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國」組織自從產生以來,主要在敘利亞和伊拉克活動,但同時也表現出其影響力在中東、非洲、南亞、東南亞不斷擴大的趨勢,具體的國家包括葉門、利比亞、奈及利亞、埃及、阿富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
2015年1月,「伊斯蘭國」領導人宣布在阿富汗建立分支機構———呼羅珊省。有學者稱,阿富汗可能會成為「伊斯蘭國」恐怖分子的新基地。由此,全球媒體開始關注阿富汗面臨的來自「伊斯蘭國」的新恐怖威脅。
由於受到世界反恐力量以及敘利亞政府軍隊的打擊,「伊斯蘭國」武裝人員也在積極尋找其他生存空間。多年處於戰爭動蕩中的阿富汗成為「伊斯蘭國」的目標地之一。
「伊斯蘭國」對阿富汗的滲透較早,2014年就開始出現關於「伊斯蘭國」的支持者出現在阿富汗的消息,當時喀布爾大學牆上出現支持「伊斯蘭國」的題詞。
2015年1月,「伊斯蘭國」領導人宣布在阿富汗建立起分支呼羅珊省成為「伊斯蘭國」滲透至阿富汗的主要證據之一。「伊斯蘭國」出現在阿富汗境內也得到了美國五角大樓的確認。從2015年起,關於「伊斯蘭國」在阿富汗活動的報導日益增多。
(一)成員包括國內外人員
2015年12月初,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在阿富汗大約有1600名「伊斯蘭國」武裝人員。而據俄羅斯總參謀部的評估,在阿富汗大約有10000名「伊斯蘭國」的支持者,其中3500人是「伊斯蘭國」組織的武裝人員,其餘的是同情「伊斯蘭國」的聖戰者。
一些專家預計,到2016年初,阿富汗境內的「伊斯蘭國」武裝人員人數可能增加到15000~20000人。聯合國報告中也指出,在阿富汗的「伊斯蘭國」支持者日漸增多。
目前在阿富汗境內的「伊斯蘭國」成員構成包括兩部分。一是來自外國的武裝人員。阿富汗國防部發言人說,阿富汗境內的武裝人員約40%是外國人。
根據已掌握的資料,在阿富汗的「伊斯蘭國」外國武裝成員分別來自中東國家、中亞國家和巴基斯坦,其中主要來自中亞國家。聯合國的報告稱,「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的分支中約有70名武裝人員來自伊拉克和敘利亞。
另外,一些來自巴基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外國武裝人員另改門戶,加入「伊斯蘭國」武裝者之列。這部分成員和支持者主要在阿富汗北部的巴達赫尚省、法裡亞布省、昆都士省等省份活動。
該部分「伊斯蘭國」領導人和成員一直努力避免與阿富汗執法機構以及塔利班發生武裝衝突,同時,努力與當地居民建立關係。目前這部分人主要在阿富汗北部靠近中亞地區國家的邊境城市和地區積累人員和資源。
一些俄羅斯專家認為,在阿富汗北方活動的「伊斯蘭國」指揮官不想挑起阿富汗當局對自己的進攻。這表明,這部分「伊斯蘭國」支持者不把阿富汗當局作為主要目標,他們的首要目標是中亞國家。
目前「伊斯蘭國」在阿富汗北部實施類似「休眠團體」的策略,即避免與當局武裝對抗,力求為未來積累必要的武器、彈藥和資金。「休眠團體」策略的優先方面是建立情報網絡和招募網絡。「休眠團體」成員甚至試圖進入當局機構和政府機關。
二是來自阿富汗國內的武裝人員。阿富汗的「伊斯蘭國」武裝人員中有不少以前是塔利班組織成員,因對塔利班的前領導人失望轉而加入「伊斯蘭國」。同時也有部分蓋達組織武裝人員轉投伊斯蘭國。
根據聯合國的報告,「伊斯蘭國」積極吸納來自塔利班的同情者,其成員中約10%是原塔利班武裝人員。公開宣布效忠或同情「伊斯蘭國」的組織和個人的數量在阿富汗的一些省份出現增長的態勢。
這部分成員主要集中在阿富汗東部的楠格哈爾省,和阿富汗塔利班武裝人員以及當地居民都有公開的衝突。「伊斯蘭國」在楠格哈爾省的地位日益增強,其成員在楠格哈爾常常與塔利班發生衝突。
這部分「伊斯蘭國」人員由於在他們控制下的地區建立嚴酷的、當地阿富汗人所不能接受的秩序造成與當地人屢發衝突。這一群體還經常與有北約部隊空中支援的阿富汗政府軍發生衝突。
(二)在阿富汗境內多地活動
