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似人眼感知的傳感器——環境光傳感器

2022-01-28 電子發燒友網
電子發燒友網報導(文/李誠)環境光傳感器是一種通過感知周圍光照強度,實時輸出電信號的一種傳感器。環境光傳感器在消費類電子、汽車電子和工業控制等領域均有使用,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的頂部,都會配置環境光傳感器,通過環境光傳感器感應光照強度,實現屏幕亮度實時控制,起到降低設備功耗、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保護眼睛的作用。


隨著環境光傳感器在消費類電子領域的使用逐漸增多,消費類電子又朝著小型化、可攜式發展,因此環境光傳感器也要朝著高度集成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等方向發展。高度集成化(微型化)可減少外圍電路的布局,降低元器件的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實現傳感器的多功能性,降低了BOM成本,縮小了傳感器體積。低功耗,對於消費類電子來說,使用低功耗電子元件是一直以來的追求,能夠有效延長設備的續航時間,還做到了節能環保。智能化,目前很多晶片、傳感器都在內部集成了AI算法、DSP處理器等,進一步提高數據處理能力,有助於性能的提升。環境光傳感器的應用非常廣,目前還不斷向智能家電、物聯網等領域不斷滲透市場需求也呈快速增長的趨勢。隨著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環境光傳感器的發展前景十分明朗。目前,AMS、TI、Vishay、ROHM等國外半導體領域的頭部企業,均有對環境光傳感器的開發並得到終端廠商的應用。

AMS TMD2712環境光傳感器和接近傳感器集成模塊


AMS在光學領域造詣深厚,具有先進的光學解決方案,不管是技術還是生產能力,AMS在傳感器領域的優勢十分明顯。如今,AMS的傳感器業務在消費類電子領域佔據著領先地位,致力於研發集成度更高、尺寸更小的傳感器來搶佔市場份額,鞏固領先地位。TMD2712模塊是一款三合一高度集成的傳感器,內部集成了環境光傳感器、接近光傳感器和紅外VCSEL發射器,並且在多合一的高度集成下體積僅為1mm*2mm*0.5mm,可應用於對傳感器體積要求較為嚴格的電子產品中,這款傳感器的面世,刷新了外形尺寸的新紀錄。TMD2712的接近檢測,是通過紅外VCSEL發射器發射紅外線,再由光電二極體對反射回來的光檢測實現的。TMD2712為環境光傳感器提供了兩個環境光感應通道,通過這兩個通道可以精確地測量出周圍環境光,並計算出光照輻射強度輸出電信號。TMD2712傳感器供電電壓為1.8V,待機功耗為0.7µA,接近探測距離為15cm,可承受-30℃至85℃工作耐溫區間,採用了6 Pin的OLGA封裝。


據TI官方顯示,TI的環境光傳感器可以做到優化成本、模擬人眼響應、體積輕薄等特點,應用範圍涵蓋了消費類電子、家用電器、汽車電子等領域。OPT3004是一款用於測量可見光的環境光傳感器,能夠對紅外光進行阻隔,阻隔率為99%,同時具有靈敏的光譜響應。該傳感器的光譜響應曲線能與人眼響應曲線相似,並且對可見光的測量精度不受光照強度影響。OPT3004具有自適應調節量程範圍功能,量程範圍覆蓋0.01~83k lux,能夠在23位有效動態範圍內完成光照強度測量工作。OPT3004環境光傳感器的測量工作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連續工作,另外一種是間斷工作。為降低系統功耗,在傳感器進行報告時,處理器可以處於休眠狀態。OPT3004可接入1.6V至3.6V的寬壓電網,工作溫度範圍在-40℃至 +85℃之間,採用了2mm*2mm *0.65mm的USON小尺寸封裝。這款環境光傳感器可應用於顯示背光控制、照明控制系統等。Vishay在環境光傳感器方面,為了提高傳感器對光的感應靈敏度,通常Vishay會將獨有的Filtron技術用於光傳感器的研發中,儘可能的讓傳感器的光譜響應達與人眼相匹配,提高產品性能。VEML6031X00是Vishay的一款高精度、高靈敏度的環境光傳感器,該傳感器可應用於消費類電子與汽車電子中,並且通過了汽車AECQ100標準認證,VEML6031X00的光譜靈敏度與人眼水平接近,測量覆蓋範圍最大達0.01~228k lux,與TI的OPT3004相比提升了不少。該傳感器採用I2C作為通信總線接口,通過配置I2C接口,可實現傳感器連續工作或間斷工作。VEML6031X00的精度為0.0034lx,與能見度較低的透鏡配合使用可以提高對光源檢測的精度,同時,該傳感器內置的紅外通道可以進行光照強度檢測和靈敏度調節,並完成誤差補償。VEML6031X00的電壓輸入範圍在2.5V~3.6V之間,可適應-40℃至110攝氏度的寬溫工作環境,滿足汽車使用的要求。該傳感器在待機狀態下功耗為0.5μA,採用了2.67 mmx*2.45mm *0.6mm的小封裝,可應用於汽車的自適應大燈,照明燈光亮度調節、顯示器亮度調節等應用中。


