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關大捷是錯誤戰略思想的產物?聶榮臻說:「事事請示,就會貽誤戰機.」

2021-03-05 商朝歷史

▲平型關

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主力在山西平型關伏擊日軍第五師團第二十一旅團一部殲敵1000餘人,取得華北戰場上中國軍隊主動尋殲敵人的第一個大勝仗,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振奮了全國人心,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在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但也有論者認為,平型關戰鬥是錯誤的戰略指導思想的產物,同黨中央的戰略方針背道而馳。平型關戰鬥是集中兵力打運動戰,違背了毛澤東同志提出的「分散遊擊戰」的方針。

袁旭撰文指出,以上對平型關戰鬥的否定意見失之偏頗。平型關戰鬥的歷史意義是不可抹煞的:第一,它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初步穩定了華北混亂潰敗的戰局。在乎型關受挫的板垣師團,素稱「大日本皇軍精銳之師,在其國內「久著盛名」,它的敗北,有力地打破了「皇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使敵不敢放肆急進,為中國軍隊調整部署組織防禦爭得了一時間。第二,振奮了民心,鼓舞了士氣,推動了全國抗戰高潮。七七事變後,在敵猖狂進犯中,「亡國論」甚囂塵上,悲觀和失敗情緒蔓延。平型關一戰,人們看到了希望。國民黨愛國官兵,也在此戰勝利的激勵下,組織了著名的忻口會戰,給敵人以重大殺傷。第三,提高了我黨我軍的威望,擴大了黨的政治影響。十年內戰時期,全國人民對共產黨及其領導的革命軍隊了解甚少;特別是經過長徵後,到達陝北的僅幾萬人,不了解實情的人們對它是很少寄以希望的。平型關一戰重創日軍精銳師團,使國民黨軍隊相形見絀,於是人們開始刮目相看,對黨寄託了更多的希望。

當然,平型關戰鬥也有不足之處,由於我軍對作戰對象不熟悉,在戰場上表現不很適應,增加了一些意外的傷亡。如不注重單兵和小分隊戰術,運動不會利用地形地物;當把敵人分割包圍和衝垮之後,指戰員根據同國民黨軍隊作戰的經驗,認為敵已喪失戰鬥力,於是高興地攏在一起,喊著「老鄉,繳槍呀」擁向敵人,結果遭到鑽在溝底和汽車底下的頑敵突然襲擊,傷亡陡增。這些教訓是應記取的。

但是,不能說平型關戰鬥是錯誤的戰略指導思想的產物。一般地說,平型關戰鬥是屬於運動戰,而黨的戰略方針是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從表面上看,兩者是相反的、但我們研究問題不能只從概念上推理,需要對具體問題作其具體分析。

(一)黨的抗日戰爭的戰略方針有個形成和發展的過程。1937年8月下旬洛川會議上提出了「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的戰略方針,毛澤東對其含義作的說明大意是:什麼叫遊擊戰爭?就是分散發動群眾,集中消滅敵人,能打贏就打,打不贏就跑。什麼叫山地戰?就是創造根據地。執行這一方針,包括在有利條件下消滅敵人的兵團和在平原發展遊擊戰爭。毛澤東的解釋說明,獨立自主地開展抗日遊擊戰爭,並不排斥有利條件下的運動戰(即消滅敵人兵團)。

(二)平型關戰鬥具備了打運動戰的「必要的有利的」條件。當時條件下,打擊日軍氣焰,不管是政治上、軍事上,都是「必要的」;而且平型關戰鬥也具備了「有利的」條件:乎型關一帶群山起伏,溝壑縱橫,地形十分有利於我步兵設伏和運動,而不利於敵機械化威力的發揮。我軍除佔「地利」優勢,還有「人和」的優勢、軍民親密無間,同仇敵愾,有人民群眾協助,我軍耳聰目明,對敵人一舉一動了如指掌。戰鬥當天,恰遇大雨,道路泥濘,更使敵人機械化的長處頓時受到極大的抑制,這使我軍又佔盡「天時」。

