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木希典的三幅書法作品

2021-02-13 旅順老李頭

乃木希典(日語:のぎ まれすけ,1849年12月25日-1912年9月13日),長州藩藩士出身,曾用名源三郎、文藏。日本軍事人物,陸軍大將,善寫漢詩,持身嚴謹,對外侵略擴張政策的忠實推行者。

編輯搜圖

乃木希典(1849年12月25日-1912年9月13日)

乃木希典作為戰爭的狂人,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兩度「光臨」旅順。在甲午戰爭日軍入侵中國前夕,乃木寫下了一首狂詩:

編輯搜圖

乃木書法

肥馬大刀尚未酬,皇恩空浴幾春秋。

鬥瓢傾盡醉與夢,踏破支那四百州。

 乃木是一個氣焰囂張,面目猙獰的戰爭惡魔。為報皇恩,竟然要踏破四百州,可見其狂妄之極。

 1904年12月28日,乃木以肉彈戰術,向203高地發起炮火無間距連續進攻。29日晚8時,乃木次子乃木保典戰死在北坡上,8天後才收屍。連續喪子的乃木心如刀絞,含淚作詩:

編輯搜圖

乃木書法

爾靈山險豈難攀,男子功名期克艱。

 鐵血覆山山形改,萬人齊仰爾靈山。

 在這首詩中,乃木把203高地改為諧音的「爾靈山「。詩中以」男子功名「、」萬人齊仰「來讚許安慰亡靈。」鐵血覆山山形改「一句,形象的描寫了203高地爭奪戰慘烈程度。這首詩在開頭和結尾兩次用到」爾靈山「3個字,這本是作詩的一大忌,但是只要你了解」爾靈山「不只是一個字面諧音那麼簡單,而真正的意思是」兒子靈魂所在的山「和「你們年輕人靈魂所在的山」(已找到日文證明就是此意)。日本人拍攝的「坂上之雲」攻克203高地,結尾時的一句話很重要,乃木希典為了悼念那些戰死的靈魂,將203高地改為爾靈山。這樣你就會覺得只有用前呼後應的寫法,才能把乃木希典對戰死的兒子和那些青年人的悲痛心情表達出來。放慢語速朗讀,仿佛就是一種哀嚎。

 日俄戰爭結束之後,他帶出的13萬人傷亡近半。乃木自知罪孽深重。在回國的船上,他迎風落淚,寫下了一首自遣詩:

編輯搜圖

乃木書法

皇師百萬徵強虜,血戰攻城屍做山。

 愧我何顏看父老,凱歌今日幾人還。

 從踏破四百州的狂妄,到凱歌今日幾人還的憂傷,這是乃木的自畫像。

天皇為他舉辦了祝捷大會,組織官兵家屬參加。乃木希典站起身來,開口便道:「吾乃殺乃兄乃父之乃木是也!」歡迎人群中登時痛哭一片。

1912年9月13日,明治天皇出殯的當晚,他說服妻子靜子一同剖腹殉君而去。此舉,被一些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奉為「戰神」。

乃木的漢詩寫得很多,書法作品也不少,應該說確有漢語和書法的功底。

 


