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遊戲為何會掀起艦娘文化新高潮?

2021-02-25 珊瑚橘

前段時間,一款國內打造的艦娘,引起了不少反響。在眾說紛紜的議論聲中,大多數網友還是抱有支持肯定的態度。在新的一番艦娘文化熱潮之中,給青少年帶來了哪些影響,為什麼大多數人支持而不是否定呢?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

局座曾在「張召忠說」的一期節目裡,專門談過「艦娘文化」,節目名字叫《局座笑談「艦娘」》。沒有看過的朋友們可以點擊下面的視頻觀看。

在節目中,局座曾說他是因為《艦娘玉碎》這部漫畫,才開始接觸了解這一種二次元文化。

面對外來文化,我們不應該一直持有牴觸、否定的態度,應該積極接受它,消化它,把它變成自己的東西。而艦娘文化本身就是一枚糖衣炮彈,我們要學的是,如何將這層糖吃了,消化掉,再把自己的東西做成糖,裹在我們的炮彈上丟回去。

其實整個過程並不容易,中國軍事的突飛猛進實際是在近代。而二戰中,中國雖然作為同盟國的一員,能拿得出手的武器屈指可數,其中可以化身為艦娘的艦船就少之又少了。標誌性的比如「寧海」號、「平海」號。

新上線有一款遊戲叫《碧藍航線》,裡面的「寧海」「平海」就刻畫得尤為傳神。

這兩個人物十分可愛,且以雙胞胎姐妹的形式展現給大家。讓人在玩遊戲的同時,無形中豐富了知識,同時對她們感興趣的一些青年,也會很好奇她們之間的聯繫,自發地考據她們的歷史,從她們坎坷的歷史更能激發他們的愛國情懷。這就是中國目前急缺的糖衣炮彈,一種文化輸出。

就拿寧海號來說,她是民國時期外購的最大型軍艦,可以說是一艘不折不撓的巡洋艦,長106.7米,寬11.9米,吃水3.96米;排水量2,526噸,部分位置有1英寸的裝甲。

在淞滬戰役中,「平海」、「寧海」兩姐妹英勇作戰,擊落日機數架,但仍不敵日軍的狂轟濫炸。而擊沉這兩艘戰艦的始作俑者,就是日本當時的「加賀」號航空母艦。如今,「加賀」這個名字又借屍還魂,重新成為了日本自衛隊的新型巨艦。

就拿「平海」來說,當時艦右舷中彈,旋即前艙進水,艦長腰部重傷,血染軍衣,但仍堅持指揮作戰。一等炮兵周兆發右脅突被彈片穿入,又橫貫左臂,血流不止,但他忍痛堅守炮位,奮力反擊敵機,直到補充兵接替後才倒地,經搶救無效犧牲。艦上官兵前赴後繼,迫使敵機退去。激戰中敵彈炸穿機艙、彈藥庫,江水湧入,官兵們爭先恐後跳入水中堵塞漏洞,搶護炮彈,終因艦身遍體鱗傷,吐著濃煙,擱沉於江陰。

「平海」、「寧海」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中國現代史中留下了濃重的一筆。雖然最終沉沒,但其英勇的事跡以及不屈不撓戰鬥至最後一刻的精神還是值得我們去歌頌的,也是值得去包裝成炮彈打給敵人的。

另外有個一直存在的問題還需我們思考一下。

在多元發展的當代,如何引起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如何更好的傳播本土文化,引人深思。近幾年,娛樂文化產業飛速發展,而娛樂作為中國傳統教育的死對頭,青少年被限制接觸娛樂的程度可以說是史上新高。一面是充滿吸引力的事物,一面是老師家長的制約,青少年在學習路上對於教育體質的怨言越來越大。這點值得我們深思,在遭受教育者鄙夷卻又蓬勃發展的娛樂產業中,是不是有那麼一種教學方式可以被利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呢?

比如最近中國首艘國產航母001A下水,可謂是人盡皆知,而對於航母的編制,艦組成員的組成等一系列深入的問題又有多少人了解呢?航母的加入對於海軍的布局又有哪些影響呢?

