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軍方接力護送他回家,50年前曾被定為叛徒 | 止戈出品

2021-02-07 龍哥的戰場


這是止戈傳媒出品的第 2  篇戰爭故事,全文約7100字。

  沒時間看文字,那就聽聽唄~~  

「0195,聽到請回答!0195,聽到請回答!」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筧橋機場塔臺,航管員急促地呼叫著。

空八師22大隊2中隊機長李顯斌駕駛的伊留申二八型轟炸機從雷達上消失已經兩個多小時了,沒有任何回音。這麼長時間失去聯繫,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

就在這時,一位首長怒氣衝衝地摔門進來,大罵道:「喊什麼喊,臺灣的廣播已經報導了!叛逃!叛逃!」

事隔51年後,原空軍司令部軍務部副部長孫培新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依然驚心動魄。

沒於荒草中的「反共義士」墓地。

這段陳年往事被再一次提起,是在2016年6月,我看到一份尋人啟事,發帖的是兩位臺灣人,一位是退役空軍少校李剛,一位是臺灣空軍子弟高興華,他們說,臺灣將興建桃園航空城,桃園公墓被列入拆遷範圍,「反共義士」廉保生的墓是無主孤墳,希望緊急尋找廉保生的家人,讓他葉落歸根。

我在網絡上發布了幫助廉保生尋親的消息,經過志願者的多方接力,我們找到了廉保生的侄子廉成。廉成確認,廉保生的原名應該是廉寶生,猜測是臺灣方面的筆誤。而在民政部的網站上查詢,廉寶生被認定為革命烈士。

一方「反共義士」,一方革命烈士。真相,就像愚人節裡的一個玩笑

解放軍的轟炸機降落臺北桃園機場那天,高興華還是桃園空軍子弟小學的一年級學生,那是1965年11月11日下午,正在上課的高興華突然聽到不遠處傳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放學後,高興華看到校園的布告欄裡貼出一張紅紙,說有「匪空軍」一轟炸機投誠來臺。他從大人的講述中知道了更多的細節:

飛機降至地面僅剩20公分時,突然機頭猛地拉起,然後失速下墜,機尾直接著陸,火花四濺,飛機尾巴被跑道生生擦掉一截。

飛機降落時,臺方官兵一擁而上。

飛機上的三個人,只有機長李顯斌安然無恙,他下了飛機,向臺灣軍方交出佩槍;領航員李才旺被變形的艙門卡住一隻腳,經臺方人員割開軍靴才得以脫困;坐在尾艙的通信射擊員廉寶生滿身是血,送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緊貼地面高仰度拉升,這是飛行大忌。很多人不明白,叛逃臺灣的李顯斌為什麼要這麼做?

李顯斌向臺灣軍方的解釋是 「太緊張了」,但似乎讓人難以信服。

2016年7月,我在北京見到了廉寶生的侄子廉成,談起51年前的這段往事,唯有嘆息。那年11月的一天,有兩位解放軍軍官一臉嚴肅地來到家裡,告訴他們,廉寶生叛逃臺灣,飛機落地時觸地而亡!

這個意外的消息讓全家目瞪口呆。

整個家庭的命運也由此轉折。在海軍服役的三弟、在陸軍服役的四弟被陸續遣送回鄉,在政府工作的大哥也失去了提拔的機會。廉寶生的大哥廉寶忠,1947年參加的革命,是一位老革命。

廉寶生新婚才半個多月的妻子,被迫與這個叛徒家庭劃清界線,改嫁他鄉。

原本海陸空俱全的廉家,瞬間成了眾矢之的。村子裡開始貼滿大字報,稱廉寶生「背叛祖國」。

在臺灣,廉寶生被以「反共義士」的名義厚葬,時任「國防部長」蔣經國頒發八尺挽幛,上書「尚義成仁」,空軍總司令徐煥升上將親率600多名官兵參加他的追悼會,極盡哀榮。

機長李顯斌和領航員李才旺分別獲得2000兩、1000兩黃金獎勵。還有1000兩,先暫存「國庫」,待反攻成功後,獎給廉寶生的家屬。

李才旺(前)和李顯斌(後)在臺灣接受採訪。

通過臺灣的一個朋友,我獲得了李顯斌叛逃臺灣三個月後,公開發表的近兩萬字的文章《衝出鐵幕》,這篇文章,用大篇幅批判中國大陸的各種政治運動,還講述了叛逃經過:

