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男女|一戰飛行員射擊時為什麼不會打到飛機螺旋槳?

2022-01-31 臨雲行

  △YouTube上一檔名為「Slow Mo Guys」的節目發布了一段新視頻,以每秒12萬幀的速度揭示了機槍射擊斷續器如何避免空中發生災難,使子彈在槳葉經過槍口之前的短暫時間內射出的情形。


  △槳葉轉動的速度要遠慢於子彈,在子彈快速飛過的時候,槳葉似乎停頓住了。


  △當螺旋槳轉速只有每分鐘200轉時,有好幾顆子彈都打穿了槳葉。當螺旋槳轉速只有每分鐘200轉時,有好幾顆子彈都打穿了槳葉。

  據國外媒體報導,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航空史上的轉折點,各國軍隊第一次將飛機大規模應用在戰場上。當我們回顧這些標誌性戰鬥機的時候,許多人會好奇:飛行員如何在快速轉動的螺旋槳背後進行射擊,而不會把螺旋槳打壞?

  近日,YouTube上一檔名為「Slow Mo Guys」的節目發布了一段新視頻,以每秒12萬幀的速度揭示了機槍射擊斷續器如何避免空中發生災難,使子彈在槳葉經過槍口之前的短暫時間內射出的情形。這段慢動作視頻拍攝於內華達沙漠,還演示了射擊斷續器失靈的情況,以及如果螺旋槳的轉速只有每分鐘200轉,許多子彈就會直接打穿槳葉。

  在視頻中,加文·弗裡(Gavin Free)和丹尼爾·格魯希(Daniel Gruchy)將M60機槍倒置,並加了一個散熱器,複製了一戰時英國軍隊所使用的維克斯機槍。他們還製作了一個簡易版的一戰飛機模型,前方有巨大的木製螺旋槳。


  △1915年,射擊斷續器首次在德國空軍的福克E單翼戰鬥機上應用。這一設計後來被其他國家的空軍採用,在1918年至20世紀30年代期間,成為了各國戰鬥機的標準配置。


  △飛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一戰也成為航空史的重要轉折點。圖中是一戰時的戰鬥機編隊。


  △機械工程師設計出了射擊斷續器,可以使飛行員在射擊時不至打到螺旋槳葉。圖中是一架布裡斯託「偵察兵」D型飛機,服役於英國皇家空軍,此圖大約拍攝於1916年。

  這種飛機「具有某種所謂的斷續器,機槍射擊時子彈剛好能穿過螺旋槳槳葉之間的空隙,」丹尼爾在視頻中解釋道,「因此他們可以駕駛飛機時射擊所看到的目標,而不必同時控制機槍和飛機。」視頻中慢動作顯示了子彈穿過槳葉之間的過程,一開始為每秒28500幀,之後是更慢的每秒12萬幀。

  射擊斷續器的基本原理是,每當槳葉轉到機槍前面時,斷續器系統就會暫時中止機槍射擊。從慢動作可以看出,槳葉轉動的速度要遠慢於子彈,在子彈快速飛過的時候,槳葉似乎停頓住了。接下來,攝製團隊關閉了機槍射擊斷續器,「這只是要將機槍的子彈完全卸掉,並且希望可以使子彈偶爾打穿槳葉,把螺旋槳直接打爛」。最終,螺旋槳並沒有被「打爛」,雖然槳葉還是被子彈打穿了4次。

  「我們了解到,當螺旋槳轉速在每分鐘200轉左右時,它能夠經受住數顆子彈的衝擊,」 加文·弗裡和丹尼爾·格魯希解釋道。然而,這一轉速要遠低於實際飛行中螺旋槳的轉速,「它們在飛行時的轉速大約為每分鐘1200轉」。(任天)

