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軍用摩託車盤點,個個威風霸氣!

2021-02-08 軍迷小視窗
軍用摩託車因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速度快、越野能力強、車上還能搭載武器等特點,非常適用於偵察、通信、聯絡等作戰任務。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軍用摩託車就逐漸嶄露頭角並開始裝備部隊;一戰之後,軍用摩託車的發展更為迅猛,裝備數量和技術水平都得到了極大提高。尤其是二戰期間的歐洲平原逐鹿和北非大漠鏖兵,幾乎處處可見其蹤影。

軍用摩託雖然它比不上「陸戰之王」的氣吞山河,也比不了「戰爭之神」的雷霆萬鈞,但是經過戰火洗禮的軍用摩託車,其獨特作用也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充分肯定,並誕生了一系列經典軍用摩託車品牌和許多膾炙人口的產品:如英國的諾頓和BSA,美國的哈雷和印第安,德國的寶馬和尊代普乃至前蘇聯的烏拉爾系列……它們不僅是戰爭期間不可或缺的運輸工具,同時更是頗具殺傷力的戰爭武器,可以說軍用摩託車的出現為世人展示出了另一道亮麗而獨特的風景。

英國——軍用摩託車的霸主和始作俑者

英國的摩託車工業特立獨行,早在20世紀初期便引領潮流,曾一度是技術革新與傑出車輛製造的大熔爐。在大不列顛群島上,誕生了像諾頓、凱旋、文森特、BSA這樣頗負盛名的摩託車製造公司,它們使英國的摩託車工業在兩次世界大戰前後步入鼎盛,壘就了當時歷史上不可逾越的標高。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為配合坦克裝甲集群作戰,英軍首次在BSA與諾頓摩託車上加添邊車,並在邊車內安裝可靈活拆卸的座椅(就是大家常見的三輪摩託車挎鬥),用於作戰的軍用摩託車據此誕生。

而後,為適應陸地作戰的需要,諾頓公司又對其產品進行了大膽改進:將邊車輪與摩託車後輪相連接並同步傳動,增大摩託車與地面的接觸面積,使其在各種起伏地形都可以縱橫馳騁、無所顧忌,提高了軍用摩託車的越野作戰能力。這一時期,英國比較成熟的軍用摩託車是BSA公司1919年生產的E型車和諾頓邊車。

二戰爆發後,英國的軍用摩託車得以長足發展。歐洲第二戰場開闢後,英國無敵公司生產的G3L單缸軍用摩託車全部以淺黃色加以彩繪,執行「沙漠風暴行動」的軍事任務。該車第一次在車身上採用了數字識別系統和遮蓋式車燈,可以遂行高難度條件下的長時間作戰。

二戰期間,無敵公司為盟軍提供了近8萬輛軍用摩託車。1940年,隨著希特勒「閃電戰術」在歐洲頻頻得手,凱旋摩託車製造廠廠房遭到轟炸,直至二戰中期才恢復生產能力,儘管如此,該廠還為盟軍提供了近4萬輛頗具戰鬥力的軍用摩託車。

除此之外,英軍還曾研製出裝備傘兵的空降軍用摩託車,典型的是享有「飛行跳蚤」之稱的RoyalEnfield輕型軍用摩託車。該車以輕便靈巧著稱一時,在美國和德國均有生產。

英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所生產的軍用摩託車有40萬輛之多,遠遠領先其它各國,幾乎佔據了當時整個世界軍用摩託車生產總數的半壁江山,所以英國無可爭議地堪稱是軍用摩託車霸主。

美國——從「印第安」到「哈雷」的經典演繹

美國的印第安公司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摩託車製造廠家,其產品遠銷世界各國。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印第安與哈雷軍用摩託車為了適應作戰需要,都毫不例外地加掛挎鬥,致使三輪軍用摩託遍布戰場。但是隨著哈雷系列摩託的迅速崛起,印第安軍用摩託車的聲望和軍方訂購量都在減小,一度被哈雷摩託蓋過,難怪有人甚至稱,20世紀下半葉是「哈雷時代」。