隨著各類電子產品的功能增多,電子設備內部的空間逐漸擁擠,環境光傳感器朝著小型化、高度集成化、低功耗、高靈敏度發展已是必然趨勢。如今,傳感器的光譜響應曲線已近似人眼,這也意味著傳感器檢測到的亮度與人眼相似,在實際應用中,能夠調節出適應人眼的亮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戶的體驗。

聲明:本文由電子發燒友原創,轉載請註明以上來源。如需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採訪需求,請發郵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更多熱點文章閱讀

相關焦點

  • 環境光傳感器初探
    此外,這些傳感器在自然日光、螢光和白熾燈等各種光源下都能夠出色工作。最近有很多這樣的產品發布,而且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即這些新開發的環境光線傳感器能夠匹配人眼的要求,這對於緩解眼睛疲勞非常重要。  環境光傳感器可以感知周圍光線情況,並告知處理晶片自動調節顯示器背光亮度,降低產品的功耗。
  • 傳感器與藝術:環境光線傳感器
    環境光線傳感器是一種能感測環境光照強度變化的傳感器,藝術家用環境光傳感器做出了什麼樣的作品呢?傳感器與藝術為你揭曉: 我們都知道,手機屏幕的亮度會因環境的亮度而改變。你知道這是怎麼做到的嗎?原來,手機內置了環境光線傳感器,它可以感知周圍環境的光線強弱,從而自動調節手機屏幕的亮度。智能家居的室內照明設施也內置了環境光線傳感器,實現照明自動調節。
  • 【光和傳感器】關於環境光和接近傳感器的11個誤解
    這些應用程式之間的一個共同點是,它們需要某種類型的傳感器,執行器或決策引擎來確定要採取的措施。環境光和接近傳感器(ALS / Prox傳感器)被用於許多物聯網(IoT)設備,工廠自動化以及可穿戴設備等應用中,以降低功耗,確定屏幕亮度,打開/關閉屏幕,檢測儲罐中的液體液位,測量儲罐中活塞的接近程度等等。
  • Maxim光傳感器方案大盤點
    環境光傳感器IC環境光傳感器用於測量環境可見光的強度,Maxim的環境光傳感器採用業內前沿技術,集成了智能管理功能,提供可靠、精確的環境光測量。通過集成性能優異的傳感器元件和高精度模擬電路及數字控制,我們的光傳感器能夠以極低電源電流實現極高性能。
  • 光傳感器介紹
    3)光纖傳感器光纖傳感器是光傳感器的另一個主要類別,光纖傳感器以光纖作為敏感元件和傳感介質,具有靈敏度高、幾何形狀適應性可、可智能的傳感器類別多、適用於極端環境、與光纖遙測技術內在相容等諸多優點。光纖傳感器一般是利用通信光纖或特種光纖中的反射、透射光譜濾波特性、光與物質相互作用、光纖非線性特性原理來識別與光纖接觸的外界環境溫度,溼度,液體/氣體濃度,壓力甚至物體形狀和形變。
  • Science子刊 | 新型光傳感器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悉,來自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和韓國先進科技學院的研究人員們受到螳螂蝦眼睛啟發,開發了稱為SIMPOL的新型光傳感器,能夠在單個像素中進行快照高光譜和偏振感測除了需要用於光調製的厚雙折射元件以及光譜儀的通道SPI方法之外,當前的檢測器級SPI策略還需要時間數據收集或使用空間上分離的檢測元件進行快照成像。前者容易出現暫時的圖像重合失調,從而嚴重降低圖像質量。後者解決了時間失配,但由於其四個在空間上分離的偏振敏感探測器,導致了固有的空間失配。這增加了圖像傳感器的尺寸和成本,並引入了空間採樣誤差,尤其是在場景邊緣附近。
  • 機器人環境感知研究現狀簡述
    ‍摘要:環境感知是移動機器人自主導航系統中的重要模塊之一,相關算法研究成果層出不同窮
  • 六大傳感器原理
    如果地磁傳感器水平旋轉,在不受周圍磁場影響的理想情況下,輸出分布圖的圓心變為零。然而,實際上中心因環境磁場的影響而移動,因此需要進行調整以將圓心移動到零。地磁傳感器導出的北極稱為磁北(略偏離北極)。通過上述方程式計算該磁北的角度,可以容易知道方向。
  • 一文搞懂MEMS傳感器在各大領域應用(附全球MEMS傳感器產業鏈大全)
    而光線傳感器則可以讓手機感測環境光線的強度,用來調節手機屏幕的亮度。原理:光敏三極體,接受外界光線時,會產生強弱不等的電流,從而感知環境光亮度。產品代表:ST (意法半導體)——OPT3007超薄環境光傳感器,傳感器的精密光譜響應與人眼的明視響應高度匹配。應用手機:蘋果iPhone XR、vivo X23、華為Mate 20、三星GALAXY Note 9等。