飛過南麂山後,我先把所帶的三顆水泥練習彈投到海裡。在進入海峽上空,我用機內的通訊系統探問李才旺:「現在在什麼地方?」他以急促而興奮的語氣回答我:「快了!快了!」果然不出所料,這太使我振奮。

剩下的還有廉寶生,正在我稍稍猶豫了一下的當口,他倒是先問過來了:「航向不對吧?」

「好像不對。」我說。

「那就對了!」

多妙的試探和回答啊!於是我確切地知道我們機上的三個人,此時正是同心協力地飛向自由祖國了。

在此之前,李顯斌已經做過周全的準備,他研究臺灣地理,默記航向、高度,並設想一旦領航員關掉變流器,所有的電機系統以及儀表機件都失去作用時,他應當如何使用半儀表保持航行。

鐵證如山!但對於廉家來說,他們怎麼也不相信廉寶生是「叛徒」。廉寶生的大哥廉寶忠開始四處申訴,得到的答覆是:臺灣都確認了,難道還冤枉你們了嗎?

2016年8月,我訪問了解放軍原空軍司令部軍務部副部長孫培新。

據他介紹,事發後,軍方立即檢查了0195機組的宿舍,在李顯斌的個人物品中,發現了私藏的收音機。軍方為了防止大家偷聽敵臺,堅決不允許個人擁有收音機。

更為蹊蹺的是,在李顯斌的床下,發現一個手槍彈簧。他為什麼卸掉彈簧?

根據訓練記錄,李顯斌有一次曾私自改變航線,向著深海方向飛行了幾分鐘,後來他解釋誤以為飛機故障,才偏離了航線。

「也曾經有老同志提出疑問,說廉寶生合謀叛逃不可能,他才結婚十幾天,夫妻還在蜜月期,他還是黨小組長,家裡的成份又很好,大哥是老革命,從小就接受忠於黨的教育,兄弟五個有四個就是軍人,他怎麼可能叛逃。」孫培新回憶說。廉寶生的家族被調查了個底朝天,沒有發現任何叛逃的動機。

廉寶生和戰友。

孫培新還向一位軍方的機械專家請教,對方認為,從伊留申二八轟炸機的結構來分析,尾艙位於機背,飛機落地時,即使是尾部著地,也不會傷到坐在尾艙的通信射擊員,怎麼可能死掉?

唯一的疑點是,飛機改變航線,廉寶生肯定是知道的,塔臺一直在呼叫,他是通信員,為什麼沒有做出回應?

來自四川的李才旺,在叛逃前一個月,未婚妻還去部隊和他商量婚禮的事。他的未婚妻被稱為羅江一枝花,是長途汽車站的售票員。事發後,當地好事者專程去汽車站看他的未婚妻,絡繹不絕。他的母親,也被列為「四類分子」,家裡的光榮匾被取下。

身為領航員的李才旺,就坐在機長李顯斌的隔壁,為什麼沒有反抗?

「臺灣的報導鋪天蓋地,說他們三個都是『反共義士』,而我們這邊沒有任何證據能證實廉寶生是清白的,就只能定性他們三個都是叛徒。」孫培新說,「毛主席說過,敵人反對的我們就擁護,敵人擁護的我們就反對。敵人把他們樹為英雄,對我們來說,就是叛徒。」


尋找歷史真相,一定要放在時代的大背景下,一點一點抽絲剝繭,並且不被當時充滿意識形態的歷史資料所左右。

關於李顯斌叛逃事件,從事發起,臺灣就有持續性的報導,大多是基於政治宣傳需要,而大陸在兩岸實現「三通」之後,正值紀實作品熱潮的到來,出現多篇關於此事的報告文學。

各自的立場,有著不同的表述。

李顯斌1937年出生於山東陽信的一個農村家庭。在一篇1994年發表的題為《逮捕叛逃者——李顯斌叛逃案追訴紀實》的文章中,稱他從小被視為掌上明珠,受到百般溺愛,養成了自私任性、貪圖享受的個性,並且在部隊裡「缺乏自覺磨練的意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李顯斌與李才旺在臺灣出席公開活動。