當美國對日本正式宣戰時,哈雷-戴維森摩託車製造公司即刻受命為美國軍方及其盟軍提供軍用車輛。按照軍方的要求,這些軍用摩託車主要應完成偵察、緊急投遞軍事文件和執行特殊運送等任務。哈雷-戴維森公司反應迅速,很快推出了世人熟知的WLA三輪軍用摩託車,其第三個字母A代表軍用的縮寫(ARMY,軍隊的意思),裝配了V型雙缸0.75升頂置式進排氣門風冷發動機。該車秉承了哈雷機車的貴族血統,具有外形美觀、經久耐用、越野能力強等特點,備受盟軍讚譽。

二戰結束時,哈雷-戴維森公司總共為盟軍生產了9萬多輛WLA型軍用摩託車。為了紀念二戰的勝利,更為了表彰哈雷WLA軍用摩託車的作戰功績,美軍賦予了它一個響亮的綽號——「解放者」。德國——精心打造質優價昂的德意志鐵軍

德國人素來以作風嚴謹聞名於世,其武器裝備同樣以性能優良、做工精細、經久耐用而著稱,兩次世界大戰德國軍用摩託車的發展更加證明了這一點。

一戰失利使德國軍事工業備受嚴格限制。為東山再起,德國便將生產大炮的尊代普和製造飛機發動機的寶馬公司均轉向進行摩託車生產。

二戰期間,為德軍研製和生產軍用摩託車的廠家主要有:寶馬公司、尊代普(Zundapp)公司、NSU公司和DKW公司。按照發動機排氣量的不同,德軍將軍用摩託車分為三個等級:0.35升以下的為輕型摩託車;0.35~0.5升之間的為中型摩託車;0.5升以上的為重型摩託車。

1935年德國陸軍成立了軍用摩託車部隊,1937年11月德國陸軍最高統帥部要求寶馬和尊代普兩家工廠為軍隊研製專用挎鬥摩託。設計目標規定:車輛最大載荷500千克(3名全副武裝士兵),越野胎寬度4.5英寸,直徑16英寸,且擋泥板必須預留足夠空間以便加裝防滑鏈,最大行程350公裡,最大時速95公裡,最小速度4公裡。

在這些要求下,兩個公司分別推出了自己的產品(即後來的BMWR75和ZundappKS750)。寶馬公司生產的軍用摩託車主要有BMWR12、R35、R71和R75,除了BMWR35為中型摩託車外,其餘均為重型摩託車。尊代普公司生產的主要型號為KS600(W)和KS750兩種重型摩託(多數帶挎鬥)。KS750的輸出扭矩大得驚人,能夠拖曳相當大的重物,在軍隊中素有「綠色大象」之稱。KS750和R75兩種摩託車的大部分零部件具有互換性,這便於戰時零部件的後勤保障。

與寶馬以及尊代普相比,NSU和DKW的摩託車產量較少,NSU摩託車主要在20世紀30年代末期裝備德軍。從1940年起,NSU開始專門為德軍生產一種外形古怪的半履帶式摩託牽引車ETTENKRAD(NSUHK-101),這種車前半部分和摩託車完全一樣,而後半部卻採用了交錯負重和履帶式行走裝置,牽引力更大,特別適合惡劣地形的行軍。該車一經投入使用,立即在蘇德前線和北非戰場贏得了良好的口碑,極受歡迎,僅在戰後其產量就達到了18000輛。

德國軍用重型摩託車製造工藝精良、性能優越,同時也導致其製造成本極其高昂,一臺BMWR71或ZundappKS750摩託車的成本造價幾乎是當時裝甲車的2倍。

蘇聯——源自德國的紅色經典M-72

二戰中,納粹德軍的軍用摩託車一直衝鋒陷陣在最前方,它們在戰爭中的出色表現極大地刺激了蘇聯軍用摩託車的發展。

1939年,史達林授意有關部門同德國商談引進BMWR71的相關事宜,希望為蘇軍裝備這樣一種用途廣泛的軍用摩託車。可是當時納粹德軍正忙於入侵波蘭,根本無暇顧及此事。於是蘇聯人偷偷地弄到了5輛BMWR71摩託車和全套設計圖紙並進行仿製,這就是後來舉世聞名的紅色經典烏拉爾M-72軍用摩託車。

