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薦書】1962:末日邊緣

2021-03-05 人民日報評論

1962:末日邊緣

一群擔心世界爆發核戰爭的科學家,曾在1945年設立「末日時鐘」,用以警示世界距離毀滅的遠近。70年來,科學家們一直通過調整指針的方式表達他們的觀點。然而,在「末日時鐘」最接近毀滅時刻之際,科學家們卻沒有來得及反應。這就是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午夜將至》講述的,就是世界瀕臨爆發核戰時,扣人心弦的分分秒秒。

1962年10月,正值冷戰高峰。加勒比海地區發生了一場幾乎將世界帶往毀滅之地的飛彈危機。在這場持續13天的危機中,美蘇雙方都在核彈按鈕旁徘徊,世界千鈞一髮。本書作者、《華盛頓郵報》資深記者麥可•多布斯,以驚險小說般的筆法,記錄了那些令人手心出汗的緊張時刻,揭示出我們曾經離世界毀滅是如何近在咫尺。

從史料角度,本書首次披露了一些讓人吃驚的內容,包括:赫魯雪夫企圖摧毀美國關塔那摩海軍基地的計劃;古巴境內的蘇聯核彈頭的處理辦法;一架在危機巔峰時刻迷路至蘇聯上空的U-2偵察機的精彩故事,等等。由於題材的重大和寫法的引人入勝,本書出版以來已獲多項大獎。書中描述的核戰邊緣的兩強博弈,雖已過去半個多世紀,但其警示的大國相處之道和政治人物的政治智慧,至今仍值得人們反覆琢磨。

親愛的中國讀者:

我這本關於古巴飛彈危機的小書《午夜將至》能夠在中國出版,心裡很是高興。儘管這是本歷史作品,但我相信它對當今的世界也有頗多助益。倒回至1962年,那個時代的國際事態幾近失控,我們需要的是能夠清醒地做出可靠決策的領導人,不僅是為了本國國民的福祉,也是為了全人類的福祉。

古巴飛彈危機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危急的時刻,兩個敵對的超級大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地站在世界毀滅的懸崖邊緣,而我寫作《午夜將至》的目的,就在於為這一事件披露出新的內涵。我想把諸位讀者領至華盛頓、莫斯科和哈瓦那的「權力走廊」幕後,領至冷戰的前線,那裡部署著潛艇、飛機和飛彈基地,兩邊對峙的軍隊已經為核戰做好準備。儘管我們今天面對的國家安全問題和1962年的截然不同,蘇聯早已不復存在,中國已經發展成一個軍事大國,種族衝突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區蔓延,但是爆發戰爭的風險依然很高。

在這種種危機之中,最有可能的便是突發戰爭。所謂的「突發戰爭」主要指由於政治失策、反常事件、領導人之間的信息溝通缺失以及單純的人為失誤,導致衝突失控而爆發戰爭。約翰·甘迺迪和尼基塔·赫魯雪夫都親身經歷過戰爭恐懼的洗禮,都是理性之人。兩人儘管都曾部署過自己難以駕馭的軍事力量,迫使所有人離核戰僅有一步之遙,但他們都不願讓這個世界一頭扎進核末日的深淵。

甘迺迪和赫魯雪夫的優點在於他們明白(也許有點姍姍來遲),即便是最睿智、最強勢的領導人,也不可能完全把控事態的發展。正如我在書中所言,1962年,真正的危險並非來自那些「理性的角色」,而是來自那些「非理性的角色」,他們意外地登上舞臺,卻有可能改變歷史的走向。那個在1962年10月27日飛往北極執行採集空氣樣本任務,卻誤入蘇聯領空的美國U-2偵察機飛行員便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無論是甘迺迪還是他的那些顧問,都對這架在關鍵時刻偏離航道的U-2偵察機一無所知。他們同樣不知道的是,事發之後,蘇聯派遣了幾架米格戰鬥機,試圖擊落這架迷路的U-2偵察機,而美國空軍在倉促之中竟派出載有核武器的F-102戰鬥機飛往白令海峽應戰。

甘迺迪和赫魯雪夫就這樣把世界帶到了災難的邊緣,但他們也有足夠的智慧,懂得在為時已晚之前各退一步。這場危機教會我們人的品格是多麼重要。古巴飛彈危機證明了在政治中,人的品格有時候可以起到多麼重要的作用。如果在1962年擔任美國總統和蘇聯總書記的是其他人,那麼結果可能就會大不相同。