就編隊來說,航空母艦編隊是以航空母艦為核心,與護航警戒、支援艦艇一同組成的海上編隊,通常由1艘航空母艦與數艘巡洋艦、驅逐艦和支援艦艇編成。如何編排巡洋艦、驅逐艦和支援艦艇才能發揮最大發揮航母的性能是需要思考的。

傳統的艦娘文化缺少對這方面的闡述,著重強調艦娘本身,與實際作戰情況大相逕庭。而《碧藍航線》做到了寓教於樂,整個遊戲過程就是模仿實時的海戰,整體的編組也和實際的很像,一種寓教於樂的性質,我們玩的時候,無形中就對這個概念越來越熟悉。

不得不說的是裡面每一艘船的屬性啊、性能啊,與史實並沒有太大的出入,當我們接觸多了後,不但對於戰艦方面的知識掌握得更多,還可以根據不同的戰艦性能,自行搭配編組,付諸思考,再進行模擬試航的這麼一種體驗。另外裡面還有一些經典的組合也都是可以考據的,主炮、艦載機的性能參數都較好地還原出來了。

再比如,中國901型綜合補給艦即將服役,最近在網上引發了熱議。古語云:「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於一個大國海軍而言,只有具備遠洋持續補給能力,才能走向「深藍」。同時,從戰略上看,大型綜合補給艦是戰艦真正的遠洋戰力倍增器。

網友給這款新型補給艦起了個暱稱,叫「航母奶媽」,讓一個原本生硬的概念人盡皆知。而《碧藍航線》中,通過萌化的方式給大家展現了海軍的日常以及訓練生活,無論從戰術學院、食堂、裝備倉庫、補給點的概念設定,還是艦隊編制、改裝、後宅系統的引入,將擬人化的戰艦融入到日常生活當中,在這裡,大家就像培養自己的孩子一樣,一起分享她們的成長,結合自己的想法改裝戰艦,編輯艦隊,進行實戰演習,是非常有意義的。

相信這波艦娘文化熱潮肯定能帶動不少青少年重新認識海軍,正視歷史。對比現代、當代中國的巨大變化,萌生一份很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當然,在為中國軍力穩步發展而雀躍之時,也要居安思危,意識到國際博弈、地區爭端等問題無時無刻不存在著,影響著中國的和平發展。在我們為一件事慶功的時候,還應該擺正自己的態度,認真審視自己,時刻保持警惕,樹立正確的愛國主義信念,一起建設和諧、穩定、民主、富強的祖國,為中國的復興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引用一下最近很火的一句話作為此次的結尾: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廣告內容不代表本平臺觀點!)

溫馨提示:

聯繫郵箱:zzz-1952@163.com

歡迎來稿,選題、內容、題材不限,文章、漫畫、視頻均可,但必須確保是原創首發。

~「局座召忠」是張召忠教授親自開辦的微信公眾號,關注國際時事熱點,致力愛國主義國防教育。免費閱讀,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末廣告是騰訊平臺配送廣告,內容與本公眾號無關,但您的每一次點擊都會給我們帶來一點收益。

