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II級:KV4
目前的kv4性能平庸,手感一般,是墮落的團隊之盾。kv4的平均裝甲厚度是同級數一數二的,噸位達到了驚人了107噸,然而這並不能代表什麼……kv4的防護能力廣博不精是出了名的,加上機動不咋滴,kv4不得不依賴運氣來抗炮彈。事實上,kv4真正的亮點在於它有一門非常優秀的頂級107釣魚竿。這門超長身管的107據說直接來自於戰艦,有對於蘇系來說很不錯的炮控和穿深。在重坦血量buff後,kv4獲得了不錯的1850血量,配合中置炮塔和堅實的側面無論是城戰還是一波流都有穩定的表現,只要你不要離敵人太近了,80-150最佳。
kv3建議把炮都出了,kv4是可以適配d25t的,但是穿深很抓急,建議有全局就把炮給跳了,不然kv4的白板期非常長且手感極差,剩下的是發動機和履帶,我相信大部分人會因為kv4糟糕的機動不得不先出了這些配件再安心練sti,即便這些配件與sti沒有繼承關係。
火力:kv4是遊戲早期的元老級ht,多年來缺乏加強和再平衡,這門107放現在確實說不上有多麼優秀,但是僅僅對比同級的銀幣重坦還是不錯的。
優點是上述的炮控,彈速和穿深。
別看這門炮瞄準時間長(這裡是基礎瞄準時間,實際滿配也壓不到3.4),絕對精度一般。蘇系有親爹光環保護,打起來不會比更加精準的德系105差多少,畢竟毛子還有一個從未公開的數據——炮彈落點密集度。就像是這個鍵盤:
散布決定了你只能按上圖的按鍵,假設有效的按鍵是5和6,你每個按鍵都按一次是在散布之內,你只按5和6也是沒有錯的。
根據我在wotb的經驗,蘇系的炮彈落點是比較集中的,美法的散布比較不穩定。
227/289的ap/apcr搭配,彈速均破千,在同級房非常夠用了。
107炮另兩個特色是均傷比105高10點,為320均傷,和同級105換炮基本不虧,算上血量優勢還小賺。he穿深有62,同級打he的機會比較多,例如美系的菊花和49這樣的超級脆皮。
缺點:
dpm不高,典型的重甲卡點車dpm,就算口徑不大也不給你高dpm。
俯角為6度,城戰夠用,山地不太給力。
炮塔轉速巨慢,炮塔轉速18度?!加上車體轉速和各種配件補給也達不到炮口每秒旋轉45度的水平,中坦繞側的難度甚至比繞一些td還小,戰鬥中如果出現左右為難的局面只能強行rush一個最有可能跑不掉你追捕的目標,其他的目標你是應顧不暇的。
防護:
全面防護又四面漏風的代表之作,開玩笑的說:同級的252u用它一半的重量獲得了它2倍的防護能力。
在我練-4線的18年,wotb還沒有現在這麼多的高穿車,一年半之間,低級有碎🐴者的金幣彈,同級的新中坦很多都具備了超過200穿的銀幣彈,kv4的日子可謂一天不如一天。
它具有全面的防護能力,用kv4賣側面你幾乎不用考慮角度過大的問題,它堅實的側面能讓你很安全的擺到30度,比其他車輛的安全角度多出足足一半。保證了你能更隨意的伸縮並縮短伸縮過程花費的時間。
但是,kv4的正面裝甲max值是180,這就決定了它的上限,如果和銀幣彈穿深不足190並且不怎麼願意打金幣彈,那麼加甲的kv4幾乎是無敵的。只要對面的穿深超過了200,kv4的一眾弱點就會暴露無遺。