「伊斯蘭國」的活動已順利擴張到阿富汗許多地區。聯合國發布的報告指出,在阿富汗34個省中有25個省份陸續出現一些組織或者使用其標誌,或者對其表示同情。
根據聯合國的報告,「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在阿富汗衝突頻發的區域進行大張旗鼓的擴張。根據現有的資料,「伊斯蘭國」的成員在阿富汗境內的東部、北部、南部三個方向都有出現。首先是東部地區。
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伊斯蘭國」控制了阿富汗東部楠格哈爾省賈拉拉巴德市南部四個區的部分地區,該地區是從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到巴基斯坦的白沙瓦公路的重要交通樞紐。這部分「伊斯蘭國」武裝人員行動特別殘酷,導致當地大批居民紛紛離開自己的家園。阿富汗政府軍隊為了打擊這部分武裝分子,每年要損失約500人。
其次是北部地區。據報導,在阿富汗北部的巴達赫尚省、法裡亞布省、昆都士省等省份也有「伊斯蘭國」武裝人員的活動。有消息稱,在阿富汗北部巴格蘭省的西北部「伊斯蘭國」的武裝人員在積聚,隊伍日益擴充,他們佔據之前處於塔利班控制之下的居民點。
「伊斯蘭國」在阿富汗和土庫曼斯坦交界的朱茲詹省也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最後是南部地區。有資料稱,塔利班領導人奧馬爾的前顧問阿都·勞夫·哈德姆在阿富汗南部的赫爾曼德省和法拉省創建了「伊斯蘭國」的分支機構,阿都·勞夫·哈德姆招募的追隨者大多資金實力雄厚。
另外,從2015年春天開始,烏伊運武裝人員開始放棄巴基斯坦,轉而試圖控制阿富汗的南部和北部省,之後,烏伊運宣布效忠「伊斯蘭國」,並以此拓展自己的隊伍。阿富汗安全部隊證實,烏伊運在阿富汗南部的查布爾省的活動在加劇,而且烏伊運的領導人烏斯曼·加茲領導超過100名武裝人員就在該省活動。
近年,「伊斯蘭國」在阿富汗活動急劇增加,控制了越來越多的地區,其目的是擴大其影響力範圍和建立「伊斯蘭哈裡發」。
(三)建立「伊斯蘭國」行政分支呼羅珊省
2015年1月,「伊斯蘭國」宣布在阿富汗建立呼羅珊省。巴基斯坦普什圖人哈菲茲·賽義德汗(ХафезСаид-хан)被任命為呼羅珊省埃米爾
而副埃米爾是來自阿富汗南部赫爾曼德省,曾被關押在關塔那摩監獄的毛拉阿布杜·拉烏夫·哈傑穆(АбдулРауфХадем)。除上述兩人在呼羅珊省委員會中還有11人,全部都是普什圖人。
阿布杜·拉烏夫·哈傑穆在塔利班執政時與阿拉伯人保持密切聯繫,在他指揮的部隊中作戰的有數百名阿拉伯極端分子。呼羅珊省的範圍並不局限於阿富汗地區。烏伊運首領指出呼羅珊地區包括現在的阿富汗、伊朗和中亞地區。
俄羅斯學者指出,「伊斯蘭國」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伊朗、中亞國家、伏爾加河流域、部分西伯利亞、高加索、中國西部、印度的一部分和孟加拉國納入其呼羅珊省。美國國務院不久前將「伊斯蘭國」的呼羅珊分支定性為恐怖組織。
(四)設立「哈裡發之聲」無線廣播電臺
2015年底,有報導稱,「伊斯蘭國」在其位於阿富汗東部楠格哈爾省的呼羅珊省內建立了名為「哈裡發之聲」的廣播電臺。
據阿富汗議員和當地居民說,電臺播音在該省的所有地區都聽得很清楚。廣播每天下午6點在劍擊聲和機槍射擊聲後開始播音,播音內容包括:呼籲當地居民加入,建立哈裡發,進行反對塔利班的宣傳,以及呼籲忠實的穆斯林從沙特家族政權下解放聖城麥加和麥地那等。
據阿富汗當局資料,2016年2月1日,美軍對阿富汗東部地區的伊斯蘭國武裝人員進行空襲。「哈裡發之聲」廣播電臺」在美國進行的空中打擊中被摧毀。據當地居民說,目前廣播電臺停止播音。
「伊斯蘭國」得以在阿富汗順利滲透有其多重原因,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一)吸納人員的方式靈活
據俄羅斯國防副部長安東諾夫(А.Антонов)的消息,目前阿富汗有超過5萬名武裝人員,但是來自超過4000個不同的隊伍和團體。
