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發科技:將最新人因工程與虛擬仿真技術注入核電領域

2022-02-05 核聞天下

基於核電領域具有高複雜性、高投入性、高技術密集性和核安全風險性,為保證核電站安全、高效、經濟地運行,需要研究人、機、環境三者之間的相互關係,使人-機-環境相經協調,以求達到人的能力與作業活動要求相適應。

今天英致君要為大家介紹一家為核電站安全提供虛擬仿真實驗室解決方案的企業——北京津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津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具備軍工國防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資質;多年來承接並參與多項軍工國防領域人機工程裝備研製項目以及人機工程國家軍用標準編制、承接科研院所和高校實驗室建設項目、並通過產學研方式與多所學術和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係,聯合申報軍事預研項目和國家科研課題進行科技攻關,並聯合開發適合中國國情的基於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技術的人-機-環境同步測試與工效學評價等多項科研成果。自主研發的人因工程與工效學相關技術、產品與服務通過了歐洲CE、美國FCC、歐盟RoHS、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等多項國際認證;榮獲兩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多項「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服務)」認證、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國家軟體著作權等。

多年來津發科技一直致力於推動人因工程與工效學行業發展和青年人才培養,2012年津發科技在國內人因工程相關領域率先發起「科研支持計劃」,無償支持青年學者進行科學研究;2014年工業和信息化部CSIP 與津發科技聯合共建「工信部CSIP-津發人因工程技術創新中心」;2016年津發科技聯合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發起「工效學卓越研究工程」並設立「CES基金(工效學會-津發優秀青年學者聯合研究基金CES‐Kingfar Excellent Young Scholar Joint Research Funding)」借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評審標準對特別優秀的青年學者研究計劃書予以資助,多年來資助和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有效推動了人因工程與工效學領域教學、學術研究和行業應用發展;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中津發科技聯合中國人類工效學學會發布「人因與工效學」項目申報指南,並由教育部高教司公布了擬資助的五大類26項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立項名單;多年來在軍工國防武器裝備領域,以及教育科研領域的建築、風景園林、交通、航空航天、安全、設計、工程、管理、心理、體育等學科積極推動人因與工效學技術進步,攜手眾多研究者進行聯合開發與科研實驗、人才培養、學術合作與產學研結合,聯合申報基金項目、科技項目以及軍事預研課題等,致力於將人因與工效學科學方法和成果應用到國防和社會科技發展進步。

津發科技積極參與學術組織的學術交流活動以期推動學科和行業發展,作為工信部中國用戶體驗聯盟成立發起單位目前擔任副理事長單位、中國電子質量管理協會虛擬實境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中國工業設計協會信息與互動設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單位,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人-機-環境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創新設計戰略產業聯盟人機互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京津冀創新設計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單位等。

津發科技依託國內頂尖科研機構的技術力量與研究方法開發專業的教學科研實驗產品,曾榮獲兩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國家軟體著作權、多項「北京市新技術新產品(服務)」認證;具體研發成果包括:津發科技自主研發基於VR虛擬實境技術的ErgoLAB人機環境同步平臺、ErgoLAB人因工程實驗系統/人機工效分析系統、眼動追蹤系統、可穿戴生理記錄儀及無線傳感器、行為觀察分析系統/面部表情分析系統、可穿戴無線腦電測量系統及EEG/ERPs腦電事件相關電位系統;與高校聯合開發的PsyLAB心理教學系統/心理實驗平臺、心理測評、心理訓練、心理應用、心理健康等產品系列。目前公司還與國內外的科研機構聯合開發適合中國國情的基於虛擬實境與仿真技術的人機環境數據同步定量分析技術等,以此滿足不同軍工國防、高等教育與研究機構的需求。涉及的領域包括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武器裝備人機工效/人機環境系統工程學、人機工程/人因工程學、交通安全/駕駛行為研究、建築設計/環境行為研究、互動設計/用戶體驗研究、市場研究/可用性測試、行為安全研究/安全人機工程學等學科的科研儀器,並負責產品的售前售後服務及最新國際技術交流。

