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老太太婆!|蘇系輕坦140線全測評(7級LTTB)

2021-03-04 坦克世界閃擊戰測評

今天說的LTTB繼續是蘇聯腦洞車,在百度百科只有一句話描述;研發始於1944年初的174工廠,在設計階段即夭折了,不過這也可以理解,在1944年,蘇聯已經不再是那個急需T-70,T-80這些「烈士車」發光發熱的蘇聯了,單月產量比虎式總產量還高的T-34各型車能組成鋼鐵洪流,不太需要重新設計一輛防護更差,火力相似但理論上更便宜更能爆產量的輕型坦克。

遊戲中的LTTB是銀幣輕坦比較拔尖的存在,極其出色的機動能力是全車的靈魂,有了頂級的機動,就好比買東西挑選大品牌買,品質不一定很好,但差也有限度。而LTTB又是「良心」品牌,作為輕坦的它,不僅佔了輕坦車體小,受彈面積小,隱蔽係數較高的特徵,裝甲用料還很足,即便成了版本過客(剛上線是90的正面,防護能力好比現版本的虎式,而且更小巧,更靈活),現在的LTTB還有75的裝甲,等同於中坦對位的T-43. 

研發:

LTTB的研發沒太多可說的,能接受的話請把炮第一時間跳了。(改:這句作廢,不用跳)

發動機和履帶必選其一,建議發動機,最好全選體驗可能是全遊最好的機動。

火力:

輸出端是這車最平淡無奇的地方,對比可以看到LTTB的DPM大幅度遜色於同口徑的62和43,比德古拉剛好多一個射速配件。

穿深方面,LTTB算是撿回一點顏面,151/200的穿深優於43的短85,可由於金幣彈沒有62的250穿heat,在8級房難以面對硬車,151穿和加穿之後的158穿對虎式等以145穿界限的戰車時有明顯的差異,LTTB的輕坦血量和DPM不足以支持單挑換血。因此個人更推薦加穿深而不是學T-43的極限DPM破罐子破摔流,有技巧的避開同類車狗鬥,爭取用機動轉移到薄弱位置輸出再在合適的時間騷擾笨重的TD與重坦方才是更有效的選擇。

精度方面,作為7級車的LTTB已經做得很好了,破千的彈速,0.335的絕對精度以及0.09的擴圈,唯一可惜的是縮圈時間較長(遊戲裡顯示的縮圈時間超過3秒),不擅長急停射擊。

最大的弊病來自俯角,它的炮塔形狀和T-34,T-43的比較像,既然43,34都能做到7,8度的俯角,LTTB只有5度俯角就有些難以接受了。趨於習慣,今天我開LTTB時總習慣到點位,而一些點位又不支持俯角差的車進行輸出,可憐我光亮人,走吧,怕視野沒了隊友不好輸出,不走吧,自己成活雷鋒了,關鍵還沒人理解好在大多數玩家應該會選擇一輛輛車爬,有了MT-25的經驗,你應該會對LTTB的走位有一定的了解。

防護:

LTTB儘管被閹割過,依舊是輕坦中頂級的水平。

炮塔用這視圖看確實沒什麼好看的,可實戰中由於兩側的弧度很大,經常能產生跳彈。

正面車體是亮點,在同水平面的情況下,LTTB的等效有128mm,意味著當LTTB擺出角度時可防禦自己的85炮。更有超級座艙蓋和兩側的肩膀護體,進一步提高防護能力。

側面在履帶之上的車體有傾斜角,如圖,車體擺出26度時部分側面仍能跳彈。

模塊:

LTTB的模組布局之好在輕坦裡面十分難得

從正面圖可以看到,LTTB的彈藥架(黃色)並不小,只是採用了橫置分布,併集中在戰鬥中比較難被擊中的部位,保證了安全度。

採用貫穿能力較強的122炮彈進行觀察,正面幾乎打不到車體的彈藥架,只有命中炮塔才能威脅到炮手,裝填手以及彈藥架的安全。

側面視圖,所有模組的面積都比較小,對模型本身就不大的LTTB來說真的難能可貴,因此完全被必要裝維修箱。

血量不足是一個瓶頸,加血才1060血,被重坦打兩發就成血皮進斬殺線了,輸出會嚴重受限。

機動:

68/20的極速,34.45的推重比,冠絕群雄,實際推重比更是遠超德古拉!