(三)平型關戰鬥是符合組織原則的。戰前,前線指揮員曾將適當集中兵力相機殲敵的意圖報告了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並得到了認可。當時,某些指揮員腦子裡是集中在打運動戰上,對中央的戰略方針的轉變一時準備不足,因此有時與中央發生分歧,但不能籠統地把凡屬運動戰性質的戰鬥都看成是錯誤思想的產物,還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聶榮臻對此回憶道:平型關打大仗,「當時,這樣的作戰計劃,前線指揮員有權根據情況決定。好打就打,只要事後報告一下就行了。」「事事請示,就會貽誤戰機。至於同閻錫山第二戰區方面的關係,我們是『獨立自主』的。」平型關大捷,是中共領導下的八路軍出師華北前線打的第一個大勝仗,也是中國抗戰開始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這一勝利首先在於它的政治意義。

[免責聲明]:轉載自其他平臺或媒體的文章,本平臺將註明來源及作者,但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明,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相關焦點

  • 日軍為何出現在平型關?平型關大捷和平型關戰役有什麼區別?
    這一戰,非常激烈,中國軍隊付出了慘重代價,犧牲的人數就有上萬人,但是在經過將近20天的血戰之後,平型關終告失守,這就是平型關戰役。而八路軍在平型關地區伏擊日軍的那場戰鬥,確切來說應該是平型關戰鬥,是八路軍為了配合正面戰場的國民黨軍從側後襲擊進攻的日軍,屬於平型關戰役中的一個分支。因為取得了對日軍的第一次勝利而多稱之為平型關大捷。
  • 平型關大捷為什麼不等於平型關戰役?
    抗日戰爭初期,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平型關大敗日寇,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平型關也隨之名聲大振。然而,時至今日,有許多人還是沒有搞清楚平型關戰役與平型關大捷之間的關係,經常將平型關戰役與平型關大捷混為一談。
  • 答同學有關平型關大捷問題
    同學問:「平型關大捷是屬於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呀?教材編在敵後戰場那一課了,又說是正面戰場的第一個勝利。」
  • 平型關大捷八路軍主要指揮官名單一覽
    平型關大捷是指在抗日戰爭中,八路軍115師於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關附近伏擊日本軍隊並取得抗日首勝的戰鬥,是「二戰」期間平型關戰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次勝利,振奮了全國人心,加強了全國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念;同時通過此次戰鬥,八路軍進一步明確了開展「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才是唯一正確的戰略方針。
  • 平型關大捷是八路軍抗日首勝,舉國震驚,林彪元帥是如何完成的?
    林總一生指揮的經典戰役數不勝數,但是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討論,平型關大捷都是林總軍事生涯無法迴避的「代表作」。因為平型關大捷不光是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的首勝,打破了日寇不可戰勝的神話,大大提高了中國軍民的信心。同時,也是這一戰真正使得林彪元帥聲名大振,成為了民族英雄式和戰術大師式的人物。
  • 靈丘平型關大捷 | 勝利號角從這裡吹響!
    經過幾十年的改造,如今的平型關遺址保存完好,景色壯美。「平型關大戰突擊連」英模部隊方隊,作為10個英模部隊方隊之一,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檢閱。伴隨著「咔咔」的腳步聲,老人仿佛回到了78年前的那個瀟瀟秋雨夜。那天,也是一個秋日。「瀟瀟夜雨洗兵馬,殷殷熱血固金甌。東渡黃河第一戰,威掃敵倭青史流……」1986年8月,聶榮臻元帥寫下這首《憶平型關大捷》時,仍對那場「瀟瀟秋雨」記憶猶新。