其中,不僅有阿富汗塔利班、巴基斯坦塔利班,還有來自中亞和俄羅斯的烏茲別克人、哈薩克人、吉爾吉斯人、車臣人、韃靼人等。
首先,利用塔利班的分裂招募塔利班組織成員。一些專家把「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的成功和塔利班組織內部的分裂聯繫在一起。
塔利班前領導人毛拉奧馬爾死後塔利班開始分裂,部分成員不承認塔利班的新領導人(АхтарМансур)轉而加入到「伊斯蘭國」旗下。另有部分塔利班成員因對自己地位不滿也加入「伊斯蘭國」。
塔利班成員在向「伊斯蘭國」流轉。不久前又宣布塔利班新領導人毛拉曼蘇爾受傷,另有資料宣布他因傷死亡。這一消息又導致塔利班新一輪分裂,進一步削弱了其與「伊斯蘭國」對抗的能力。英國媒體認為,毛拉曼蘇爾的死亡與和「伊斯蘭國」接觸的前塔利班人員有關。
據有關資料,「伊斯蘭國」領導人巴格達迪(АбуБакральБагдади)在20世紀80年代曾在阿富汗聖戰者訓練營受訓。在塔利班執政時期巴格達迪甚至一度負責管理赫拉特省。毛拉扎吉爾(Закир)和其他塔利班戰地指揮官都和「伊斯蘭國」有聯繫。
「伊斯蘭國」組織成員靈活的察覺到塔利班思想的狹隘性和民族主義傾向,認為對於多民族的阿富汗來說純粹的普什圖運動不可能包容阿富汗所有民族。
其次,「伊斯蘭國」不限制民族、國界,吸引各民族團體和阿富汗戰地指揮官加入自己的行列。在阿富汗的「伊斯蘭國」組織的領導和擁護者大多是普什圖人,其他民族人員很少。「伊斯蘭國」的目標是招募當地的塔吉克和烏茲別克人。在阿富汗第一個宣布效忠「伊斯蘭國」的團體是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其領導人烏斯蒙·加茲(У.Гази)宣誓效忠於「伊斯蘭國」。
再次,「伊斯蘭國」武裝人員還巧妙地利用阿富汗的社會矛盾。例如,有資料稱,「伊斯蘭國」成員拜訪地方長老提議幫助他們解決競爭對手的事件,在消滅後者之後相信「伊斯蘭國」成員的長老們也失去了生命,之後其地區落入伊斯蘭國成員的控制之下。
(二)財力雄厚且來源多元
與阿富汗傳統的恐怖組織相比,「伊斯蘭國」擁有無法比擬的財力。其中,雖然塔利班直到目前在阿富汗境內仍然佔主導到位,但是,「伊斯蘭國」支持者的財力資源大大超過塔利班。「伊斯蘭國」收買了目前有作戰能力的隊伍
例如,塔利班、烏茲別克斯坦伊斯蘭運動、伊斯蘭聖戰聯盟等恐怖極端組織。例如,加入「伊斯蘭國」的塔利班戰地指揮官每月獲得500至600美元,士官每月獲得約200美元,比在「塔利班」組織中的工資高2倍。
俄羅斯總參謀部認為,「伊斯蘭國」組織在阿富汗通過收買來吸引武裝人員加入自己一方。物質利誘是「伊斯蘭國」在阿富汗支持者人數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伊斯蘭國」有資金來源時他就會在世界的任何地點帶來威脅。對「伊斯蘭國」武裝人員來說阿富汗以及中亞地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由於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石油收入大大縮減,因此「伊斯蘭國」迫切需要新的收入來源。
在阿富汗的「伊斯蘭國」分支機構集中的主要省份(巴達赫尚省、楠格哈爾省、赫爾曼德省)集中了阿富汗幾乎90%的鴉片種植以及加工。
「伊斯蘭國」成員感興趣的還有土庫曼斯坦的氣田以及哈薩克斯坦南部邊界的裏海地區。在和撲向土庫曼斯坦天然氣的「伊斯蘭國」武裝人員的衝突中土庫曼斯坦邊境士兵已經死了近百人。
「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的滲透對阿富汗的內部局勢、中亞地區安全、以及大國的地緣政治競爭都帶來一定影響。
(一)惡化阿富汗局勢
「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的滲透惡化了阿富汗的政治社會局勢。首先,造成阿富汗新政府陷入政治危機。各類極端和恐怖組織的活動成為阿富汗國家安全的主要威脅之一。
