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上戰場能吃烤肉,俄軍可以吃大塊肉罐頭,中國戰場上能吃到啥

2021-02-08 水鏡曉先生
圖為野戰方艙廚房

有一句老話叫吃飽也是戰鬥力,放在今天同樣適用,一支軍隊的夥食往往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這支軍隊的戰鬥力如何,在目前的各國野戰夥食對比中,美軍士兵上戰場能夠吃上烤肉,俄軍的待遇雖然比不上美軍,但也能夠大啃肉罐頭,那麼中國士兵在戰場上能夠吃到啥呢?中國軍隊夥食曝光讓全世界都羨慕了,原來中國如今已經為部隊配備了廚房方艙,不僅可以讓士兵在戰場上吃到現做的美食,還可以根據不同地區士兵的口味進行營養搭配。

圖為單兵口糧

中國知名軍事專家張召忠先生在談論軍隊後勤問題時,總是會說一句話叫外行看裝備,內行談後勤,由此可見後勤對軍隊的重要性,士兵在軍營裡時因為配套設施完善,不用擔心吃飯問題,只要到飯點了排好隊唱著歌來到食堂就能夠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但如果一旦到了戰場上,想要吃上一口熱食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戰場前線的後勤保障能力遠比軍營中差,不僅難以現做,有時甚至連吃口熱飯都是奢望,這也是為何各國的單兵口糧都是自熱口糧的原因。

美國是世界上最重視單兵口糧的國家,已經研發了多種單兵口糧,為了滿足口味的多樣性,口糧菜譜也是千變萬化,然而這些口糧雖然味道不錯,但並不受美軍士兵的歡迎,因為單兵口糧經過特殊工藝製作,已經讓食物失去了原本的味道,所以在戰場上士兵們還是儘量選擇吃其他食物,所幸的是美軍擁有世界一流的後勤保障體系,就算不兵口糧美國大兵也能在戰場上吃上烤肉與冰淇淋,而實力和軍費規模都相對較差的俄羅斯士兵只能選擇吃罐頭。

圖為原始野戰廚房

反觀中國軍隊,雖然中國也裝備有單兵口糧與罐頭,然而中國自行研發出了一種堪稱野戰夥食神器的裝備,它就是野戰方艙廚房,在野戰方艙廚房的支持下,即使是在野外作戰的情況下,士兵們依然能夠吃上各種可口的熱飯菜,目前中國已經研發出了多種不同樣式的野戰廚房,有直接集成在貨櫃上的,也有通過拖車進行拖曳部署的,一部方艙廚房就能滿足一個連隊的日常飲食需求。

中國幅員遼闊,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來自不同地區的士兵在飲食習慣上也存在巨大的差異,比如南方士兵喜歡吃米飯,而北方士兵可能就偏愛麵食,而這些飲食上的差異完全可以用方艙廚房來解決,因為這種廚房擁有多種方式,煎炸炒煮燜樣樣精通,即使是來自最偏遠地區的士兵也不用擔心吃不到喜歡的飯菜。

圖為中國士兵食堂

也正是因為中國軍隊夥食非常好,所以中國士兵的幸福感一直非常高,畢竟士兵只有吃飽飯才能夠安心保家衛國,為祖國站好每一班崗,而在看到中國軍隊夥食之後,也有很多熱血青年選擇了投身軍旅,為國家先生,很多國外士兵也對中國軍隊夥食很是羨慕,可以說中國的野戰廚房和99A坦克或殲20戰機一樣,是中國軍隊的秘密武器之一。

