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地區鎮壓反革命運動

2021-02-10 湖州史志

解放初期,在大批武裝土匪被集中清剿後,各地還潛伏著許多國民黨特務及其他反革命分子。他們不甘心失敗,繼續進行造謠、煽動、攻擊和暗殺等活動。據不完全統計,1949年5月至12月,湖州、嘉興地區共發生殺害幹部案件120多起,被害幹部、戰士70多人;匪特內外勾結、破壞人民政權的事件20餘起;各種暴動、騷亂事件40多起。

1950年6月韓戰爆發後,這些反革命分子以為「第三次世界大戰」即將來臨,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時機已到,因而加緊從事破壞活動,反動氣焰囂張。同時,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聖母軍」「一貫道」等反動會道門組織也大肆活動,編造「神言讖語」,詆毀黨的政策,造謠惑眾,擾亂社會秩序。因此,堅決鎮壓一切反革命活動,嚴厲制裁一切危害人民的反革命分子,成為鞏固新生人民政權的緊迫任務。

1950年7月13日,專署召開公安會議,研究部署鎮壓反革命運動,鎮反的主要對象是從事反革命活動的首惡分子、罪大惡極的惡霸和搶劫殺人、擾亂社會秩序的匪特。此後,各地開始清查搜捕各類反革命分子,並從8月中下旬起開展對反動黨團的登記工作,然後由各縣分別舉辦培訓班進行思想改造。

對反革命分子的清查搜捕和登記改造,初步安定了社會秩序,但因為不少幹部存在麻痺輕敵思想,在執行「鎮壓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時,「寬大」有餘而「鎮壓」不足,一些首要的反革命分子沒有受到應有的制裁,使群眾感到不安。這種情況在全國具有普遍性。1950年10月10日,中央發出《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要求各級黨委堅決糾正「寬大無邊」的偏向,按照「首惡者必辦,脅從者不問,立功者受獎」方針,全面執行「鎮壓與寬大相結合」的政策。

11月,地委和各縣委相繼成立鎮壓反革命活動指揮部,大張旗鼓地組織開展第一階段的鎮壓反革命運動(即高潮鎮反),打擊的重點對象是特務、土匪、惡霸、反動黨團骨幹及反動會道門頭子。各地按照專門機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鎮壓與寬大相結合的方針政策,召開各界代表會、幹部大會、控訴會和公審會等,揭發反革命分子的罪行,發動群眾同反革命分子作鬥爭,運動很快形成了高潮。到1951年1月下旬,共逮捕反革命分子2800多名,破獲潛伏匪特案14起,繳獲長短槍28支,子彈3000多發,反動證件1.18萬餘件,有力打擊了反革命勢力的囂張氣焰。

1951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為鎮反鬥爭提供了法律武器和統一的量刑標準。到5月,湖州地區清查隱藏在社會上的反革命分子基本告一段落。從6月起,高潮鎮反轉入重點清查隱藏在政府機關、工商企業、文教單位、民主黨派和群眾團體等內部的反革命分子,清查隱藏在共產黨內的反革命分子。

10月底,全區高潮鎮反基本結束,共逮捕反革命分子9684名,佔總人口的3.4‰。其中判處死刑2960名,死刑緩期執行243名,有期徒刑4366名,管制1323名。

從11月底開始,地區組織開展第二階段的鎮反運動(即中潮鎮反)。11月28日,地委制訂了鎮壓反革命運動的計劃,提出以取締非法宗教組織「聖母軍」「一貫道」等反動會道門組織為重點,堅決依靠群眾,把廣大群眾更普遍更深入地發動起來,儘快徹底解決鎮反不徹底的地區和問題,以保障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安定。

1952年6月19日晚,公安部門公開逮捕湖州市和吳興縣、德清縣的「聖母軍」骨幹分子9名,對湖州市和吳興縣南潯鎮、雙林鎮及德清縣新市鎮等六處天主教堂依法進行搜查,繳獲軍用地圖、照片、反動文告、組織名單、軍旗、無線電器材等罪證。6月20日,湖州市軍管會和吳興、長興、德清三縣人民政府宣布取締「聖母軍」,要求該組織成員辦理登記退團。

在成功取締「聖母軍」之後,10月初,各縣(市)採取行動,以取締「一貫道」「同善社」「九宮道」「大刀會」等為重點,全面取締各類反動會道門組織。到1953年春,共取締反動會道門組織17種,封閉壇堂3800多個,逮捕反動道首347名,登記一般道首9400餘名,退道道徒21.4萬餘名,查獲道產房屋86間和大量金銀貨幣財物及道具。這樣,舊中國長期存在的各種會道門組織,遭到了毀滅性打擊。

從1952年11月起,地區的鎮反運動進入第三階段(即三期鎮反),也稱水上鎮反,主要任務是徹底肅清殘留在城鄉、水陸、山區、沿海的反革命分子,並開展鎮反覆查。

水上鎮反首先在湖州市試點。取得經驗後,1953年2月6日,地委成立民船改革委員會,建立運河水系和苕溪水系兩個指揮部,在全區開展水上民主改革及鎮壓反革命運動,打擊反革命分子、封建把頭及走私販毒活動,建立水上民主專政。7月底,全區水上鎮反運動基本結束,湖州地區共查出隱藏和潛逃在船上的反革命分子175名,逮捕判刑76名,其中判處死刑9名。