看不懂?沒關係

前幾天寫62A的時候我吐槽過62A的實際推重比有虛標的嫌疑,截圖的位置剛好也是這個坡,62A的上此坡時速只有16千米/時,LTTB上坡能保持40的速度,如果不是我過河的時候速度基本清零,可能截圖時的上坡速度還能更快。

轉速81度,無法比擬的流暢,炮轉也很跟手,手感很好,得益於車體窄,城區通過能力很強,唯一的缺點是開太快了除了轉向會漂移還容易摔斷履帶。

推薦配置:

相關焦點

  • 搗蛋鬼|蘇聯輕坦線140工程全測評(6級MT-25)
    昨天因為個人事務拖延了一天,今天繼續推進140線的測評MT-25,在《坦克連》裡面是蘇系頂級輕坦,由於它奇特的外形以及在
  • 史達林進行曲|蘇系重坦IS-7線測評(全線綜述)
    ,因此本系列文章也命名為「史達林進行曲」。+重坦裡優秀的機動能力+擅長賣側+較高的單發傷害-缺乏精度和俯角-正面防護能力一般-容易殉爆推薦指數:老鳥9 新手7(從BlitzStars查詢到的IS-7線近90天大數據)IS-7線均有著較好的機動性,肝線體驗相對於其他重坦更富有激情,無論輸贏往往都有不錯的遊戲體驗。
  • 平衡典範|蘇系中坦62A線全測評(10級62A)
    今天來把62A線封頂,擇機開始140線的測評歷史上,T-62A是美蘇科技互相博弈的直接產物,當M60誕生後,
  • 劃時代|蘇系中坦62A線全測評(9級T54【上】)
    它的產量更是驚人,T-54是歷史上產量最大的坦克(此數據包含T-54所有型號),總生產量在86000輛-100000輛,把這個數量可視化操作一下——測評家查了一下蘇聯的人口,戰後第一次人口普查為1959年,當時蘇聯有2億人,意味著2000人能分配到一輛T54,相當於國內一家普普通通的中學就能分配1-3輛,高校能分配好幾輛甚至上十輛!
  • 蘇維埃衝擊|IS-7線全測評(序)
    歷史:IS-7線是蘇重的一個合理發展的路線,全線均為歷史車輛,KV-1,KV-1S,IS,IS-3均參與了二戰,IS-8與IS-7則都是在40年代末研發並生產出樣車,所以說這條線沒有架空的車輛,而KV-1,IS是二戰著名的戰車,IS-3號稱二戰最強重坦,IS-7的顏值在蘇系中非常高,可謂重坦線中的「名門望族」。
  • 最後的哥特騎士|德系白兔線全測評(10級白兔)
    白兔,作為德系重型TD線的末端,其外觀極其富有德三的末日美學巨大的車體,整潔而平整的裝甲板,密集而統一的交錯負重輪
  • 高難道路|德國中坦豹1線全測評(8級RU251)
    裝備一門速射90炮,滿配裝填僅需4.9秒 同時還有特色的百穿he,繞後作戰,輕坦內戰會有所增益。ru251與唯一的8級金幣輕坦M4190對比,可以看到ru251在多數方面超越了德國瘋狗,至於高爆彈,瘋狗的確有單發320的優勢,不過對正常觸屏玩家來說,有多少人會場均甩5發以上的高爆呢?還是dpm來的實在。
  • 銀幣車之光|美系重坦T110E5線全測評(7級T29)
    收錄於話題 #銀幣線全測評T29坦克的計劃開始於1944年3月,此時,遊戲中T29的前級M6計劃還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二者並沒有太多的聯繫,這點從遊戲中M6的研發可見一斑,M6的完全體沒有一樣是能給T29繼承的。
  • 向死而生|法國TD福煦155線全測評(10級福煦155)(附視頻)
    收錄於話題 #銀幣線全測評現實中,很多坦克會在運輸時把炮口朝後以減少佔用的空間,在安全環境下依靠自身機動轉移時也喜歡把炮口朝後,避免炮管觸碰到障礙物。而福煦明顯做不到,因此運輸和在狹窄區域駕駛它並不容易。再者,福煦的重心都放在了車體的前半部分,更是加劇了福煦的機動問題。綜述:9(滿分10)
  • 劃時代|蘇系中坦62A線全測評(9級T54【下】)
    抱著我在使用54時經常換血換不過350單發中坦的疑問,借著這次寫測評的機會敲了一下計算器,終於發現了54和其他350單發中坦之間存在的一條隱藏數據——同為加血的前提下,54擊殺1720血的61式需要6炮,歷經5次裝填,耗時31.6秒,61式擊殺1700血的54僅需5炮,4次裝填耗時27.64秒,換成是1810血並且dpm偏低的E50,54同樣需要31.6秒才能擊殺,E50