我們這個世界在1962年10月與核毀滅擦身而過。即便只是為了阻止這樣的時刻再度發生,我們也有充分的理由繼續研究古巴飛彈危機。

麥可·多布斯

2015年4月



【圖書信息】

書名:午夜將至

副標題:核戰邊緣的甘迺迪、赫魯雪夫與卡斯楚

作者:[美]麥可•多布斯(Michael Dobbs)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譯者:陶澤慧 / 趙進生

出版年:2015-11-1

頁數:550

定價:79.00

裝幀:精裝

叢書:甲骨文叢書

ISBN:9787509772935


相關焦點

  • 【周末薦書】揭開戰爭迷霧:軍事領域的革命
    | 科 | 技 | 雜 | 談 |中國通信行業第一自媒體每周末,科技雜談為您推薦優秀好書!12月26日推薦書為:《揭開戰爭迷霧》討論發生在軍事領域的革命及之會對美軍軍事力量建設產生何種影響。作者簡介:比爾·歐文斯:美軍退役四星上將,1962年畢業於美國海軍學院。他曾是美軍海軍核動力潛艇艇長,指揮過美海軍最大的潛艇大隊。1990年至1991年,作為美海軍第6艦隊司令參加指揮海灣戰爭。1991年至1993年,出任海軍作戰部副部長。1994年,被時任柯林頓總統任命為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副主席直至1996年退役。
  • 圖說歷史 |末日邊緣:古巴飛彈危機
    這次危機雖僅持續了10幾天,美蘇雙方在核彈按鈕旁徘徊,使人類空前地接近毀滅的邊緣,世界處於千鈞一髮之際。這組圖將展示這一險些將人類帶入末日的危機事件。1962年10月16日,約翰·甘迺迪總統才得到真實情況的匯報。他對赫魯雪夫欺騙他的行為非常惱怒,並立刻意識到這件事關係重大。
  • 國內外頂尖刊物本周薦書(贈英文原版書)
    即使在今天,《貨幣和信用理論》也仍然是一部經典著作,在書中我們還可以看到米塞斯的商業周期理論的萌芽。這一理論認為,中央銀行人為調低利率將會導致生產結構中資本財貨部分的失調,要清除不正當的投資就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經濟蕭條。
  • 周末薦書|《天國之秋》
    作者也用了比較多的篇幅研究了西方列強的介入對於戰爭走勢的影響,以及作為儒家和傳統代表的曾國藩和作為親西方和渴望現代化的洪仁玕之間,兩種觀念的劇烈碰撞。本書2012年2月由KNOPF出版,隨即受到很多關注。基辛格和史景遷也撰文推薦此書,更有讀者讚揚普拉特的作品已經超越了他的師父史景遷的《太平天國》一書。作者簡介裴士鋒(Stephen R.
  • 【周末薦書】暗黑之門:歷任首相主導下的英國情報史話
    | 科 | 技 | 雜 | 談 |中國通信行業第一自媒體每周末,科技雜談為您推薦優秀好書!5月16日推薦書為:《暗黑之門》風光顯赫的歷任英國首相,在此導演著一幕幕情報大戰。
  • 是誰勸止了世界末日之戰?
    在1962年10月26日這天夜幕降臨的時候,英國首相哈羅德·麥克米蘭正在等候美國總統的電話,他們將決定是否發動一場會把世界推向末日的核戰爭。1962年秋的倫敦街頭,經常有人遊行要求裁減核武器。
  • 七年薦書:《天國之秋》英文版序
    |七年薦書 |
  • Hello Weekend 洛杉磯 舊金山 紐約 西雅圖周末好去處(5/28-5/30)
    下周一是Memorial Day所以這周末是長周末喲!簡單介紹下Memorial Day(國殤紀念日、陣亡將士紀念日)是聯邦法定節日,每年5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一悼念在各戰爭中陣亡的美軍官兵。國殤紀念日不單是對美國人展現愛國情操的一個重要節日,在民間更是代表夏季正式開始。很多民眾趁著這個3天長假期出去遊玩。
  • 薦書
    他還送了我一本親筆籤名的《世界秩序》一書,他說:「建立世界秩序,美中是關鍵。」  40多年來,關於世界秩序曾經出現過三次大討論。第一次是1974年關於原料和發展問題的聯合國第六屆特別聯大。那次大會是時任不結盟運動主席、阿爾及利亞革命委員會主席布邁丁倡議召開的,得到發展中國家的大力支持,也是聯合國歷史上的一次重要會議。