歷時兩年多的鎮壓反革命運動,徹底清除了舊社會遺留下來的殘餘反動勢力,各地城鄉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安定局面,從而保證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和其他社會改革的順利進行,保障了黨在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時期各項中心工作的順利實施,並為以後的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創造了有利條件。

相關焦點

  • 【寶雞記憶】:寶雞地區聲勢浩大的鎮壓反革命運動
    這些反革命分子氣焰囂張,活動猖狂,先後發生多起爆炸、搶奪軍隊槍枝、張貼反動標語、散發反動傳單等反革命破壞事件。為了堅決打擊反革命分子的各類破壞活動,保衛新生的人民政權,維護社會穩定和人民群眾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1950年2月24日,中共中央發出了《關於鎮壓反革命活動的指示》,從1950年lO月開始,寶雞市在全區範圍內大張旗鼓地開展了鎮壓反革命運動(簡稱「鎮反」運動)。
  • 79年前,日軍在湖州犯下暴行
    11月5日,日軍從杭州灣北岸金山衛一帶登陸,出其不意迅速佔領松江、楓涇地區,對上海中國守軍形成夾攻之勢,淞滬戰局急轉直下,國民政府軍被迫放棄上海,全線西撤。湖州淪陷的經過1937年11月26日,日軍佔領湖州日軍在湖州實施的暴行南潯慘案
  • 湖州又獲央媒紛紛點讚!
    轉變發展方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湖州是怎麼做的?今天,《人民日報》《新華每日電訊》《解放軍報》《光明日報》等媒體紛紛在頭版刊文,報導各地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優秀做法,其中,湖州「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相統一」的舉措得到關注。
  • 羅織「右派反革命」罪名
    朱理治、聶洪鈞在戴季英等的策劃和參與下,很快構思出劉志丹、高崗等陝甘根據地和西北紅軍創建者的罪名,由最初提出的「右傾取消主義」和「張慕陶右派」一下子定為可殺頭的「右派反革命」。戴季英在紅二十五軍內選拔、抽調出一批「肅反」骨幹,協助在前線、後方策劃肅清「右派反革命」。
  • 湖州村落史 | 從均平改革到均田均役的區圖制
    二、元明清鄉村管控體系的變遷(三)從均平改革到均田均役的區圖制在農商經濟高度發達的湖州地區,租佃制的普遍和土地買賣的頻繁,使得圍繞著土地的各種社會關係錯綜複雜,明初建立的裡甲編戶體系對田土與人戶的控制日益顯露出捉襟見肘的窘迫局面。
  • 值得深思 1956年匈牙利事件從"反革命事件"定性為"人民起義"
    西方認為這是一場革命,是匈牙利人民對蘇聯的控制和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反抗,是為了實現從「集權制度」向「民主制度」的回歸;社會主義國家則認為,事件是匈牙利國內敵視社會主義制度的反革命勢力與國際帝國主義相互勾結、裡應外合的結果,目的是要顛覆社會主義制度,復闢資本主義。
  • 從馬丁·路德·金看美帝對待黑人民權運動的邪惡伎倆
    除非迫不得已,美帝是不會做任何讓步的,但凡是主動的改變,都只是為了變相的鎮壓。 這個做法同美國歷史上對待黑人的態度毫無二致。 二戰以後,亞非拉掀起了社會主義運動和民族解放的熱潮,浩浩蕩蕩,不可阻擋。 馬丁·路德·金是一個非暴力主義者,但美帝國主義者並沒有因此對他寬容,而是使用反革命的暴力,對他進行血腥的鎮壓。這是對非暴力抗爭理念的莫大諷刺!
  • 美國「起義軍」被強勢鎮壓!大批防暴警察部隊出動,拆毀大量路障
    隨著美國國內暴動規模繼續擴大化,美國波特蘭市警方被迫在本周,拆毀了泰德·惠勒市區公寓外大量美國「起義軍」安提法武裝運動和大批示威者修建的路障、鐵絲網。美國「起義軍」安提法武裝運動的示威者許諾過「捍衛佔領區」,但是在6月18日,隨著美國防爆警察部隊出現,大批裝甲車出動,在18日凌晨5點30分,當至少500名全副武裝警察出現時,他們就離開了。這個地方只留下遍地垃圾和設置的路障。
  • 【幹部南下】下江南 ——憶1949年從華北南下長沙地區
    總之,採取先爭取後打擊,爭取無效即行打擊,打擊與爭取交相使用;鎮壓首腦、寬大協從,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堅決打擊罪大惡極的首要分子,以利發動群眾。由於群眾發動的充分和黨的政策的感召,加之縣大隊、區小隊的積極戰鬥,至1950年上半年,散兵遊勇土匪並在長沙地區基本上被消滅了。
  • 英國鎮壓為什麼不成功?
    芬尼黨運動失敗後,愛爾蘭人民仍然堅持鬥爭。1879年,前芬尼黨成員麥可·戴維德成立了「土地同盟」,有25萬人參加,要求廢除英國在愛爾蘭的土地佔有權,使佃農成為小土地所有者。在同盟的號召和領導下,各地農民進行「杯葛」運動,就是聯合起來斷絕和英國人的一切關係。農民還焚燒莊園、殺死地主,與英國人進行不懈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