津發科技將持續以推動人因工程發展為己任,在軍工國防和教育科研各領域推動人因與工效學技術進步,為中國教育科研事業的發展提供服務。

公司主營的產品及服務有:人因工程及心理學實驗室解決方案,ErgoLAB人機環境同步平臺,眼動追蹤系統,生理記錄系統,腦電測量系統,動作捕捉系統,物理環境測量系統,VR虛擬實境系統,Jack虛擬仿真系統,行為觀察分析系統,生物力學測量系統,面部表情分析系統,人因工程和心理學領域科研支持,人因工程及心理學相關產品技術培訓。

ErgoLAB核電安全

人機工程虛擬仿真實驗室解決方案

傳統的安全人機工程實驗室多為單純用於演示、教學的人機工程設備,缺少研究場景的體驗與真實性以及定量的數據。實驗過程中,環境常常成為一個控制變量,缺少對人與環境交互影響性的考慮。實驗重點關注機的研究,較多突出對機械或設備的研究,對於人的因素、人-機交互、人-環境交互的複雜研究較為基礎。

ErgoLAB核電安全人機工程虛擬仿真實驗室解決方案以人-機-環境數據同步技術為基礎,突出智能化、可穿戴的特點,採用國內自主研發專利技術,結合VR三維虛擬實境與仿真技術、動作捕捉技術、人體建模與仿真技術、腦認知神經科學技術與電生理技術、視覺追蹤技術、行為分析技術等,客觀定量化分析人機環境交互影響的關係,提升縱向研究深度與橫向研究的外延性。

該系統可與許多人因工程實驗設備兼容,是一套研究級解決方案,包含多個功能模塊:

1、人機環境同步平臺;

2、虛擬實境與仿真模塊;

3、生理記錄同步模塊;

4、腦電測量同步模塊;

5、眼動追蹤同步模塊;

6、動作捕捉同步模塊;

7、行為觀察分析模塊;

8、面部表情分析模塊;

9、生物力學同步模塊;

10、環境數據同步模塊;

11、多因素數據綜合分析平臺。

根據課題研究內容不同,可提供不同類型的ErgoLAB核電安全人機工程虛擬仿真實驗室解決方案:

基於虛擬實境與仿真環境的人機環境同步定量研究方法

基於實驗室環境的人機環境同步定量研究方法

基於真實世界現場環境的人機環境同步定量研究方法


在今年4月即將召開的第六屆核電信息技術高峰論壇暨技術與產品成果展示會(NITF 2018)上,英致君特邀津發科技出席本次大會,如果您想更深入地了解津發科技所帶來的各類虛擬仿真技術及系統,就請屆時親臨會場吧!

「第六屆核電信息技術高峰論壇暨技術與產品成果展示會(NITF 2018) 」將包含信息系統在中國、美國、法國、韓國等核電市場發達國家現有核電站中的實際應用案例分析,體系化的核電信息化需求介紹,核電項目管理信息化等專業領域,並專設多個分論壇探討,旨在推進終端用戶與信息化解決方案提供商的雙向交流。

會議時間:2018.4.11 - 4.13

會議地點:中國 · 上海

如想報名參會/成為贊助商,請聯繫:

張曉露 Tracy Zhang 

電話:021-60737200 分機 8016

郵箱:tracyzh@innchinc.com

如您想成為發言人,請聯繫:

唐冰清 Bing Tang

手機:86 13918807638

電話:(+86-21) 6073 7200分機8054

傳真:(+86-21) 6176 8133

郵箱:bingt@innchinc.com

媒體合作,請聯繫:

藍媛媛 Alison Lan

電話:60737200分機8052

郵箱:alisonl@innchinc.com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核聞天下


天下核訊搶先知

相關焦點

  • 【科技動向】美國國防部考慮的製造創新機構技術領域之五——認證、評價和鑑定
    美國國防部通過空軍研究實驗室發布了「國家製造創新網絡」信息徵詢書(RFI),為2016年建設的兩家製造創新機構聚焦的技術領域徵集建議。
  • 3D空間數字網際網路|VR虛擬實境技術讓軍事訓練「活」起來
    【一】VR虛擬實境技術讓軍事訓練「活」起來 智慧軍營,創新先行。當科技與訓練結合起來會有怎樣的效果呢?近日,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引入VR仿真訓練設備,展開機械專業模擬訓練,助力操作手應對複雜情況下的專業訓練。
  • 技術分享:基於虛擬實境技術的 LNG 船舶仿真系統
    LNG船舶仿真系統是一個人機互動平臺,利用最新的虛擬實境理論,通過剛體、流體建模及航行環境模擬等基於物理的複雜場景動態演化技術實現高沉浸感、高可信度的虛擬仿真系統。仿真系統的總體架構見圖1。2.1 網際網路與信息技術2.1船舶運動數學模型考慮到船舶自身的運動問題和海面與船舶的相對運動問題[6],採用固定坐標系和運動坐標系相結合,船舶運動的描述更符合實際航行情況。如圖2所示,為了簡化方程,將運動坐標系固定在船體上,該坐標系隨船體做多個方向的軸向運動。
  • VR_Factory機器人離線編程與虛擬仿真系統
    VR_Factory智能製造虛擬工廠軟體在虛擬製造領域獨創基於雲端的生產線組件大資料庫
  • 賽事報名|清華大學第二屆虛擬仿真創意設計大賽來啦!
    虛擬仿真是用一個系統模擬另一個真實系統的虛擬技術。目前,虛擬仿真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在工業、旅遊業、數位化校園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可能你對虛擬仿真技術不太熟悉,但提到它的另一個名字VR,是不是清楚了許多?如果你對VR感興趣,並想要體驗設計VR,快來了解一下虛擬仿真創意設計大賽吧!
  • 解碼數字孿生:仿真技術是如何破解機械設備維修「痛點」
    另外,現代工業進程和製造業設備都在引進更多的新技術而且複雜程度也一直在增加。企業需要低成本、快速交付的高質量自動化解決方案。因此,寄雲科技研究院分析認為,測試和驗證階段是對原始設備供應商和系統集成商是格外關鍵的一個環節。其中,自動化系統的測試通常在現場調試期間進行的。這一階段出現的各種狀況或將會與之前制定的生產計劃發生衝突,更甚者可能會對設備造成不必要的額外損失。
  • 【7月18日|成都】是德科技 EEsof EDA 技術研討會使用 EMPro 進行天線設計及仿真
    由於本次研討會主要偏重於工程應用,故暫不接受在校學生報名,亦不接受臨時報名,敬請諒解。是德科技(Keysight Technologies)做為全球高頻設計領域的領導者擁有 60 多年的射頻微波儀表設計經驗,其軟硬體產品及應用覆蓋了整個電子電路與通信系統的設計和測量領域,能夠提供全面高效的解決方案。
  • 中國消防協會團體標準《虛擬實境消防安全體驗系統技術標準》編制組成立暨首次工作會議順利召開
    2020年12月7日,由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牽頭的中國消防協會團體標準《虛擬實境消防安全體驗系統技術標準》編制組成立暨首次工作會議順利召開,本次會議採用線上會議方式舉行。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研究所、深圳因特安全技術有限公司、福建省華漁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睿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中德啟銳安全設備有限公司、天津中科正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尼古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青島小鳥看看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創維新世界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相關專家學者參加會議,中國消防協會金玉高工和天津所肖磊副書記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天津所工程消防研究室宋文琦副主任主持。
  • 睿聯科技館虛擬仿真現實打造飛機火車汽車模擬駕駛
    虛擬實境和虛擬仿真駕駛技術,越來越受到各單位的喜愛。睿聯嘉業虛擬仿真中心(400-6508282,13801105972)在虛擬仿真和虛擬實境內容開發上比較全面:飛機、火車、汽車、輪船、帆船、坦克等等均是強項。  睿聯嘉業虛擬仿真中心的系統採用Super-VRP(簡稱S-VRP)系統。
  • 國防科工謀劃2025 軍工科技引關注 概念股