  • 任正非推薦的一本書《失去的勝利》|周末薦書
  • 末日時鐘警示-2021年,
    一、末日時鐘這個時鐘叫「末日時鐘」,顧名思義,這是一個,警示末日來臨的時鐘。是由芝加哥大學的《原子科學家公報》雜誌於1947年設立的,被用來表示,人類受世界級核戰爭威脅的程度。如果時鐘的分針指向12,也就是到達午夜24點,那就意味著毀滅性的災難爆發,也就是人類文明消亡的時刻。首次設立時,「末日時鐘」被設定在,「距離午夜7分鐘」的位置。
  • 薦書 | 三十幾歲,財務自由
    事實上,在小紅書這類社交媒體平臺上,很多類似財務自由的話題頗受人們的關注。這足以證明一點,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傾向於高性價比的輸入與產出。但是,實現財務自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早之前,很多朋友都幻想過:當自己手裡能有一大筆錢時,就存在銀行靠吃存款利息實現辭職,去環遊世界,跟996說拜拜的夢想。
  • epub、mobi、azw3電子書 · 分享 丨 1229
    《碎片》作者:埃萊娜·費蘭特出版:2020-10評分:9.2公眾號:英木草堂薦語《行走的耳朵》作者:周雲蓬出版:2019-04評分:7.4公眾號:英木草堂薦語經部包括易類、書類、詩類、禮類、春秋類、孝經類、五經總義類、四書類、樂類、小學類等10個大類,其中禮類又分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總義、通禮、雜禮書6屬,小學類又分訓詁、字書、韻書3屬。
  • 周末電影 | BBC高分紀錄片(在線觀看)
    周末大家在幹什麼呢?本期小編分享BBC的紀錄片給大家!我一直覺得,看BBC紀錄片,既可以追溯上下前年的歷史文化,也可以欣賞從宇宙到地心深處的奇妙境界。對於紀錄片愛好者來說,BBC(英國廣播公司)題材廣泛、製作精良,看紀錄片BBC絕對是首選!本期推薦三部紀錄片,依舊是在線收看,點開即可觀看!
  • 世界末日沒來:安省建諾亞方舟老人去世
    安省一個用畢生精力建造龐大地下掩體來躲避世界末日到來的老人今年5月去世了,享年87歲。
  • 新年薦書:給你一副世界文明的骨架
  • 「距離末日只差100秒」?世界末日鍾設立70年來調整了26次
    1947年,世界末日鍾第一次出現在 《原子科學家公報》上,標示出世界受核武器威脅的程度:12時整象徵核戰爆發,雜誌社根據世界局勢將分針撥前或撥後,以此提醒各界正視問題。最近一次調整在2020年1月23日,距離「象徵世界末日」的午夜時分僅剩100秒,這也意味著人類面臨的生存威脅上升到冷戰結束後的最高水平, 也是自時鐘設立以來的最高水平。
  • epub、mobi、azw3電子書 · 分享 丨 1226
    《歷史的溫度(共4冊)》作者:張瑋出版:2020-10評分:8.8公眾號:英木草堂薦語《公司金融:實用方法(原書第2版)》 本書一個比較重要的部分是關於預測以及評估加權平均融資成本的內容。過去的金融發展史以及最近的重大事件,使人們充分認識到了準確評估融資成本的重要性。
  • 場站兵的周末,你能想像是什麼樣子嗎?
    平日忙碌無暇顧及到遠方親朋,周末可以好好跟家人聊聊家常,講講這周發生的故事,分享分享自己的開心事。當然了,軍人一刻不能忘戰。周末娛樂活動精彩紛呈,戰備值班那是絲毫不能鬆懈。站崗執勤——全副武裝警戒四周、防範特情盡職責、堅守哨位不動搖,衛兵神聖不可侵犯。雖是周末,但是警衛戰士在執勤哨位24小時不離開營門,警戒絲毫不懈怠。
  • 【解局】印度如何看待1962年慘敗?答案可能出乎很多人意料
    中印邊境「對峙」持續一個月,雙方在實地和外交層面的隔空對戰不斷升級。中印之間缺乏信任不是因為喜馬拉雅山太高了,印度社會對於中國的信任壁壘比喜馬拉雅山還要高。水平由所謂的老朋友背後插刀又衍生出了第二個謊言:印度沒有準備好,沒打出水平,心裡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