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發展過程中,各個民族都形成了本民族所崇拜的動物形象--圖騰,這些圖騰多少反映出這個國家的個性。如中國被稱「中國龍」、美國為「美國鷹」、印度為「印度象」等。俄羅斯則通常被稱為「俄羅斯熊」或「北極熊」,俄羅斯人被稱為「熊的傳人」。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4 年度記者會上也曾說,俄羅斯如同「好動的小熊」,也許是因為活潑好動,西方總想要拿鏈子「拴」住這頭熊。
事實上,熊早已從簡單的動物形象上升至俄羅斯人的精神層面,成為俄羅斯民族文化與國家的一種象徵。那為什麼俄羅斯的形象標識是熊呢?
在大多數中國人的心目中,「熊」 這個形象略含貶義,如窩囊、愚蠢、兇險等,但在俄羅斯人的心目中,熊「心地善良」、「憨態可掬」、「惹人愛憐」,熊的形象是被英雄化的, 是勇敢、力量和智慧的象徵。俄羅斯執政黨「統一俄羅斯黨」的標誌就是一隻漫步的北極熊。而如果對俄羅斯朋友說你像一個大熊,他也會很高興。
熊是俄羅斯民族崇高的象徵,是人們心中永遠的圖騰。在俄羅斯至今流傳著許多與熊有關的部落起源的傳說。
古時西伯利亞人以捕魚狩獵為主,他們崇拜熊,把熊看作森林的主人、世間整個大家庭的祖先。他們認為熊具有很多神奇的本領,死後會復活,明白人的語言,能夠認識自己的每一個親屬,能帶來幸福或災難。俄羅斯人不但虔誠地信奉熊,而且關於熊的傳說也頗具宗教色彩。據說,熊從前與上帝同住在天上的一個錐形帳篷裡,只因為它固執不從,被貶到地上,成為人類的神。
據歷史資料記載,古代人們認為熊原為人,並具有人的特徵,如可直立,眼似人,喜食蜜和酒等,因而對它特別敬畏。宗教上還有禁令規定, 直呼熊的名字是一種禁忌,所以,在俄羅斯民間只是按熊的外形,將其稱為「腳趾內翻的」或按其顏色稱為「棕色的」。
俄語中「熊」一詞是由蜂蜜和吃兩部分組成,意為「吃蜜的」動物。由於該詞更具有形象性,也就一直沿用至今。
熊是俄羅斯最具代表性的動物, 也是俄羅斯人最喜愛的動物,俄羅斯不少地方都有熊的標誌,也流傳著不少關於熊的故事。
在索契,有一個名為「熊的角落」 的著名小鎮,小鎮上到處是熊的雕塑。據了解,這個鎮的周圍是高加索的大山,不少的熊在此出沒。它們經常跑下山,到當地的河湖裡抓肥美的魚吃,因此每隻熊都長得膘肥體壯。對於這些來「偷吃」的熊,當地人不僅不討厭,還異常享受這種人熊共處的生活,人們索性把小鎮的名字改為「熊的角落」,這個小鎮也逐漸成了一個遠近文明的旅遊景點。
俄羅斯人對熊有著非常特殊的感情,這不僅因為俄羅斯盛產熊,而且熊溫厚、質樸,熊的一身都可以為人所用。熊在俄羅斯文化中多為一個正面形象,俄羅斯人喜歡熊「傻得可愛的」外表。從俄羅斯人的姓氏名稱, 俄語的俗語諺語、民間故事、文學名著到當代的影視作品,乃至整個國家民族的象徵,熊這一形象都佔據著至關重要的位置。
在俄羅斯的諺語中,熊表現出來的形象是力大無比、笨拙憨痴。比如:「熊行動笨拙,但力大無比」,「家中的主人,林中的狗熊」、「熊不洗澡,但很結實」、「一穴容不下二熊」等。由於熊力大無比,所以獵熊既困難,又危險,有諺語云:「熊沒碰上獵手很走運,獵手沒撞上熊也很走運」,「沒打死熊之前,先別賣皮」,(意謂事未成, 先別誇口)。「熊個子大,不靈活」, 人們用腳趾內向的熊來形容像熊那樣笨拙的人。
俄羅斯民族對熊的偏愛也反映在文學創作中。