~您的每一份支持都是我們前行的動力。歡迎投放廣告,歡迎商家合作。

相關焦點

  • 恭賀首艘國產航母下水,七款艦娘遊戲推薦
    《艦隊Collection》遊戲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本帝國海軍軍艦為題材。玩家可以在遊戲內一邊收集軍艦擬人化的角色「艦娘」,一邊將已經收集到的艦娘強化並改造,最後在戰鬥中打倒深海艦隊,成就無敵的聯合艦隊。
  • 一則維護公告引發的話題:兩款艦娘遊戲的不同之路
    簡而言之:目前的關服行為是為了對遊戲進行測試調整,之後遊戲會重新上線。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可能要等幾天才見分曉了。總之,網頁遊戲——《艦裝美娘團》暫時離開了玩家的視線。與此同時,另一款致敬《艦隊Collection》(簡稱「艦C」)的遊戲《戰艦少女》在各大榜單上風頭正勁。
  • 「艦娘吧70萬事件」的背後,你該看到什麼? 遊戲葡萄
    遊戲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本帝國海軍軍艦為背景。玩家可以在遊戲內收集軍艦擬人化的角色「艦娘」,通過艦娘的強化、改造,組建自己的艦隊。本質上,這是一款常規的卡牌+X類長線養成遊戲。而「艦娘」的外表,讓它深深地走進了二次元圈子。而官方因為「二戰」等敏感因素,對遊戲的定位是「服務玩家、不願外傳、自產自銷、小本經營」。
  • 艦娘:中國「提督」們的抗爭
    《艦隊collection》是由日本廠商DMM.Com和角川Games於2013年4月推出的一款網頁遊戲,這是一款融合了卡片遊戲與戰爭遊戲元素的免費網頁遊戲。經過一年多的發展,《艦隊collection》已經在日本成為了一種非常流行的文化現象,衍生出了大量的周邊、Cosplay、同人漫畫作品,甚至在今年1月7日推出了同名動畫作品,讓其原本就很火熱的熱度得以進一步上升。
  • 被公測的「艦娘」:圍繞這兩個字最近究竟發生了什麼?
    《艦隊collection》(以下簡稱《艦colle》),是由日本角川遊戲開發、DMM運營的flash網頁遊戲,玩家在遊戲中主要做的事情,是收集日本二戰時期各種戰艦的萌化形象「艦娘」,去打敗敵人:深海棲艦,而「艦娘」也成為了玩家對《艦colle》這款遊戲常用的稱呼。
  • 艦娘like遊戲的核心價值傳導方法及流失成本研究
    (當然你要是說坦克娘飛機娘槍娘之類的當然也是算在內的~這裡的關鍵詞是「類似系統」)艦隊collection——本作是將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等軍艦擬人化成為「艦娘」,將她們編成、育成、強化,目標是成為無敵聯合艦隊的一款模擬遊戲,遊戲有可以養成自己喜歡艦娘的育成要素,或是收集擁有100個以上艦娘的收集要素,與其他玩家一起演習,還有將主炮魚雷等武裝改造等等的多彩玩法(來源自百度百科)。
  • 遊趣遊來 國之將亡遍地X娘:「艦娘」遊戲還能火多久?
    它是由日本角川遊戲公司開發、由DMM公司營運的艦隊養成類網頁Flash遊戲,簡稱為艦C。需要注意的是,艦C連聊天功能和好友系統都沒有,交互性為零。與我國流行的各種重度MMO手遊成反比,遊戲社交互動性奇差。那麼為什麼日本的腦殘頁遊也會有這麼多人玩?套用知乎用戶zilch的回答,「艦娘為什麼會在中國火起來」——
  • 那些單身30年的策劃才能做出來的遊戲!
    隨著碧藍航線、艦娘等遊戲的火熱,讓玩家們看到老婆不止是存在於現實之中,還可以存在於手機或電腦上,而除了飛機、戰艦之外,食物、成語也是可以成為老婆的。而現在,連挖掘機都可以當老婆了……Fate系列:傳說中的英靈如果是妹子會怎樣?
  • 2017艦娘熱再升溫,國產的艦姬們想搞點不一樣的事情
    從遊戲產品的本身角度來看,艦娘類遊戲熱度不及當年,主要原因有三點:1、玩法內容單一,多年不變,就算是在日本市場這股熱潮也在消退;2、缺乏強勢的娛樂文化產品,在泛娛樂產業逐漸興起發達的當下如果留意百度貼吧、知乎等社區平臺,我們不難發現這些關注新艦娘產品的二次元用戶是一直都存在的。他們的流失有很多原因,比如對玩法一成不變的厭倦,或者口味提升後期待更不一樣的文化內容,這讓他們暫時選擇潛水等待新產品的問世。也就是說,任何引領一時風騷的遊戲品類,其內容體驗必須符合玩家用戶的需求發展。
  • 艦娘遊戲出品人指責刀劍亂舞抄襲!
    隨著艦娘動畫的開播針對艦娘遊戲製作群體的訪問也有所增多,目前好像大家都認為艦娘遊戲和動畫的最高負責人就是田中謙介,不過在田中謙介上面還有一位出品人岡宮道生掌握艦娘遊戲的一切,最近這位艦娘遊戲出品人在接受訪問時直言不諱的表示