相關焦點

  • 一戰飛行員射擊時為什麼不會打到飛機螺旋槳?
    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航空史上的轉折點,各國軍隊第一次將飛機大規模應用在戰場上。當我們回顧這些標誌性戰鬥機的時候,許多人會好奇:飛行員如何在快速轉動的螺旋槳背後進行射擊,而不會把螺旋槳打壞?在視頻中,加文·弗裡(Gavin Free)和丹尼爾·格魯希(Daniel Gruchy)將M60機槍倒置,並加了一個散熱器,複製了一戰時英國軍隊所使用的維克斯機槍。他們還製作了一個簡易版的一戰飛機模型,前方有巨大的木製螺旋槳。
  • 二戰飛機的機炮為啥打不到螺旋槳?發明者真的太聰明了!
    1903年12月,萊特兄弟發明的飛機試飛成功,在30公裡風速下持續飛行了59秒。短短十幾年內,飛機發展飛速,世界各地掀起了航空熱,很快又應用於戰爭。一戰爆發後,飛機被用於空中偵察、轟炸和指引炮兵射擊。飛機在進行空中偵察時,難免會與敵機遭遇。
  • 一戰中的戰鬥機:從彬彬有禮,到互扔磚頭,再到近距「狗鬥」
    ,人們並不知道此時飛行尚有些「困難」的布、木結構的飛機,在戰場上能夠真正做些什麼,如二戰之前只有少數人敏銳的認識到了坦克集團將成為戰場上新的戰略機動力量,具有改變戰場形式的能力一樣,一戰初期,飛機還只是被多數人用於當作更高更遠的「偵查哨」。
  • 中國空軍的驕傲,活塞螺旋槳飛機殊死決鬥,擊落美軍噴氣式戰鬥機
    在噴氣機式戰鬥機還不成熟的二戰末期,即使美軍的P-51等活塞式螺旋槳戰鬥機中的佼佼者,也很難能在與德國Me262這種早期噴氣機的格鬥中取得勝績。P-51「野馬」這類的機型往往能夠憑藉優異的水平盤旋性能繞到Me262噴氣機的尾後,但噴氣式戰機在爬升率和速度上的優勢實在太明顯,活塞螺旋槳戰鬥機往往處於追不上、打不著的尷尬境地。
  • 美帝的螺旋槳飛機,依舊是螺旋槳飛機
    近日美軍宣布,經過去年的試飛,已經選出兩種飛機參加最後的競標,曾經的中標熱門「蠍子」噴氣式飛機意外出局,剩下的兩種飛機是A-29「超級巨嘴鳥」和AT-6「狼獾」。美軍宣布取消了原定今年進行的中東地區實戰測試,改為進行第二輪對比飛行試驗,按計劃,美軍將採購數百架「輕型攻擊機」,以降低打擊恐怖分子的作戰成本。
  • 視頻丨機炮與螺旋槳不可告人的秘密
    相信很多小夥伴兒都看過二戰題材的空戰電影,但大家看到那麼激烈的戰鬥時有沒有過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那個年代的戰機,要把機炮裝到飛機螺旋槳的後面
  • 飛行員天天開飛機不會膩嗎?
    對戰鬥機飛行員來說,可能有擔心、刺激、有滿足感或者某些時候很恐懼各種情緒,但一般來說很少有膩的,膩是那種平平穩穩的環境裡才容易滋生的,對飛行員特別是戰鬥機飛行員來說,每次飛行都可能是生死之旅(哪怕是資深飛行員),所以每次都必須認真對待。神經高度緊張的情況下很難產生膩的感覺。再說了,收入和社會地位在這擺著,職業上限那麼高,無聊的情緒很難產生。
  • 機關槍子彈為什麼打不中螺旋槳葉片?
    是不是畫錯了機槍在螺旋槳後面掃射還不把槳葉打的全是窟窿啊不要怕一戰時來飛機設計師福克研究了一種裝置機槍射擊協調器讓子彈服從交規當螺旋槳經過槍口時能保證機槍停止射擊所以任何時速都可以射擊,這也是其巧妙之處。
  • 為什麼進入噴氣時代,飛機後三點式起落架就被淘汰了?
    ▲P-40戰鬥機那麼隨著二戰的結束,飛機進入到了噴氣時代,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後三點式起落架迅速被淘汰,這是為什麼呢,這裡面其實大有學問,這和飛機的飛行速度、後三點式起落架最大的弊端就是飛機重心位於主輪之後,主輪的高度比尾輪高,因此當飛機在滑行或停泊時在駕駛艙的飛行員會仰望天空,能夠看到地面的視野非常有限。所以起飛時一進入跑道要先左右兩個方向轉再對正跑道加速起飛,這個程序是讓飛行員透過左右轉向目視跑道尾端來確認對正跑道,因為後三點式起落架的飛機在對正跑道時,飛行員是看不到的。而且一不小心,或者地面不平、有碎片,就會以拿大頂的方式著陸。
  • 飛行員報告:駕馭憤怒的小鳥,EMB-314超級巨嘴鳥螺旋槳攻擊機
    在大約50節(90公裡/時)速度時,自動方向舵調整(ART)系統被激活,自動打右舵讓我輕鬆不少。我拉杆把機鼻抬起8度時縱向杆力很輕。從鬆開剎車開始,這架4155千克重的飛機(包括455千克內油和300千克測試設備)在跑道上滑行800米後以95節(176公裡/時)的速度升空。當飛機加速到140節(259公裡/時)的爬升速度時,收起落架並不會導致縱向杆力出現波動。
