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克格勃「諜王」, 外號「千面人」, 因一枚硬幣身份被揭穿

2021-02-13 日常熱門分享

....

...

蘇聯的克格勃機構,是蘇聯的情報機關,是享譽世界的四大情報機構之一,這裡面培養了許多蘇聯的傳奇間諜,為蘇聯獲取了許多重要的情報。而今天我們所要介紹的這名蘇聯間諜,是這個機構的「諜王,」是上世紀蘇聯最傳奇的間諜大師,外號「千面佛」的魯道夫·阿貝爾。

  

  阿貝爾的父親是德裔俄國人,在沙皇統治俄國時期流亡英國,與阿貝爾的母親生下了阿貝爾。後來蘇俄成立,阿貝爾與他的家人一道回到了莫斯科。因為阿貝爾從小就在英國出生,又受到父親的影響,他精通英語、俄語、波蘭語、德語等6國語言,有著良好語言天賦的他口語清晰流利,不帶有一絲口音。

  

  在良好的家教下,他還多才多藝,在音樂、攝影、科學、繪畫、文化上都有一定的建樹。後來他參加了蘇聯紅軍,在無線電營服役。多才多藝的阿貝爾被蘇聯的政治保衛局選中,成為了一名情報人員,而政治保衛局正是克格勃的前身。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蘇聯需要人手打入德國的內部。阿貝爾精通德語,又受過專業的間諜訓練,於是蘇聯將他派往拉脫維亞,以德國僑民的偽裝身份開始了他的傳奇間諜之旅。

  

  剛到德國的他還只是一個普通人,但是很快就進入了納粹的情報部門,並處在一個核心位置。他利用納粹兩大情報機構德國黨衛軍和國家秘密警察(蓋世太保)之間的矛盾,套取了許多情報。其中有兩個最著名的情報:德國針對蘇聯後方進行破壞的「旋風計劃」以及納粹潛藏在各國的1000多名間諜的資料。正是由於他的突出貢獻,納粹的很多陰謀沒有得逞。

  二戰結束後,蘇聯又將他派往了美國,在美國潛伏。身經百戰的阿貝爾,在美國潛伏得很順利,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最後讓他暴露的竟然是一枚小小的5美分硬幣。

  原來有一個小報童發現在他收到的硬幣中,有一枚比較特殊,竟然是中空的。他在裡面發現了一卷微縮膠捲,並將它交給了警方。原來是有一名粗心的蘇聯間諜將這個重要的情報與真正的硬幣搞混了,造成了美國的警覺。在聯邦調查局的搜查下,幾名蘇聯間諜落網。

  通過對他們的審訊和威逼利誘,聯邦調查局順利獲得了蘇聯間諜頭目的情報,最終順藤摸瓜抓住了這個人,也就是魯道夫·阿貝爾。

  

  然而阿貝爾早已銷毀了證據,並且對自己掌握的情報嚴格保密,美國只能將他關在獄中。後來蘇聯俘獲了美軍飛行員鮑爾斯,並用他與美國進行談判。最終兩國交換人質,阿貝爾回到了蘇聯。

  回到蘇聯後,阿貝爾退離了前線。在克格勃中,將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下一代。最終,阿貝爾於1971年在莫斯科去世,享年68歲。

...