相關焦點

  • 美軍夥食有多好?肉罐頭吃到吐,邊打仗邊吃冰激凌
    作為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美軍向來貫徹著以「物質壓倒一切」的原則。美軍在打仗的時候,都強調在物質上的絕對充裕,尤其是在夥食上。現如今,美軍中的肥胖率已經高達30%,原因沒有別的,就是他們吃得太好了。就算是在二戰期間,美軍的夥食也讓全世界,包括敵人十分羨慕。
  • 對越反擊戰時我軍在戰場上都吃什麼?
    因為其口感鮮嫩,味道香醇,到現在也很受人歡迎,成為各種火鍋的佐餐必備。不過因為罐頭中添加了亞硝酸鈉等防腐劑,多食對人體有害。軍用午餐肉罐頭以馬口鐵包裝,撕掉所有商標,也沒有廠家印記,是最受官兵們喜歡的肉罐頭。這種罐頭開戰初期較少配發給一線部隊,主要配發給了幹部、技術兵種和傷員。到了作戰後期,後勤運輸線已經打通,才較多地送上了一線。
  • 美國大兵在戰場上吃什麼?再好的野戰口糧也不如一鍋雜菜亂燉
    而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參戰最晚,也是後勤保障能力最為強大的美軍,其士兵在戰場上都吃些什麼呢?首先我們先明確一下美國,我們主要說的是美國陸軍,因為美國海軍總是能吃到新鮮食物,畢竟軍艦本身就有很強的後勤保障能力,而港口更是能提供足夠的食物。而美國陸軍則因為要在戰場上長期作戰,所以他們並沒有這樣的機會。我們今天主要說的,也就是美國陸軍官兵的夥食標準。
  • 昭萍軍人丨對越反擊戰時我軍在戰場上都吃什麼?
    因為其口感鮮嫩,味道香醇,到現在也很受人歡迎,成為各種火鍋的佐餐必備。不過因為罐頭中添加了亞硝酸鈉等防腐劑,多食對人體有害。軍用午餐肉罐頭以馬口鐵包裝,撕掉所有商標,也沒有廠家印記,是最受官兵們喜歡的肉罐頭。這種罐頭開戰初期較少配發給一線部隊,主要配發給了幹部、技術兵種和傷員。到了作戰後期,後勤運輸線已經打通,才較多地送上了一線。
  • 15分鐘就能吃上熱飯 解放軍的單兵自熱飯 質量不輸美軍!
    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我軍開始對單兵口糧形成意識,這也得力於借鑑西方國家的思想,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還是採用炊事班統一給戰士做飯的方式,這仗打的太激烈了幾天吃不上一口飯是常事,因為炊事員也去打仗了。在韓戰中戰士的炒麵+雪可以算是我軍單兵乾糧的雛形當真的和美軍交手後就知道人家的東西就是好啊,單兵補給方面面面俱到,能吃飯不說,還有零食呢。
  • 心酸:天朝大頭兵原來一直吃的不如美帝
    食品供給是後勤的重中之重,士兵要吃得飽吃得好才能在戰場上迸發應有的戰鬥力。比如在第二次世界中的瓜島戰役中,吃飽喝足的美國菜鳥師陸戰一師就把久經戰陣,但卻飢腸轆轆的日本第二師團打得落花流水。那麼自古以來就有東亞強軍美譽,今天仍是全球軍隊數量最多的中國陸軍,和世界頭號陸軍美國陸軍的夥食又是什麼的呢?
  • 二戰各國罐頭裡有啥?美國罐頭被稱為「靈肉」,寧願餓著也不吃
    1804年,法國人尼古拉·阿佩爾經過苦心研究,終於創造了能長期保存食物的方法。先把食物放進廣口瓶內,置於熱水中煮沸,加熱一小時,然後再用木塞塞緊,最後用蠟封口。這便是最早罐頭的由來。隨著時間的發展,歐洲製作罐頭的技術突飛猛進,罐頭也作為軍事物資廣泛應用於各大戰場。
  • 戰鬥機飛行員吃什麼?美軍敢作死、俄軍的難以接受、中國菜品豐富
    作者:雕鴞 / 編輯:冷小軍投稿,轉載與商務合作,請聯繫potereio無論在哪個國家,戰鬥機飛行員的夥食標準都是全軍最頂級的存在。因此,許多人都會對戰鬥機飛行員們在戰鬥機上或基地裡吃什麼而感到好奇。而從飛行員夥食中折射出的,往往還有一個國家獨有的飛行員文化和特性。
  • 舌尖上的戰場:不吃意面會死的二戰意軍篇
    可以說法西斯政黨在1929年到1934年這段,步步把持義大利軍隊的時間裡,誰也不會懷疑他們在下一場戰爭——假如戰爭真的無法避免——中能起到的影響因素。到了1935年10月2日入侵衣索比亞那天,世人終於明白墨索裡尼所鼓吹的「新羅馬」並非空談,義大利急欲要用軍事手段擴張其勢力範圍……問題是,到底「新羅馬」要用啥餵飽自己的大軍?
  • 美軍吃的有多好?肉罐頭被當垃圾扔 天天加餐冰淇淋 外軍羨慕至極