  • 深度解讀光纖傳感器
    傳感器正是感知、檢測、監控和轉換信息的重要技術手段。光纖傳感器是繼光學、電子學為一體的新型傳感器。 光信號不僅能被人所直接感知, 利用半導體二極體如光電二極體等小型簡單元件還可以進行光電、電光轉換, 極易與一些電子裝配相匹配,;另外光纖不僅是一種敏感元件, 而且是一種優良的低損耗傳輸線。因此, 光纖傳感器還可用於傳統的傳感器所不適用的遠距離測量。
  • iPad Pro的LiDAR有點奇怪,3萬像素的索尼傳感器?
    索尼當前比較知名的IMX556深度感知ToF傳感器,單像素尺寸的確是10μm,但解析度卻有30萬像素。另一方面,意法半導體的SPAD傳感器(通常應用於dToF技術的一種傳感器)倒是很知名,但意法的這類傳感器更著重於單點的距離檢測,而並不在3D成像與感知應用上——雖然意法半導體的確有能力製造這種傳感器,而且3D感知應用似乎也已經在計劃表中,這一點我們也將在後文詳述。
  • 結構色技術:"裸眼"色度傳感器
    圖源: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Light學術出版中心,新媒體工作組色度傳感器,即將輸入的物理或化學屬性(如溫度、溼度、PH、熱傳遞以及濃度等)轉化為顏色的變化輸出,從而不需要在實驗室級別的臺式設備上進行定性或者定量的測試分析
  • 聊聊AEB的感知部分傳感器
    經過一天的討論,我們大概的問題確定在傳感器融合點上。
  • 【技術】善解人意的「機器眼睛」:飛行時間(TOF)傳感器
    TOF傳感器通過測量光束到達物體和返回所用的時間來確定物體距離,所生成和捕獲的數據非常準確,可提供行人檢測,基於面部特徵的用戶身份驗證,以及使用SLAM(同時定位和映射)算法的環境映射等。當然,ToF傳感器也有一些局限性,這主要便現在:(1)散射光,如果非常明亮的表面離ToF傳感器很近,它們可能會將太多的光散射到您的接收器中,並產生偽影和不必要的反射,因為ToF傳感器只需要反射一次的光即可進行測量。(2)多重反射。在角落和凹形上使用ToF傳感器時,它們可能會導致不必要的反射,因為光可能會多次反射,從而使測量失真。(3)環境光。在明亮的陽光下戶外使用ToF相機可能會導致戶外使用困難。
  • 自動駕駛傳感器: 雷射雷達性能指標
    同時1550nm波長的雷射也更加安全,對人眼沒有危害。原因在於,要讓雷射雷達「看得更遠」,就必須發射更強的光脈衝,然而波長越長能量越低,距離可見光越遠。905納米的雷射,這對於人類來說是不可見的。但是如果它集中到了一個真人的眼球,而且具有足夠的能量時,就會損傷人類的視網膜。
  • 新品:EC1080環境智能傳感器
    EC1080電子晶片TM 環境智能傳感器微型•智能•低功耗•多傳感器
  • 【設計規範】光距離傳感器結構設計規範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光距離傳感器也幾乎成了標配,這個東西雖小,作用卻不小,打電話時靠近滅屏,遠離亮屏,節省電量;而結構設計方面的尺寸和配合對傳感器的靈敏度有重要影響
  • 傳感器系列8:紅外線傳感器及應用電路
    紅外傳感器一般由光學系統、探測器、信號調理電路及顯示單元等組成,其中探測器是核心。一、紅外線傳感器基礎知識(一)紅外輻射知識紅外輻射俗稱紅外線,它是一種不可見光,由於是位於可見光中紅色光以外的光線,故稱紅外線。
  • 機器視覺傳感器基礎應用知識詳解
    機器視覺是一門學科技術,廣泛應用於生產製造檢測等工業領域,用來保證產品質量,控制生產流程,感知環境等。光源---光路原理照相機並不能看見物體,而是看見從物體表面反射過來的光。>用作測量的工具或參照良好的光場設計要求對比度明顯,目標與背景的邊界清晰背景儘量淡化而且均勻,不幹擾圖像處理與顏色有關的還需要顏色真實,亮度適中,不過曝或欠曝;
  • 汽車傳感器科普
    隨著汽車無人駕駛技術的突破,汽車電子開始注重傳感器的智能化發展;汽車正在向一臺安全聯網的自動駕駛機器人快速演進,進行環境感知、規劃決策,最終實現安全抵達目的地。目前應用於環境感知的主流傳感器產品主要包括雷射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和攝像頭等四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