  • 蘇維埃衝擊|IS-7線全測評(5.6級連放)
    火力上:雖說它使用的火炮僅為85mm,但它已經讓你體會到蘇系重坦的精度了。絕對精度差,擴圈大,縮圈慢……總之你不能對這門炮的準頭有過多的期望,它就是一門近戰專用的武器,配合kv1不錯的防護而使用的,要說優點,7度俯角給你良好的地形,200的單發可以和不少車輛換血而不虧。
  • 銀幣線推薦|團隊之盾IS-4線全測評(8.9級)
    蘇系有親爹光環保護,打起來不會比更加精準的德系105差多少,畢竟毛子還有一個從未公開的數據——炮彈落點密集度。就像是這個鍵盤:根據我在wotb的經驗,蘇系的炮彈落點是比較集中的,美法的散布比較不穩定。227/289的ap/apcr搭配,彈速均破千,在同級房非常夠用了。107炮另兩個特色是均傷比105高10點,為320均傷,和同級105換炮基本不虧,算上血量優勢還小賺。he穿深有62,同級打he的機會比較多,例如美系的菊花和49這樣的超級脆皮。
  • 重生的騎士|德重E100線全測評(8級虎王)
    ,一門放在當時環境裡很不錯的105炮和不算差的機動性讓虎王可以起到一個推線的作用。隨著時間的發展,特別是18-19年出了大量的高強度的新車,虎王的戰鬥力急劇下降,火炮不如人,裝甲形同虛設,虎王成為了紙王,迫使毛子加強了一波虎王的正面裝甲,加強後的虎王來勢洶洶瞬間成為了7級車的噩夢,因為強悍的正面能夠免疫大多數7級車的金幣彈,讓7級車無能為力。
  • 全線無坑|德系防禦中坦E50M線全測評(9級E50)
    E50,火力與防護俱佳的重型中坦,用一門350均傷的超精準105為您對50M線的最後衝刺拉開序幕。研發配置:E50也是一輛歷史悠久的銀幣9級,但是它的研發花費要比很多同時代的9級良心不少,一目了然的研發順序,炮—炮塔—炮,引擎—滿配引擎,履帶
  • 豹炸|德國中坦豹1線全測評(9級豹原)
    好像鴿很多天了,繼續完成豹1線的測評,不敢再拖了,再拖就要挨噴哩
  • 法國遊騎兵|AMX-30B測評(歷史測評)
    和裸豹1的dpm差了接近500點,滿配裝填為6.9秒,接近7秒的成績,同級中應該是最爛的一位了,豹1的裝填連6秒都不用啊。第二項不足是穿深,穿深剛好在250/295,同級中等水平,但是30B的dpm爛,如果你想要正面挑戰重坦的話,你還需要把射速改為穿深,這項改動將把你的dpm降低為9級加射速的中坦水平,很丟人,如果能給一個260/310的穿深我認為是很大的增強,不用再考慮穿深配件了。
  • 刺客-德意志|德國坦殲蟋蟀線全測評(6級犀牛)
    開幕雷擊,四級追獵者和五級三禿子因為和E100線的關係更加緊密,會安排在不久之後的E100線全測評中。
  • 蟑螂超人|德國白兔線全測評(6級四殲)
    cc 的四殲我還沒研發,只研發了另一條蛐蛐線,但蛐蛐線的車輛為它提供了頂級火炮,三禿子給它提供了頂配發動機,於是乎,如果你爬德系線足夠多,你剛研發四殲其實就等於獲得了一輛接近完全體的戰車了,同理,只要你願意在四殲上付出,不少德系其他線的車輛也能因此而
  • 蘇維埃衝擊|IS-7線全測評(9級IS-8超詳細版)
    其實我認為IS-8在重坦血量調整後的強度有巨大的提高,那次改動之後IS-8終於分清了和中坦之間的界限,使它重新在戰鬥中扮演著一個微妙的特別角色,我把這個角色稱為「自由人」,不同於偽重坦普遍管子小,絕對防護差,有高穿加傷122和側面超級間隙的IS-8並不會在同級房懼怕單挑/換炮甚至是卡點抗線,即便到了10級房,IS-8依然能靠機動去重坦線佔點點燈,作為支援車在主力後方輔助輸出或者適時套邊展開側擊
  • 傑哥戰士|蘇系中坦62A線測評(8級T-44)
    完全體炮和中期100炮的差距,很明顯的差距,如果你全局吃緊可以先用著中期炮,有炮塔,有中期100炮,有中期發動機,44就比7級車好多了。剩下的缺點:穿深差,175/235的穿深,即使是ap/apcr的搭配也無濟於事,175穿連7級虎式的褲襠都不能做到穩穿,打同級的自己,59車體等很不靠譜,常常要拼人品,拼伺服器讓不讓你擊穿。金幣彈雖然不是很容易被魔法吸收的heat,不過由於穿深不足,對比動輒260、268的heat,打9級車你連擊穿的可能性都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