而在李顯斌的個人自傳《衝出鐵幕》中,他將叛逃歸結為不休止的政治運動:

「在我們受訓的第二個月時,正趕上1955年7月的「肅反」風潮,每個同學都被逼著上臺「交待歷史」,每個人都成了待罪的囚犯,大家都生活在朝不保夕的戰慄中。

1961這一年,在我思想轉變的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從歷代以來的災荒裡,從沒有像那樣餓莩遍野的情形。我從濟南回到陽信,在相距兩百裡的道路兩邊,所有青陽樹的樹皮都被剝光了,剩下赤裸裸的樹幹在悽涼的原野上,好像一排排無肉的白骨。

我的祖母和伯父,在這一年先後離開了人間。

為了防止飛行員發生「思想走私」問題,連收音機也都受到嚴格的管制,除了在公共場所外,在寢室中是不淮個別收聽的。」

 「中共空軍官兵弟兄們,你們好,我是播音員×××……」1949年之後,臺灣「中央廣播電臺」專門成立了大陸廣播部,軍人是廣播的主要對象,除了心理戰,還有黃金的誘惑。

大陸針對臺灣的「糖衣炮彈」,往往是家鄉的土特產品。

在那個時期,雙方都有持續的叛逃事件發生。一個要「衝出鐵幕」,一個要返回家鄉。

「天空裡擁簇著密密的雲堆,海上是薄霧騰升,朦朧中不遠的上空,一組機群正快速的向我們接近,憑常識的判斷那是國機,於是,我按照規定的動作,搖搖翅膀。」

「爸爸,爸爸,廣播電臺裡提到廉寶生的名字!」1983年12月19日清晨,廉寶生的大哥廉寶忠剛到辦公室準備工作時,他的女婿騎著一輛自行車火急火燎地趕來,告訴他這個消息。

距叛逃事件發生已經18年之久了,在這期間,作為廉家老大的廉寶忠,受母親之託,四處上訪,尋找二弟廉寶生死亡的真相。

一直尋找弟弟死亡真相的廉寶忠。

當天的《人民日報》上,同樣發表了這篇新華社的通稿,標題為《原空軍領航員李才旺從美國抵達上海》,副標題為「在機場發表聲明說:18年前國民黨當局用他的名義發表的反共聲明完全是捏造的」。

報導稱,在前一天晚上,李才旺回四川探親從美國抵達上海,「李顯斌採用預謀的欺騙的方法,讓我和廉寶生都不能及時發現他是叛逃到臺灣去,等我發現李顯斌叛變時,飛機已到臺灣北部岸邊,我無法與塔臺聯絡,座艙與李顯斌隔開不能相通,他在駕駛飛機,已無法制止事件發生。」

這個報導,讓廉寶忠淚流滿面。他立即聯繫外交部,經過安排見到了李才旺。但對方只告訴他一句話:廉寶生是愛國的,是英勇不屈的!

語焉不詳的話語中,還有什麼被隱藏的秘密

有了這一份證明,廉寶忠更加堅信弟弟不是叛徒,繼續上訪為弟弟平反。

1988年8月,廉寶忠寫信給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萬裡。兩年後的11月,他收到回覆:空軍黨委決定改變對廉寶生的叛徒定性,按遇到無法抗拒的意外事故死亡對待,定為因公犧牲軍人,給你們一次性生活補助費1萬元。

曾參與廉寶生平反的孫培新回憶,調查組認為,作為通信員的廉寶生,在塔臺不停呼叫時沒有回應的原因,有可能是機長李顯斌關閉了電臺,不僅機上與地面的通信中斷,前後艙之間也無法聯繫。

拿到這份平反材料,廉寶忠在村子裡放了一長串鞭炮。叛徒的帽子摘掉了,但是,他並不滿足!他需要一個真相:弟弟到底是怎麼死的?