相關焦點

  • 學院路小學書法創作特訓班作品點評展示
    單老師結合參訓小學員的書體特長,為他們進行了一系列訓練,指導同學們從臨摹轉換到創作實踐,從謀篇布局到形式構成,從書寫內容到款識印章等多角度、全方位體驗書法創作的嚴肅認真,讓同學們領略到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書法創作魅力。      本期展示特訓班小學員的書法作品若干幅,並配有單凌雁老師的精彩點評。
  • 乃木希典與遼東
    在甲午戰爭當中,乃木希典就是陸戰的急先鋒,是第一步兵旅的少將旅長。乃木希典出生在武士家庭,但他喜歡詩歌,詩寫得很好,這首詩,就是他在甲午年間出徵遼東時而寫下的……肥馬大刀尚未酬,皇恩空浴幾春秋。鬥瓢傾盡醉餘夢,踏平支那四百州。多麼狂妄,竟然要踏平中國四百州。
  • 軍魂,軍旅書法之魂!
    在蔚為大觀的中華傳統藝術門類當中,軍旅書法獨樹一幟,被譽為「書壇重鎮」。三年來,由軍委政治工作部宣傳局和中國書協聯合舉辦的「鑑古開今」書法作品展覽,集結全軍書法創作主力,以不同藝術風格展現正大雄強的軍旅書風,逐步成為當代軍事文藝重要品牌,其在主題意蘊、創作導向和價值實現等諸多層面的探索,為新時代的軍旅藝術創作提供了豐富啟示。
  • 尚勢出新的民國時期書法
    現代先進的照相印刷術在清末傳入中國,在民國時期得到迅速發展,古代法帖珍本、碑刻墨跡、漢晉簡牘以及當代著名書家的作品大量影印出版,使過去秘藏的名跡得以公之於世,大大開闊了人們的視野。其中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藝苑真賞社、文明書局、有正書局等聘用國外技術人員,以先進的珂 版精印,傳真程度很高。坊間印行的石印本更多,流布之廣為前所未有,對書法藝術的普及和提高作出了巨大貢獻。
  • 武術書法名家何海軍揮墨一筆龍
    何海軍書法作品展示:書法作品--《一筆龍》書法作品--《蘭花》書法作品--《劍》書法作品--《佛》書法作品--《藝》
  • 張維忠書法新作展(2014.10)
    ,其書法便在書法界引起廣泛關注。當然速度不是考察作品的唯一重要指標,但在他的書寫速度中,我們確實發覺到他對線條運動的敏銳和具有獨自的動力形式。「動力形式是與節奏有關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指書寫時力量分布和速度分布的形式……動力形式是比節奏深一層次的構成因素」(邱振中《書法》第100頁)。他的楷書線條所蓄含的力量變化見證出他對傳統碑帖的深入體察把握和消化、創新能力。
  • 乃木希典漢詩與甲午、日俄戰爭
    其實乃木希典的作戰指揮能力真的不怎麼樣,只不過由於是個狂熱的戰爭分子同時又對天皇忠心耿耿,因此受到吹捧而已。 乃木希典生於日本東京,自幼受到日本武士道精神與儒學忠君思想的教育,1877年在鎮壓叛亂的戰爭中,乃木希典作為聯隊長在戰場上丟掉了聯隊旗,自覺無顏苟活,欲自殺以謝天皇,後被好友勸阻,申請天皇赦免。由於自責,染上酒癮,經常借酒消愁。
  • 乃木希典來過旅順幾次?
    根據我目前手裡的資料來看,乃木希典來過旅順四次。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乃木希典任侵華日軍第二軍第一旅團長,聽命於第一師團長山地元治的指揮。旅順破城時,瘋狂屠殺無辜平民竟達2萬人。他和山地元治是十惡不赦的罪魁禍首。 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同年5月,乃木希典以日本陸軍中將軍銜任侵華日軍第三軍司令官,從而成為日軍在日俄戰爭中陸地戰場的主將。
  • 乃木希典的自供狀
    乃木希典作為戰爭的狂人,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兩度「光臨」旅順。在甲午戰爭日軍入侵中國前夕,乃木寫下了一首狂詩:。
  • 書法名家張鵬首次披露軍旅奇緣
    張鵬書法作品高中畢業後,張鵬帶著作品主動找到縣政協書法家協會,巧遇長者董書府,被舉薦到縣城專業刻字社當寫字員。張鵬把握機遇,勤學苦練,很快獨當一面,成為業務骨幹。當年5月,部隊接到上級通知,中國書法家協會、總政文化部、解放軍報社聯合舉辦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全軍書法大賽。宣傳處讓張鵬寫一幅作品,鼓勵他「不求獲獎,貴在參與」。懷著敬仰,抱著希翼,張鵬全力以赴,以強項小楷作品參賽。他請假把自己關在三樓倉庫,靜寫曹植《洛神賦》千字文,用了整整一天時間,錯漏幾個字。痛心疾首的張鵬,重新凝神書寫,拿出滿意作品。苦心人天不負。
