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750
三輪挎子這個車型很特別,所以請允許我用一個特別的順序來說這個系列。
首先要說的必然是最最最最經典,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粉絲支持的長江750。
是的,這款根據俄羅斯烏拉爾研發來的中國軍用偏三輪在完成了它保家衛國的歷史使命之後,又肩負起了弘揚摩託車文化的重任,真是不讓老爺子歇著...一把歲數,被國內各大偏三輪改裝聚樂部重新翻新,並已一萬多美元的高價銷往世界各地。
為什麼西方人願意在廢舊的中國軍用摩託車上扔下1萬美元?他長江摩託車主之一的斯圖亞特·布萊克的話說:「這樣我的孩子會覺得我很酷。」布萊克曾是加拿大駐滬總領事。
當前我們周圍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對消費有一種十足的狂熱,有經濟實力的男人們一出手就是法拉利、哈雷、勞力士和萊卡等頂級品牌,覺得這能充分顯示他們的地位。而我們本土的大部分產品再也無人問津,例如當年的上海牌手錶,海鷗相機等。
但長江750是個例外,在喜愛玩樂、追求獨特生活方式的西方人眼裡,對這種具有懷舊意味的中國品牌卻非常著迷。如今,一輛改裝摩託的價格比買輛新的家用轎車還要貴。「在美國,這是用來玩的東西,但中國人還沒有這種意識。」伍迪說,「擔任企業高管的西方人已有自己的哈雷摩託和頂級跑車蘭博基尼了,他們更喜歡長江摩託這樣的東西,因為很少人有這個。」
長江750仿的德國軍用塗裝
看這嶄新的銘牌就知道是後加上去的,不過也算用心。
這個公裡數。。。
上面這臺就是以長江750為原型改造來的它的爺爺車型——寶馬R71。
1943年 BMW R-75 . 引擎: 26匹馬力 . 水平對臥 OHV 雙缸 .745cc . 4 行程
汽缸口徑/行程: 78/78mm . 最高時速: 92Km/h . 最低時速: 3km/h
重量: 410公斤 ( 包含邊車 )
真正的偏三輪的集大成者,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隨著希特勒的復興計劃,早在閃電戰開始之前,德國就已經採用了比其它任何國家軍隊都多的摩託單車和挎鬥摩託車,1935年德國陸軍就成立了成立軍用摩託車部隊(Kradschützentruppe),1937年11月德國陸軍最高統帥部 OKH(Oberkommando Heer)要求寶馬(BMW)和尊代普(Zundapp)二廠為軍隊研製專用挎鬥摩託,設計目標規定:車輛最大載荷500KG(三名全副武裝士兵),越野輪胎寬度4.5英寸,直徑16英寸,且擋泥板必須預留足夠空間以便加裝防滑鏈,最大行程350公裡,最大時速95公裡,最小速度4公裡(慶典巡遊用),地距15釐米,在這些要求下,寶馬推出了自己的產品BMW R75。和其他軍用車輛相比,摩託車重量輕速度快,能適應崎嶇的地形,主要被用來執行偵察任務。摩託車在聯絡和偵察中被廣泛使用,德軍所有的坦克師都配備有摩託兵單位。特別是德軍空降部隊,更是將摩託車作為重要代步工具,為他們傘降後的快速機動提供了便利。德軍將摩託車分為三類:350cc以下的稱為輕型摩託車,350-500cc之間的稱為中型摩託,超過500cc的則為重型摩託車。
R75在戰場上的機動性以及運載能力非常出色,特別是在北非戰場上表現優異,吸了眾多國家的目光。寶馬的摩託車聲名鵲起,美國要求哈雷·戴維森、Indian和Delco生產出跟R71類似的摩託車。
隆美爾部隊配備的寶馬R75
寶馬公司生產的主要軍用摩託車有寶馬R12、R35、R71和R75,除了寶馬R35為中型摩託車外,其餘均為重型摩託車。寶馬R35配備14馬力單缸風冷發動機,而其它幾種動力都在22~26馬力之間,配置雙缸風冷發動機,排量0.75升,四速帶倒檔變速箱。寶馬系列摩託車中,以寶馬R75最為著名,該車從1940年一直生產到1944年,排量0.746升,採用26馬力雙缸風冷發動機,四速(帶倒檔)變速箱,最大速度可達95千米/小時。前輪為機械剎車,後輪為液壓助力剎車,懸掛為伸縮套筒式前叉。武器有時是1挺MG 34機槍(安裝在挎鬥前方),有時則乾脆是在挎鬥上搭載1門野戰迫擊炮。該車在德軍中裝備有16000輛之多!