李才旺回家後,為母親翻修了房子,還為鄉裡捐建了一條馬路,他的母親也由「四類分子」變成美國籍華僑家屬。返回美國後,李才旺再未出現在公眾視野,也再沒敢去臺灣。

李才旺的衣錦還鄉,深深地刺激到了李顯斌。

1988年,美國的朋友向廉寶忠寄來一份報紙,報導稱,李顯斌向臺灣當局提出申訴,當年駕機投誠事件,完完全全是他一人所為,李才旺和廉寶生,都是被協迫而來,政府獎勵的4000兩黃金,應該由他一人獨得。他還說,當時之所以說是三個人,是臺灣當局為了政治宣傳需要,李才旺根本不願意參與宣傳活動,到後來幾乎沒有參與,「為什麼要讓兩個根本不願意投誠的人也分上一杯羹?」

李顯斌說,當年飛機降落在桃園機場時,廉寶生發現局勢已經無法改變,只好自殺,而李才旺則是被俘虜。

「弟弟是自殺的!」廉寶忠驚呆了!

陳列於臺灣空軍展覽館的0195戰機。

根據媒體公開的報導,李顯斌叛逃臺灣後,與一位電臺主持人結婚,這段有著政治背景的婚姻,加上兩個人的個性差異,最終走到了盡頭,而李顯斌因為投資失敗,血本無歸。

雖是「反共義士」,但臺灣當局對他們並沒有信任,臺灣方面覺得,他們能為了黃金而來,也會為了更大的利益離去。這些「反共義士」,從此失去了翱翔天空的機會,言行也受到嚴格監控。

在舊書網上,我買到一本1996年出版的有關李顯斌叛逃事件的書籍《遲到26年的審判》,作者於祖範時為解放軍海軍上校,獲得了很多內部材料。

李才旺曾向大陸方面供述,他的妻子是當時在醫院幫他療傷的護理員,結婚多年後才向他講明,最初嫁給他的意圖是監視他;而他每次搬家,對面就會搬來一家人;每次出門,也都有穿著「三接頭」皮鞋的人跟著。

如果再回溯兩岸的歷史,會發現李顯斌的焦慮還有更重要的原因。1988年,臺灣開放老兵返鄉的第二個年頭,看著成批成批的老兵回到家鄉,李顯斌的心境可想而知。

在他叛逃臺灣後,他在大陸的妻子和他劃清界限,1987年兩岸「三通」時,他輾轉通過書信與家人取得聯繫,得知父親已經去世,而母親身體欠佳。

23年前,他在《衝出鐵幕》中稱,出逃那天,「我把三歲的孩子李寧軍的一張照片,放在口袋裡。」

如果弟弟是自殺的,那麼應該評為烈士,而不是因公犧牲,在政府部門工作多年的廉寶忠認為。他繼續不停地上訪,為弟弟討要公道。

1992年初的一天,廉寶忠接到了三弟的一位戰友的電話,這位戰友轉業後分配到了青島中級人民法院,他激動地告訴廉寶忠,李顯斌回大陸時被捕,案子在他們法院審理,根據供述材料,確認廉寶生是在落地之後,被臺軍重重包圍的情況下,舉槍自盡。

廉寶忠終於明白了9年前李才旺回國時告訴他的那句話:廉寶生是愛國的,是英勇不屈的!

還有更多疑團被一一解開:李顯斌架機降落臺灣時用機尾著地,目的是除掉廉寶生;而在他床下發現的手槍彈簧,是他偷偷從李才旺的手槍上卸下來的。事發時李才旺曾試圖反抗,才發現手槍不能擊發。

1993年2月13日,空軍第十軍政治部批覆,追認廉寶生同志為革命烈士。這一天,離廉寶生犧牲已經28年了。

曾是坦克兵的廉寶生,因表現出色被選為空軍。

思鄉心切的李顯斌,希望模仿李才旺回國的方式。退役後,他經由加拿大,於1991年12月16日回到山東老家,與80多歲的老母親抱頭痛哭,也與原配妻子以及在大陸的孩子相見。

