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雞」裡的P1911——柯爾特M1911手槍(研發篇)

2021-02-15 彩雲的機械整備間

已經有不止一位讀者要求解讀「吃雞」裡的「P1911」,也就是柯爾特M1911手槍。這支手槍在美國擁有傳奇一般的地位,伴隨著美軍參加了一戰、二戰、韓戰和越南戰爭,服役了大半個世紀,直到上世紀80年代才被伯萊塔92F手槍(「吃雞」裡的P92)取代。在美國民用槍械市場上,柯爾特M1911對很多美國人來說是一種情懷,喜愛它是不需要理由的,直到今天各武器公司還在推出M1911的各種改裝型號。

柯爾特M1911手槍的設計師是美國著名槍械設計師摩西·白朗寧,這位大師最輝煌的時期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設計了一大批著名的槍械。當時,早期的自動手槍比如毛瑟C96、曼利夏M1894等正在歐洲逐步興起,逐漸取代過去轉輪手槍的地位,但是這些自動手槍結構還很不完善,缺點還很多;而當時大西洋彼岸的美軍仍在裝備0.45英寸口徑柯爾特M1873轉輪手槍和0.38英寸口徑柯爾特M1887轉輪手槍,技術水平已經落後於歐洲,為此,設計新型自動手槍取代老式轉輪手槍已成為當務之急,而這種需求也成就了白朗寧在自動手槍領域的輝煌。

柯爾特M1911的前身——柯爾特M1900自動手槍

1900年,由白朗寧設計,柯爾特公司生產的柯爾特M1900自動手槍(需注意這裡指的是柯爾特公司生產的槍管短後原理的M1900,和同樣是白朗寧設計,比利時FN公司生產的M1900也就是「槍牌擼子」不是同一種槍,後者是自由槍機原理的)誕生了,這種手槍的樣槍設計工作其實要追溯到1896年。在這支手槍上,白朗寧率先使用了「套筒」概念,就是將槍機結合在一個倒U字型的滑蓋裡,這個滑蓋在槍身上方滑動,完成抽殼、推彈上膛和擊發時封閉後膛的作用。「套筒」這個概念的出現,奠定了後世絕大多數自動手槍的基礎。

取下套筒的柯爾特M1900,可以看到槍管中部

柯爾特M1900的結構剖視圖,槍管的鉸鏈有前後兩個

柯爾特M1900手槍採用槍管短後坐原理,槍管偏移閉鎖,發射當時美軍制式的.38柯爾特轉輪手槍長彈。在自動方式和閉鎖方式上,柯爾特M1900已經奠定了後世M1911的雛形,擊發時槍管通過上方的3道環形凸起和套筒內對應的凹槽扣合閉鎖,擊發後槍管通過鉸鏈向下偏移,環形凸起從套筒內脫出,解除和套筒的鎖定,但是和後世的M1911所不同的是,柯爾特M1900的槍管鉸鏈有兩個,前後各一,而後來的M1911隻有後方一個。

柯爾特M1900定型當年,美國陸軍採購了100支發到部隊進行試用,同年海軍也採購了20支。部隊試用過程中評價M1900槍身太長,重心明顯靠前,希望增加握把長度便於握持,同時可以增加彈容量;除此之外,還反映套筒防滑紋太靠後、擊針銷容易斷裂、擊錘頭部太小不易扳動等缺陷。針對這些缺陷,柯爾特公司拿出了柯爾特M1902手槍,這種手槍可以看做是M1900的改進型,針對部隊試用中反映的缺陷進行了一些小修小補,還是發射.38柯爾特轉輪手槍長彈。

但是在這個時期,美軍出於美菲戰爭的經驗,對.38柯爾特轉輪手槍長彈的停止作用不信任,認為應當使用口徑更大的彈藥,比如更早的.45柯爾特轉輪手槍彈;而當時無煙火藥技術的發展,使得使用更短的藥筒、更小的裝藥量也能滿足一樣的威力,所以柯爾特公司與聯合金屬彈藥公司開發了一種全新的0.45英寸自動手槍彈,在進行了一些細節改進後,這種彈藥被定名為.45ACP彈,也就是0.45英寸柯爾特自動手槍彈。

改用.45ACP手槍彈的柯爾特M1905手槍

有了新彈以後,柯爾特公司又設計了柯爾特M1905手槍,它改為發射這種全新的.45ACP彈,還是槍管短後坐原理,槍管偏移閉鎖,這可以看做是改用.45ACP彈的M1902。

