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約時代的怪胎——希佩爾海軍上將

2021-02-07 戰艦聯盟手遊

在20世紀30年代,各大列強建成了大量的重巡洋艦,但這些重巡洋艦無論在火炮、噸位還是其他方面,幾乎全部受到了條約的嚴格限制,催生出了許多具有時代特徵的條約巡洋艦。


但也有例外,德國在30年代早期,由於作為一戰戰敗國受到凡爾賽和約限制,德國沒有籤署倫敦條約。到了30年代中後期,希特勒上臺後的擴軍期間,德國建造艦艇時,也僅需要遵守與英國籤訂的《英德海軍協定》。在這一協約中,並未嚴格規定德國新建巡洋艦的噸位。因此,德國新建重巡——希佩爾海軍上將級,成為了條約時代巡洋艦中獨樹一幟的怪胎,擁有著遠超條約巡洋艦的噸位。




根據倫敦條約,條約巡洋艦的最大標準排水量被嚴格限制在10000噸,儘管實際運用中存在一定的超限,但幅度十分有限,相比之下,沒有受到如此束縛的希佩爾海軍上將級,其標排超過了16000噸,滿載排水量更是達到了18000噸。對於如此龐大的艦體,德國人安裝了3座總功率高達132000hp的蒸汽輪機,並和德國主力艦一樣採用了並不多見的三軸推進,最終達到了32節的航速——勉強達到同期巡洋艦的平均水平。




儘管希佩爾海軍上將級的噸位如此巨大,但似乎缺乏與之相稱的防護。德國海軍在巡洋艦上,也採用了類似同期德國戰列艦上的穹甲布局,這一體系雖然較為落後,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近距離垂直防護效果,但希佩爾級的防護厚度實在捉襟見肘,80mm的垂直主裝與其後的30mm穹甲實在是難以對抗同期8英寸炮彈,而水平防護更是只有區區30mm,面對英美的低初速6英寸炮彈,這些防護都顯得無比單薄。總體而言,希佩爾海軍上將級的防護十分不盡如人意。



儘管防護較差,但該級在火力上的確有值得稱道之處,8門60倍徑203火炮,由於長身管帶來的高初速,擁有同時期火炮中最高的垂直穿深,儘管高初速犧牲了水平穿深,但由於巡洋艦間交戰距離相對較近,削弱了這一問題的影響,使得希佩爾海軍上將級在巡洋艦交戰中,擁有相當的火力優勢。但由於自身30mm的水平防護實在過於薄弱,在遠距離交戰中依然相當不利。




該級共建成三艘,首艦希佩爾海軍上將號執行了大量的破交任務,並曾經遭到英國驅逐艦螢火蟲的衝撞,在巴倫支海戰失利後,和其他德國海軍殘存的大型艦艇一樣停止了作戰。二號艦布呂歇爾號在進攻挪威的登陸行動中,貿然進入峽灣,最後被一戰時期的短管11英寸岸炮,以及奧匈帝國生產的岸防魚雷摧毀。而最具傳奇色彩的三號艦歐根親王號,在丹麥海峽之戰中,被誤判為俾斯麥號,從而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俾斯麥號的傳奇經歷。並在其後的一系列作戰行動中倖存了下來,在戰後作為賠償艦被交付給美國海軍,最終毀於十字路口核試驗。



在《戰艦聯盟》中,希佩爾海軍上將級作為IV級德國巡洋艦,權重7.6,是目前遊戲中最高等級的德國巡洋艦。



作為一艘IV級巡洋艦,希佩爾海軍上將擁有長達17.7km的射程,超過了同級其他巡洋艦。



同時擁有初速高達925mps的主炮,同時he穿深高達51,能夠擁有更高的輸出效率,但因為射速傷害本身都不盡如人意,DPM較低。



防護方面和歷史上一樣較為薄弱,難以承受大量打擊。

綜上所述,這艘船在遊戲中的主要思路,便是利用射程優勢在遠距離依靠走位,尋求持續輸出的機會,從而進行穩定的輸出。



一旦被迫陷入近戰,可堪一用的魚雷也可以做最後一搏。


對於這艘歷史上,和同時代相比與眾不同的巡洋艦,玩家們還需要在遊戲中多多親自體驗。

 

 

 