十多天的探親結束後,李顯斌準備搭乘飛機離開時,當地警方出現在他的面前。

在李顯斌入境的那一天,他已經被警方監控。警方決定,留給他時間與親人團聚

1992年6月,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以投敵叛變罪判處李顯斌有期徒刑15年。不久後,他的母親在屈辱中離世。2002年,李顯斌因患胃癌獲假釋出獄,被限制居住在上海,同年12月去世。他的兩個兒子將其骨灰帶回臺北,安葬在軍人公墓,上書「英雄義舉,足堪垂遠永志」。

廉家用電腦製作的全家福。

1998年,廉寶生的母親病危,彌留之際,他告訴大兒子廉寶忠,「把老二接回家,這個家就完整了,如果你們完不成,就交給你們的兒子。」

兩年前,我去廈門出差,順道去了趟海邊,隔海可以看見金門大擔島上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與廈門的「一國兩制統一中國」遙望,已成為遊客必看的景點。

當地的陪同人員講了一個段子:

有一天,金門臺軍接到電話:「你們反攻大陸的標語掉色了,麻煩重新刷一下。」

「你們是哪裡?「臺軍問。

「我們是廈門市旅遊局。」

歷史已成為笑談。

這段歷史又何嘗不是一個玩笑呢?

1988年9月11日,新華社授權發布軍方通告,從即日起,停止執行1962年頒布的對駕機、駕艇起義的國民黨官兵給予獎勵的政策。

兩年多後的1991年5月1日,臺灣宣布,從即日起,停止實施始於1958年的《共軍官兵起義來歸優待規定》,「所有共軍官兵起義來歸,『國防部』都不再發給獎金。」

時至今日,兩岸的廣播依然相互發射無線電波,只是內容已無關痛癢。

只是廉家,依然在為母親的遺願而努力。大哥廉寶忠已經年邁,他把任務交給了兒子廉成。

廉家的設想是,廉寶生已經被確定為烈士,接他回家時,就應該有國家儀式。這不僅是對烈士的尊重,也是在洗清家族的屈辱。

就在廉家積極推進此事的同時,臺灣的民間人士也行動起來。身為空軍第二代的高興華和臺灣退役空軍軍官李剛,開始發貼尋找廉寶生的親人。

「雖然他是我的敵人,但是他能夠為了他的信仰、他的理念而選擇壯烈成仁,讓人尊重。」在我通過帖子上的電話聯繫上李剛時,他告訴我。

而此時,廉寶生的墓地因長年無人維護,已經塌陷,荒草叢生。「反共義士」的輝煌時代,早已落幕。唯有親情,依然沒有斷連。

李剛說,廉寶生被臺灣軍方安葬在桃園機場附近的普通公墓,沒有下葬於空軍公墓,是因為軍方知道他是自殺的;而蔣經國先生的題字「尚義成仁」,也是用一個沒有政治立場的詞語向他表示敬重。

探訪首位叛逃臺灣的飛行員楊德才的墓地。30多年來,陸續有12架大陸軍機叛逃臺灣。蓉蓉攝

不巧的是,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上任,兩岸關係再一次緊張,官方往來渠道關閉。

這年8月,我和廉成一起拜訪空軍,這個既恥辱又光榮的事件,讓軍方有些猶豫。經過層層匯報,最終決定,由民間將廉寶生的骨灰帶到大陸,軍方將會在北京機場派出禮兵迎接,並將抵達北京的時間定為9月30日,烈士紀念日。

一個荒誕的事情是,當天晚上我乘坐飛機離開北京時,給負責對接此事的同事打電話安排工作,我說,臺灣的事,要和空軍多溝通,短時間內解決問題,不能有任何失誤。因為忙著關機,我的語速很快。下飛機時,坐在我旁邊的乘客終於忍不住問了我一句話:真的要打臺灣了?