熊是一個正面形象,被看作是「未婚夫」,具有一定的象徵意味。俄羅斯民間曾流傳著一種說法:「夢見熊就意味著快舉行婚禮了」。如普希金在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中有這樣一段描寫:達季雅娜入睡前把梳妝鏡藏在枕頭下準備在夜間給自己算上一卦。萬籟俱靜,達季雅娜進入了夢鄉。她夢見獨自一人在森林裡, 四周空無一人,突然從雪堆裡鑽出一隻大熊,把她帶到了林中小屋……這裡「夢中的大熊」體現了達季雅娜渴望嫁人的心願。
在俄羅斯文化中偶爾也能見到反面形象的熊,克雷洛夫在寓言《隱士和熊》中把熊的「憨痴」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致。寓言中隱士和熊交上了朋友。有一天隱士睡著了,熊在旁邊看守著。它看見一隻蒼蠅停在隱士的臉上,便掄起胳膊驅趕,可是這隻蒼蠅不肯飛走,最後停在隱士的額頭上。熊便捧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地砸了過去,就這樣斷送了朋友的性命。後人把這種欲益反損的幫助,即「幫倒忙」 稱為「熊的服務」。
文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俄羅斯民族對熊的心理積澱。俄羅斯民族崇尚熊,認為在很多方面體現了俄羅斯民族的優秀品質,把它視為俄羅斯民族的崇高象徵。他們稱讚熊力氣大、體魄健壯、純樸誠厚,稱其為「俄羅斯森林之主」,有著力大無比的勇士般的性格。同時還稱它為甜食家、美食家。
俄羅斯人喜歡熊的憨態可掬的外表,因而把熊親切地稱為「米沙」、「米什卡」等。俄羅斯人對熊的偏愛還直接反映在人名上,如「米哈伊爾」、「米沙」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俄羅斯現任總理梅德韋傑夫這個姓在俄語中也是「熊」的意思。
在俄羅斯人看來,熊的形象凝聚了勇敢正義的正能量,深受他們喜愛。俄羅斯人也並不在乎世人稱自己的國家為「俄羅斯熊」或「北極熊」。「傻得可愛」的熊卻是一個正面形象,深受俄羅斯人喜愛和擁戴,其地位不亞於中國的國寶大熊貓。在俄羅斯,有「熊」式戰略轟炸機,也有俄羅斯熊肉罐頭。
梅德韋傑夫曾為代表俄羅斯民族的圖騰熊賦予了一個新的解釋:可愛的、親切的俄羅斯熊。
「奧林匹克小熊米沙」是1980 年莫斯科舉辦夏季奧運會的吉祥物, 它誕生於1977 年12 月20 日。
此前蘇聯《動物世界》欄目組在數萬名電視觀眾中曾作過問卷調查: 如果將一種動物用作奧運會的吉祥物你會選擇誰? 最後棕熊獲得了最多的投票。
將高大笨重的熊變成親切可愛的吉祥物米沙是由莫斯科藝術家維克多·亞歷山德羅維奇·奇日科夫完成的,他這樣解釋道:「動物是我主要的創作對象,而熊是它們之中我最喜歡的……我花費了很多心血在小熊的形象上,渴望看到他彬彬有禮、和善可愛的模樣,同時又有威嚴的感覺」。
經過數月的精心設計,第22 屆奧運會的吉祥物被製作成面帶微笑、活潑可愛的卡通熊「米沙」。這一吉祥物產生以後立刻贏得了全俄羅斯人民的喜愛,在明信片、郵票和徽章等日常生活的每一角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著名的杜列夫斯基瓷器廠還特意製作出「小熊米沙」的運動員系列, 涵蓋了拳擊、冰球、足球、跳水、遊泳、體操等眾多體育項目,在這些精美的陶瓷作品中,「小熊米沙」擺出形態各異的運動姿態,儼然一名深諳多種運動項目的「體壇高手」。
不僅如此,蘇聯太空人科瓦列諾克和伊凡奇科夫還將吉祥物帶上了太空,「小熊米沙」與他們一起在太空整整遨遊了140 個晝夜。
上海銘晶實業總經理仲軍歡迎各界朋友電話諮詢:1367176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