目前阿富汗共有50000名恐怖極端組織武裝人員,其中塔利班大約有40000人。此外還有部分「伊斯蘭國」和蓋達組織成員。同時,「伊斯蘭國」等恐怖極端組織的活動從阿富汗南部和東部擴散至北部導致阿富汗內部動蕩範圍擴大。
由於外國軍隊撤出阿富汗,在打擊恐怖極端組織行動中外國力量參與水平降低以及北約部隊空中支持規模的縮減使阿富汗政府軍的損失大幅增加。
阿富汗執法機構以及警方在保護國家免受極端勢力的影響方面能力有限;阿富汗國家安全系統對國家北部的不穩沒有準備,政府軍的主要力量(軍隊和警察)大多部署在阿富汗中部、南部和東部。
其次,「伊斯蘭國」加強在阿富汗的活動使阿富汗的社會問題雪上加霜。在阿富汗形成三股力量混戰的情況。一方面,阿富汗政府軍與塔利班和「伊斯蘭國」的作戰。
另一方面,塔利班和「伊斯蘭國」之間的戰事。由於極端分子的恐怖活動,阿富汗平民死亡人數2015年增加了25%,達到超過3500人,約7000人受傷。此外,阿富汗難民人數大幅增加,向阿富汗政府要求發放出國護照的人數達8000人。
(二)給中亞地區帶來新的安全威脅
多年來,與阿富汗近鄰的中亞國家一直希望阿富汗實現和平和穩定,但遺憾的是,阿富汗的不穩定仍然是中亞國家的威脅來源。而且直到目前來自阿富汗的威脅類型也沒變,依然是極端主義、毒品等。
但在認識阿富汗挑戰的優先方面還是有些改變。2014年之前美國和北約在阿富汗的存在曾被認為是中亞面臨的主要威脅。然而隨著西方部隊開始從阿富汗撤出,來自阿富汗的極端主義威脅開始被中亞地區絕大多數國家擺在首位。
自從「伊斯蘭國」出現在阿富汗,許多分析人士都其對給相鄰的中亞國家帶來的影響做出了評估。大多數意見為「伊斯蘭國」滲透到阿富汗的規模還不足以直接威脅到中亞國家,但由於中亞國家自身國內的威脅非常大,在國內形勢和外部壓力綜合影響下未來也可能造成嚴重影響。
首先,中亞國家大部分居民極度貧困並對宗教狂熱,造成宗教極端思想及其活動容易滋生的環境,使得中亞國家成為烏伊運、「伊斯蘭國」等一些宗教極端組織的活動目標地。在阿富汗北部省份已建立數十所宗教學校,在那裡年輕人不僅學習伊斯蘭教的基礎知識,而且準備自我犧牲。在這種背景下中亞國家也產生極端分子激進化的趨勢。
正如吉爾吉斯斯坦駐塔吉克斯坦使館二等秘書兼領事薩雷巴耶夫(Э.Сарыбаев)所說,在阿富汗進行過某種軍事訓練的中亞國家的極端個人、團體和組織的恐怖活動呈現加劇的趨勢。
俄羅斯總統普京曾指出,在「伊斯蘭國」隊伍中有5000~7000名武裝人員來自獨立國協國家,其中很大部分是中亞國家公民。塔吉克斯坦情報部門公布,在「伊斯蘭國」隊伍中有約700名塔吉克斯坦公民,約100多人已在軍事行動中喪生。
在塔吉克斯坦國內近年來不斷發生與「伊斯蘭國」有關的恐怖事件和犯罪事件,例如,2015年,塔吉克斯坦內務部特種部隊前指揮官哈利莫夫加入「伊斯蘭國」;2015年12月4日,7名罪犯因在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列寧納巴德鎮的索莫尼紀念碑上懸掛伊斯蘭國的旗幟分別被判入獄7~27年。
但是,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認為,「伊斯蘭國」武裝人員滲透的問題雖然在塔存在,但不應誇大,塔內部威脅大於外部威脅。但問題是,塔吉克斯坦如果同時出現內部和外部威脅是沒有足夠的力量保持穩定的。
因此,有學者認為,伊拉克的一幕完全有可能在塔吉克斯坦發生,當時伊斯蘭國在伊拉克迅速控制大片地區和大城市,政府軍瞬間潰不成軍。由於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直接相鄰,並且近期內部政治和社會局勢不穩,因此塔吉克斯坦被認為是面對來自阿富汗的伊斯蘭國威脅最脆弱的國家。
其次,出現於阿富汗北部地區的「伊斯蘭國」力量對相鄰的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三個中亞國家的安全帶來不利影響。
例如,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卡裡莫夫認為,由於阿富汗北部出現各種極端組織,其中一些和「伊斯蘭國」以及蓋達組織有關。已有報導稱,大量來自塔吉克斯坦和俄羅斯的「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出現在阿富汗與中亞的邊境地區。