人心的不安,是因為真正的和解,還遠遠沒有到來

2016年9月27日,梅姬颱風來襲。在一片風雨之中,廉寶生的墓地開始起掘,在他的頭骨上,可以看到一個明顯的彈洞。

為幫助廉寶生回家,臺灣軍方開具了死亡證書,並提供了諸多便利。臺灣軍方希望,能以此開啟兩岸互還烈士遺骸行動。冷戰時期,有多架臺灣「黑貓中隊」戰機墜毀大陸。

三天後,在8名身著藍色空軍軍裝的禮兵護送下,廉寶生終於回到了家鄉,在熄燈號中,長眠於薊運河畔的天津寧河烈士陵園。

埋骨他鄉51年後,廉寶生在軍方護送下回家。

這一天,年過八旬的廉寶忠來到母親的墓前,他哭著說:媽媽,我把老二帶回來了。

所有人都嘆息,如果沒有這起事件的牽連,這個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有著四名軍人的家族,其顯赫可想而知,而這一切都在無奈中戛然而止。

一架飛機上的三個人,一個是臺灣的義士,一個是大陸的烈士,一個移居他國。

就在廉寶生的遺骨運回大陸的那天,看到報導的一位臺灣朋友講述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每年清明節,都會有一位女士拿著百合花,前往廉寶生的墓地祭拜。

她是誰?

根據朋友提供的線索,去年12月,我借出差臺灣的機會,專程前往臺灣桃園機場附近的大華村尋找這位名叫王雲貴的女士,未果,之後輾轉通過網絡聯繫上了這位女士。

王女士的回答令人吃驚:1965年事發時,她的丈夫劉達祥正是守衛桃園機場的士官長,是整個事件的親歷者。她的丈夫曾經囑託她,要好好照顧這位犧牲的解放軍士兵,「他是一名真正的軍人。」

王雲貴遵照丈夫遺囑,為廉寶生掃墓。

事發後,被上級要求統一口徑的劉達祥還是偷偷告訴了妻子事情的真相:

臺灣軍方發現解放軍的轟炸機飛過臺灣海峽,立馬出動兩架戰鬥機逼近,結果發現對方搖了搖翅膀,這是投誠的暗號。

飛機落地後,荷槍實彈的官兵們立即衝上前去。李顯斌很淡定地走下飛機,交出佩槍,然後告訴劉達祥:要注意尾艙的士兵。

警惕的劉達祥雙手握緊槍,帶著大隊士兵包圍了尾艙的位置。隔著玻璃,他看到一張年輕的面孔,正在向外張望。兩個身著不同軍裝的軍人,突然四目相對,雙方的眼睛裡,都充滿了驚恐

1949年,10歲的劉達祥跟隨黃埔軍校四期畢業的父親劉雄章敗退臺灣,長大後加入部隊,成為一名軍人,激勵他的,不僅有「反攻大陸」的教育,還有家仇,是共產黨讓他們全家背井離鄉。

這是他成為軍人以來,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面對自己的敵人,他扣著扳機的手指已經有些出汗。他甚至能感覺到,對方也是第一次面對自己的敵人。

事後,劉達祥向妻子講述這個場面時說,「如果他先開槍,我就死定了。」

而在對峙一兩秒之後,他看到那個年輕的士兵,將槍口掉轉,對準自己的頭扣動了扳機。

跨越兩岸的紛爭,在家鄉的土地上,安息吧!


(全文完)


作者介紹:孫春龍,止戈傳媒創始人

                     長按二維碼,關注「龍哥的戰場」               



    過去的故事      

1、父親葬在三八線北,他只能對著谷歌地圖祭拜

0、致廣大讀者的一封道歉信

    尋人啟事      

假如你~玩得轉新媒體,又懂運營,愛搞事情,快來加入我們的運營團隊,昆明、上海,地點隨你挑,薪酬比理想還要豐滿;

假如你~喜歡從事田野調查,或者擁有現成的的戰爭故事資源,或者就是想走南闖北採訪戰爭中的人或事,快來加入我們的寫作團隊,稿酬千字500元起;