柯爾特M1907,比之前的型號增加了握把保險,握持時虎口將其往下壓才能扣動扳機擊發。

1906年,柯爾特M1905參加了美軍自動手槍選型,在選型中擊敗了薩維奇M1907、德國魯格M1907(魯格為美軍選型設計的.45英寸口徑魯格手槍)等國內外手槍,得到了軍方的初步青睞。但是軍方還是提出了一系列改進意見,比如要增加自動保險,增加膛內有彈指示裝置等,柯爾特公司都一一採納,加以改進。隨後又經歷了M1907、M1909、M1910等改進型樣槍的研製,在這個過程中,原本槍管前後雙鉸鏈被改為後方單個鉸鏈,離最後定型版M1911越來越接近,最終,定型版樣槍於1911年3月3日再次交給軍械司進行測試。這次的測試很苛刻,包括6000發耐久性測試,極端環境測試、強裝藥彈測試等,柯爾特公司的樣槍過五關斬六將,全部通過,最終獲得了美國軍方的認可,被正式定型為M1911軍用手槍,至此一代名槍正式定型。

柯爾特公司為美國軍方生產的一支M1911,套筒上有柯爾特公司立馬的標誌

下一期,將介紹柯爾特M1911定型後的演變,即重要改進型M1911A1的出現,敬請期待。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彩雲的機械整備間。公眾號以淺顯的科普短文為主,介紹槍炮彈藥知識。