如果不能抽脆弱的褲襠,大家最喜歡抽的一定是kv4的頭包,其實kv4的頭包面積比較小,兩車的等效非常高,炮塔才是最好抽的部位,kv4的炮塔同樣也是180的裝甲,各種等效加起來不到200,瞄kv4炮盾兩側和炮盾下放的區域是不錯的選擇,面積大且內部模組多,往往有意外收穫。
kv4很好繞,也不容易繞,畢竟是全面防護的鐵疙瘩,低穿坦克即使繞到了後面也會面對大面積的紅區,所以萬一你開kv4被繞了,千萬不要放棄,儘可能搖擺車體跳彈或許會博得一線生機。
機動:
這貨就是旱地忽律(在陸地爬行的鱷魚),機動上全是缺點:轉速慢,地形適應力差,轉速極慢,推重比低……實在受不了的建議下個戰艦世界玩玩戰列艦再回來😏
ohhh對了,說到戰艦世界,我開戰錘預售包第一個帝國箱子就出了帝國聯動版的VIII級日戰「淺間」,以銀幣船天城為原型,加了帝國特色的浮雕,削了3秒射速加了0.1散布,感覺還不錯。
IX級STI
考慮等級同比而不是絕對性能,sti也許是整條線最強的乘員。這是願景戰車,能滿足你對重坦的各種理性需求火力,防護,戰場適應性面面俱到。(除了機動)
沒有研發-7線的巨大劣勢會在這裡體現,sti的中級炮與頂級炮和-8是通用的,但是-8因為上一級是-3,能繼承122炮,所以-8勉強能用-3的頂級炮練-8的頂級炮,而sti因為前面斷代了,只好繼續用is的175穿當白板,金幣彈的217穿連很多X級的正面弱點都打不穿,175打中坦都費力,誰開sti上175穿能打800數據就很不錯了。如果你不想做坑被罵,又不能繼承-8的火炮,你大概只能至少花5.5萬全局出基佬9了,這是最低配置。基佬9在9級房還算能用,到10級是很差的配備了,想打的更舒服?不好意思,除了頂級炮的6萬全局,你還要先把礙事的炮塔給研發出來,總共花費全局接近15萬,這是非常龐大的數目了,假如你有-7線,你僅需一個炮塔的全局就能獲得一輛堪用的9級車,接下來就剩履帶和發動機了。
火力
同一門炮,不同的dpm,sti的dpm遠低於-8,2000的dpm在同級一般,但對偏向防禦的-4線來說,這樣的dpm是可以接受的。
優點:1:ap穿深足夠,金幣彈穿深很高,340的heat比111-5a加穿還強,在X級房也能很好的輸出。
2:炮控良好,X級的122炮總算擺脫了圈比盆大的陰影,能較好的擊中弱點。
3:8度俯角,這在蘇系列祖列宗之間絕對是出類拔萃的,配合它的鐵頭能像美系一樣輸出。
缺點:1:炮塔轉速極慢,比kv4還慢,裸車100%乘員轉速16度/秒😨和有炮塔的td差不多。
防護:
一個大鐵頭,車體也算比較結實,賣頭時即便遇到屈服者326的apds(機制等同於apcr)也僅有頭包和一小塊臉頰能穿。平地正面等效和自己的穿深相等,加甲後自己打不穿自己。褲襠不算很大然而很脆弱,能藏褲襠就藏好。在城戰時可以賣側面,側面很放心,不過要注意幅度和儘可能縮短暴露時間,因為這車的正面裝甲類似於-6的多邊形布局,肩膀擺角度時等效會嚴重下降。
模組防禦較好,主要問題是駕駛員和彈藥架,這車彈藥架在炮塔後部並且佔據了很大一個空間,算是比較容易打壞的。駕駛員很慘,因為這車受到的傷害很多來自於車體正面被擊穿,重中之重是弱點,也就是褲襠和首上的駕駛員艙蓋,於是駕駛員默默的抗下了所有……炮手,裝填手是很安全的。
機動:
推重比差,地形適應力差,轉速加起來和kv4差不多的鏽,要不是極速40能讓玩家稍微體驗到機動性,這車就是一隻碩大的鐵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