相關焦點

  • 獨家 一枚硬幣引發的疑案:50年前蘇聯王牌間諜紐約落網記
    當年美國方面扣押的「人質」,就是號稱「千面人」的蘇聯間諜魯道夫·伊凡諾維奇·阿貝爾。二戰時,他曾竊取蓋世太保頭子希姆萊的代表同美國間諜杜勒斯在瑞士的密談內容,敵對雙方同時給予最高獎賞,這在世界間諜史上沒有前例。魯道夫·阿貝爾是克格勃上校,有「當代王牌間諜」之稱。他善於偽裝,成功地扮演了各種不同角色。西方諜報機構稱他為「千面人」。
  • 「當代王牌間諜」竟是因為一枚硬幣落網?
    【導讀】56年之前,就在「冷戰」的硝煙最熾烈時,美國和蘇聯曾在柏林交換過間諜。當年美國方面扣押的「人質」,就是號稱「千面人」的蘇聯間諜魯道夫·伊凡諾維奇·阿貝爾。二戰時,他曾竊取蓋世太保頭子希姆萊的代表同美國間諜杜勒斯在瑞士的密談內容,敵對雙方同時給予最高獎賞,這在世界間諜史上沒有前例。
  • 二戰「諜王」佐爾格,因一個「打火機」暴露身份!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二戰諜王佐爾格!在二戰硝煙瀰漫的戰場背後,還活躍著許多各國間諜。他們從敵國獲得情報,為自己國家的勝利,做出了巨大功績。在這些間諜中,又以理察·佐爾格最為傳奇。他被譽為「最有膽識的間諜」,也因此榮居「二戰諜王」。
  • 諜王佐爾格背後的「王」,中國當代經濟學家之父
    這些使「佐爾格小組」被認為是20世紀業績最輝煌的情報組織,也使佐爾格獲得了20世紀「諜王」的冠冕。但「佐爾格小組」並非如表面稱謂那樣,是一個只有幾個人的情報小組,而是一個有幾百人的龐大情報組織,它的正式名稱是「共產國際遠東情報局」。「佐爾格小組」也並非上世紀30年代中後期在日本成立,而是1930年在中國的上海組建。
  • 美國律師幫助蘇聯間諜成功脫罪,竟還被視為美國的英雄?
    我們都聽過科涅庫娃色誘愛因斯坦的香豔諜史,魯道夫·阿貝爾同樣也極富盛名。這位精通諜術、善於偽裝的克格勃上校,被西方情報部門稱為「千面人」,並榮獲「當代諜王」的美譽。 >阿貝爾被捕之後,隨即被以蘇聯間諜的身份起訴。
  • 前蘇聯克格勃神秘超能力研究揭秘
    俄國人的這個實驗更高級,他們的微波發射器能控制人的思想。搞了這些試驗以後,蘇聯的間諜網絡,就開始從西方政府中,他們認識的人那裡收集情報,甚至美國總統也不能倖免。一種沒有法律的混亂狀態籠罩著前蘇聯……前克格勃間諜機構和科學家開始向黑市銷售秘密情報,曾經是前蘇聯的秘密研究成果,現在給了出價最高的人……隨著這些前蘇聯機密設備的外流,很難預測將來會發生什麼?1978年,世界西洋棋錦標賽在菲律賓的巴古伊奧舉行。27歲的阿南託利卡波夫,是當時的衛冕冠軍。
  • 最諜戰(人物):情報精英十人(平平言-632)
    影片:瑪塔·哈莉 Mata Hari(12集,2016英國)音頻:女色諜王瑪塔·哈麗(Mata Hari,1876.8.7-1917.10.15) 2理察·佐爾格理察·佐爾格(Richard Sorge,1895.10.4-1944.11.7),德國人,蘇聯間諜。
  • ——小窺蘇聯克格勃「阿爾法小組」的反特務能力
    1974年,特種部隊「阿爾法」在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克格勃)主席尤裡·安德羅波夫的命令下成立,而正如之後克格勃老兵伊戈爾·阿塔梅年科中校的文章所指出的那樣,阿爾法不僅是一支秘密的反恐部隊,也是克格勃在對抗外國情報機構時可動用的高級武裝力量。
  • 克格勃檔案揭秘溥儀最真實的蘇聯生活
    部長擬定了六個莫斯科最感興趣的問題,克格勃解密檔案中有如下記載:一、確定溥儀作為「滿洲國」統治者的法定身份和實際地位,並確認他確未控制滿洲裡,而只是扮演執政者的角色。二、證明滿洲裡的經濟和政治是控制在日本人的手中的,溥儀必須無條件地執行他們的任何要求,舉例說明。三、由此確定滿洲裡實際上是日本的一個省。
  • 蘇聯光學奇蹟,從克格勃特工的間諜相機到風靡全球的LOMO攝影
    二戰結束後,蘇聯、美國和英國等接管了德國,各國都忙著從德國瓜分人才和工業遺產。其中也包括了德國鼎鼎大名的光學企業,卡爾蔡司的大量設備和原材料都被搬到了蘇聯。蘇聯人利用德國的光學技術建造了大量的光學儀器生產廠商。這些廠商為冷戰時期的蘇聯製造了大量的瞄準具、夜視儀等等。但是讓蘇聯人也始料未及的是,這些光學工業的遺產一直延續到了蘇聯解體後,而且是在民用光學領域。