  • 烈焰中的「書法」
    西達選煤二分廠機電人員大部分文化水平較低,但在設備維保方面卻有著眾多的奇思妙想,在長期的維修過程中,頻繁的與鐵器設備接觸雙手布滿了厚厚的老繭,略顯笨拙的雙手在設備更換及檢修作品作業中卻靈巧多變
  • 在日俄戰爭中,日軍指揮官乃木希典的表現真的很糟糕嗎?
    乃木希典的成名之戰是旅順戰役,也正是旅順戰役讓乃木希典一戰封神,但在旅順戰役中乃木希典的指揮明明就是典型的「人海戰術」,「肉彈將軍」之名就是由此而來。將5萬日軍送入鬼門關的乃木希典又為何會被奉為「軍神」的呢?
  • 日本點滴之六十一|乃木希典 · 也曾放蕩
    《乃木希典——高潔的「軍神」放蕩在過去的日日夜夜》(《惡的歷史·日本編 下》)一文裡,作者花岡敬太郎告訴我們,甚至就在舉辦結婚儀式的當天,乃木先是在青樓喝了個痛快淋漓,遲到晚來了幾個小時不說,婚禮上繼續暴飲,直到酩酊不省人事……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潛意識裡對生命的厭惡,意識裡對婚姻的憎惡,轉化成對新娘的大不敬,升華到對薩摩的精神報復,回音在自負銜接自卑的九龍壁,輪迴在尋找自我的迷途中迷失自我的鬼打牆,
  • 欣賞這些抗日名將的書法,很多寫得都不賴!
    今天讓我們來看看那些抗日名將們的書法,很多寫的都不賴!抗戰離不開領袖的堅強領導先發一組抗戰兩位主要領導人的書法還有許多抗日將領,在那一時期,寫下了經典的書法作品。蔡廷鍇書法《三希堂》匾額法帖共分32冊,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書法叢帖,集歷代書法精品之大成,共收集自魏、晉至明末一百三十五位書法大家的作品,以歷史順序編纂,囊括了當時宮廷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名家名作之墨跡珍寶。
  • 翕然攝影作品欣賞
    今天推出的這組攝影作品,就是我在攝影俱樂部結識的一位很有素養的老大姐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劉俊韜翕然,是一位知性大姐。我和她是在攝影俱樂部裡認識的。
  • 水冰書法:這二十多年的奮鬥都融匯在這一天的感悟中
    細數起來我學習書法也有二十幾個年頭了,無論職場紛擾或者世事繁忙,書法於我,已不只是愛好,更是一種生命的狀態。只要是不動筆,就會感覺生活少了些什麼,一筆情深誼長,一筆春夏秋冬,念或不念,落筆心安。去年,我有幸參加了中國硬筆書法協會舉辦的全國書法教育經驗交流論壇。得以聆聽中國硬協主席張華慶先生、副主席李冰先生的教誨,受教頗深,感慨萬千。
  • 卜慶君將軍和宋達老師作品在全國政協禮堂展出
    開幕式上空軍裝備部原副部長申良啟將軍介紹畫展展出作品,他講到畫展中最大的亮點是在北京將相紅色文化交流中心卓釔辰秘書長總策劃並執行,在海軍、空軍和原總參、總政、總後、二炮等系統十餘位老將軍的支持下,共同完成了九十位將軍所創作的九十米的將軍書法長卷和九十位知名國畫家共同完成的九十米的國畫長卷。將軍書法長卷主要以偉人詩詞、十大元帥詩詞、開國大將詩詞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為主。
  • 《書法進階訓練》(第一冊:樣張)
    作者簡介蘇士澍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協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中國書法培訓中心教授。自幼酷愛書法篆刻,少年時拜劉博琴先生為師,中青年後從師啟功先生。長期從事書法、篆刻的創作。兼習諸體,擅長雞毫作篆隸,饒有特色;行草流暢,韻味極濃。篆刻宗秦法漢,寓己意於古風之中。
  • 山西晉德2016年秋拍徵集前瞻 閻錫山書法、賈景德書法對聯
    閻錫山   書法立軸  紙本 88×44cm釋文:逆來逆應可以增逆,逆來順應方能消逆,仁者固樂為斯,智者亦利為斯。款識:克剛先生 閻錫山鈐印:閻錫山印(白)說明:「克剛先生」上款 賈景德(1880-1960)字煜如,號韜園,山西沁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