2016年2月2日,與塔吉克斯坦接壤的昆都士省伊瑪目·薩西普(Имам-Сахиб)縣地方當局報導,約200名外國恐怖分子聚集在與塔吉克斯坦交界的邊境處,42其中大約40人是塔吉克族。地方當局稱,外國恐怖分子的存在不僅威脅阿富汗,而且威脅到其他鄰國。
像在阿富汗一樣,「伊斯蘭國」恐怖分子善於利用中亞地區國家現有的內政和外交矛盾。據俄羅斯中東和中亞研究中心主任巴格達薩羅夫(С.Багдасарова)的意見,除了土庫曼斯坦,恐怖分子另外可能衝擊的方向是塔吉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具備很多引發內戰的前提條件。
吉爾吉斯、塔吉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三國交界的費爾幹納盆地也面臨威脅。有一些分析指出,「伊斯蘭國」恐怖分子在阿富汗的戰略不是軍事行動,而是積聚力量以期未來奪取靠近阿富汗邊境的鄰國領土。
「伊斯蘭國」已經多次宣布在阿富汗建立基地以便未來擾亂整個中亞地區安全的計劃。現代化阿富汗研究中心喀布爾專家認為,「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很可能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看作是散播自己的影響至中亞國家的中轉點。
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軍事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阿列克塞·波德別列茲金(АлексейПодберезкин)認為,阿富汗可能只是伊斯蘭國的中轉國,而中亞和南亞國家才是「伊斯蘭國」的新基地。「伊斯蘭國」很有可能推進到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伊斯蘭國」在中亞地區已經在招募營地。從當前發展趨勢來看,這種威脅越來越具有現實性。
(三)成為大國在阿富汗的地緣政治競爭工具
關於恐怖極端組織武裝人員從巴基斯坦轉移到阿富汗,以及在阿富汗內部的北向轉移不斷出現關於某些外部勢力參與破壞阿富汗北部穩定的分析判斷。世界上主要的地緣政治玩家俄羅斯和美國都十分關注「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的滲透。
首先,「伊斯蘭國」滲透到阿富汗地區引起俄羅斯的嚴重關注及對其國家南部安全的擔憂。俄羅斯內部的意見主要包括下面幾類。
第一,一些專家認為,來自阿富汗的「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對中亞國家的軍事威脅暫時還不存在。
第二,俄羅斯總參謀部認為「伊斯蘭國」武裝人員已經集中在獨立國協國家南部邊界。阿富汗的「伊斯蘭國」成員中有數量較多的武裝人員是獨立國協國家公民,這些人打著「伊斯蘭國」建立哈裡發的標語出現在獨立國協國家的可能性非常高。
因此,獨立國協國家和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最大的安全威脅不是遙遠的敘利亞和伊拉克,而是與中亞國家接壤的阿富汗。俄羅斯學者提出擊退這一威脅需要中亞地區所有國家加強聯合。但目前,由於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的拒絕,還不存在這種聯合的可能性。
第三,俄羅斯學者奧列格(ОлегКулаков)認為,「伊斯蘭國」沒有出現在巴基斯坦、印度等穆斯林聚居的地區,而是出現在中亞地區,由此可見,「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的努力滲透是針對俄羅斯,是企圖轉移俄羅斯在敘利亞的注意力。