寶馬R12
寶馬R35
烏拉爾的故事始於1939年,在前蘇聯捲入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未雨綢繆緊急部署軍方做好作戰準備。特別是保護本土安全的陸軍,要負責狙擊德國裝甲部隊、地面部隊以及特種部隊。由於此前已經見識到德軍「閃電戰」的威力,前蘇聯意識到提高自己的軍隊機動能力迫在眉睫。
前蘇聯國防部秘密舉行了一場會議,會議決定仿製德軍使用的寶馬R71挎鬥車。隨後蘇軍開展了秘密的「地下活動」,私下從中立國瑞典購買了五輛寶馬R71摩託車偷運到前蘇聯。莫斯科的工程師迅速拆解了這五輛寶馬樣車,繪圖、仿製工作進展得很迅速。1941年初第一臺試驗裝備成功,取名M-72。史達林看過之後立即批示,加足馬力生產M72。
亂世出英雄,大規模的衛國戰爭終於讓烏拉爾M-72有了英雄用武之地。1942年10月25日,第一批M-72投入戰場,隨後烏拉爾摩託車被源源不斷地輸往軍隊,頻頻出入於槍林彈雨中,活躍在戰爭最前線,為蘇聯紅軍立下了赫赫戰功。二戰期間共有9799輛M-72裝備到蘇軍部隊。
毫無疑問烏拉爾是為戰場而生的鬥士,而它卻不會因戰爭的結束而消亡,俄國陸軍部隊至今還在使用。烏拉爾的機械工程師一直不斷改進、升級和版本細化,在生產至今的70多年裡共計生產了330多萬臺。烏拉爾憑藉世界一流的質量和一貫的古典風格,享有「現代古典藝術」的美譽。並且受到全世界眾多摩託車愛好者的青睞和追捧。
「復古者(Retro)」延續了1939生產的M72的經典風格,突出的是古典摩託車的造型和韻味,當然,「復古者」在突出古典美學的同時,很多裝備則是最近的,如三個輪子全部制動採用的就是Brembo(鮑魚)盤式制動,以增強乘騎舒適性和工作可靠性。
現在仍在生產的烏拉爾750
烏拉爾750技術參數
長寬高:2580x1700x1100毫米
軸距:1470毫米
座高:813毫米
邊鬥容積:83升
離地間隙:140毫米
重量:335公斤
建議最大時速:105公裡/小時
發動機類型:四衝程,對置雙缸,風冷
缸徑和行程:78毫米x78
壓縮比率:8:6:1
排量:749 cc
標定功率:40馬力
離合器:乾式雙片離合器
標定轉矩:52牛?米
發電機:(14伏)55安培/ 300瓦
啟動方式:馬達啟動& 腳啟動
齒輪箱:4檔前進檔,1倒檔
燃料:92號無鉛汽油
燃料消耗:6.5升/100公裡
油箱容量:19升
前剎車:鮑魚盤剎
後剎車:鮑魚盤剎
邊鬥剎車:鮑魚盤剎
點火方式:電子點火
前減震:搖擺式 & 液壓減震式
後減震:液壓彈簧減震器
車輪:19鋁輪圈,鋼車條
車身:金屬
好了,開始講長江750的歷史。20世紀50年代,在蘇聯「老大哥」的支援下,我國參照烏拉爾T-72生產造出了我國自己的長江750M1型摩託車。當時只知道仿製的是蘇聯烏拉爾M72,沒有圖紙,只好採取土辦法——拆,把樣車零件統統拆下來,然後實物測繪。光測繪畫圖紙就用於近3個月,整車完成共651份圖紙,車體部分圖紙編號1308A4,發動機部分圖紙編號1800A4。