  • 蘇聯為何不揭穿美國登月造假?
    這也成為鼓吹美國登月的最有力證據:總不可能蘇聯人都瞎吧?那為什麼面對美國不走心的表演,蘇聯人卻不敢揭穿呢?!因為蘇聯在太空競賽中造的假,比起美國來更不走心!蘇聯要是揭穿美國的話,美國氣急敗壞來個反揭穿,蘇聯老大哥的臉就沒地兒擱了!筆者來一一為你揭曉!第一條:阿波羅的太空人,活蹦亂跳!我們的太空人返回後,身體是極度虛弱的,需要人抬著。
  • 「紅色諜王」往事:他的情報網遍布中國
    直到1929年,佐爾格的上級將他介紹給了蘇聯紅軍總參第四部部長別爾津。代號「拉姆扎」蘇聯紅軍總參第四部即情報部,簡稱「格魯烏」,是與克格勃並駕齊驅的情報機構。只是格魯烏專屬於蘇聯紅軍,因而在名氣上略遜。情報部部長別爾津也是一位傳奇人物。他是克格勃的前身「契卡」元老,1924年一手創建了格魯烏,並擔任了十餘年的部長。
  • 比蘇聯部長工資還高:1985年,普京中校在德國當克格勃的月收入
    這一切都與普京在前民主德國擔任克格勃情報中校的機緣密不可分。1952年10月7日,普京出生於列寧格勒(現名聖彼得堡)。普京的祖父斯皮裡東•普京,曾經為列寧和史達林擔任過私人廚師。母親瑪麗亞•伊凡諾夫娜•普京娜是一名工廠女工,普京的父親弗拉基米爾•斯皮裡多諾維奇•普京曾在蘇聯海軍服役,同時也在蘇聯內務部但任職務,這對於普京後來進入克格勃系統很有幫助。
  • 金正恩的朝鮮寶劍,為什麼只換到普京的一枚硬幣?
    他還根據俄羅斯接受利器類禮物的傳統,回贈了金正恩一枚硬幣。兩人之後在門廊上握手,微笑著交談了幾分鐘後,金正恩乘車離開了會談地。 問題來了:為什麼一把寶劍才換得一枚硬幣呢?原來,朝鮮似乎沒有認真了解過俄羅斯的送禮風俗。
  • 30年前,震驚世界的蘇聯的「8.19政變」是如何破滅的?
    這個舞臺就是舉世震驚的蘇聯「8·19」政變。    1991年8月19日的清早,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剛從前一日訪問阿拉木圖帶來的疲勞中恢復過來。前一天深夜,即將發動「8·19」政變的蘇聯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臨時取消了要求葉爾欽降落於軍用機場並接受審查的命令,箇中緣由無人知曉。正因如此,葉爾欽沒有提前察覺政變的跡象。直至女兒塔季揚娜跑進臥室大喊:「爸爸,快看電視,政變了!」
  • 普京的精神導師,克格勃的強大領袖,安德羅波夫怎麼拯救蘇聯?
    在20世紀60年代,克格勃組織一度陷入癱瘓狀態,它入侵西方反間諜的活動一直受挫,國內又要經歷史達林時代的政治動蕩。在國內外的雙重夾擊下,克格勃組織幾乎處於瓦解狀態。但安德羅波夫的出現,悄然改變了克格勃的頹弱情形。在安德羅波夫的強力領導下,克格勃組織一躍成為蘇聯體制內、最強有力的部門之一。
  • 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克格勃 :在笑話中和蘇聯一起陷入泥潭
    所有的人都認為這個任命只是臨時過渡,再過幾年,總書記這個職務就會由黨內那些強有力的人物,比如曾經的克格勃主席謝列平來接手。然而正如當初大家小看了史達林和赫魯雪夫一樣,這次大家也沒有估計到勃列日涅夫超強的官僚手腕——他不僅成功保住了自己的位置,擠走了所有可能挑戰的對手,還成為繼史達林之後在位時間最長的蘇聯領導人。從1964年到1982年,蘇聯進入漫長的勃列日涅夫時代。
  • 拯救蘇聯的間諜之王佐爾格:因一個打火機暴露
    佐爾格作者:劉繼興,出版社:中國經濟出版社    理察·佐爾格是二戰中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大名鼎鼎的二戰諜王,被譽為「最有膽識的間諜」。  佐爾格搞情報的手段非常厲害。他曾這樣形容自己的傳奇情報生涯:不撬保險柜,但文件卻主動送上門來;不持槍闖入密室,但門卻自動為他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