另有學者認為,破壞阿富汗北部的穩定與給俄羅斯在中亞地區設置新難題的意圖有關。阿富汗當局一些代表也認為阿富汗北部局勢惡化有「背後之手」。
例如,阿富汗總統安全事務顧問阿特馬爾(Х.Атмар)認為,存在一些勢力想利用伊斯蘭極端分子破壞中亞國家的穩定。2015年10月,阿富汗第一副總統阿卜杜勒·拉希德·杜斯塔姆將軍曾到訪車臣,請求卡德羅夫(Р.Кадыров)幫助打擊武裝分子。
第四,一些學者認為,塔利班對於中亞和俄羅斯的危害小於「伊斯蘭國」,因為塔利班對建立哈裡發不感興趣,目的是在阿富汗境內執掌政權,在其存在的多年內從來沒有進入過獨立國協國家邊境。而「伊斯蘭國」希望建立龐大的哈裡發。
「伊斯蘭國」為了在阿富汗謀求立足之地以及爭奪對武裝分子的領導權,與塔利班在阿富汗多地展開激戰。「伊斯蘭國」恐怖極端組織在阿富汗遇到了來自塔利班的強硬對抗。目前來說,塔利班是阻礙「伊斯蘭國」實現其計劃的力量之一。因此,俄羅斯一些學者提出,可以利用塔利班作為打擊「伊斯蘭國」的同盟。
其次,對美國來說,阿富汗在同時影響伊朗、中亞和中國新疆地區安全方面具有理想的地緣戰略位置。因此,美國不會放棄對阿富汗的影響。阿富汗總統前辦公廳主任阿卜杜勒·卡裡姆(АбдулКаримХоррам)指出
阿富汗局勢不穩定加劇的背後有美國及其盟友的影子。在喀布爾和華盛頓之間籤署雙邊安全協議之後阿富汗境內的戰爭開始向阿富汗北部和中亞邊境地區轉移。美國的計劃是擾亂阿富汗北部地區的穩定,以及在中亞地區製造安全問題。
有學者認為,如果「伊斯蘭國」在中東地區失敗,則可能在東部的大呼羅珊地區(包括伊朗東部、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建立新的哈裡發。「伊斯蘭國」會在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競爭中獲得新的機會。
最終「伊斯蘭國」即使沒有獲得西方的直接援助,至少也不會成為其軍事打擊的對象,並且通過它可以在中亞、達吉斯坦、車臣等地區對抗俄羅斯,幹擾中國新疆和伊朗東部省份。
有資料稱,在毛拉曼蘇爾當選為塔利班的新領導人後,曼蘇爾曾指責美國試圖使塔利班與鄰國產生衝突,公開宣布塔利班沒有計劃退往阿富汗境外,強調「佔領者」及其內部支持者致力於把塔利班在阿富汗北部的勝利作為對阿富汗北方鄰國的安全威脅。但是塔利班的政策阿富汗的鄰國是清楚的。他們不應該把我們看作是我們敵人的眼睛。
有學者認為,或許正是曼蘇爾的這種反美主義的立場和拒絕外來擴張的清晰主張成為了其死亡的原因,為「伊斯蘭國」創造了在阿富汗順利滲透的機會。俄羅斯軍事預測中心主任齊加諾克(А.Цыганок)指出,阿富汗是美國同時牽制中國、俄羅斯的工具。
美國歐洲陸軍指揮官將軍霍傑斯(Б.Ходжес)曾經說過,不久後俄羅斯將在三條戰線作戰。兩年前在烏克蘭已開啟第一條戰線,第二條戰線在中東展開,第三條戰線將從南部威脅中亞。有俄羅斯學者認為,鑑於俄羅斯土耳其關係的急劇複雜化還可能在高加索地區出現第四戰線。
俄羅斯學者認為,美國在敘利亞遭受到重大地緣政治打擊後意圖打擊俄羅斯柔軟的「下腹部」。為了牽制俄羅斯,美國在俄羅斯開始打擊敘利亞的「伊斯蘭國」的行動開始之後就停止從阿富汗撤軍。
阿富汗高級官員指出,「伊斯蘭國」近期不會對阿富汗和中亞國家安全造成明顯影響。阿富汗和敘利亞、伊拉克的內部局勢不同,暫時還不會帶來像在近東一樣的國際威脅,但是3~5年後會成為國際威脅。
專家評估「伊斯蘭國」在阿富汗的活動可能繼續強化,和其他恐怖極端勢力爭奪影響力和資源。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學者指出,近期「伊斯蘭國」的領導人試圖向中國方向拓展影響。目前處於「休眠」狀態的「伊斯蘭國」分支活動未來將加強。(注釋略)
萬裡常安研究院關注「一帶一路」研究、海外投資風險、華僑華人、海外公民安全、海外軍事存在、地區動蕩與證券市場、反恐研究、海外重大工程項目評估。「海外利益研究」歡迎各位對該領域感興趣的同仁與我們進行交流互動。投稿及課題合作請聯繫sinozhuge@126.com。平臺編輯:沈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