測繪很順利,可並不是所有測繪出來的零件都能造,當時還有一個生產原則,就是儘量採用工廠已有的工具,減少工藝裝備製造。烏拉爾M72上有很多形狀奇怪的零件,憑當時手頭的工具機根本不可能加工出來,只有找老技術工人拿手工錘打出來。第一輛仿製蘇式M72是1957年12月24日正式出廠的,出廠前進行了3000公裡的路面測試,按照1993年編寫的《中國汽車工業史》第八章送審稿裡的說法,質量基本達到設計要求。
很顯然,最初的仿製有很多技術局限,尤其是一些易損件和手工打造的零件,無法達到設計壽命。德國人為了保護摩託駕駛者和乘坐者在嚴寒駕駛中不被凍傷,在駕駛車把和挎鬥內設計了一套加熱系統,利用摩託車排出的尾氣加熱,而蘇聯人則徹底抹去了這套零件。後來的長江750自然也就沒有了這套系統。
在洪都機械廠仿製的時候,由於參照實物是已經去掉加熱系統的烏拉爾M72,所以根本無人知道原始的加熱設計。還有一項仿製中消逝的設計是風門和動力分配擋,R71可以把30%的動力通過共軸直接輸出到挎鬥上,並以手動拉杆的方式調節,可M72則把風門和動力分配擋挪到了腳的位置,並且不能將30%動力輸出到挎鬥上。從寶馬R71到烏拉爾M72,再到洪都仿製版,也並不只是簡化,蘇聯人仿製M72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大量裝備部隊,而中國的仿製版除了軍用,還承載著觀禮等多種設計任務。寶馬R71的挎鬥沒有任何減震系統,顛簸的路面乘坐起來很累,洪都仿製版拋棄了烏拉爾M72的挎鬥結構,創造了一套中國化的挎鬥避震支架。
直到80年代,長江750依舊活力不減當年,直到後來汽車開始逐漸普及,這種結構老舊,原始粗糙的挎子三輪摩託才開始慢慢淡出歷史舞臺,到現在已經成為了文藝男,軍迷,在華使館人員的收藏品,基本失去了實用的價值。在歐洲市場,長江750重新註冊品牌,並命名為Black Star黑星。很多因商務駐華的法國人,在回國時都會買一臺長江750。
現在,長江750就是摩託歷史的活化石。雖然長江750的構造設計和駕駛感覺,和現代摩託車並不相似,但這種粗糙生硬的駕駛感覺,正是人們欣賞的重要心理因素。四個前進檔的長江750原來還有一個到檔,不像本田那樣用電池而是直接用引擎推動,所以倒檔的速度可以高達16km/h!
之前講過復古車領域有生產了快40年就被稱為「常青樹」的yamaha sr400,那這個從最初寶馬製造的原型車到現在依然活躍在全球大地上的經歷八十多年進化的傳奇車型只能叫「萬年不老松」了,對這個承載過好幾代人記憶的車型,用這麼多圖片和文字來闡述和表達我想並不過分,也是對長江750應有的尊重。(此文中資料部分收集自網際網路,感謝原作者)
其他的後輩三輪摩託車們,讓你們在前輩的光環下亮個像吧
接替長江750繼續軍中服役的嘉陵600,也有民用版本
復古路線的鑫源400挎子
迷你車型中的三輪車——銀剛迷你150挎子
長江750已經成為傳說,上面這三臺還是可以正規上牌,隨時可入手的車型,根據排量和價格,覆蓋範圍也是很全面,喜歡三輪摩託車的各位,可以根據自己需要選購合適車型。
當然,如果覺得上面的車都太便宜,顯示不了你土豪的身份,那還是來這個吧,龐巴迪倒三輪,三十萬的價格只能買給土豪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