來吧~扔份自我推薦到公眾號裡,我們自會有人跟你單線聯繫~~

以筆為戈,為生命而歌

相關焦點

  • 「叛徒」還是「烈士」 揭秘空軍戰鬥員廉寶生殞命臺灣真相
    廉寶生被定為叛徒後,這個家庭瞬間就從天上掉到了地上,而且是陷入了如地獄般慘烈的境地。一家人的命運就此改變了。廉寶生新婚的妻子聽說丈夫叛變死亡,很快就辦了離婚手續,改嫁他人。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丈夫沒了不說,還背了個惡名,放哪個女人身上也扛不住。在海軍當少尉的老三被提前退伍,轉業到寧河縣糧食局。最初是在保衛科工作,不久,「文革」爆發,領導害怕他也出事,乾脆讓他回家務農算了。
  • 35年前在大連周水子機場,他駕駛殲7戰機叛逃臺灣……
    8月7日下午13點50分,孫天勤再次駕機執行任務,孫同僚機一起起飛,塔臺通知可以直接進入轉彎點時,孫觀察油量表,認定油料足夠飛到韓國,於是,立即開始實施叛逃飛行。因此韓國軍方急於了解該型飛機的性能。1980年5月定為副團職副大隊長。總飛行時間1100多小時。
  • 巴基斯坦軍方激烈抨擊穆沙拉夫被判死刑:他永遠不會是叛徒!
    據法新社報導,巴基斯坦軍方抨擊了這一判決,並在聲明中表示對這一決定感到「痛苦」。 法新社報導截圖 這份聲明表示:「一位前陸軍參謀長、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和巴基斯坦總統,一個為國家服務了40多年,為保衛國家而戰的人,肯定永遠不會是叛徒。」聲明還補充說,法律程序「似乎被忽視了」。
  • 剛剛,這個叛徒在臺灣死了……
    這個叛徒在1977年駕駛米格戰鬥機叛逃臺灣,曾經轟動一時。在這場戰役中,張力雄遭遇了他一生中最重大的危機。戰場上炮火無眼,正當張力雄抱著機槍範園焱1935年出生於四川永川縣,工人家庭出身,1954年加入共青團,初中畢業後被選送保定航空預備學校,次年成為河北石家莊的第四航校第13期學生。1960年8月畢業,任空軍少尉,同年12月入黨。
  • 當兵六年,我逃跑四次 | 止戈出品
    止戈傳媒第23篇戰爭故事,全文約5600字本文由史文召根據史定坤口述整理多年來,時常有愛心人士志願者還有領導來看我
  • 當年差點就收復臺灣了 結果被這三個叛徒洩密了!
    但美國兩艘航母橫在海峽兩岸之間,數天後,軍委,國防部宣布演習達到預期成果,演習結束。於是大家都一致認為,沒有美國航母。臺灣已經收復了。其實錯了。原因只有一個,叛徒!!!有三個人叛徒,出賣了解放軍的重大軍事機密,包括我們當時最先進的30加S27的停放機場,和S27的出動機率,以及我們進攻臺灣的大致方案,和我們底線。這在96年演習時,我們在臺灣和美國的"地下黨"(間諜)冒著生命危險連續幾天上報重要情報,情報顯示臺灣軍方和美國軍方對我們解放臺灣的一切行動和武 器,戰備情況了如指掌。。。。
  • 當年臺海危機差點就收復臺灣,結果被這三個叛徒洩密
    但美國兩艘航母橫在海峽兩岸之間,數天後,軍委,國防部宣布演習達到預期成果,演習結束。大家都以為是美國航母的關係導致,中方不敢開打。其實,真正的原因是當時的解放軍高層叛變,向外提供情況導致百分之八十的行動都被臺灣軍方和美國軍方掌控,包括我們當時最先進的30架蘇27的停放機場,和蘇27的出動機率,以及我們進攻臺灣的大致方案,和我們底線。出賣情報,阻擋我們解放臺灣,使中國無法完成統一大業的就是這三個人。
  • 臺灣曾離擁有核武器一步之遙,卻毀在這個「叛徒」手上!
    1950年代,兩岸的局勢持續嚴峻,再加上我國在韓戰與聯合國軍打得難分難解,美國認為解放軍完全有能力武力解放臺灣,所以時任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下令美軍在臺南空軍基地部署了12枚核彈頭,60年代美國為了將重心放在越南,開始緩和兩岸局勢,並撤除了在臺南基地的核彈頭。臺灣政府曾希望美軍可繼續提供原子彈頭,供反制解放軍之用,但遭到美軍拒絕。這也促成蔣決心自研核武。