相關焦點

  • "吃雞」裡的P1911——柯爾特M1911手槍(從M1911到M1911A1)
    柯爾特M1911手槍定型沒多久就趕上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7年美國參戰後,輕武器需求量激增,僅靠柯爾特公司和美國官辦的斯普林菲爾德兵工廠來不及生產那麼多的柯爾特M1911手槍,不得已之下美國只能動員其他民間武器公司一起加入生產,主要是兩家——溫徹斯特公司和雷明頓公司。
  • 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現代版M1911手槍
    當時美軍決定選用9mm口徑的義大利伯萊塔92F手槍作為新一代制式手槍,命名為M9手槍,取代服役了60多年的.45英寸口徑柯爾特M1911A1手槍。但美軍中相當一部分人對柯爾特M1911A1手槍以及.45ACP手槍彈懷有好感,認為其單動扳機行程短、乾脆靈敏,.45ACP手槍彈停止作用強大,在近戰中威力可靠,並不願意接納新的9mm口徑手槍,其中就包括美國海軍陸戰隊中的一部分人。
  • 吃雞最強手槍!橫跨兩個世紀的傳奇之槍P1911現實原型
    在絕地求生中,手槍一直都是玩家們不屑一顧的武器,不過這些手槍之中也有好壞之分,如果真要選一把比較實用的手槍的話,P1911一直都是許多玩家的不二之選
  • 另一經典——白朗寧HP手槍(歷史篇)
    在19世紀末期到20世紀初期,比利時FN公司和白朗寧合作頗深,白朗寧的好幾款武器專利都是授權FN公司生產的,比如FN M1900手槍(槍牌擼子)、M1910手槍(花口擼子)、M1906微型手槍(白朗寧「五蜂」)、白朗寧AUTO-5半自動霰彈槍等。當時白朗寧的設計作品在北美主要是柯爾特公司、在歐洲主要是FN公司在生產。而白朗寧HP手槍的設計初衷,是為了參與當時法國新一代自動手槍的競標。
  • 吃雞裡的R45轉輪手槍,抑制槍口上跳有妙招!
    現在再說「吃雞」也就是《絕地求生》似乎有點過氣了,但無論如何,很多萌新軍迷就是通過「吃雞」跳入槍械知識這個大坑的。
  • 近乎完美的武器:柯爾特M1911手槍,可靠性高、故障率低
    M1911是美國研製的自動手槍,它於20世紀初開始研製,並從1911年開始在美軍服役。 M1911是美軍從1911年開始裝備的制式手槍,直到1985年才被新式手槍所替代,其服役時間長達70多年。
  • 託卡列夫TT手槍是仿FN M1903手槍的嗎?
    白朗寧FN M1903手槍和託卡列夫TT手槍,兩者輪廓的確很像,但前者是自由槍機原理,後者是管退式+槍管偏移閉鎖原理,而且FN M1903為內置擊錘,TT手槍是外露擊錘。TT手槍的確參考了白朗寧的設計,但參考的原型並不是自由槍機原理的FN M1903手槍,而是管退式+槍管偏移閉鎖的柯爾特M1911手槍,TT的結構可以看做是簡化的柯爾特M1911。
  • 王者之路——美國柯爾特M1911系列自動手槍世紀百年(五)
    核心內容提要  誕生於1911年的柯爾特M1911自動手槍如今已是「百年長者」,該槍的結構設計堪稱經典,對後世同類武器的發展起到了深遠的影響。不過,柯爾特M1911自動手槍的誕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經歷了一個不斷探索的漫長過程。
  • 美國M1911A1式手槍
    M1911及M1911A1(不包括盟國授權生產),很可能是歷來累積產量最多的自動手槍。M1911手槍最初是由約翰·摩西·白朗寧設計的。白朗寧1889年開始試驗自動裝填技術。在1895年發明了一種槍管後坐式工作原理的新手槍結構設計。1896年,白朗寧和他的兄弟與康乃狄克州的柯爾特專利武器製造公司(即現在的柯爾特工業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白朗寧利用新發明的手槍結構為柯爾特公司設計了一種發射0.38英寸柯爾特手槍彈的自動裝填手槍。此槍交給美國軍方進行測試。
  • 柯爾特M1911A1手槍 美國華人講述經典收藏品的曲折命運
    今天展示的是一位美國華人KUN收藏的柯爾特M1911A1手槍。M1911手槍也被稱為「政府型」或「柯爾特政府型」,是約翰·摩西·白朗寧設計的一款單動半自動手槍。口徑.45 ACP,槍管偏移式閉鎖,彈匣容量7發。曾作為美軍單兵標準副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韓戰、越南戰爭中廣泛使用。
  • 經歷過戰火洗禮脫穎而出的五支手槍
    在整個槍械一族中,手槍的作用被設定為軍官或者火力支援兵種的防身自衛武器,射程威力沒法和步槍、機槍相提並論,射速也和衝鋒鎗差著幾條街,可是其體積短小方便攜帶,近戰的時候也堪稱一把好手,尤其在複雜地形像城市裡啦、叢林裡啦、坑道裡啦殺敵效果非凡運用在暗殺刺殺裡也是非常理想的武器
  • 【吃雞】絕地求生中的那些槍
    遊戲裡自動手槍用P(pistol)開頭,比如M1911為P1911 GLOCK18C為P18C,而轉輪手槍由R開頭,代表revolver1.1 P18C這個槍的真實原型是奧地利的GLOCK18手槍 簡稱G18
  • 一代名槍M1911與M1911A1半自動手槍到底有什麼區別?
    M1911 0.45英寸(11.43mm)半自動手槍及其改進型M1911A1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手槍之一,是世界上裝備時間最長、裝備量最大的手槍,被許多國家軍隊採用
  • 從二戰走下來的名槍:M1911A1手槍
    在1911年3月29日,由白朗寧設計,柯爾特公司生產的.45自動手槍被選為美軍部隊的制式輔助武器,在最終命名為M1911。1912年4月,M1911手槍開始正式列裝部隊,當美軍第一次裝備自動手槍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在美國正式參戰前,美國政府已經從柯爾特和春田兵工廠購買了約140,000把M1911手槍。
  • 吃雞裡的「P18C」現實中是哪一把槍?
    《絕地求生》這個遊戲帶火了一批槍械,但因為版權問題,遊戲裡把一些槍械的名字給改了,比如把HK416突擊步槍改名叫M416,把柯爾特M1911叫做
  • 【槍】手槍篇 柯爾特雙鷹手槍
    柯爾特雙鷹手槍(Colt Double Eagle)是柯爾特公司在1989至1997年間生產和銷售的,雙鷹手槍的口徑主要有三種:.45
  • 來夢想島,老師們帶你 「吃雞」!
    「吃雞」並不是KFC或Macdonald裡的炸雞;而是目前一款熱度相當高的射擊遊戲——《Player Unknown's Battle Grounds》(簡稱PUBG,中文譯名為絕地求生)的代名詞。BTW:Thomas也好奇為什麼要翻譯為「絕地求生」,不應該是「未知玩家的戰場」麼?
  • 柯爾特復刻一戰時期M1911「黑色軍用型」,滿足屌絲情懷黨
    所謂「黑色軍用型」(Black Army)指的是柯爾特公司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為美國軍隊生產的一批柯爾特M1911手槍,生產起止時間大約在1918-1919年,只生產了一年多,所以產量很有限。這是一支軍用型柯爾特M1911A1,表面採用更廉價、塗層更牢固的灰色磷化處理,成磷灰色。與M1911不同,M1911A1的握把後面有弧形拱起,以貼合射手手掌。
  • 不喜歡M9手槍,美軍為精銳部隊,生產的專用手槍
    參與投標的分別柯爾特公司、春田公司和卡爾利帕德公司(Karl Lippard),三家廠商提供的都是增加了附件導軌的1911式手槍。最終在2016年7月19日,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宣布柯爾特的手槍中標,中標後的手槍被定型為「M45A1室內近戰手槍」(簡稱CQBP),預計將採購12,000把。
  • 百年經典再剖析-M1911自動手槍丨火器
    作為一把公元1911年出品的手槍,許多槍械收藏家和退伍軍人都認為,M1911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自動手槍,也是現代手槍的鼻祖,儘管其年代久遠,但至今仍可以與現代手槍相提並論。上圖的槍都是他經手參與過設計……當然,這些都只是槍,還不包括子彈……)這種.45口徑的手槍於1911年2月14日被美國軍隊採用。而白朗寧更是結合了他以前設計過的手槍特點,並建立了一個發射.45 ACP子彈的原型手槍,而其最終的成果就是M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