  • 平型關大捷前,林彪為何反對毛主席戰略?結果一打完,就徹底服了
    平型關大捷是中國抗日戰場上第一次取得對敵作戰的勝利,在這場戰鬥中115師果斷出擊,給野蠻霸道橫行的日軍當頭一棒,平型關大捷取得了勝利,增強了中華民族的抗戰信心,鼓舞了作戰打仗官兵們的鬥志,這次平型關大捷也讓林帥一戰成名。
  • 歷史上真實的平型關大捷, 到底殲滅了多少日軍? 說出來你不信
    隨著戰爭的不斷擴大,我軍從最初期的劣勢逐漸站穩腳跟,並且在戰爭中不斷擴充軍力,可以說每經歷一場大戰,我軍就有一些進步,就這樣,慢慢的扭轉了劣勢,在全國人民的團結協作下,終於在幾次大型戰役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最後一共經歷了八年,將小日本全部趕出了中國。可以說,這份勝利,屬於全國人民,也屬於每一位將士。說道抗日戰中的一些著名戰役,就不得不說說我軍主戰的幾場決定性的大捷。都與哪些重大勝利呢?
  • 平型關大捷後林彪消失之謎
    1937年9月,抗日戰爭烽火正酣。9月14日,115師已秘密進至平型關以西大營鎮地區等待戰機。林彪當即乘坐軍用卡車前往距平型關僅有5公裡的靈丘偵察敵情。當面之敵日軍第5師團長坂垣徵四郎是一個中國通,他曾在一年前以考察為藉口遊歷山西各地,對平型關一帶地形非常熟悉。
  • 三個人一把槍的八路軍,如何在平型關,戰勝號稱剛軍的板垣師團?
    面對這樣的情況,在八路軍出兵山西前,主席就再三囑咐八路軍說:「八路軍在前方一定要毫不動搖,堅決地執行『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原則』,千萬不可以認為自己的兵力多,就和日本人硬碰硬。」主席的囑咐是很有戰略意義的。面對日軍強大的火力配置,如果在平型關戰役時,八路軍採取攻堅戰術,依靠兵力優勢,正面攻擊日軍,結果很可能就是八路軍傾其全部家當贏得戰役的慘勝。
  • 歷史解釋 | 趙俊:平型關大捷隸屬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
    關鍵詞:統編歷史教材,平型關大捷,正面戰場,敵後戰場 2014年9月3日習總書記在《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開闢的敵後戰場和國民黨指揮的正面戰場協力合作,形成了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略局面。」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從字面看很容易理解,似乎沒有必要解釋。
  • 平型關大捷之後,日本的反應是什麼樣的,八路軍為何沒有慶祝勝利
    平型關大捷之後,日本的反應是什麼樣的,八路軍為何沒有慶祝勝利我們都知道,平型關大捷是中國自抗戰以來的第一個勝利。
  • 平型關大捷一戰成名,如今他們從勝利走向勝利!
    ■解放軍報記者 譚靚青特約記者 海洋 通訊員 詹麗紅一戰成名,用來形容「平型關大戰突擊連」最為恰當。83年前,整個中華民族,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線都記住了平型關大捷,記住了「平型關大戰突擊連」。當時,英國記者詹姆斯·貝特蘭在《每日先驅報》中評價道:「一部分進攻的日軍在平型關遭受慘敗。
  • 1980年,日本一女子來華,看到聶榮臻元帥照片說:他是我爸爸
    聶榮臻元帥,可以說他是晉察冀的建樹,無論是一舉擊斃日軍中將阿部規秀,還是一招制服500敵軍,這都將永久的留在我黨壯麗的軍史上。那個時候人們用水,都要從井中打水,在沒上學之前,聶榮臻每天都要提一桶清水供家人使用。
  • 石牌戰役殲敵遠超平型關大捷,為何被刻意隱瞞?金一南:正視歷史
    在現行中學教材中,關大捷作為我軍抗日戰爭的第一次偉大勝利,一直被列為重點學習內容。1937年9月25日,八路軍115師在帥霖、聶帥的指揮下,在平型關伏擊了日軍,取得了消滅敵人1000餘人的偉大勝利。這場戰役也擊破了日軍的無敵神話,可以說是起到了提振士氣的重要作用。
  • 林彪 平型關大捷為何能取得勝利?
    在全國同胞熱烈的期望下,我們於9月25日在平型關與日軍接觸了。不負全國民眾與友軍的期望,不負第八路軍十年來的榮譽,我們這次的第一次交戰獲得了偉大的勝利!這一仗的確給了日軍以重創,提高了全國軍民的抗戰的信心,特別是更加提高了第八路軍的威信!在這次初步與日寇交鋒的戰鬥中,我們更獲得了不少抗戰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