    由於缺乏實戰經驗,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的戰術素質從整體上說不如納粹德軍。但「山姆大叔」最終能贏得歐洲戰場的全面勝利,這其中,美軍高質量的戰地軍糧起了關鍵性的作用。但是,再好的東西天天吃,也會吃厭,更何況是這種豬肉罐頭。後來美國大兵這麼評論養活他們的午餐肉:「廚師們在早餐時煎午餐肉,正餐是烤午餐肉,晚餐則是午餐肉餡餅……現在我們肚子裡都有一條動的怪物,那就是午餐肉!」所以當時許多肉罐頭被美軍當垃圾扔掉。
  • 二戰中,哪個國家軍隊吃得最好?一個土豪五個標配兩個吃不飽
    到1944年,日軍基本斷了口糧,太平洋和東南亞戰場,很多士兵因營養不良患病死亡,一些絕望部隊甚至發動「板載衝鋒」,希望從美軍手中搶一些食品,但美軍準備的正餐是輕重機槍與火焰噴射器。也有部隊乾脆投降,到戰俘營混吃混喝。
  • 舌尖上的潛艇:各國潛艇兵都吃啥?
    毋庸諱言,潛灶是軍隊中夥食標準最高的灶別,潛艇兵是吃得最好的兵種之一。潛艇夥食標準高於其它兵種,本身就是一種制度設計,是軍隊對入行門檻高且屬危險艱苦行當的一種獎勵機制,是培養職業自豪感、鼓舞士氣、提高戰鬥力的物質手段之一。由於各國人民口味不一樣,所以在吃上沒一定之規。國內有個說法流傳甚廣,說潛艇出海只能吃罐頭,這裡得闢個謠。
  • 抗日戰爭中,為何吃日軍的「軍用罐頭」想吐?學者:日本必敗
    學者:日本必敗抗日戰爭中,面對日軍的精銳部隊不斷地進行攻城拔寨,咄咄逼人的氣勢一度達到了頂峰,為了抵抗日軍的進攻,我軍的抵禦部隊在與日軍的對峙過程中,吃的虧不在少數,因為槍枝彈藥的缺乏,甚至連飯都吃不飽,每每消滅一支前來侵犯的日軍,都要從進行清理戰場收集物資,但是我軍條件艱苦,為何吃了日軍的「軍用罐頭」想吐?學者稱:日本必敗!
  • 舌尖上的戰場:二戰英軍篇
    我不知道我國當年的「國民打菜飯盒」到底跟英軍M1937有什麼淵源,但至少可以預料評論裡會有不少人說「這玩意不就我們以前用過的嗎?」現在,我們來繼續看看二戰時代的英軍到底吃些啥? 開戰初期的「M.理論上來說英軍的確是最不擔心營養和熱食的,無奈當納粹德國用「閃電戰」開啟機械化立體戰爭的篇章後,潰退的英國遠徵軍仿佛只有在乘搭返回海峽對岸的船隻上才吃到一口熱的。
  • 二戰時期國軍的戰時口糧,美國專家制定,每天能吃到一小塊肉?
    之前我們已經說過了德軍的鐵配給與美軍的戰時口糧,那麼今天把視角放到亞洲,說一說國軍當年的戰時口糧情況。主食為大米與罐頭肉,每名士兵每天的攝入量為750克與200克。蔬菜為100克乾菜與100克鹹菜,而調料為9.3克食鹽與12.5克醬油。這個標準好嗎?說實話真不怎麼樣,不說美軍,哪怕是日軍的戰時口糧標準裡,每天的肉類攝入量也達到了600克(罐頭肉+肉乾+魚乾),遠超過國軍的標準。
  • 豬肉罐頭拯救世界.
    它常出現在火鍋局、烤肉店、三明治夾層裡,或是配上小菜小酒,直接被寂寞的人用勺子挖著吃
  • 湖濱路上驚現「烤肉神器」,吃哭老闆就靠你了!
    這家燒烤店有一個「烤肉神器」,一片瓦就能烤天下,每晚在這裡都能感受到夏天的煙火氣。老闆秘制調製了數種醬料,烤肉有吃烤肉醬料,海鮮有海鮮的醬料。燒烤店也可以吃到滋補的花膠雞湯哦~這無疑是女生的最愛啦,花膠滋補養顏,雞肉滑嫩,鮑魚鮮香,一碗補回精氣神。
  • 舌尖上的日俄戰爭:吃發黴黑麵包的敗給了吃大白菜的
    「徵集」能力是堅守的關鍵在日俄戰爭中,最能削弱俄軍戰鬥力的食材是發黴的黑麵包。為了能吃飽,沙俄士兵開始各顯神通,他們從中國人手中徵集到大米、麵粉甚至小米、穀子當主食,還在海城和遼陽建立了特大糧庫。為了吃肉,30多名俄軍士兵甚至跑到了張家口購買馬匹、牛羊肉;沙俄官方還在外蒙的庫倫等地大肆收購牛羊肉,希望可以通過鐵路運往前線。在瀋陽成了日軍攻打目標時,俄國軍隊開始大規模搶劫中國居民的食物,甚至截留了運往瀋陽的全部食物,生生要餓死全城的中國人。
  • 戰鬥口糧,百萬中國軍人吃什麼?含解放軍17單兵野戰口糧
    小米養人,又容易儲存,大米可以存放三五年,而小米可以存放十年。不但產後婦女用它來調理身體,戰士也用它來補充能量。有了小米,將軍下了戰場不用拖著疲憊的隊伍去打獵挖野菜了,他們可以不慌不忙地從竹筒裡倒出小米,煮上一鍋熱氣騰騰的飯。飲食的一小步帶動戰鬥力一大步,赳赳老秦依靠著八百裡秦川出產的小米才得以從容統一六國。
  • 美軍強悍的後勤保障,二戰唯一做到讓部隊隨時有肉吃的國家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美軍強悍的後勤保障,二戰中唯一做到讓部隊隨時有肉吃的國家,夥食方面一點都不虧嘴。 而當時其他軸心國,或多或少都因為後勤保障體系不夠完善,而嚴重影響了本國在戰場上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