M-72軍用摩託車發動機功率為22馬力,排氣量0.75升,具有重心低、堅固耐用和便於維修等特點,特別適用于越野和軍事行動。在近60多年的時間裡,M-72總共生產了約320萬輛。

20世紀50年代,我國軍方提出了生產軍用摩託車的裝備要求。在蘇聯的支援下,我國航空企業參照M-72研製出了國產長江750型摩託車。

M72和長江750等摩託車作為BMWR71的繼承者持續生產了半個世紀以上,它們忠實地保留了原型車的主要特徵,目前已經成了兵器收藏者中十分珍貴的收藏品。


相關焦點

  • 德國二戰軍用摩託車
    軍用摩託車體積小,重量輕,速度快,道路適應性好,越野能力強,並且便於隱蔽,車上還能搭載武器等,因此,它非常適用於偵察、通信/聯絡
  • 二戰期德國軍用摩託車欣賞
    二戰期間,納粹德軍裝備了數以萬計的軍用摩託車。
  • 經典依舊還是拉風 二戰中的德國軍用摩託車
    影片中NC德軍的士兵騎著軍用摩託車風馳電掣般追擊英軍飛行員的場景,讓人緊張而又刺激,著實為英勇頑強的英軍飛行員的安全捏了把汗。軍用摩託車在二戰中被德軍廣泛應用,從歐洲戰場、北非戰場,到蘇德戰場,到處都可以看到法XS德軍大量裝備的軍用摩託車。軍用摩託車在當時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 叱吒風雲:盤點二戰最著名的七種軍用摩託車
    這些是俄羅斯軍事技術博物館珍藏的各國軍用摩託車。蘇聯「烏拉爾」M72挎鬥摩託車。
  • 軍用摩託車歷史
    在軍用方面,摩託車(含3邊貨鬥)一直是解放軍裝備序列中的重點。
  • 史上最知名的十大軍用摩託車
    T4E軍用摩託車。1941~1945年:當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後,哈雷工廠生產的大批摩託車作為軍用物資伴隨著美軍投入戰場,供應盟軍使用。二戰Welbike軍用摩託車,Welbike採用一臺水平放置98毫升的單缸發動機作為動力,外形尺寸剛好可以放進一個標準的降落傘空投容器,英軍在多次行動中使用Welbike,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蘇聯M72軍用摩託車3D圖檔下載網站
    m=index&a=lists&tuzhi_title=M72其檔案的說明為: 蘇聯M72軍用摩託車原始設計來自2次世界大戰前的德國軍用摩託車1942年開始生產前進4擋+倒檔排汽量750CC 1957年產的蘇制「烏拉爾M72型」軍用摩託(此款摩託生產線後來轉入中國,所生產型號為長江750型的摩託)俄羅斯的Ural(烏拉爾)公司是以專注設計生產三輪跨鬥車聞名於世
  • 德國二戰中的邊三輪摩託車現今的價值
    二戰期間,納粹德軍裝備了數以萬計的軍用摩託車,被廣泛應用。
  • 二戰急先鋒!德國尊達普KS750挎鬥摩託車
    尊達普KS750挎鬥摩託車二戰德國尊達普KS750挎鬥摩託車:在二戰時期納粹德軍裝備的軍用摩託車讓許多朋友記憶深刻,
  • 二戰風雲:摩託車的戰鬥
    經過在戰場上不斷地「摸爬滾打」,探索改進,到了二戰時期,摩託車甚至已經成為了能夠左右戰局的戰術利器。當時各參戰國都在尋求一款成本低廉並且可以快速部署的摩託車。最後入選的車型幾乎都具有動力儲備充足,運行平穩,使用環境要求低(尤其是在嚴寒地區),成本預算可接受的特點。
  • 德國人評價美國閱兵自由霸氣,印度是雜技表演,中國四個字
    俄羅斯閱兵而對於不同國家的閱兵,德國人也給出了自己的評價,在他們看來美國閱兵讓人覺得自由霸氣,印度則沒有閱兵的樣子,更像是一場雜技表演,至於中國閱兵,德國人說了四個字。在德國人看來,「自由霸氣」是對美軍最合適的評價,美國軍隊常年向外展示軍事實力,也就不需要閱兵式的襯託,而「自由」又是美國一貫的主張。