  • 提督大人,我們結婚吧~艦娘隨談
    【艦隊收藏】是一款以二戰軍艦為背景,將軍艦進行擬人化的卡牌類頁遊。遊戲的方式很簡單,和一般的卡牌遊戲沒太多區別,卡牌遊戲類的【抽卡】要素也健在,只是這個軍艦擬人的特色可能戳中了宅男們的G點,加之收集要素多多,艦船種類多,不同性格,體型的妹子豐富,艦娘打出後便大紫大紅了一把。成為幾乎是11區最具人氣的頁遊。
  • 層出不窮的「艦娘」遊戲和似曾相識的姑娘們
    但現在看來,這個勝利不一定屬於這款紅透半邊天的網頁遊戲。在國內的艦隊Collection玩家因為「艦隊Collection」70萬售賣吧主事件而紛紛舉起輿論或者技術的大旗,刀斧紛紛向山寨艦娘國服砍去的時候,在海峽對面的寶島臺灣,一款名叫《艦娘收藏》的手機遊戲悄然在臺灣Google Play上架。
  • 又一款艦娘!耗資1億,巴別3D艦娘《蒼藍誓約》怎麼樣?
    那麼下一款艦Like遊戲會是怎樣的呢?這款新遊戲就是3D艦姬即時海戰手遊《蒼藍誓約》,其由老牌的卡牌遊戲開發商巴別時代開發,該公司曾出品過《放開那三國》《放開那三國2》《帝國守衛戰》等作品。而此次《蒼藍誓約》也是他們第一款主要面向二次元用戶的遊戲,據GameLook了解這款遊戲研發投入高達1億元。
  • 【CBI體驗】《艦姬》:這根本不是艦娘!
    我看著這名字心想:難道是一款新的艦娘遊戲?想著自己好像很久沒回《戰艦少女R》裡去看一堆老婆了,乾脆就不去看了,換個遊戲看能不能再把老婆們都招回來。於是我決定就用《艦姬》試試,誰知下載下來一開,這和艦娘相比根本不是一個遊戲!玩法什麼的完全都不一樣,準確的說是一個披著娘化戰艦皮的大街貨。首先,《艦姬》裡的戰艦獲取方式並不是一般艦隊養成類遊戲的資源建造,而是傳統手遊的十連抽。
  • 締造遊戲神話!製作人談《艦娘》成功
    自2013年開始運營以來人氣不斷增長,截止至2014年8月,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遊戲登錄帳戶多達二百二十萬個,作為一款名副其實的人氣遊戲撼動了整個遊戲界。該遊戲創造了許多奇蹟,但是在其人氣的背後卻潛藏這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玩過這款遊戲的人相信都會有所體會,艦colle的付費要素比起其他的網頁遊戲、社交遊戲要少很多,甚至連運營官方也在推特上建議人們不要太過依賴付費元素。
  • 是上艦的FRIENDS呢,來試試這款艦娘吧
    不過今天要講的是一款由B站代理的艦娘遊戲《碧藍航線》,經常上艦講艦的局座這次都表示《碧藍航線》可以的,還專門在公眾號提及過。《碧藍航線》和以往的艦娘遊戲有些區別,每條出擊的隊伍分成主力編隊和先鋒編隊,主力編隊主要是航母與戰列艦的隊伍,這條隊伍玩家不可操作除了攻擊技能以外的東西。
  • 70萬撕逼大戰起,艦娘國服風波
    山寨、奪吧、黑網站、人肉,「70萬」成為2015年遊戲圈第一樁撕逼大戰。可在14日,這個「艦娘國服」卻悍然以正版之名現身,奪走了艦隊collection貼吧的吧主,引發了所謂的「70萬」風波,15日風波繼續發酵,又出現「艦娘國服」官網連續被黑事件,以及相關人被人肉毆打的事件,到今天,草匪終於可以整合事件的來龍去脈,跟大家分享這樁「2015年遊戲圈第一樁撕逼大戰」。
  • 「艦娘」身上到底發生了些什麼?
    最近,「70萬買貼吧」、「艦娘」等字樣頻繁的出現在各大網站的頭條,與其說這是一條遊戲新聞,其實更像是一個影響頗大的網絡事件;而構成這些的,是一款火爆的日本頁遊
  • 「艦娘之父」談成功:不逼迫玩家課金成就王道
    《艦娘》的正式名稱是《艦隊收集》,是一款需要玩家扮演提督角色,收集大日本帝國軍艦的兵器娘,與迷之地獄軍團作戰包圍地球的卡牌SLG遊戲。說起艦娘,遊戲行業的從業者稍微了解過這款遊戲。這款遊戲目前在中日亞文化圈(御宅文化圈)正引發著很大的熱潮。遊戲由角川遊戲開發,DMM.com提供運營服務。遊戲最初運營目標預計玩家數目10萬人,日活躍用戶2萬人。
  • 「遠帆」還是「沉船」 為何暢銷榜上戰艦類遊戲屈指可數? ▎壹周新遊觀
    根據今日(8月8日)的AppStore暢銷榜顯示:在前150名中海戰戰艦題材手遊僅有2款,分別為《超級艦隊》(排名45)、《戰艦帝國》(排名55)。而對於這兩款遊戲的榜單狀態及走勢,遊戲日報也基於騰訊質量開放平臺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