    無獨有偶,今日從國防科工局獲悉,日前國防科工局強調,要結合「國防科技工業2025」和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十三五」規劃編制,謀劃國防科技工業推動「中國製造2025」、「網際網路+製造」的舉措,另外軍工重組改革的消息也給近期軍工板塊注入強心劑。今日軍工板塊個股表現強勁,截至發稿,其中中航黑豹漲5.01%,航天動力漲2.52%。
  • 基於visual c#.net的虛擬PLC仿真軟體開發
    利用該虛擬可編程控制器仿真軟體可以用於可編程控制器的實訓和實驗教學. 關鍵詞:可編程控制器,PLC仿真,梯形圖,Visual c# 目    錄1.    虛擬仿真實驗…………………………………………………………………   177.    結論……………………………………………………………………………   208.
  • 【文獻分享】增強現實(AR)和虛擬實境(VR)在建築、工程和建築領域的應用——(1)AR
    、工程和建造領域(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AEC)的應用的相關文獻,並對目前的研究缺陷所需的能力進行淺析。虛擬實境(VR)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三維虛擬空間,讓用戶身臨其境地進入體驗虛擬場景。增強現實(AR)是將虛擬內容渲染疊加在真實場景上,用戶可以同時看到現實世界以及疊加在現實世界上的虛擬內容。
  • 【探索·神外 第四期】仿真模擬技術在神經外科應用
    仿真模擬技術及相關模型在各種領域的應用都有其特殊的實際意義和作用。那麼,仿真模擬技術在神經外科的應用現狀如何呢?本文將對仿真模擬技術的概念、基本術語、仿真模型的分類以及當前已在神經外科手術中應用的模擬技術、仿真模型及主要特點進行介紹。擬態仿真模型在顯微神經外科培訓中的應用對於提高顯微外科培訓效率和促進三維成像在臨床中的普及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 離散仿真方法(雲作戰仿真工程方法1/4):雲作戰工程方法之四
    優質的軍事作戰仿真系統,通常是技術含量極高、內容極為豐富的大型複雜工程。現有的作戰仿真系統多種多樣又各有特點,加之實用性較高的作戰仿真系統涉密較深,不適合公開描述。因此,這裡只能對基本仿真方法進行簡要介紹,讀者可以藉此大致了解仿真的主要思想和基礎路徑。作戰仿真方法大致可分為三個類別,即離散仿真、連續仿真和系統仿真。
  • 光模塊的設計與仿真技術
    編者註:前兩天我發了一個朋友圈,是一個100G IO連接器的仿真,很多人覺得很有難度,但是隨著信號速率越來越高的情況下,400G和800G的模塊是接下來的主戰場
  • 未來十大軍事科技制高點
    面對科技的迅猛發展和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加大對軍事科技的投入,一些重點領域、新興領域的高新技術,一些被認為「改變遊戲規則」、一些可能改變世界的「顛覆性技術」大量湧現,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不僅將強力牽引軍事技術的迅速發展,也必將對未來戰爭形態產生革命性的影響,徹底改變戰爭的面貌,需要引起足夠重視。
  • 現代科技與軍事訓練
    世界各國軍隊充分利用當代科技成果,大力發展網絡化、數據化、智能化等先進訓練手段和方法,發揮科學技術對軍事訓練的引領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給各國軍隊開展軍事訓練帶來了極大挑戰。網絡和空間領域的一體化發展,以及人工智慧在軍事平臺和系統中的深度應用,大力推動了軍隊在虛擬和構造性環境中進行試驗和訓練。美軍分布式虛擬訓練成為應對當前疫情挑戰的最佳解決方案之一。
  • haption虛擬觸覺-力反饋與人機互動協作系統
    計算機虛擬力和觸覺反饋設備能為虛擬仿真用戶提供除了視覺、聽覺之外的第三感覺——觸覺和力感,參與者利用它可獲得高度逼真的三維力(觸覺)反饋能力,從而真正體會到虛擬實境人機互動的真實感,他們是一種真實的人機互動接口,讓虛擬仿真用戶真正感覺虛擬世界的真實存在,從而大大增強身臨其境的人機互動虛擬實境體驗。
  • 中國打破國外壟斷,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華龍一號是中核集團在三十餘年核電科研、設計、製造、建設和運行經驗的基礎上,研發設計的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華龍一號設計壽命為60年,反應堆採用177堆芯設計,堆芯採用18個月換料,電廠可利用率高達90%,創新性採用「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系統、雙層安全殼等技術,在安全性上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要求。
  • 中國將很快在科技領域領先美國
    這一舉動也反映出他的兩大判斷,即中國是「我們在21世紀面臨的最重要的地緣政治威脅」,以及先進技術領域將會是中美之間「競爭和較量的主競技場」。但美國人應該問的問題是:中國能贏得這場技術競賽嗎?在AI這個未來十年可能對經濟和安全產生最重要影響的先進技術上,中國已在一些關鍵領域領先於美國。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在2021年春發布的一份AI報告中稱,中國將在2030年底前超越美國,成為AI行業的全球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