  • 國產軍用越野車,堪比美國悍馬,車名更加霸氣!
    我相信如今不少人都喜歡越野車,尤其是軍用級越野車。我們常說牧馬人和奔馳G是硬派越野車,但是牧馬人和奔馳大G在美國悍馬面前,氣勢就要低三分!大家都知道,悍馬是軍用級越野車,能夠適應各種複雜地形,是一輛真正的特種越野車。
  • BSA | 英國傳奇摩託車品牌
    BSA 摩託車是英國的摩託車品牌。成立於1903年,在鼎盛時期,BSA是世界上最大的摩託車生產商。
  • 三輪摩託車那些不得不說的知識!
    真正的偏三輪的集大成者,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隨著希特勒的復興計劃,早在閃電戰開始之前,德國就已經採用了比其它任何國家軍隊都多的摩託單車和挎鬥摩託車,1935年德國陸軍就成立了成立軍用摩託車部隊(Kradschützentruppe
  • 霸氣,飛行摩託車,中國造
    昨天,JC君為大家講了一個英國瘋子的故事,他造了一輛飛行摩託車。其實,這些年,不少廠家也提出了「飛行摩託車」的概念。
  • 印軍摩託車部隊抵達拉達克,大馬力山地摩託車:6萬一輛靈活快速
    現在,印度精銳的摩託車部隊就來了,印軍第14集團軍騎行部隊騎著皇家恩菲爾德喜馬拉雅摩託車進入到拉達克東部高原。這是一種大馬力山地摩託車,價格也同樣非常昂貴,要大約5.8-6萬人民幣。就是在高海拔山區也同樣具有很強的動力。皇家恩菲爾德牌摩託車參與了一戰和二戰中幾乎所有的英軍戰役,是一家老牌摩託車公司。印度軍隊也一直都有裝備皇家恩菲爾德牌摩託車的傳統。
  • 俄羅斯烏拉爾側三輪摩託車,經典「侉子」永不過時!
    烏拉爾摩託是一種側三輪摩託車,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大侉子」。烏拉爾側三輪摩託車是因為戰爭才出現的,前蘇聯為了提高軍隊機械化的水平,仿造德國寶馬公司的R71摩託車,代號M-72,它採用水平對置發動機、傳動軸傳動,擁有強勁的動力、優異的通過性能和超強的載物能力。
  • 戰場上各國軍用「三蹦子」,你最鍾愛哪一款?
    ,單是英國陸軍就採購了三萬輛,到了二戰隨著工業的發展,摩託車的性能達到了一個新水平,它那特有的機動性、快速性和靈敏性為戰地指揮員提供了新手段,德國的率先使用的閃電戰讓全世界眼前一亮,不過當時摩託車大多數只是用來偵查,通訊和快速機動作戰。
  • 印度人為何對摩託車蜜汁迷戀,一輛摩託非要坐58個人?
    ▲中國最經典的軍用摩託車,基本保留了寶馬R71的經典元素中國最有名的軍用摩託車當屬長江750三輪摩託車系列,中國這款摩託車身出名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軍裝備了數以萬計的軍用摩託車——寶馬R71。後來,蘇聯也仿製了寶馬R71,命名為M72型三輪摩託車。戰後,蘇聯將M72的技術轉讓給友好國家,中國也得到了M72的技術。
  • 三哥閱兵式上引以為豪的摩託車特技不是獨門絕招,80多年前的二戰德國兵表示不服
    ,注意這輛摩託車上的表演者都是女性。自從摩託車被發明以來,德國人在摩託製造領域的技術優勢就從來沒有喪失過。1894年,德國人希爾德布蘭德和沃爾夫穆勒在慕尼黑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家摩託車生產廠,設立世界上第一條摩託車生產線,開始大批量生產摩託車。20世紀20年代起,以寶馬(BMW)公司為代表的一大批德國摩託車製造廠商更是強勢奠定了自身的世界領先地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