相關焦點

  • 1:700 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是1935年英德海軍協定籤訂後,德國被容許合法擺脫《凡爾賽和約》建造大型艦隻後,建造的破交作戰用的大型遠洋巡洋艦,具有艦體長、長寬比大、航速高的特點。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首艦1935年開工,1937年下水,1939年服役,計劃建造5艘,實際完成3艘,分別為「希佩爾海軍上將」號,「布呂歇爾」號和歐根親王號。
  • 如何玩轉希佩爾:做個稱職的狙擊手
    觀眾老爺們,周一好,勤快的小編今天將會給大家帶來德系重巡「希佩爾海軍上將號」的實戰攻略,大家鼓掌!
  • 希佩爾級重巡洋艦強勢來襲!
    希佩爾級重型巡洋艦雖然沒有直接受限於1922年的華盛頓海軍條約,但在相當程度上仍然受其影響,雖然主炮口徑沒有超過203.3毫米,但實際排水量超過條約規定的60%。在1935~1937年間,該級艦分兩批建造,第一批兩艘——「希佩爾」號和「布呂歇爾」號於1934年10月30日訂購,第二批改進型包括「歐根親王」號、「呂佐夫」號、「塞德利茨」號。
  • 哪裡更重要——淺析各國條約重巡防護側重(下)
    首先是這片大陸上最傳統的海軍強國——大英帝國的條約巡洋艦。作為舊日本海軍的老師,這一次兩者再次在同一時期選擇了驚人般相似的思路——捨棄炮塔防護,和日本條約重巡一樣,所有英國條約重巡的炮塔防護也只有1英寸的防破片裝甲。
  • 阿爾及利亞最強7級條約重巡?戰艦世界見分曉
    阿爾及利亞號重巡洋艦是法國海軍在二戰期間設計建造的一艘標準的條約重巡洋艦,她在10000噸排水量的嚴格限制下達成了重巡洋艦火力、防禦和機動的最高水平,許多方面甚至超過了違反條約的希佩爾海軍上將級和高雄級重巡洋艦,因此與義大利的扎拉級巡洋艦並稱最強條約重巡。
  • 海軍文庫 | 巴倫支海戰:德國艦隊的恥辱之戰,總司令引咎辭職
    該艦在設計之初是為了執行遠洋破交作戰,主要作戰對象是重巡洋艦,「呂佐夫」號袖珍戰列艦在火力和裝甲防護上遠勝那些10000噸級的條約型重巡洋艦,戰鬥力介於中戰列巡洋艦和重巡洋艦之間。「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二戰時期德國海軍最重要的一級重巡洋艦,標準排水量14050噸(滿載18208噸),最大航速32.5節,舷側裝甲40-80毫米,甲板裝甲55-120毫米(雙層),
  • 【軍武電影】大航海時代的情懷《海軍上將 michiel de ruyter》
    《海軍上將》簡介
  • 【艦聞艦評】神鬼之爭——日本海軍在條約及其後條約時代戰列艦設計技術之路
    但正當日本海軍準備放開手腳,實現自己的八八艦隊的夢想之時,《華盛頓海軍條約》卻終止了日本對於戰列艦的種種設計,只能留下長門,陸奧兩艘艦船可供發揮。但是這30年的海軍假日並未使日本停下腳步,而是將自己對於戰列艦設計的嘗試轉移到重巡及其他艦船之上,並在之後應用於《倫敦海軍條約》及其後條約時代戰列艦的設計之上。
  • 大艦巨炮時代的最後一次決戰,一場「雙贏」的戰爭,日德蘭大海戰
    這樣龐大的巫海軍即使是當方時的「世界第蒙二大海軍」德卓國海軍也只能山在家裡當縮頭文烏龜德國皇夔帝威廉二世咽周不下這口氣,王於是在1916年1月任命禹「好鬥的」賴顏因哈特·舍爾竇上將為公海艦計隊司令,準備豐同機與皇家海籍軍本土艦隊進章行大規模艦隊胡決戰
  • 俄羅斯電影《海軍上將》
    俄羅斯電影《海軍上將》█李大鵬  海軍齊集,大權在握。
  • 二戰德國海軍簡史(第1章/共7章)重生
    1919年4月,德國帝國海軍終結,當德國軍艦及其船員繼續在斯卡帕灣中煎熬,與外界隔絕,只能從德國獲得基本口糧和少量通信時,在馮·特羅塔中將的指揮下成立了「臨時」德國海軍。兩個月後,即1919年6月21日——盟軍和德國凡爾賽公海艦隊決定德國公海艦隊未來的最後期限,雙方正在談判一項和平條約——德國軍艦在馮·勒伊特上將的命令下在斯卡帕灣被其船員自沉。只有巴登號戰列艦和幾艘驅逐艦被英國登船隊救起。
  • 原海軍司令員「海軍上將」吳勝利,現狀生活如何了?
    眾所周知,吳勝利吳將軍是一名海軍上將,此人戎馬一生,與海軍有著不解之緣,就在吳勝利將軍的掌管之下,海軍不僅僅是裝了遼寧艦,同時還有國產航母!
  • 海軍上將—吳勝利
    剛剛卸任的海軍司令員吳勝利上將,是河北吳橋人,1945年8月,他出生在一個中共高級幹部家庭,父親是位老革命。1964年,吳勝利從地方高考入伍進入軍隊院校學習。  2004年7月,吳勝利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2006年8月,出任海軍司令員。2007年7月,晉升海軍上將軍銜。
  • 荷蘭海軍殺進泰晤士河,逼近倫敦《海軍上將》
    在大航海時代,蒸汽時代還沒能開始,船的航行主要依靠海風和洋流。海戰主要靠炮,那時候還沒有現在破壞力極強的炮彈,只能靠實心金屬球來破壞木結構的船。如果擊中船頭船尾破壞了船型或者打碎了舵,那麼就賺大了。至於接舷戰和甲板戰,都能體現出這位傳奇將軍的勇猛。
  • 軍備控制之道的探索者:《華盛頓海軍條約》的成敗得失及啟示
    不過,當我們拋開由於已知結果而產生的固有觀念,重新審視《華盛頓海軍條約》的形成背景及其成敗得失的話,可以發現隱藏在該條約背後的國家安全理念之爭直到今天依舊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本文即是以此入手,為讀者重新解讀這一影響深遠的軍備限制條約。為了更好地理解《華盛頓海軍條約》背後蘊藏的對國家安全理念的紛爭與博弈,我們首先來梳理和分析該條約的兩個主要參與者——美國和日本——之間的矛盾產生的原因。