  • 全球局勢丨民進黨當局「騷操作」不斷,兩岸何時統一?
    但臺灣屬於中國,兩岸統一是必然的。目前疫情讓國際形勢變化莫測,不確定性增加,有人認為現在是「武統」的最佳時機。從新中國成立那日起,臺灣「回歸祖國」,「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大復興的戰略,但對中國大陸來說,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同胞更是我們的至親骨肉。
  • 範園焱這個敗類、叛徒在臺灣死了……
    此叛徒從此懷恨在心,積極準備叛逃  1977年7月7日,時任中隊長的範園焱,駕駛編號3171的殲偵-6偵察機,從福建晉江起飛,以超低空飛行直飛臺南機場。在兩岸高度對峙的政治環境下,臺灣當局在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末的30年間,總共支出4萬7500兩黃金,相當於今天的8億四千萬元人民幣,獎賞叛逃「投臺」的大陸空軍飛行員。由於國民黨對這些叛逃而來的大陸飛行員不信任,擔心是假裝投誠,便安排了女特務作為老婆監控他們的一舉一動。範園焱也不例外,「獲得」了一個老婆,一生被監控。
  • 臺軍蛙人50年前滲透大嶝島被擊斃 後輩戰友登陸立紀念碑
    50年前,一股臺軍蛙人從金門滲透到大陸控制的大嶝島,被解放軍和民兵包抄圍殲,一人被擊斃,兩人被俘,四人逃跑。
  • 剛剛,這個叛逃臺灣的叛徒死了!客死他鄉!
    時光回溯到上世紀,內戰導致中國大陸和臺灣隔絕。在兩岸高度對峙的政治環境下,曾經有過一段雙方飛行員互相架機飛到對方的事件,這樣的你來我往,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在80年代達到一個高峰。而黃植誠,就是因為80年代駕駛F-5戰鬥機飛回大陸,成為轟動海峽兩岸的新聞人物。圖為1981年8月8日,黃植誠在福建某機場降落後留影。新華社發 林鐸 攝
  • 空海搏殺十六小時——擊落叛徒座機始末
    黃岐半島的凸出部離馬祖很近, 我們有一支水上部隊在那裡, 有一艘登陸艇, 上面有九個人, 當中出了一個叛徒, 與臺灣敵特溝通了, 昨天就引上來兩個人, 對艇長說這兩個人是他的朋友, 要搭船。艇長他們警惕性不高, 就應允帶他們到南邊去, 結果晚上開船後, 其他人都睡著了, 只有艇長一個人在駕駛登陸艇, 這三個叛徒就用衝鋒鎗把其他人都打死了, 然後劫持了這艘登陸艇開到對面的馬祖島上去了。
  • 好好的兩岸春節航班不準用,臺當局卻要「用軍機運輸」…
    報導稱,預計屆時透過金門中轉的旅客可能爆增,金門副縣長吳成典已經開口「歡迎」,還表示,必要時請軍方協助出動運輸機疏運。金門縣副縣長吳成典表示,若是臺商中轉金門,在現有人數之外,再增加數千到1萬人,金門可以按現有的運輸能量來處理,沒有問題,但如果一次來5萬人,那就請他們留在金門過年。
  • 老兵王琪迷失中印邊界,被印度軍方扣留7年流放47年,終得回家
    這是一輛印度的紅十字救援車,當時戰爭已經結束了,王琪覺得即使他們不會把他帶回我軍的營地,但至少也可以幫助自己指明方向。 可是令王琪萬萬沒想到的是,這輛紅十字的救援車把他送到了印度軍方聽候處置。
  • 50年前人類登上月球:那些不為人知的故事
    年前的今天,1969年的7月20日,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完美收官。在活動中,甘迺迪結識了一位操德國口音的帥哥,他是一位小有名氣的航天科普作家,名叫馮布勞恩。這倆人一見如故,成為知交。其實科普作家馮布勞恩8年前是納粹黨衛隊的技術領導,在柏林一個美軍審訊室裡,有兩位美國陸軍特聘的空氣動力學專家在訊問他。這兩位專家,一位是世界空氣動力學權威馮卡門,另一位東方面孔的,是卡門的愛徒,中國人錢學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