    打記事兒時候開始家裡長輩每月雷打不動地買來《兵器知識》、《艦船知識》、《航空知識》這三本雜誌,一直到我上完大學去國外翻爛了不下幾百本。而且家裡離著軍事博物館只有一站地之遙,所以在我的印象中去軍事博物館就像是下樓去菜市場買菜一樣,隨時隨地,想去就去。 這類書看得多了,不免覺得常規的知識已經不能滿足我的大腦,於是開始琢磨起來一些偏門的東西,比如吃。
  • 最快15分鐘就能飛抵臺灣上空轟炸,臺媒曝:解放軍殲-20進駐這裡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9月26日報導,浙江衢州市民眾近日拍攝到解放軍最先進第五代隱形戰機殲-20,正在浙江沿海重要空軍基地「衢州機場」降落畫面。報導提到,該機場距臺北僅500公裡,殲-20從該機場向臺灣方向飛7至8分鐘,臺軍巡航戰機就會進入殲-20長程飛彈有效打擊範圍。
  • 解放軍單兵外骨骼,全新動力裝甲,讓士兵輕鬆搬運155毫米炮彈
    解放軍陸軍已經舉辦了多次單兵外骨骼系統挑戰賽,如果對比歷屆的參賽的參賽單兵外骨骼,會發現中美在這方面頗為殊途同歸:都放棄了大家想像中那種覆蓋全身,四肢都有輔助動力的"傳統"動力裝甲,都變成了類似輔助行走裝置的下肢動力裝甲。
  • 對越反擊戰時我軍在戰場上都吃什麼?
    到了作戰後期,後勤運輸線已經打通,才較多地送上了一線。紅燒豬肉罐頭足有1公斤重,鐵皮包裝,要用十字鎬或刀片開啟。開蓋後但見上面白花花的厚厚一層油,參戰官兵的普遍反應是立時沒了胃口。行軍作戰之初,為了減輕負重,官兵們首先扔掉的就是這種罐頭。在戰地真要吃起來也不方便,先要用刀刮掉厚厚的冷油,再挑著吃,那個膩勁就別提了。
  • 美軍最瘋狂的單兵飛行器,飛行員稍有不慎就會殘肢斷臂
    其實早在上世紀50年代中期,名噪一時的單人直升機製造商德拉克直升機公司,就曾為美國陸軍開發過一款騷到不行的單兵飛行器。這款名為HZ-1或是YHO-2的單兵飛行器有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飛行摩託,它在50年代曾被美軍寄予厚望,美國人希望HZ-1能夠成為美軍偵察兵的標準配備。
  • 電磁炮上艦 解放軍開啟吊打美軍的節奏
    而最近一則解放軍電磁炮上艦的消息,更是開啟了吊打美軍的節奏。這事兒還真是牆內開花牆外香,對於這一划時代的成果,震驚了全世界,帝國主義列強的武器專家和軍事專家都在分析這一歷史性的大事件,可以說是新中國建國以來中國軍工最大的突破。所以,現在中國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沒有之一,沒啥好擔心的,美帝要開戰,水來土淹,將來兵擋,七十年前糾集十七國聯軍在朝鮮戰場上都打不贏解放軍,今天更加沒有指望打贏。
  • 圖解美軍「彈簧刀」單兵巡飛彈,中國也有類似系統
    ,而美軍「彈簧刀」攻擊型無人機則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該型機還有個綽號叫「單兵巡航飛彈」。米,巡航速度每秒19.7米,最長續航時間10分鐘,最大射程20千米,由於採用了獨特的「GPS+電視」複合制導方式,命中精度可控制在1米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