  • 元旦打飛機!模擬飛行系列大作推薦!
    今天,伍遊網就為大家推薦幾款模擬飛行系列大作,一起來看看吧!天空亂戰中文版  《天空亂戰》是一款非常火爆的飛行射擊類大作。在遊戲中,你將駕駛超級戰機在天空中挑戰各種強大存在,龐大的機器人、會飛的火龍都將是你戰勝的目標。儘管你駕駛的飛機看起來很弱小,但只要你有高超的飛行技術,就能戰勝各種龐然大物。
  • 【武研社】第三帝國黑科技,史上最快螺旋槳戰機,外形奇特的Do 335
    二戰的不斷發展極大地催生了各國軍事航空科技的進步,戰鬥機飛行速度從戰爭初期的不到500千米/時迅速提高到了650千米/時左右,已經接近傳統活塞式螺旋槳發動機構型的極限早在一戰時期,大名鼎鼎的道尼爾公司創始人克勞德·道尼爾就對螺旋槳式飛機的速度極限進行了探索,最終發現在功重比一定的條件下,
  • 螺旋槳飛機的秘密
    螺旋槳飛機的飛行原理是什麼?又有何優勢?竹蜻蜓是我國古代的一項發明。雙手一搓細杆,竹蜻蜓就會藉助旋轉產生的升力飛上天空。他對竹蜻蜓進行研究,悟出螺旋槳的工作原理,並提出了一系列精確的算法。在凱利研究成果的基礎上,1903年,萊特兄弟成功研製出人類第一架螺旋槳飛機「飛行者一號」。 早期,飛機螺旋槳的槳葉角是不可調整的,它的缺陷在於不能適應飛行速度的變化。為了破解這個難題,人們逐漸研製出帶變距結構的螺旋槳。
  • 飛行員必備的飛行裝備有哪些?
    飛行員總是有著羨煞眾人的範兒,尤其是他們那一身行頭,帶著一點點神秘的酷酷的樣子,絕逼虜獲一票的少女心。給大家揭秘飛行員必備飛行裝備,看看怎樣塑造飛行員範兒!很多人提到飛行都會覺得很刺激很浪漫,想像的是伴著音樂在天空自由翻飛的情景。但現實與想像總有差距。大多私人飛機是活塞螺旋槳飛機,坐在機艙裡點燃發動機,噪音就立刻充滿雙耳。
  • 紅色帝國的終極螺旋槳戰鬥機 ——拉-11
    因而,大量蘇聯飛行員把拉格-3稱為「百分百的油漆棺材」。為了擺脫「棺材」這個惡名,拉沃契金開始對拉格-3戰鬥機進行大幅度修改。他摒棄了不可靠的克裡莫夫M-105發動機,取而代之的則是1600馬力的施範特索夫M-82發動機。在更換新引擎之後,這架新型飛機在1942年3月進行了首次試飛。在試飛中,新飛機的速度從原來拉格-3的每小時574公裡,大幅增加到每小時600公裡。
  • 飛機起飛後,為什麼要迅速爬升到一萬米以上?
    ,為什麼要迅速爬升到一萬米以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一個疑問,同樣都是飛機,為何直升機只能在低空徘徊,而客機卻要飛到萬米高空。要說戰鬥機飛的高,為了作戰還能理解,客機飛那麼高,不是更費油嗎? 先說說直升機直升機之所以飛不高,這完全是因為他的飛行原理決定的,它完全依靠空氣的反作用力。
  • 螺旋槳飛機能無助跑原地起飛嗎?怎麼做到的?
    問題:  這架螺旋槳飛機怎麼做到無助跑原地起飛的?
  • 飛機螺旋槳加工技術視頻展示和知識大全
    機身前部的發動機和螺旋槳往往影響飛行員的視線,個別飛機將發動機安排在座艙下方,用一長軸與機頭的螺旋槳相連,如美國的P-39戰鬥機。有的飛機將座艙偏置在機翼一側來改進前方視線,成為特殊的不對稱飛機,如德國的BV-141飛機。頭部裝有機槍的拉進式戰鬥機需要採用協調機構,以保證子彈從旋轉著的螺旋槳槳葉中間發射出去。有的飛機將機炮炮管裝在螺旋槳軸內,炮彈由槳軸內的炮管射出。
  • 現代化的螺旋槳飛機,超級巨嘴鳥輕型攻擊機,遠銷菲律賓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超過200架成功出口服役。超級巨嘴鳥是一種螺旋槳驅動的教練機,這種單引擎單座飛機是為飛行員訓練而製造的,用於反恐也表現得相當出色,這也是它大受歡迎的原因。超級巨嘴鳥非常適合菲律賓人的需求,這是一種較小的、速度較慢的飛機,還可以兼做教練機。訓練飛行員使用超級巨嘴鳥更容易,購買它們更便宜,操作它們也更便宜。飛行一架A-29的費用大約是每小時500美元,不到F-16的十分之一。菲律賓之所以選擇A-29,是因為早先有使用類似飛機的經驗。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菲律賓從美國和泰國接收了32架二手OV-10。
  • 螺旋槳飛機的運行原理
    飛機螺旋槳在發動機驅動下高速旋轉,從而產生拉力,牽拉飛機向前飛行。這是人們的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